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孔子的表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3 20:24
标题:
孔子的表情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10-3-23 21:00 编辑
历史的碎片-专栏前语
考证历史,要有文献和实物,用“二重证法”。
文献的历史,多半在二十五史,可有人说是假的。
实物的历史呢?还是真假难辨,因为有人会造假。
那就从地下发掘吧!又有人来问:墓被人盗过吗?
曹操的墓被人盗了,专家一头扎进去,便有人坐在假明式家具上说风凉话:安知遗物非造假?专家拿着碎片从墓里出来,让碎片说话。
碎片说:没想到,人这样靠不住,死人不在了,活人又造假,历史多复杂,居然要我来说话,我说不多,但都是实话,哪像电影《孔子》,让戏子来造假。所以呀,与其看电影,还不如到这里来,看看“孔子的表情”……
孔子的表情
后人看孔子,千人千面,看了两千多年,留下很多画像。
从画像上,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李零所说的“丧家狗”模样,这样提示一下,不是说李零先生错了,而是说古人还没有他这样的眼光。
古人看到的孔子,多半是圣人孔子,而不是孔子本人。
见过很多孔子画像,最喜欢宋代马远绘的孔子,以为“马一角”的孔子,才最贴近那位“青春恒在”的乐观主义老头儿孔丘本人。
赵孟頫为赵宋后裔,入了元朝,还官至一品。他所绘的孔子,很有点儿他本人自嘲平庸的品相。有一副藏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孔子拓像,穿戴着鲁国大法官大司寇的冠服,但神情悲悯。好,悲悯是伦理精神,也是法的精神。
明代也有一幅孔子在鲁国做大法官时的画像,年代久远,色彩有点沧桑,但呲牙瞋目中看得出明太祖、太宗的酷烈风,酷似诛少正卯的孔子。
呲牙就是龅牙,为尊者讳,应该叫“骈齿”。按唐朝画圣吴道子绘孔子行教像,古人是这样讳称的:圩顶、隆鼻、海月骈齿,双目凝重,儒服古雅。这幅画像,一直被历代视为万世师表素王孔子的标准像,后世摹本极多。
孔子行教图拓片,出自清人的摹本,不过这时的孔子,已然一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教主风采,修成王朝帝师的正果了。
汉代有一部纬书,叫做《孝经·钩命诀》。该书称孔子“龟背”,似乎有那么一点甲骨文的意思,可惜当年那些发现并收藏甲骨文的先生们,竟然没有联想到“龟背”一说,否则,画像里难免要添一付甲骨文纹样的孔子。
这部纬书,还提到孔子的两颗牙齿,说是“骈齿”。并排的两颗门牙翘起,大概是话说得多,诲人不倦,才有了这样特有的标志。据说,上古圣人耳大,可后人画孔子,并未按照上古圣人的标准“特大其耳”,而是突出了他的两颗牙齿,那是传道、授业、解惑所结的果,弟子们回忆孔子,最容易联想到那两颗牙齿,于是乎,现在看来并不美观的“骈齿”,反倒闪闪发光,成了点缀其精神面貌的两颗钻石。
孔子的模样漂洋过海,表情也入乡随俗。那学者模样的孔子画像,是传教士眼里的孔子,这幅画像,代表了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积极印象。
在日本有两尊特别的孔子像。一尊铜塑,据说是明末朱舜水带到日本的。骈齿冠服,还真有中国风,被收藏在东京附近汤岛圣堂里。另一尊木雕孔子,应该出自日本人之手,愁喜交织的表情很特别,带有日本人的浮世感。这位日本孔子,至今仍安坐在日本足利市足利学校圣庙内。
孔子在新加坡、韩国、香港的表情比较一致,似谦谦君子。
最近网络爆料,孔子后裔严正抗议《孔子》电视剧组对孔子的“歪曲”,还指责杨澜说过“孔子是个失败者”,其实“失败者”也可以说是“丧家狗”的注脚。
2009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年,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大典,据说是由政府主办的,不是为了搞尊孔,而是要搞“孔方兄”。孔方兄说,我是老大,是硬通货,孔子是老二,人称“孔老二”,尊孔其实是尊我。
这当然还是权力支配经济的表演,要孔老二出面,去请孔方兄来,孔老二是“大成至圣先师”,是“万世师表”,老二去迎驾,老大自然就光临了。
孔方兄一驾临,便极大地鼓舞了孔子后人,以至于有自称为“孔子后人”者提出以圣人生日作为中国圣诞日,如同耶稣,成了教祖,说不得了。
和孔子同时代的东西方巨子,古希腊苏格拉底活在西方哲学里,古印度释迦牟尼随佛教流传后世,唯有孔子占据了中国的王权主义,既统帅政治,又要招商。
如今孔子,似乎又要有一付大国崛起的表情,不过,它还在形成,尚未定型。想当年那孔子,多么希望鲁国崛起,鲁国不要他了,他也不很在意,他的世界,是中国化的世界,在黄河流域,是黄河边的中国。当他从鲁国出走时,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怀有一种世界性的理想,却没有所谓的乡愁,带着门人和弟子,仿先王“周行天下”,一路子曰诗云,周游列国去了。列国不要他了,他也不着急,只说了一句,我的道太大,这世界放不下。此时,他心中已有了一座文化的江山,比哪一个国家都大,可没人能懂。子贡劝他稍稍修改一下,惟有颜渊理解他,说,要改的不是道,而是这些国家。
这个孔子不得志,但也并非如李零先生说的似“丧家狗”一般,因为他看得很远,他说:“道之不行,吾将乘桴浮于海。”如今他真的在中国下海,又畅游海外。
说实在的,我喜欢那个春游之后“休坐乎杏坛”之上的孔子。他聚徒讲学,似乎多在树下,就像苏格拉底在广场,他对弟子们说“各言尔志”。
子路年长,率先发言,说道:我的志向是治理兵车千乘之国。孔子听了,莞尔一笑,不言语。冉有见此,就低调了一些,说道:我只想治理个六七十里地的小国,让人民吃饱肚子。孔子依然笑笑,不言语。于是,公西华就更低调了,说:我谈不上什么治国,只想穿上礼服,替诸侯司仪,招待宾客。
一个比一个谦虚,可孔子还是不言语。那时曾皙正在弹琴,孔子就问他:点呵,你来说说看。他便起身回答: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志气。孔子鼓励他,他就说下去:我愿在春天三月里,穿上便衣,同几位朋友,带几个孩子,到沂水河去洗澡,在求雨台上乘风,唱唱歌就回去。这样的回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休闲第一了。可没想到,孔子竟然大加赞扬:点呵,我和你一样!
老师这么一说,学生都糊涂了,他们心想,老师平时要我们关心政治,立志当然要政治第一,可没想到老师变了。从《论语》来看,孔子与门人谈的这个话题,在这里就打住了,门人没有请问,孔子也没作解释。
于是,就留下一问,他真想那样闲适?奔车之上舍一命的仲尼,哪能真的以游游泳、唱唱歌打发一生?古往今来,有很多解释,但我以为,最好还是用“青春”来解释。曾子说的春天三月里,正是青春受谢时,曾子被青春感化着,快乐起来。青春以生来启蒙万物,孔子用美来启蒙人生;青春予万物以自然美,孔子予人生以自由美。曾子在春天来临时唱歌,就是对自由美的觉悟。
此番新觉悟,超越了食与兵的原教旨,所以连子路都不知。其意味,来自春天三月的启示,如青春启蒙万物一样,孔子用青春来启蒙政治。
孔子原来教导弟子,政治要以“足食”、“足兵”为第一,门人各述其志,也遵循了他这一教旨。可他却突然转向了一种带有美学风格的政治,或者说是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政治——把天道引入政治,使政治有了青春气息。
青春是天道,以生生启蒙万物,当其拟人化时,便使人生和政治都有了青春期。青春期的人生,是自由化的人生,应该去水里游泳,在风中唱歌;青春期的政治,是自由化的民生,人民在仁之河里畅泳,在义之风中欢歌。
2010年3月13日
《中国经营报》专栏--历史的碎片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3 20:31
各位,请帮忙吧,不会编辑字体--谢谢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0-3-23 21:01
这个发刊语,来者不善,气势不凡。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10-3-23 21:23
女史的文笔,越来越有诗的跃动感了。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10-3-23 21:31
本帖最后由 李酒苗 于 2010-3-23 21:33 编辑
长知识啊~~应该有不少孔子像吧,冬君能发上来吗?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3 21:44
鼓捣好久,不会发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10-3-23 22:50
[attach]30480[/attach]
美国某大学收藏的孔子像
[attach]30481[/attach]
韩国人的孔子像
[attach]30482[/attach]
日本自制孔子像
[attach]30483[/attach]
宋朝马远画的孔子像
[attach]30484[/attach]
这幅孔子像代表了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积极的印象
[attach]30485[/attach]
朱舜水带到日本的孔子铜像真像日本人
替冬君贴上各种孔子画像,便于我仔细研究他的龅牙~~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3 22:52
大家一起研究吧,我在看孔子像时,大多都是“骈齿”,百思不得其解,最好得出结论,圣人诲人不倦,话说多了所致吧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3 22:53
本帖最后由 李冬君 于 2010-3-23 22:54 编辑
谢谢酒苗,还有大苗兄的鼓励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0-3-24 08:07
好文!
跑题一哈。
记得和某人辩过胼的,就是晋文公是不是鸡胸的那个骈胁,这边又暴出骈牙,如果鸡胸就是前面凸出一块骨胸,那么,骈齿骈牙的,用今语来分析,就是两粒大门牙暴出(必须是两粒哦,一粒就不成为骈了),“扒牙”是也,就是吃半开西瓜不用匙,撩起牙就能朝里扒的那种。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4 12:24
照梦子的说法:是孔子食不厌精,扒出来的的骈齿。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3-24 12:31
门牙为什么没有长好?奶牙时就走了位了。
为什么奶牙走了位?因为喜欢含奶头睡觉,把门牙位置移动了。
孔夫子这对大门牙就是小时候喜欢含着奶头睡觉,否则就要耍赖作闹这样的坏习惯搞出来的。
孔夫子有很明显的恋母情结
作者:
李冬君
时间:
2010-3-24 12:48
真乃受教,老木匠一解,不知圣人能否接受。不过,圣人毕竟默认了“骈齿”。
我奇怪的是,如果“骈齿”是事实,古人为圣人画像为什么不为尊者讳?毕竟骈齿不好看。
而为老子画像则“特大其耳”,以为这才是圣人的标志。圣=聖,从大耳也。
还望方家赐教!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0-3-25 07:01
圣人的扒牙叫有异相,文绉绉地叫一下骈齿,不仅费猜难懂,而且还就此和平庸的扒牙区别开来:圣哲长骈齿,平庸长扒牙。正因为非孔子不能长出扒得三突出的骈齿,这也就不能,也不必讳之,相反,还要突出描述,突出其异相,就是突出其非同寻常,突出了其非同寻常,就是突出了其之所以是圣哲。就如刘备,明明是长臂猿一般,改说成手长过膝,就成了帝王异相了,一点不容怀疑手长得长,可能是编席的工作需要刺激出来的疯长。
这骈齿也可能和经常开口有关,开口吃饭,开口说话,再加上开口吃奶,反正食不厌精也好,诲人不倦也好,都可能刺激了圣人的两粒门牙朝骈的方向长。骈齿,也就成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一道风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点也不容讳的,讳了,反而是不尊。
突然想起演孔子的发仔,好像没有专门去找牙医镶上两粒骈齿,就去演了,所以就不像,不仅不像,而且还有重大的不尊的嫌疑。不尊在先,所以就演不像云。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