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历史上的真实“沈珍珠”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0-4-22 23:40
标题:
历史上的真实“沈珍珠”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十几年前流行过的一部台湾电视连续剧《珍珠传奇》吧?那首哀怨动人的主题曲曾经风靡一时。
“天 姿 蒙 珍 宠
明 眸 转 珠 辉
兰 心 惠 质 出 名 门
吴 兴 才 女 沈 珍 珠
达 理 又 知 书
备 位 东 宫 主
多 彩 多 姿 蝶 飞 舞
红 袖 碧 竹 人 羡 慕
风 云 起 波 澜 急
珍 珠 泪 悲 泣
玉 洁 又 冰 清 那 堪 流 言 袭
望 断 西 京 留 传 奇 ”
《珍珠传奇》的故事是曲折而感人的。那么,历史上的真实“沈珍珠”又是怎样的呢?
和电视剧里绘声绘色描述的情形不同,沈氏并不是“东宫主”“广平王妃”。她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出身世家,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为宫女。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代宗)。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为李豫生下长子李适(即日后的德宗)。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唐后进逼长安,玄宗带着杨贵妃及诸皇子皇孙仓皇出逃,李亨李豫李适自然都在其中,而诸皇子皇孙的妃妾及一大群皇亲国戚却被遗下未及逃走,被叛军俘获,从西京长安劫掠到东都洛阳,其中就有沈氏。
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长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复东都,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关押一年多的沈氏。乾元元年(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但并没有明确沈氏的名分,也没有把她迎回长安,而是一直住在洛阳宫中。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沈氏从此失踪。
李豫即位后,于广德二年(764年)立长子李适为皇太子,同时下诏寻找沈氏。虽派人到处寻访,十余年却始终一无所获。其间经常有人声称自己是沈氏,比如有个尼姑就曾谎称是太子之母,但后来都发现是冒名顶替。大业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于次年建中元年(780年)遥尊生母沈氏为“睿贞皇太后”,在含元殿具册`立牌`上皇后朝服,李适亲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皆泣。
为了寻找生母,德宗李适采纳了中书舍人高参的建议,任命睦王李述为奉迎使,沈氏族人四人为判官,派使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多方查找,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781年),消息传来,沈太后在洛阳找到了,长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就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年纪相貌酷似沈氏并与之在宫中有所接触,诱于名利而行冒充之举。德宗左右都很气愤,纷纷请求对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关系。”从此之后,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太后。
德宗在位26年而崩,长子顺宗即位并于七月后驾崩,由其长子宪宗即位。此时,寻访沈氏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仍无音讯,有司建议予以停止,同时发诏,在肃章内殿为沈氏发丧,上太皇太后号,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庙。
总观沈后一生,命运多艰,屡遭离乱,结局更是千古之谜,故而小说家多有臆造之举,更有许多地方的尼庵留下了沈后在此出家的传说,颇具传奇色彩。
2005.10.26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0-4-23 04:53
补注: 这篇小文,来自于4年半前的一次少年忆旧--关于台湾电视剧<<珍珠传奇>>的记忆--因为和"沈珍珠"有着相同的原籍,浙江吴兴. 虽然已经是N代之前的原籍了,还是很亲切的感觉,也因此,有份天然的"江南"情结. 以前曾经整理过一些关于"江南"的资料,顺便也附于此.
<<寻根觅源说”江南”>>
“江南”…
这两个字,蕴含着太多的诗情画意,太多的传奇故事,太多的婉转柔情…
山水秀丽人物风流文章鼎盛的江南,似乎,是中国文人永恒的心灵归属之地. 历朝历代,关于江南的诗文歌赋,可说是浩若烟海不胜枚举,绝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山上的一株参天大树.
究竟”江南”起自何处呢?
从历史的角度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最早关于“江南”的记载,该是<<史记·五帝本纪>>--“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秦汉时的“江南”,则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亦即今日之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记·秦本纪>>言道,“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黔中郡:今湖南西部). 汉时洞庭湖南北地区为江南主体,属荆州,是故东汉人惯以荆州之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江以北之襄阳概指“江南”.<<后汉书·刘表传>>云,“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江南”之概念明确,始于唐代.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其中江南道为长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东直至海滨.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划分为江南东、西两道和黔中道三部分. 不过,唐代的“江南”有时也超出了长江以南的范围,比如韩愈口中“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江南”,实指江淮以南、南岭以北的整个东南地区. 江南东道(简称江东道)包括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后来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其中浙西地区便是以后通常以为的”江南”了,包括苏州(含明清时的松江、嘉兴二府地区)`湖州`常州全部及润州杭州的各一部分. 到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朝廷为财政管理方便计,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十五”路”转运使, 唐代的江南东道被划分为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路,两浙路包括了江南的核心地域,即今天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全境,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江南”.
2005.6.16
作者:
扶桑
时间:
2010-4-23 14:22
童年的记忆啊,哈哈。
作者:
wolfzhang
时间:
2010-4-23 15:15
闲云MM(觉得叫这个应该没错了,不管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我这就去找几年前记述大外公生平的一篇旧文,等会贴在作品会馆那个<<老百姓的历史--长辈讲述的故事>>下,算是应和一下您这篇文章.”
---
差点以为是这篇,一看是唐代的。。。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