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他同自己的同胞作战”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1 12:14
标题:
“他同自己的同胞作战”
战史沙龙
>
中华战史
>
烽火朝鲜
原创:e2D网友
为敬仰美国阵亡士兵纪念日(Memorial Day),华盛顿邮报2010年5月30日刊登
“同他自己的同胞作战”(
The Marine Who Fought His Own People)的采访文章,介绍84岁的退役李少校,六十年前的李中尉(Lieutenant Chew-Een Lee)。美国国家博物馆频道(The Smithsonian Channel)也制作了一小时的文献节目“超常勇气:长津突围”(Uncommon Courage: Breakout at Chosin),专门介绍李。
李现在就住在华盛顿西北。本坛若干篇关于长津湖的文章中都提到过他。
如网友有兴趣,我有空会把该文翻译成中文。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052706101.html
在华盛顿西北一座雅致公寓的前厅里,坐着这位陆战队老兵。深色带纹西装,格子衬
衫,红蓝相间领带,金色领带夹。胸前戴满奖章,黑皮鞋憎亮。
他84岁了。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一想到这些事我就会动感情,” 李。科特。楚恩 (Kurt Chew-Een Lee)少校用严峻的声调说。他闭上了黑眼睛,“只要一想起,一说起这些。”
李是文献片“超常勇气:长津突围”的主角。这部一小时的节目于阵亡士兵纪念日
在国家博物馆频道开映。这部片子讲述陆战队最光耀的一段历史。几千名陆战队员
被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和北朝鲜军队包围。但陆战队带领联合国部队从长津水库
旁的死亡陷阱中冲出,打回到海岸,打回到安全。
在那1950年冬天的战斗中,李是一位矮小消瘦的年轻中尉。他对中国人的机枪阵地
展开过单人攻击。他又在手臂受伤折断的情况下带领了500人的队伍于零下30度的暴
风雪夜中跋涉八公里去解救增援另一处阵地。这以后他再次中枪伤而被撤出。战斗
是如此激烈,他所在步兵连伤亡达到百分之九十。他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
“他很勇猛,” 约瑟夫欧文中尉说。欧文曾与李并肩作战,并也是战斗的幸存者。
文献片集中讲述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位华裔军官。而那正是对亚裔美国人充满
偏见的时期。他的同事们回忆起当时听到种族蔑视和侮辱言行。但李自己却礼貌地
称这种事是“过份和可笑”。
(他说,“那种人还是没有哪些偏见的好;他们没好报。”)
片子也细述当时的战斗和战局。这些细节在美国历史的讨论中经常是一笔带过。
“朝战就像是阿富汗战争搬到了50年,而从那个意义说,朝战对今天的现实也有共
鸣”, 国家博物馆频道副主管大卫罗易尔说。“那些战斗细节与今天在印度-克什
山脉打仗的士兵所见没什么不同。”
作者:
e2p
上传的缩略图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3 13:13
李身高大约1米70体重大概60公斤。他谈起朝战简短精炼并带些尖刻。军方大多数作
战计划都很“差劲”。在他那即英勇又几乎无法完成的跋涉当夜,他的上级下达的
指令“愚蠢至极”,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执行。
他说:“当然我并不害怕。 中国人大概都是宿命者。 我没指望能在朝战中存活下
来。所以我一定要死得容光,死得漂亮。”
采访是在华盛顿的一个阴雨天下午进行的。他后来到陆战队总部任职,就在华盛顿
定居下来。采访中,他并不愿意多谈文献片里的故事和他的事迹。
他想谈的却是另一件事。此时公寓巨大的前厅因外面的天气而变得阴暗,打扫卫生
的人员进进出出,吸尘器不时地轰响。他说起65年前的一个下午。他赴朝鲜作战则
是更后来的事了。
那天他告诉他母亲他报名参加陆战队了。现在他觉得他那时太冷酷了。他等到离家
的还剩一天才告诉母亲。
“我告诉她时,她什么也没说。 没一个字。 但我能看出她伤心死了。”
他一家都是中国人。但他和他父亲一样,出生于夏威夷。在他十几岁时,他家搬到
了萨克拉门托(加州首府)。这时二战正酣。他父亲是一位菜农,产品卖给附近的店
家。他父亲为中国和美国而自豪。他母亲抚养家里的孩子,并且是“邻里最漂亮的
女人。”
李“完全认同”陆战队的第一个投入战斗的名声。他参加陆战队就是要一改亚洲人
软弱,顺从,平庸的印象。
在告诉他母亲的第二天,他母亲为他做了“宴会般的”一顿饭,都是他喜欢吃的。
当全家都在吃时,他母亲就坐着,没有一句话。后来她去了自己的卧室,坐在床沿。
他跟进去,站在母亲身边。
“我谢谢她给烧了好饭。我说我得走了。她就抱住我的腰,先是抽泣,后来放声哭
起来。她始终没说一句话。”
自从那个下午以后,他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的残酷,军人生涯有成,两次婚姻。离
开陆战队后,他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做了七年的新雇员主管,以后又在“全国农业
电力合作协会”做了仅二十年的协调员,负责条例遵守检查。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
有一个继女。 继女是他“最亲近的人”。
让他一直感到愧憾的还是离家那天没有安慰母亲的情感。
他说:“我那时多少是个无知的小傻瓜。”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还是很高
兴后来有大概20年来弥补对她的过失。她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12-22 10:35
一些照片
[attach]38823[/attach]
[attach]38824[/attach]
[attach]38825[/attach]
[attach]38826[/attach]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