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中国官方修史的组织:唐朝至明朝正史编修的原则和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1-3 22:46     标题: 中国官方修史的组织:唐朝至明朝正史编修的原则和方法

杨联陞
  
一、引言

在清代所说的二十四史中,最后九部正史记述了从唐朝到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唐朝有
两部正史,即《旧唐书》和《新唐书》。接下来的五代,也有两部正史,即《旧五代史
》和《新五代史》。其余的宋、辽、金、元、明五个朝代,各有一部正史。这九部正史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历史系列,它们代表了公元618年——1644年之间各王朝
历史的官方记录。这些王朝在618至1644年之间的某个时期,曾统治着整个中国
,或统治过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要研究这些正史的编修原则和方法,则有必要对中国
官方修史工作的组织作一些阐述。

这九部正史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每一部正史都是在随后的朝代内编修起来的,或
者更确切地说,是在随后的朝代内汇编起来的。这似乎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不值得研究
的事;然而,这件事本身还是颇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国亡史成”这一原则始终未
变。汇编前朝的官方历史,表明后朝对前朝的承认,或者,至少是暗示着某种承认。

第二个特点是,这种汇编通常是有一个编修班子或修史局完成的,也就是说,是由官方
委派的一组史家完成的。唯一的例外是《新五代史》,它又称《五代史记》,是史家欧
阳修的私人著作。而且,这九部正史与唐以前的正史,在编修方法上也是不同的。唐以
前的正史通常是由个人或某一学派的史家,以私人或半私人的形式编修的,而这九部正
史则是在皇帝的主持下进行编修的。自唐朝起,官方修史处于统治地位。这种变化通常
被看作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第三个特点是,象往常的正史一样,这九部正史都是采用“纪传体”的编撰体例。更进
一步地说,这九部正史都是采用混合型的体例编修的。这种形式的史书,通常包括二至
四个常规部分,它们互相补充。混合型的纪传体与编年体有着鲜明的对比,后者也往往
用于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史书之中,但绝不会用于编修正史。混合型纪传体与正史联
系十分密切。故而,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用混合型纪传体史书,来界定“正史”这一
称谓。

上述特点将引导我们去探究本文所要论述的九部正史所采用之编修原则和方法。在开始
论述之前,有必要对这九部正史的史料来源,特别是前朝保存下来的官方记录作一简略
的评论。这些史料记述了一系列短时期内的史事,涉及到某一王朝相继在位的君主统治
时期的历史,其中,某一君主统治时期的一系列记录,往往成为下一个君主统治时期内
编修国史的一个史料来源。主要的官方记录是每个皇帝的“起居注”以及其它补充材料
(主要是宰相及其下属写的“时政记”),构成了编修“日历”的主要史料。而且这些
材料也是编写某个皇帝“实录”的主要史料。“日历”和“实录”都是编年体。重要人
物的传记,由记录传主死亡的有关方面提供。传记的材料可以来自官方的记录,也可以
出自私人的有关记述,如墓志铭或家谱。有些王朝的皇帝还命令史官根据上述材料以及
其它由政府汇编的材料,如所谓“会要”或“会典”等法令集,以混合型纪传体的形式
,编写所谓“国史”。

这些官方记录,从“起居注”到当朝编修的“国史”,都是大部头的著作。在通常的情
况下,这些记录只有一个正本和一个副本。而且,只有那些被授权的人,才可能查阅这
些材料。也就是说,这些记录都是国家的机密档案。唯有法令集是个例外,可以任官员
和学者们印刷或购买。在传给下一个王朝之前,这些记录要经过一、二次甚至三、四次
的修改。这种修改一定是由皇帝下令进行的,而且,都是因为政治的缘故。但是,只要
这个王朝依然存在,那些未被修改的原文便不可销毁,因为皇帝随时都有下令再行修改
的可能。在修改时,要求查阅旧有的各种版本。对宋朝皇帝的“实录”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能够占有这些官方的记录,那么,史局在编修该王朝的正史时,则非常容易。故
而,有些正史的编修,在很短时间内便告完成。元朝时期编修的宋、辽、金三部正史,
只用了二年半时间。元朝政权瓦解后,明朝编修元朝的正史,只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其它几部正史编修的时间,稍微长一些。费时最多的是《明史》,前后用了几十年的时
间(从1678年开始,到1739年结束)。这九部正史都大量地运用了有关王朝所
保存下来的官方档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编修事实上只是对前朝历史文献的一种
抄袭。中国官方的史家,自己也承认这是一种抄袭。好在这种抄袭不仅无妨于他们的声
誉,而且还会提高他们的声誉,人们会因此而把他们视为历史的可靠记录者,因为,这
样做才符合中国的传统。

二、编修的原则

正史编修的原则中,最重要的有两项,即为什么修和怎样修。其中,关于为什么修的问
题,又有两个主要原则,即记录的延续性原则和以史为鉴的原则。

每当准备编写官方历史的王朝统治者与前朝统治者不是同一个种族时,这种延续性的原
则,就会被人们特别强调。元朝学者王鄂在一封请求编修辽史和金史的奏折中曾说:“
古有可亡之国,无可亡之史。兼前代史书,必代兴者与修。盖是非与夺,待后世而可公
故也。”(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89)这份奏折大约写于1261年,曾因
同代史家以及后世史家的征引而流传一时。然而,王鄂并不是提出这一原则的第一人。
大约在他撰写这一奏折的前十年,刘秉忠就曾向元朝当局建议编修金史。他说:“国亡
史存,古之常道。宜撰修《金史》,令一代君臣事业,不坠于后世,甚有励也。”(《
元史》卷157)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陷落后,元军统率董文炳也曾指出:“国
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具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
礼”(《元史》卷156)不久,人们便设法收集到五余种宋代的史籍以及有关类似的
记录,并把它们送交元朝的史馆。

1369年初,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曾告诉有关官员说:“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
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明实录》洪武朝,卷3
7)随即他便下诏任命时已退隐的十六位学者,参与《元史》的编修。不久,《元史》
告成,并呈寄朝廷,负责监修的宰相李善长就曾把明太祖的那段话写进奏表之中。

明朝灭亡之后,满清王朝的皇帝也诏令史馆,修撰明史。这一举动纯粹是依循早已形成
的惯例而已,因而也就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了。

显而易见,对于一个新的王朝来说,保持这种记录的延续性,具有相当大的宣传价值。
首先,由官方出面编修前朝的历史,使人们觉得新的王朝是十分宽宏大量的。更为重要
的是,通过编修前朝的历史,有助于建立新旧王朝间代谢延续的关系,从而使得新的王
朝成为一系列前后延续的正统王朝中的一员。能够获得这种正统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自唐、宋以来,有关主要朝代都是通过征服或内部残杀而建立起来的。而从曹
魏至唐朝期间,大多数王朝都是通过与此完全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即新的王朝通过
安排旧王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然后再取而代之。这样做,至少可以使新旧王朝的代谢
,在名义上是合法的,在外表上也是平和的。

编写前朝历史的另一个价值,就在于它可以笼络一些依然效忠于前朝的文人学士。如同
孝顺的儿子把编写自己已故父亲的传记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一样,这些忠臣义士也认
为,编写好前朝的历史,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报效前
朝的最后一次努力。故而,这些忠于前朝的文人学士,一般都很难拒绝当朝统治者要求
其参加修史工作的邀请。如果他们接受了邀请,这样便为日后的进一步合作开创了先例
。当然,一些坚定的忠诚之士,也意识到了接受邀请的危险性,往往与邀请者保持了一
定的距离,如元朝时期的杨维桢,还有清朝时期的黄宗羲,等等,就是如此。

与“为什么”问题有关的另一项原则,就是以史为鉴。以史为鉴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
古代。如前述明太祖的言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功利主义的修史观,一直贯穿着长期以
来的中国史学。对于我们这里要讨论的九部正史来说,这一原则似乎要稍微次要一些。
在中国历史上,上述九部正史,主要只用于偶尔的参考,而不是作为通常的阅读材料。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经学书籍理所当然地成为最重要的读物。在谈到历史时,大多数人
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后来朱熹据此编修的《通鉴纲目》上来。
真正需要上述九部正史的,主要是一些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这种情况的出现具有重大
的意义,它表明唐以后的有关官修史书,其发行量是很少的,这必然限制了它们在教化
过程中的作用。

至于“怎样”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两对具有内在矛盾性的原则,其一是秉笔直书与适
当隐讳的原则,其二是褒贬与公论的原则。

秉笔直书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古代,《左传》一书中就记载了好几位因秉笔直书而牺牲了
生命的史家。对史家来说,应该对所有人负责,也应该对下一代负责,这一点应该是不
容含糊的。司马迁的《史记》被汉代的学者称为是“实录”,这几乎是史家所能得到的
最高赞誉。在中国,史家的独立性,被视作是一个十分光荣的传统,近代以来的史家还
十分自豪地把这种独立性称之为“史权”。为了解除那些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史家之忧
,中国史学中尚有一种值得注意的传统,即要求皇帝不阅读其本人在位时期的“起居注
”。这一传统为唐宋时期的有关皇帝所遵循。即使是在异族统治的辽代,也有二位契丹
的史家拒绝了为皇帝呈送“起居注”的要求。不过,辽代的皇帝无法容忍这种违命,从
而将这二位史家每人各打二百鞭,并予以撤职。

遗憾的是,对史家之独立性的侵犯,不仅来自异族统治者,而且也来自一些汉族的皇帝
。皇帝可以约束自己,不看自己在位时期的“起居注”;但是,根据该皇帝在位时期的
记录或前期的记录而为统治集团编修的其它史料,则一定要呈送给皇帝加以批准。要求
皇帝的批准,再加上史馆监修或史局总裁往往由宰相担任的这一传统,使得史书的编修
必然带有政治的影响。随着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加强,皇帝对修史工作的影响更加突出
,这种政治色彩也就更加浓厚了。

与直书直接对立的是适当隐讳的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公羊传》和《
谷梁传》的记载,孔子在写作《春秋》时,就曾有意地隐饰了尊者、亲者和贤者的丑闻
或过失。在这以后,所谓适当的隐讳,几乎在每一部史书中都可以找到。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意识到直书与适当隐讳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官方的史家往往议论
前者较多,而很少论及后者。然而,隐讳的例子,却还是多得不胜枚举。十八世纪的学
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赵氏对史书中的
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
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他不敢妄加评论。赵氏这一态度的本身,便是对隐讳原则的一
种绝妙注释。

就对人物或史事的评价问题来看,褒贬这一原则也可以追溯到古代。按照传统的做法,
这一原则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记录的重点以及史家个人的评论来加以贯彻。其中,最
有名的一种做法,就是一字定褒贬的“春秋笔法”。正如孔颖达在《春秋正义》中对《
春秋》所作的论述那样:“一字之褒,荣于华;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此外,在《左
传》一书中,偶而也有一些评论,并以“君子曰”的形式加以标明。“君子曰”可以代
表史家个人的意见,也可以代表“君子”这个阶层的看法。在后来的正史中,每一卷的
结尾,通常都有“史臣曰”、“赞曰”或“论曰”等一类的评论。这种评论通常叫作“
论赞”。

对褒贬原则的运用,自然是“史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自觉地运用这一原则,却
直到宋代才开始。宋代学者在其著作中,系统而又广泛地运用这一原则。其中,最著名
的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和朱熹的《通鉴纲目》。欧阳修经常用“论”这种方式,有
时也用徐无党的“注”来阐述其旨意。其实,徐无党的“注”也是出于欧氏的授意。朱
熹的记事原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系统、最详细的。例如,在《通鉴纲目》中,记载有关
“征伐”之事的方法和措辞就有五十多类,其细目有将近九十个。

宋代史学的这一特点,与理学精神是一致的。理学是一种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运动
。理学家大胆宣称自己是正统思想的继承者。象这样新的思想流派一样,史学家在编写
历史时,也需要具有同样的信心和想象力。似乎只有这样,他们写出的东西才具有圣人
之作的风格。

然而,到了元、明、清三朝,正统的理学已变成了一种阻碍性的力量,再也不是思想运
动的策源地了。理学中伦理道德的专制主义性质日趋浓烈。在修史工作中,这一点也反
映在有关正史的“论赞”部分,即“论赞”中开始有一种“赞”多于“论”的倾向。就
《元史》来说,整个“论赞”被简单地予以省略。至此,史家个人的评判已不再被认为
是具有价值的,代之而起的,是鼓励史家阐述他生活时代的所谓公正的舆论。康熙皇帝
在给史馆的一份诏令中就曾强调:应该公正地编修前朝的历史,以达到赢得人心的目的
。为此,在《明史》中,对明代的皇帝,不允许作任何批评。类似的警告,也出现在参
预《明史》编修的有关史家之言论中。汤斌在《汤子遗书·明史凡例议》中就曾指出:
“修史与专家著述不同,专家著述可据一人之私见,奉旨修史,必合一代之公论”未可
用意见,肆讥弹也。”这种修史的态度,对后来的中国史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三、编修的方法

中国官方修史的方法,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奉诏修史的方法和有关纪传体史书编修的
方法。

奉诏修史的方法在唐朝早期的几个君主统治时期,曾十分盛行。但是,几乎与此同时,
人们便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弊端。刘知几在其《史通》一书中,就曾严厉地抨击了这一方
法,因为他本人就是这一方法的受害者。在给监修国史的宰相萧至忠及其它官员的信中
,刘知几历数了史馆奉诏修史的五大弊端,并指出正是这五大弊端使他不能有效地发挥
一个史家的作用。刘知几所说的这五大弊端,大部分都是由于把修史工作委任给史馆造
成的,而其中的最后一条,即监修不是统领史局,分派工作,史臣只能坐变炎凉,则是
整个问题的关键。

官修史书编成之后,评论家时常可以从中发现其许多错误,如前后矛盾、重复、不准确
和疏漏等。吴缜的名著《新唐书纠谬》曾列举出这类错误二十余种。这些错误一方面说
明了学术成就的不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草率成书或编修者缺乏相互合作所致。
事实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为了克服官修史书的这类错谬,必须制定出一套指导编修
的总原则和总规则,并且务必使他们得以贯彻。

对于《辽史》、《金史》、《宋史》和《元史》来说,编修者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早日
成书,而且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一目的。之所以有如此快的速度,其原因之一是编修这几
部正史的准则少而且明确,另一个原因就是有效的管理和编辑班子。据欧阳询的传记记
载,欧氏在担任辽、金、宋三史的总裁时,制定了必须遵循的编修总规则。据说,一些
官方史家喜欢争论,好卖弄学问,而且持有偏见。只是欧氏并没有与他们去争论。他只
是在接到史臣的有关草稿时,稍作修改而已。在其余的四、五位监修中,至少张起岩也
是这样做的。这种独断的做法,对提高修史速度,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与此相类似,
当1369年开始编修《元史》时,制定该书编修总规则的权威人士,就是皇帝本人。
在谈到有关编写情况时,这位皇帝还规定,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元朝的文献,不要运用
传统的语言文字,因为元朝的许多文献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的。

到编修《明史》时,人们已经认识到,重要的是史书的质量,而不是史书的编修速度。
在众多学者所提议的编修《明史》的优良准则中,我们可以征引潘耒那简单明了的八条


1、广泛地收集史料;

2、批评性地对待有关文献资料;

3、参预编辑者应职责分明;

4、编修的准则应该标准化;

5、秉笔直书;

6、论述应该公正;

7、应有充足的时间保障;

8、不要把史书写得卷帙浩繁。

这最后两条,比前几条更为重要,因为没有这两条,其它原则也就很难实施了。潘耒的
八条建议与其他学者所提出的有关修史原则,都是十分重要而且有益的。故而,民国初
年,一位《清史稿》的参修者曾收集了潘耒及其他学者的有关言论,并出版了八卷本的
资料集,其中第一卷,就是专门记述顺治、康熙、乾隆诸皇帝关于编修《明史》的言论


纪传体史书编修方法的改进,部分是通过认识混合型史书的各主要部分之相互补充的特
征而获得的。改进的另一种方式是创造或删除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章节,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这种改进是精心推敲的结果。混合型的史书,在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
《汉书》中,就已初具规模。这两部史书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本纪、表、志和列传。这
一著作模式并没有马上被仿效。从后汉至隋唐的十三部正史中,只有六部有书志,但没
有一部有表。事实上,在刘知几的《史通》中,表这一著作形式,受到了相当严厉的批
评。

对后来的九部正史来说,情况则不一样了。这九部正史中,每部都有书志,七部有表。
这样,四部分的混合型纪传体史书的编修方法终于最后确立了。当然,史表的价值是逐
步得到确认的。在《旧唐书》、《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都还没有史表。史表
具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长处,即节省篇幅。

在本文的引言部分,笔者已经指出,执政的王朝为自己所编修的“国史”,也是采用混
合型的纪传体。宋朝的“国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本纪、书志和列传。1203年,
皇帝又批准了“国史”中采用年表的建议。南宋哲宗朝的“正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国史”)在呈寄给皇帝时,就有本纪、表、书志、列传和目录等,凡二百十一卷。如
果《玉海》中的这段记载属实,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由四部分合成的纪传体史书编撰
方法,大约在南宋末年已应用于“国史”的编修了。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章节之增减问题,我们可以列举下述的几种表为例证,如《辽
史》中的《游幸表》、《部族表》和《属国表》,《金史》中的《交聘表》。《明史》
中的特殊章节主要有《七卿年表》、《土司传》和《流寇传》等。

在《宋史》中,有关“道学”的特别章节(《道学传》),是别有意义的。“道学”的
范畴,和《宋史》中依旧沿用传统的“儒林”是不同的。“道学”这一类传的建立,主
要是为了推崇程朱学派的思想家。元朝的史家,在编修《宋史》时,沿用了南宋“国史
”中“道学”这一类传形式。清代初年,关于《明史》中是否设立“道学”这一类传,
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反对设立“道学”的,有著名学者黄宗羲和朱彝尊等,他们成功地
使史馆作出了否定的决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就修史的基本原则来说,中国官方史学在宋代时就已达到了顶点,从那时起,便一直停
滞不前了,因为史学著作中的限制性因素日益增多,而创造性却越来越少;但是,在编
修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却一直在进步,直到清代才达到了顶点。当然不容忽视的是,宋
代的史学除了与编修原则密切相关外,在编修的技巧和方法方面,也开辟了一些新的领
域。例如,在“实录”和“国史”的修订本中,运用彩用墨水来区分不同的文本——如
原文用黑墨水,删除的部分用黄墨水,增加的部分用红墨水,等等.

上述的这些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宋代史学的重要性,使它自然地成为宋代声誉卓著的文
化成就的一部分。然而,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史学著作,毕竟只是学术活动的一
个内容,因而无法割断与其它学术活动的联系。要推出名副其实的伟大史学著作,不仅
需要广博的学识,还需要相当高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还需要一种很高的哲学视野。
无论何时,当大多数的学术活动都处于低潮时,其史学也只能处于低潮之中。

(据W.C.比尔斯莱、E.G.浦立本 主编《中国日本的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出版
社一九六一年英文版第四章编译。)
作者: 网事情缘    时间: 2010-1-3 23:22

古人尚且有“史权”一说,现在不知道说什么了。

09年10月,新华社发布了一个60年的大事记,简直卒不忍睹,谎话连篇。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