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尤小立:陈独秀为何放弃卢梭民主理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1 13:05     标题: 尤小立:陈独秀为何放弃卢梭民主理论?

1898年,《民约论》(即今译《社会契约论》)译介到近代中国后,法兰西思想家卢梭的民主理论遂进入中国思想界,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作为近代中国思想家的陈独秀直到17年之后才第一次提到卢梭,而5年后,他又放弃了卢梭民主理论。这中间的纠结、转折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人接受西方政治理论、政治哲学过程中的复杂性。
    1915年陈独秀第一次提及卢梭。这年10月15日出版的《青年杂志》(《新青年》)第1卷第2号上有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文中,卢梭是作为有教育思想的欧洲哲学家的一个代表出现的。由于此文仅关涉教育,并没有论及卢梭的民主理论。
    不过,卢梭民主思想毕竟给近代中国知识人提供了共和主义的理论依据,所以,在一年后,陈独秀再次提及卢梭已经把后者视作与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并列的“民权共和学派”的代表了。而此时正值陈独秀与康有为辩驳共和体制与君主立宪,批驳康有为之定孔教为“国教”,卢梭共和主义自然成了尊重共和体制、反对君主立宪和维护法律公正性最好的理论武器。
    可无论是1915年,还是随后的几年,陈独秀对卢梭民主理论的接受与异议一直是并存的。像《今日之教育方针》中,他尽管以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有可取之处,却并不认为它适宜在中国普遍推广。而在1918年3月发表的《驳康有为〈共和平议〉》里,陈独秀说:“代议制虽非至善之法,然居今日遽舍此而言立宪,直藉口欺人耳”。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谈论卢梭“公意”(当时又称“总意”)与代议制形式上的不协调时出此一言的。而直到1920年8月以前,陈独秀都是赞同代议制的。
    对卢梭直接民主的异议表明,一旦涉及现实政治问题,陈独秀固有的“务实”的一面便会显现出来。这个“务实”的一面也让其在面对卢梭民主理论的核心———“公意”问题时颇为犹疑。陈独秀不认为“公意”等同于“全体”之意,在他那里,“公意”的体现在现实中最多也只与“大多数”人的意见有关,这是在《驳康有为〈共和平议〉》中明确表述过的。三年后,即1920年8月,他在与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辩论时,提到的则是“公意”的负面作用。彼时,无政府主义者仍在极力鼓吹他们信奉的社会革命、“多数至上”,并幻想建构“公意”之下的乌托邦。陈独秀显然不同意这么笼统地倡导“公意”,他指出:“第一,我们实在没有这种预知的天才能够适合随时变更的公意而不违背;第二,随时变更的公意完全是群众心理造成的,这种公意有时固然能为善,有时也能作恶。”(《讨论无政府主义·(二)陈独秀答区声白的信》,《新青年》第9卷第4号)
    其实,从接受卢梭“公意”和人民主权论伊始,“多数民主”对近代中国知识人来说,就不再是理论问题,而首先是一个理论性与现实性兼而有之的道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要体现“公意”和人民主权就必然是多数人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参与实际政治。这在一向讲求务实的陈独秀那里当然是无法认同的。可是,不认同卢梭民主理论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拒绝卢梭民主理论及其传播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卢梭民主理论所启发的“国民政治”就是辛亥革命以来大多数新派知识人共同向往的,陈独秀也不例外。
    对辛亥以来北洋军阀控制的民国政府的诸多行为失望至极时,陈独秀他们会自然将“国民政治”的希望寄托于民间,希望民间崛起,自下而上,争取影响政府的改造和决策。所以,1918年和1919年,朝鲜“三一”运动和中国的“五四”学生运动都得到陈独秀的热烈赞扬。在陈独秀看来,这是国民觉醒的一个标志,似乎原来“国民政治”的希望顷刻间转变成了现实的生动图景。
    然而,现实中的北洋政府也没有想像中那样孱弱,他们对待学生的强硬态度让陈独秀感到再次失望的同时,也促发了他“征服政府”(陈独秀语)的愿望。在政府与学生处于对峙和情况胶着的6月初,他上了街,成为北京大学教授中直接用行动来支持学生运动的第一人。而这样的“直接行动”导致了被捕入狱,出狱后他的思想开始急速转向。
    “五四”学生运动这类“国民运动”其实也是少数人的觉醒所造成。5月4日那一天,北京大专以上学校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其间。这不仅与陈独秀最初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影响了他对多数国民觉悟程度的判断。抽象的“公意”于现实中国即便是只体现为“大多数”人的意识也不可能,让已经从思想家转变成行动者的陈独秀以前对“公意”效能的疑虑进一步地加深。这时候,他本人对于“多数民主”的长久期待似乎在列宁那里得到了答案。他开始像列宁一样思考。1920年9月,他的说法已经与列宁没有区别了。他指出:“国家、权力、法律,这三样本是异名同实。无论何时代的法律,都是一阶级一党派的权力造成国家的意志所表现……。他[它]不是永远的真理,也不是全国国民总意的表现,他[它]的存废是自然跟着一阶级一党派能够造成国家的权力而变化的”。(《对于时局的我见》,《新青年》第8卷第1号)而他曾经反对的“开明专制”成为他实现“多数民主”的唯一手段,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走上真正的民主的康庄大道。
    至此,卢梭民主理论成了洗澡水亦或婴儿,总之是被轻易地泼撒出去了。
作者: 杨林    时间: 2010-6-2 11:44

“至此,卢梭民主理论成了洗澡水亦或婴儿,总之是被轻易地泼撒出去了。”
除了这最后一句话,前面对于陈独秀的思想依附、转化、矛盾、疑惑、反思……都是客观的,陈独秀是个一直都没有停止思想的人,即使被共产党开除,被国名党抓进监狱,他从来也没住口,他太不像一个政治家,后者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一个没有沾染一点政棍色彩的政治家。从这个意义上,这个人是中国人的脊梁,骨头像铁一样硬的血性汉子。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