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可爱可敬的二百五
[打印本页]
作者:
玉柳馨
时间:
2010-5-22 03:32
标题:
可爱可敬的二百五
可爱可敬的二百五——读旅美作者王性初的随笔集《美国250》
文/刘荒田
2010年05月15日,星期六 《侨报》副刊,2010年5月15日 (随笔集《美国250》,王性初著,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年) 睡前读王性初刚刚出版的《美国250》中的《喝咖啡穿什么衣服》,哈哈大笑,随即想起周立波的名言:“吃大蒜的怎么和喝咖啡的比呢?”这位上海滩炙手可热的清口大腕,此说是反语、反讽也好,自嘲、自夸也好,指涉的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异。王性初论喝咖啡的穿衣体验,则是进入西方社会的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的尴尬:先以“一派洋装”进咖啡店喝“拿铁”,解领口的纽扣,松领带,脱西装,才顺当起来。然后,设想穿长袍马褂喝,穿睡袍喝,乃至进“裸体咖啡馆”喝。 我顺着这篇妙文的竿子爬,想到,这位资深诗人之所以“二百五”起来,恐怕是因为以中国文化的“裸体”和西方文化碰撞的缘故。王性初是卓有成就的诗人,出国前的1980年代,出国后的1990年代至今,都以深刻凝练冷峻的现代诗赢得海内外诗坛的赞誉。“诗人之赋丽以则”,这位一手拿诗笔一手拿摄影机、以旧金山为基地、行吟四方的歌者,这次献给读者的,是兼具诗的抒情、哲思与散文的隽永以及市井谐趣的出色之作。它的精神,总括而言,就是“二百五”。二百五,既是全书的小品文篇数,也是夫子自道。二百五,本来是贬语,意为笨、落伍、反应迟钝。据说从前以五百两银子为一“封”,二百五是半“封”,谐音乃“半疯”。有人说,不认识作者的人,初见时觉他“一脸呆气”,我不表同意,王性初的公共形象,是儒雅、安详、敦厚、机智;既不咋咋呼呼,也不故作深沉。 美谚云:“聪明人眼观六路,傻瓜有的只是故事。”本书有一文写王王性在家煮小米粥,自然是地道的中国料理,特征是“模糊数学”:大约,差不离,马马虎虎。不料,他的另一半,这土生土长的老美,追求准确,“一把小米加一锅清水”通不过,要严格计量。最后,太太获胜,小米粥重新煮:50g小米+500CC清水,以“中高”温度煮15分钟。说的哪里是小米粥?是中西方风俗文化的过招与反省。 作者在书中还记录了这样的“美丽之月”:在友人为庆祝一位刚满21岁的女孩子大学毕业而举行的派对上,他了解到,女孩子10岁时,母亲因白血病去世,众朋友考虑到父女俩的处境,每人都捐出一笔钱,集合起来,存进银行,为她建立上大学的教育基金。她高中毕业后,凭这笔钱完成了大学学业。这位金发碧眼的姑娘,有一个中文名字——美月。 聪明充斥的人间,需要“二百五”精神,这是不自私,而是打破世俗成见的另类活法。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10-5-23 00:02
感觉一些海外作者的文字,反倒承接了明清小品文人的旨趣,文字轻松写意,小感触、小细节颇有让人心动处!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0-5-23 00:47
假如散文可以像排球那样比赛,我曾假设,海外华人队与国内队打一场,国内队将以零比三脆败。
小说和诗人不敢说。
所谓海外华人随笔家,我指那种求学期间即在海外的作家,在国内功成名后因故远赴海外者,不算。比如,刘再复不算,王小波可以算。高尔泰不算,余光中可以算。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