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重新解读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4 12:28     标题: 重新解读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

编者按:上甘岭,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我们在对它将近60年的解读中,竟存在一些与事实不尽相符的地方。最近,《解密上甘岭》的作者南京空军一级作家张嵩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在记者同张嵩山的对话中,上甘岭的谜团被逐个解开……
  研究上甘岭的美国人
  记者:我知道你1993年就出版了14万字的《血祭上甘岭》,几年后重新出版改名叫《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是什么原因促使你18年之后又重写《解密上甘岭》?
  张嵩山:《摊牌》重新出版后的这些年里,我虽然因各种机缘,见到许多当年参加上甘岭战役的高级指挥员和基层官兵,交谈中又积攒下一批素材,但并没打算重写,我可不想被人家说“炒冷饭”。可我没想到2006年初,一个叫凯文的美国朋友出现了。
  凯文恐怕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研究上甘岭战事的美国人。因其父曾参加攻打上甘岭的597.9高地,凯文把他的全部热情都倾注在这场战事上了。他在美国看到《摊牌》那本书,便自费跑到中国来找我,采访志愿军打上甘岭的情况。同时,他也把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50年、刚刚解密的美军上甘岭作战资料和照片,复印了一套送我。
  这些资料主要是美军连以上各级指挥官的作战报告和一部分指挥官的战地日记,全是英文打字机打出来的战争原始记录,非常珍贵。它为我打开了一扇走进当年美军的大门,使我得以从敌我双方两个视角,更深层次地研究上甘岭战役,厘清、填补我军战史上的疑点和空缺。为此,我才下决心重新解读上甘岭,仔细清点前辈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军事遗产,给中国读者一部真实的上甘岭战役。
  记者:上甘岭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为什么美国几乎没人知道它?
  张嵩山:有粉谁不知道往脸上搽?但上甘岭战役对于美军,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在几百门重炮、千余架次轰炸机的支援下,美军3个团轮番上阵,打了十多天,伤亡3000余人,才占领597.9高地。但他们经不起我志愿军不断小股反击和上甘岭坑道部队频繁夜袭的消耗,在高地上守了3天就溜了,把阵地交给韩军。这样一来,韩军既要攻537.7高地北山,又要守597.9高地。
  美国人这事儿干得特损。尽管整个战役是美军挑起来的,从始至终都是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和美九军军长詹金斯指挥的,实际上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只在597.9高地打了12天。失败以后,美军绝口不提其策划指挥的事,只说598高地(597.9高地简称)战斗。对于二战以来打过许多重大战役的美军来说,一场12天的小战斗,输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美国人连猪排山那样连规模的战斗都拍成了电影,并由大名鼎鼎的派克主演,可就是不提上甘岭。美国人有意回避它,存心淡化它。
  “每秒落弹6发”?
  记者:上甘岭之战开始时间,我军史资料说法不一,有的说是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钟,有的说3点半,也有的说是4点半开始的,到底是何时开始的?
  张嵩山:关于上甘岭开战时间,我军史料记载有点乱,主要是乱在“3点钟”这个说法上。这里面其实有个我志愿军一方“误以为”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没法展开说,只说说美军解密资料中的记载。
  美军从普通步兵连到第八集团军机关的各级作战指挥报告上,无一差异地记录着10月14日5时44分预先炮火准备开始,20分钟后,即6时04分炮火延伸,步兵同时发起进攻。一、此为原始记录,可信度高;二、现代战事都是从炮火准备开始的;三、5点半朝鲜天已亮了,不是迫不得已,美军通常不会摸黑进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军怕打夜战。据此,我认为美军的记录是准确的。
  记者:我战史记载14日那天,上甘岭“我阵地内,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终日落弹达30余万发”,怎么计算的?
  张嵩山:我所查到的军史资料中,这段话最早出现在1983年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引用率极高。说起上甘岭,几乎没有不引用它的。
  我在《摊牌》一书中也照本宣科,如是这般地说6发,说30余万发。直到研究美军资料,比照我军史记载数字时,我才发现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终日落弹应该是51.8万余发。我仔细想想,可能问题出在战史撰写者的表述上。如果说“炮火最猛烈时,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就不会有歧义了。
  根据我对美军十几份作战报告记录的数字反复核对测算,14日这天,美军共向上甘岭发射、投掷了约20余万发炮弹、15.5万余发重机枪子弹、233枚航弹。
  这已经足够狂暴血腥了。在两个面积仅有3.7平方公里的小高地上,实施如此高烈度、高密度火力打击,无疑是屠杀式毁灭性的,在整个朝鲜战争中都属罕见。
  据美第三十一团作战报告,这一天我志愿军第四十五师还击炮弹为3000发。
  韩国《朝鲜战争》则记载:“敌人的炮弹发射量,最少的10月14日是824发,最多的10月19日为39706发。”由此可见,美军在武器装备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我们被美军蒙骗了
  记者:军史称:上甘岭“经过一天(指14日)的激烈战斗,敌之进攻企图更加明显。”你认为这不是史实,根据是什么?
  张嵩山:这也是人云亦云,引用率很高的一句话。它不但不是史实,而且消解了上甘岭战役的复杂性,我提出反证的主要依据是:
  美军是最善于隐蔽作战企图的。14日这天,美军攻击上甘岭两高地的同时,在上甘岭西侧的我391高地北峰、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419高地和250高地,也实施了钳制性的多点攻击。这副全线进攻的架式,成功地达成了蒙骗效果,造成第十五军对敌企图莫测难辨。
  1952年10月14~15日两天里,第十五军在作战部署上没作任何重大调整;志司和志愿军第三兵团也没有任何有关上甘岭战事的明确指示。
  15日中午,志司对第十五军于13日上报的关于反击注字洞南山作战计划,有个电报批复。此电文中只字未提上甘岭战事,也未取消反击注字洞南山的作战计划。由此可见,第四十五师与美、韩军两个师苦战2天,上甘岭还不是志司那盘棋上的热点战区。
  同样是15日这天,下午两点美军在朝鲜北纬38°线以北80多公里处,一个叫库底的小渔村附近,发起了一场百多条舰艇参加的佯动登陆作战行动,比两年前麦克阿瑟仁川登陆的规模还庞大。这不能不让志司高度警觉。与美军库底行动相比,上甘岭战斗完全可以先往旁边放一放。
  我采访过的好几位当年师团级指挥员,都认为起码两天之后才断定美军攻击重点在上甘岭。
  秦基伟将军在阵中日记里写道:“14日那天,是我一生中又一个焦急如焚的日子。”将军每天的日记都是夜深人静时写的,如果当天敌人进攻企图就明确了,深夜他还会“焦急如焚”吗?
  直到17日夜间,秦基伟将军还在阵中日记里写道:“在我军阵地前由西向东都是紧张的。”请特别注意将军使用的是“由西向东”,而不是“由东向西”。将军指挥的防御区域,西边是俯瞰平康谷地的西方山,东边是五圣山前沿两高地——上甘岭。这里不难揣摩出将军的心思。
  记者:为何韩国军史学家把上甘岭战役界定为42天,而我志愿军则认定为43天?
  张嵩山:韩国《朝鲜战争》记载:11月8日“这天是‘狙击’棱线战斗42天中唯一没有交战的一天。敌人总是夜必攻昼必撤,而今天却在整个战场不见影子。”
  这一天因597.9高地局势稳定了,我志愿军第十五军正在筹划动用第十二军的第九十二团收复537.7高地北山,所以没有任何小规模攻击行动。为此,韩国军史学家把上甘岭战役算成 42天。
  准确地说,这一天是没有步兵交战,但敌我双方对上甘岭的炮击终日未停。这天拂晓,准备反击597.9高地11号阵地的第九十三团三营营长带着几个连、排长,就是冒着美军炮火爬到高地上看地形的。前沿对峙的阵地上,也有一些小规模的枪战。
  炮击和小规模枪战不是交战吗?所以,我赞同我军战史确认的上甘岭战役时间段为整整43天。
  丢上甘岭,五圣山难保?
  记者:过去总说上甘岭丢了,五圣山也保不住。死守上甘岭与五圣山究竟是什么关系?
  张嵩山:长期以来我军史谈上甘岭,多从军事地理意义上强调此战的重要性。认为:上甘岭与五圣山是唇齿关系,丢了上甘岭,五圣山也就难保了。韩国《朝鲜战争》也说:“如果拿下这两个高地,五圣山也就唇亡齿寒了。”
  当然,丢失上甘岭,第四十五师将被迫后撤1500~2000米,建立新的防御阵地,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战术被动。但对五圣山不一定就构成“唇亡齿寒”的危险。
  五圣山海拔1061.7米,比上甘岭597.9高地高出近一倍。而且上甘岭与五圣山之间,还隔着比上甘岭两高地海拔更高的781高地和679.1等高地。如果把上甘岭两高地比作五圣山的第一道屏障,781高地和679.1高地就是第二道屏障。可以说,即使丢了上甘岭,也不一定会失去五圣山。
  死守上甘岭,绝非担忧五圣山有何闪失,主要基于志愿军“寸土不让”的作战方针,以便在朝鲜停战谈判中实现“就地停火”,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多争得一些国土面积。
  它的另一个意义在志愿军第三兵团1952年10月27日的那份作战指示中说得很明确:“……朝鲜战场上敌二线目前仅有第四十师可机动使用,如果我们能把美第七师打残,迫使美第四十师接替其防务,那就再没有部队来接替了,这样就会使敌人逐步转入被动。因此,这一战斗对朝鲜战局意义很大。”
  对第十五军来说,左右邻兄弟部队都在攻山头、夺阵地,他们要是丢了上甘岭,与范弗里特拿不下上甘岭一样,也存在一个军人的荣誉问题。
  因此,上述三点决定了第十五军必定会铁下心死守,喋血衔命地将这场战役打到底。
  记者:上甘岭打响那天(指14日)美军究竟投入多少兵力?
  张嵩山:14日,我方军史称美、韩军动用了7个营兵力,而美军解密资料则显示,14日美、韩军在上甘岭两个小山头共投入3个营又1个连。就是说美、韩军用10个连攻打我志愿军2个连的防御阵地,这已经是实力很悬殊的一仗了。
  美、韩军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投入兵力最多的,其实是10月16日那天,足足有5个步兵营。在上甘岭这样陡峭狭窄的战场空间,5个营的兵力已经非常密集。它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军指挥官在兵力使用上已完全失控。
  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美军资料中,还有一些与我军战史记载有出入的地方。比如,我军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但从解密资料看,美军出动的轰炸机数量超过4000架次,也就是说,我志愿军在上甘岭承受的空中打击,比记载得更猛烈。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5 09:29

这种狗屁贴不值得一读。

刚才搜一下,记得过去转过的“浅论上甘岭”找不到了。重新贴一下吧,就跟在这贴后面消毒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5 09:39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6-25 09:47 编辑

浅论上甘岭  
by Light

基本上上甘岭是个小型山地争夺战,规模跟同时期同地域(同属美国第9军)的白马山之役差不多,主要的交战者是中国和韩国部队,各是一胜一负。平心而论,上甘岭当然还是志愿军的胜利,其间美军虽然占领了三角高地数周,交给韩国军队后最后还是失守。以最后控制权来看,还是中国战胜;就如白马山最后还是韩军保住阵地而获胜一样。

为什么提白马山?因为,白马山和上甘岭这两次战斗不论在地域上、时间上、规模上、以及参与兵力上都差不多或有所重叠关连;但在许多中国战史资料中,这两次战役都被分开处理,让人误以为是两次毫不相干的战斗。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把白马山和上甘岭串起来看,了解了当时的战斗地域、兵力分布、以及时间先后顺序之后,会对它们背后的宏观脉络较为了解,也才能给予正确的定位。

1952年下半年时的作战态势是双方都进入胶着的静态。联军方面在1951年中进抵38度线以北时,就已经决定要寻求政治上的解决,进行停火谈判。自此后沿着前线都不再展开大规模攻势,最多仅进行小规模的山地争夺战,攻取地形要点以巩固防线。1951年11月27日双方谈判代表同意停火线的原则后,更认为随时可能停火,不愿为了多一点土地而增加许多无谓伤亡;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几次相当进取的作战计画都因为停火谈判的进展或者对伤亡的顾虑而终取消。另一方面,联军兵力不足,也无法采行大规模攻势。当时联军远东指挥部的克拉克将军就说了:

“我特别不同意某些所谓军事专家说的,在我指挥期间胜利如同探囊取物。在这段期间我所能支配的只有有限的部队,而且不能扩大冲突。我们一直没有足够的人员,而敌方充分的人力资源不但能挡住我方攻击行动,更能确保自己小胜。如果要这场战争有一个结局,将需要更多受过训练的师团,和更多的海空军支援,更会造成严重的伤亡,并且会需要解除我方自己所设下不攻击鸭绿江北边敌人根据地的限制。”

联军的这个态势从1951年秋季以来就非常明显,双方都心知肚明,联军根本不可能展开大型攻势,更不用说是全线进攻了。就算1952年中停火谈判破裂,联军也没有采取攻势的打算,只采用“主动防御”的措施,攻占一些区域性的地形要点,改善自己的防线位置;中朝方面也是采取同样的策略。这种区域性的攻防战斗都是小规模、营团级的战斗,分布广泛,却又零零落落,更没有后续进攻准备,所以不足以称为攻势。

白马山和上甘岭正是朝鲜战争中后期这种山地战斗的典型,白马山还好,但上甘岭在中国战史中却被宣传成为极具重要性的战役。既然是重要战役,那就得有重要的目标,上甘岭却又是位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点,所以也只好勉强解释是联军的目标在于其后的五圣山,而攻击五圣山是联军的“金化攻势”的目标之一。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以1952年4月彭德怀叮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关键,失去了五圣山,我们在两百公里范围将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对历史负责!”做为五圣山地位重要的根据,再进一步引伸出联军攻击上甘岭的下一步就是为了夺取五圣山,因而“证明”上甘岭战役的重要性。

但事实是如此吗?非常值得怀疑。首先,在美军的战史中,完全没有“金化攻势”这个名词,它只在中国战史资料中出现,而且对于所谓“金化攻势”的目标、范围都模糊带过,所使用的兵力也语焉不详,含糊地称有三个多师(美第7师、韩第2师、韩第9师,美第187空降团,还有其他联军国家小单位)计七万多人,其实都经不起检证。更何况,这么大一个攻势,竟然也未曾事先提出作战计画,以得到联军远东指挥部的批准。联军作战计画向来都有计画代号,范佛里特从1951年下半以来提出的几个计画如如“归乡”、“筷子”等也都是有名有姓,怎么这么一个大攻势会完全没有代号,直接就用作战地区标明,那岂不是完全违反保密规定?在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所谓“金化攻势”纯是中国方面的宣传用语。

接着,五圣山会是个好目标吗?从朝鲜战争中美军历次作战经验来看,实在很难看出美军会有直接攻打五圣山的意图。美军兵力员额处于下风,占优势的是火力、机动力、以及空优;如果要发动稍具规模攻势,应当不会选择需要投入大批人力、无法发挥其优势的山地战,而是应该会以火力突穿防御,然后利用高度的机动力穿插分割,正如第五次战役后期所为。这种作战只会使用利于机动的前进路线;例如:第15军防线西侧的平康谷地,此地较为平坦,是汉城到元山铁路线经过处,在此突穿后有约40公里较平坦的地形延伸到东北,正好侧翼包抄,五圣山自然就守不住,又何必正面强攻?更何况,五圣山也不是控制平康谷地的要地。看看地图,五圣山以西10公里还有个西方山,西方山西边才是平康谷地。若要逐步控制平康谷地,也应该攻击西方山而非五圣山才是。

[attach]33024[/attach]

而实际上志愿军1952年10月在这一带的防御布署,也是以平康谷地为重心。此时志愿军第15军的防御布署从西到东是:4个步兵团(第44师加上第29师第87团)、7个炮兵营、1个坦克团布置在平康谷地东半,第45师和2个炮兵营部属在五圣山一线,另第29师的两个团为军预备队;在平康谷地西侧则有精锐的第38军防守。从这个兵力部署来看,这一地区的防御重点是平康谷地无疑。那么,是第15军对彭的指示阳奉阴违,还是前述彭的那段话有问题?

既然五圣山不会是重点,那么联军对上甘岭的攻击又是怎么来的呢?在讨论之前,可能得先了解一下联军方面的布署。

1952年10月时,美国第8集团军下的第9军防守从铁原(Chorwon)到金化(Kimhua)一带,从西到东的部队是韩国第9师、美国第7师、韩国第2师,对峙着的是中国第38军和第15军。下面这张地图是1952年10月31日时的地图,其中西侧的韩国第9师已经被美国第3师替换下来整补,不过防线和10月初没有太大差别。白马山就在铁原北方不远,三角高地在美国第7师地域。地图中联军名称三角高地与狙击兵岭以蓝色标明,中朝名称上甘岭以红色标明。

在这之前,先来看看白马山和上甘岭的时间表,这样可能会清楚一点:

10/03【白马山】第8集团军从一名中国逃兵口中获知敌军将要攻击白马山。
10/05【上甘岭】第8集团军向远东指挥部提出由第9军实施“摊牌行动”。
10/06【白马山】中国第38军第114师第349团攻击韩国第9师第30团的白马山。
  【白马山】志愿军佯攻法国步兵营的箭头高地(281高地)。
  【白马山】中国部队佯攻韩国第9师东段的391高地。
10/07【白马山】志愿军增援攻占白马山山顶。韩国第28团夺回阵地。
10/08【白马山】志愿军在下午再度攻占白马山顶,韩国第28团在当夜夺回。
  【白马山】志愿军第二次佯攻箭头高地。
  【上甘岭】联军远东指挥部批准第9军实施摊牌行动。
10/09【白马山】中国和韩国部队在白马山顶展开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
10/10【白马山】韩国第29团报告已确保白马山顶。中国部队不顾损失从北进攻。
10/11【白马山】中国部队持续从白马山北面进攻。
10/12【白马山】韩国第30团在白马山反攻前进。
  【白马山】志愿军第三次佯攻箭头高地。
  【白马山】志愿军佯攻攻占391高地。
  【上甘岭】联军开始摊牌行动的空袭与炮轰。
10/13【白马山】韩国第28团在白马山反攻前进。
  【白马山】美国第7师一个连尝试夺回391高地失败。
10/14【白马山】韩国在白马山持续攻击前进。
  【上甘岭】美国第7师两个营攻击三角高地山块(598高地),攻占沙岭和珍罗素高地,志愿军逆袭夺回阵地。
  【上甘岭】韩国第2师部队开始攻击狙击兵岭(538高地)
10/15【白马山】韩国第9师报告确保白马山。
  【上甘岭】美国第7师第31团第2营攻占沙岭和598高地。
10/16【上甘岭】美国第7师第17团第2营攻占珍罗素高地。
  【白马山】韩国第28团一个营攻占391高地。
10/18【上甘岭】美国第17团第3营攻占矛尖山顶。
10/19【上甘岭】中国第234团夺回矛尖山顶。
10/20【上甘岭】美国第32团第1营攻击矛尖山顶中国部队。
  【白马山】志愿军夺回391高地。
10/23【上甘岭】志愿军攻击矛尖山和珍罗素高地美军阵地。
  【白马山】韩国第51团尝试夺回391高地失败。
10/25【上甘岭】韩国第2师接替美国第7师在三角高地的防务,同时继续狙击手
岭(538高地)争夺战。
10/30【上甘岭】志愿军3个营攻占韩国军防守的598高地。
11/01【上甘岭】志愿军攻占韩国军防守的珍罗素高地。
11/05【上甘岭】美国第9军命令韩国第2师停止对三角高地的攻击。
11/18【上甘岭】韩国第2师第14次占领狙击兵岭部分阵地。
11/25【上甘岭】韩国第9师接替第2师换防。上甘岭战役结束。

从图一和时间表序列,应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金化攻势”是不可能存在的。要称“攻势”,自然得是较为大规模、军级以上的作战。但白马山和上甘岭是时间重叠,同在美国第9军的区域内发生的战斗,第9军不可能在已预知白马山会被攻击,或者在攻击已经发生,但战斗胜负还为分晓的情况下,在附近地域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更合理的想法是,在10月上旬知道白马山可能被攻击,为了转移志愿军注意力并减轻白马山可能的压力,所以在上甘岭以两个营发动小规模战斗──你踢我一腿,我就回报你一拳。10月8日远东指挥部批准摊牌行动,应该就是这个想法。

所以联军方面没有“金化攻势”,只有“摊牌行动”。美国第9军发动“摊牌行动”的理由有三:

1. 展开主动反击,避免落入被动。因为从夏天以来,志愿军方面已经进行不少攻击行动,特别是此时志愿军正在白马山攻击其第9军所属的韩国第9师,采取反击争取主动有其必要性。

2. 狙击兵岭上中韩双方共险,距离太近,造成防御上的困扰,没有足够缓冲余地。占领三角高地和狙击兵岭后,中方防线必须后移约1250码才有适合防御的地形。

3. 中方兵力被吸入白马山攻防,志愿军第15军主力集中在西侧,三角高地显然空虚。

所以,在“摊牌行动”中,只计画动用了美国第7师和韩国第2师各一个营,意图以五天时间,伤亡200人的代价乘虚攻取三角高地和狙击兵岭;根本没有动用三个师七万多人的计画。而且,如果要动用这么多人,作战规模就大,伤亡估计就不可能只有200人。更何况,联军远东指挥部批准进行“摊牌行动”是在10月8日,这时韩国第9师在白马山的防御战斗已经开始,正好验证了上面三条理由,联军对上甘岭的攻击计画纯粹是小规模的反击行动。

10月12日联军开始炮击与空袭时,正是白马山战况剧烈的时候,所以能够动用的火炮与空军远远低于当初预计的数量;第9军的军炮兵群当时在支援白马山前线,应该只有第7师的师属炮兵群能够运用,而韩国师的炮兵数量又不多。所以,原来预计可以调集280门炮,但实际上应该不到一半。第9军的炮兵群要等到白马山战况稍息才能回头来支援上甘岭方面。原本美军的计画只动用一个营攻打三角高地,但是在执行时,前线部队对实况比较了解一点,所以负责进攻三角高地的美国步兵团指挥官自行决断,临时加派了一个营支援进攻。

对一个构筑良好的山地阵地进攻,什么火力强大、机动迂回等等都谈不上。野战炮兵对付不了深达地下18公尺的坑道,这事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众所皆知了。在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战役时,协约国部队在6月底集中了3,000门大炮,炮击德军阵线达七天七夜,共发射了总重2.1万吨,为数150万发的炮弹,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宽5.5公里、深2.2公里的地区。但炮轰效果微乎其微,当部队在七月一日开始攻击时,阵地中的德军从掩体中爬出来,机枪炮火横扫英军队形,英军当日伤亡六万人,德军伤亡才六千多人。连平地都如此,在山地上就更困难,最多只能破坏表面阵地,要破坏坑道几乎更是不可能。而坦克车更不用说,根本就爬不上陡峭的山坡。在这种情形下,唯一能靠的只有两条腿的步兵,沿着狭窄的小径,一次一个排或一个连地往上攻,再用喷火器和炸药,把一个个坑洞封闭。这种战斗方式就是拼人力而非拼火力,对联军来说极为不利。
即使如此,美军从10月14日开始进攻三角高地,到10月16日已经拿下大部分目标,只差一个矛尖山(Pete’s Pike)一直没有拿下。而韩国第2师在狙击兵岭虽然无法确保阵地,但是也跟志愿军来回争夺阵地,打得也很强悍。志愿军残部此时退守反斜面山脚的囤兵坑道,靠着炮兵火力直接射击的支援,所以才能守住坑道,但并非守住阵地。由于坑道面对后方志愿军控制的山地,联军想要将其炸毁封锁,有极大困难。首先,火炮炮弹以高角度越过山岭,很难直接命中坑道,只有派人接近用炸药包封锁。但是由于有后方山地对反斜面良好的观测与直射炮火,要想接近山脚坑道口将其炸毁并不容易,所以志愿军还能保住反斜面山脚的坑道。

志愿军战史以10月14日到10月20日间为上甘岭第一阶段,此阶段结束时,美军基本占领三角高地正斜面表面阵地及棱线,韩军占领狙击兵岭,志愿军残部则据守反斜面山脚下的囤兵坑道。但美韩军动用兵力并未如志愿军战史所称,达到7个团17个营之多。美军到此共动用了6个步兵营,各日的序列是:14日31/1、31/3,15日32/1、31/2,16日17/2,17日17/3,19日17/2、17/3,20日32/1两个连增援17/3。而韩军使用兵力应与美军接近,约在6营左右。

志愿军虽能守住囤兵坑道,但是由于丧失制高点,进出路径都被联军炮火封锁,所以增援的兵员和补给品进不来、伤员撤不下去,增援坑道的部队在途中伤亡很重。等于是以涓滴之流累积战力,稍有足够兵力可以出动反击,即使成功,仍无法确保阵地。在狙击兵岭的阵地是旋夺旋失,而在三角高地则基本上没有反击之力。

在10月25日后,美军第7师撤下三角高地,回到金化至铁原原防区,由韩国第2师接手,同时在三角高地和狙击兵岭作战。从上甘岭和白马山都可以看得出来,韩国部队已经不是两年前一战即溃的豆腐军;他们在经过一年来的训练后,战力和意志力已经可以跟中国一流的部队如第三十八军打硬仗,毫不逊色。在此处让韩国第2师接手应该有练兵的意味,韩国第9师刚刚才成功守住白马山,第2师守住上甘岭的机会很大。到此时,美第7师有八个营参战,投入兵力合计约7,000多人,伤亡2,000多人,大约是25-30%,符合美军撤下整补的一般原则。所以,志愿军此后在上甘岭反攻时碰到的都是韩国部队,而非美军部队,韩国部队伤亡也因此达到7,000人左右。

但是,在中国战史资料中,此后到战役结束间联军兵力调动运用方面有许多疑点,在此特别列出来讨论。
第一个是韩国第9师的参战问题。在中国战史文章中,一般称韩第9师在10月25日 调到金化以南的史仓里为战役预备队,而将此列为“金化攻势”规模不小的证据之一。这里自然与事实出入极大。联军开始进攻上甘岭时,正是白马山之役打得正火热的时候。韩国第9师在白马山跟中国的第三十八军打得精疲力竭,人员损耗不少,此时是调下整补,不可能马上投入战斗的。何况史仓里(Sachang-ni)位置偏南,距金化直线距离就有25公里,如果是战役预备队,距离未免过远。摆到这么后方,应该只能休养整补,训练新接收的补充兵,谈不上战役预备队。当然,不排除有可能把损失较轻的次级单位(如一个营或一个团)拨调支援韩第2师,但是要全师就位随时出动,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而实际上该师也一直整休到11月25日才又调上前线,与韩第2师换防。

其次是美国第187空降团参战问题。志愿军战史称该团在11月2日参与上甘岭战斗,但是根据美军战史资料及该团团史,该团在1952年10月15日夜晚就开始向日本移动,10月18日全团到达九州营房,此后进行一连串训练,担任远东指挥部的战区预备队。一直到1953年6月22日金城作战期间,该团才再度被派回韩国战场。这么看来,如何像中方资料所说能在1952年11月2日参加上甘岭作战,而且也仅仅一天?

接着是几个联军其他国家的步兵营参战的问题,包括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这些单位的投入时间都有疑问。这些单位虽然都配属于美第7师,在美军战史中并未提到曾投入上甘岭战斗。特别是后来埃塞俄比亚营在美第7师撤下后,却于10月31日与韩国部队一起反攻,有些超乎常情。

最后,中国战史资料里以联军方面在上甘岭后把战略预备队美第25师和韩第9师调上,“证明”联军损失惨重。但实际上,联军原本就会定期把部队前后调动休整,如美第3师原守白马山一带,1952年9月底由韩第9师接防,美第3师到后方休息整补,10月底回来接替白马山之役中损伤的韩第9师。韩第9师下去整补,然后在11月底接替韩第2师,让韩第2师整补。美第40师原属第9军,在6月30日下来整补并当成军预备队,防区由韩第2师接手;然后美第40师在10月21日改隶第10军,接替美第25师防务,第25师下来整补至11月12日,改调第9军接替美第7师。这样换来换去,实在不能用来强调不得不动用战略预备队。特别是10月21日第40师从第9军调去第10军,更可知两点:一、上甘岭对美军而言真的是局部战斗,否则不会轻易把第9军的预备队调拨给第10军;二、经过激烈的7昼夜战斗,美第7师到10月20日时伤亡应仍不算重,否则应该把第40师直接调上来替补才是;但从11月21日至25日该师部队撤下三角高地为止,志愿军又未曾大规模反击,更不会造成他们重大伤亡。所以美第7师重创一说应是不确。

战役总结的数字里,中国战史资料也有许多疑问。一般声称联军共投入三个师(美第7师、韩第2师、韩第9师)11个团又2个营,加上补充的韩军第一零五编练师和4个新兵联队,共6万余人;而志愿军投入9个步兵团加补充新兵2,000人,合计4.3万人。这种比较基础有问题。志愿军投入人数只计步兵单位,也就是实际投入战斗4.3万,这数字中包括了军、师的直属部队(如第15军警卫连等),所以不单是步兵团的编额人数总和;而且相信未计炮兵单位人数,另还有火线运输0.85万,民工6万。但在联军方面,韩第9师根本就没有投入战斗,自然不该把其部队员额算入;而在其他部队员额计算上,把联军各师兵力总额计入,也是错误,因为美第7师实际投入地面战斗的只有8个步兵营,其他后勤、炮兵等等不该计入。所以,如果回归基础,应同以实际参战步兵单位数目计算;这样算起来,联军投入美第7师共8个营7,000人、韩国第2师四个团19,000人,再加补充兵员,步兵员额在3万左右较为合理。

在双方伤亡方面,中国战史资料称阵亡7,100余,伤8,500余,共伤亡1.56万,歼敌2.5万余,其中美军5,200余。美军战史称美军伤亡2,000余人,韩军伤亡7,000余人,歼敌1.9万。战役中志愿军在537.7高地与韩国部队来回争夺,互有攻防,并无防守上的优势;而在597.9高地上除了最早几天的防御战外,都是处于必须进攻反击的状态,美韩军反而有防守上的优势;而且联军大部分时间据有山顶及棱线,有观测上的优势,志愿军增援部队必须经过联军炮火封锁的开阔地,未投入战斗就已蒙受重大伤亡。从这些因素来判断,很难相信志愿军伤亡会少于联军方面。

还有,在某些战史文章中,往往声称“金化攻势”的主导者范佛里特,因为上甘岭战役的惨败,于两个月后的1953年2月被解除职务,勒令退役,用此来“证明”上甘岭战役的重大胜利。

实际上,范佛里特在朝鲜战争中功绩极大,他是第五次战役的制胜者,反攻回到38度线以北,任上磨练第八集团军成为极有效率的部队,更进一步训练加强韩国部队成为能与中国部队匹敌的部队(韩国军方对他的尊敬还胜过李奇微),不会因为上甘岭这场小战斗而被罢职。他的去职,主要是自己觉得受限制太多,没有办法发挥,又已经到了退休年限,干脆挂冠求去。

在1947年马歇尔推动届龄退役(up-or-out)政策后,绝大部分高级将领都在服役满一定年限时退役以活络军中升迁管道;特例是有,但是不多,如麦克阿瑟这种地位极高的将领,或者是像在将退役却碰上朝鲜战争爆发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华克将军(西点1912年班)。范佛里特生于1892年3月,是西点军校1915年班毕业生,同期的艾森豪在1952年退役转战总统,另一个同学布莱德雷在1953年8月退役;阿蒙得是1915年维吉尼亚军校毕业,1953年1月退役。较年轻的李奇微是西点1917年班,在1955年6月退役;克拉克是李奇微同期,却在1953年10月提早退役。另外,范佛里特在退役后到国会发言作证,也仅引起对韩战政策的辩论,并未掀起国会中鹰派为其退役有打抱不平的浪潮。从这种种迹象看来,其退役并无被特别惩罚的意味。

另外,有些战史文章称上甘岭战役成为唯一列入美国军事院校教科书的中国战例,又称上甘岭以其战争史上的许多奇迹而成为世界上许多军事学者研究的战例。这些应该都是无稽之谈,前者大概是类似“西点学雷峰”之类的谣言,而后者如果没有充分举证、列出这些学者的著作出版品,说服力恐怕也是不太够的。

如果要做一个总结的话,可以说从整体来看,白马山和上甘岭这两场战役其实都很类似,一开始是小型战斗规模,投入兵力不多,后来逐渐投入兵力,发展到战役规模,但是终究没有成功。中国第三十八军攻击白马山时自信满满,以为韩国军不堪一击,所以即使事机不密仍然按照计画以三个营进攻(两个在白马山,一个在箭头高地),结果打得不顺,逐次投入了两个师以上的兵力,最后仍告失败。美国第9军攻击上甘岭时自信满满,以为敌人准备不周,靠火力即可获胜,以三个营兵力进攻(美军两个营对三角高地,韩国一个营在狙击兵岭),结果打得不顺,逐次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仍告失败。不过,不管怎么看,都不能把它们当成大规模攻势的先声。

2004.4.19 二稿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5 10:50

这种狗屁贴不值得一读。

刚才搜一下,记得过去转过的“浅论上甘岭”找不到了。重新贴一下吧,就跟在这贴后面消毒吧。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6-25 09:29
这篇帖子挨木匠兄的骂,我是预料到的。呵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5 15:54

很值得研究的是这次战斗的宣传战规模

转入阵地战后,志愿军作战坚韧性比不上人民军,丢失阵地情况严重,有损老大的面子。在需要典型和样板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战例。

王牌38军,万岁军,打韩军白马山阵地打不下来。5次战役中被彭德怀称之为“动摇瓦解”的3兵团15军守住了阵地。因此这是一次极为有利的翻案把柄。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5 16:50

一个韩国华侨眼中的朝鲜战争

乐云


    张先生是我到韩国后认识的第一个中国华侨,现年67岁,他为人热情谦逊,对中国人尤其真诚友善,我们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经常一起聊天、聚餐与出外郊游。2009年10月的一天,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畅游了水原市的八达山,亲身聆听到他关于朝鲜战争的亲身经历,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1945年二战胜利后,日本从朝鲜半岛撤走,张先生随父母一起到朝鲜半岛的汉城(今天的首尔)淘金,那一年张先生刚刚两岁。据他说,当时像他们这样到朝鲜半岛发展的中国人大约有40万人,许多人在战后百废待新的韩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成为当地的富豪。张先生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他们在水原曾经拥有过500坪(约1700平方米)的土地。
  张先生在汉城和水原度过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这一切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发生中断,7岁的张先生被迫与家人一起四处逃难,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过早地体验了血与火的洗礼。
  童年的切身经历让张先生对战争抱有强烈的反感,在讲到朝鲜战争爆发时的原因时,他会情绪激动,并义愤填膺地表示,那都是金日成的错,他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悍然发动了“韩战”。(张先生对朝鲜战争的特定称呼:“韩战”,又称“6.25战争”)然后他意味深长地问我,你们大陆人知不知道是金日成发动的“韩战”?我说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过当时情况特别复杂,处于美苏争霸前沿的朝鲜半岛,随时都会成为东西对峙与冲突的激战阵地,中国最后出兵朝鲜,也是国际大环境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金秋十月的阳光显得特别绚烂耀眼,张先生领着我们一起登上八达山的山顶,这处水原市中心的高地远远称不上险峻,然而它却在韩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朝鲜时代的华城行宫,朝鲜国王经常到此休憩,更是因为在这里曾发生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殊死较量。张先生便是这一次战役的亲身见证者。
  据张先生回忆,当时他年龄还小,对双方的穿着都不是特别熟悉,但他清楚地记得美国军人都穿得非常厚实,包得严严实实的,而中国军人都是棉帽棉衣棉裤,整个身子都显得非常单薄,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每个人脚下只穿着橡胶鞋,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里,这样的衣着如何能够防寒呢?其实他不知道,许多志愿军战士甚至是赤脚在雪地里战斗的。
  张先生指着我们山脚下的一大片水田说,这就是当年双方角逐的战场,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志愿军向八达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一批倒下了,另一批又跟着上来,山下的田地和山上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被鲜血染红了。亲历过这次战斗的张先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一点都不怕死,为什么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还敢于拼死奋战。
  战斗最后以志愿军的胜利告终,作为当地的居民,张先生并不感到害怕,因为他和其他的当地人一起,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友善。四处逃难的张先生与家人一起,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更没有一间可以安睡的小屋,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们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优待。不仅分到了粮食,而且还发给他们御寒的衣物,让他们挺过那个难熬的寒冬。张先生还清楚地记得,一个志愿军战士分给他窝头的那一幕,那一幕他终生难忘。说到此处,张先生有些动情地说,当年,如果朝鲜军队和美国军队来了,他们会逃难,尤其是朝鲜军队,经常会迫使他们当兵或者以汉奸间谍的罪名处死,而当志愿军来时,他们不会逃走,因为他们知道志愿军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因而对于朝鲜战争,他只会怪罪于朝鲜与金日成,而不会埋怨中国。
  听到这里,我的眼里顿时涌出一股热流,既为志愿军战士的热血奋战、勇敢赴死的精神所感动,又为他们的高风亮节、勇于奉献所折服。可能张先生不知道,这每一个窝头的背后,都可能是用几条生命换来的,由于美军的狂轰乱炸,许多志愿军战士只有以雪水和冰冻土豆充饥。在他们将自己舍不吃的窝头送给韩国百姓时,该是发扬了一种怎样的可歌可泣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们确实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一光荣称号!
  60年过去了,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而为了这场战争,数十万中国战士的英魂掩埋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多少中国人为了这场战争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这一点韩国人不会体会,朝鲜人也不会体会,只有中国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60年后,当我们回顾这场牵动世界的战争时,我们会进行怎样的反思,收获哪些经验和教训?明天就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祭,但愿我们先烈的血不会白流,但愿我们中国人能从这场战争中真正读懂血性、忠诚与众志成城的涵义!
  谨以此文献给为朝鲜战争最后胜利而付出鲜血与青春的中国军人们!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5 16:55

韩国《中央日报》:中国教科书“美国侵略朝鲜”


  中国发行的历史教科书对韩国战争中已经客观印证了的事实进行了歪曲。8年级(相当于韩国中学二年级)使用的《中国历史》下册把“侵朝说”作为既定事实,称中国和朝鲜联手对抗侵略战争并取得了胜利,这反映了一种自慰的认识和视角。该书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
  “美国侵略朝鲜”
  《中国历史》下册的第二课用5页对韩国战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教科书中有把“对抗美国,支援朝鲜”表述为“抗美援朝战争”,在开始的地方记载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的内容。
  尤其是对“侵韩说”只字未提,而对“侵朝说”却有露骨的刻画。该书将侵略朝鲜当做既定事实,称“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了鸭绿江边”。
  另外,对于造成了无数生命和财产损失、经过3年最终签订的《停战协议》,中国的教科书还歪曲成韩国战争以朝鲜和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应该立即修正错误之处”
  中国政府发行的历史教科书把“侵朝说”作为既定事实,因而对于韩国战争,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也出现了问题。
  6月1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一个姓柳(20岁)的大学生说:“因为美军侵略朝鲜,所以中国不得已参战,这是我在教科书中学到的。”
  在北京市内的教科书专门书店,一个姓丁的高中生(18岁)说:“还没听说过是朝鲜首先挑起的战争,我学到的是朝鲜希望统一。”并反问道:“如《三国志》中所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历史专家指出:“尽管随着苏联外务部的各种资料解密,90年代以后韩国战争的真面目陆续被揭开,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依然坚持固有的认识。”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5 16:58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平:“现在通过媒体、因特网和大学课堂教育,国内的民众越来越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像人们当初所想像的那样,是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到了鸦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实际上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是金日成打响了第一枪,首先挑起了战争。战争更深远的背景是:斯大林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就失去了雅尔塔体系中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中国收回了旅顺口和大连港。而斯大林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海口,一个不冻港,以便与美国和日本对峙,于是就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金日成收复朝鲜南方的要求。这样金日成才敢发动这场战争。现在中国人知道了,其实我们是在帮朝鲜人作战,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是在帮斯大林作战,这样一来,抗美援朝的历史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5 17:03

8# 李旧苗

这位教授的说法也是错的,中国的领导者要通过这场战争来获取指导国际共运的资格与地位,这才是积极参战的动机。可以说是一个“投名状”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5 17:06

韩国《中央日报》:中国教科书“美国侵略朝鲜”


  中国发行的历史教科书对韩国战争中已经客观印证了的事实进行了歪曲。8年级(相当于韩国中学二年级)使用的《中国历史》下册把“侵朝说”作为既定事实,称中国 ...
李旧苗 发表于 2010-6-25 16:55
韩国角度来说是中方入侵

北韩角度来说是中方先是在1951年1月不愿意全力南下、争取时机一举解放南方;以后故意拖延战争长期化,不允许在1951年7月即行停战,导致全境破败

反正两面都不讨好的说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5 17:09

呵呵,反正六十周年,比较尴尬。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8 09:08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杨铁虎)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少将在最新出版的一期《文史参考》半月刊上撰文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直至国内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自己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数字,因此外部有了一些夸大不实的数字。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历史资料增强了公开性,在20世纪80年代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
  徐焰介绍说,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计);战场失踪25621人。此外,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方卫生部门的统计,医院中的负伤人员有21679人不治身亡,还有13214人病死。
  按以上数字总计,共有148977人牺牲。但这一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
  徐焰还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汇集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的统计,得出的烈士总数为171669人。此后,各地民政部门又陆续增报了一些抗美援朝烈士,至今纪念馆的统计已增长至183108 人。
  徐焰表示,考虑到一些复杂现象,对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表述,似这样讲较为客观——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6-28 10:37

徐焰是个典型的御用而又无用的“砖家”

4年前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在各省搜集烈士名录,总人数已经达到18万多,所谓的“军史专家”再也无法自圆其说,只好跟着说而已。

他所引的那个卫勤总结,早已在网络流传,被网友们再三解读。一致的看法是,那里的11万“阵亡数”,是各部队在战时上报数字,没有经过事后核准,考虑到讳败夸胜的该军传统,里面的“埋伏”数字极其庞大。

烈士评定是有标准的,后方饿冻病伤事故死、后方与前线执行战场纪律死,都不能评上烈士。这些死亡数字出来不见报道与记载。

还是洪学智曾透露过,在他的抗美援朝回忆录后记里露了句:牺牲了数十万战友

一个两度评为上将、长期主管后勤的人,总分得清“十数万”和“数十万”的差别吧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8 12:31

还未真正落幕的战争——几个有关韩战的问题

何清涟


    6月25日是韩战爆发60周年,美国有条不紊地陆续推出各种纪念活动:6月1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了有关朝鲜战争的大量秘密文件;紧接着是参众两院发布共同决议文,重申美韩同盟及其承诺,以及美国受伤及失踪战俘多少人。据称奥巴马总统也将要发布纪念韩战60周年的声明。北韩历史学会日前在平壤发表“声讨书”,强烈要求美国立即解散“联合国军司令部”。而急需与国际社会合作的韩国总统日前却参拜了位于釜山的联合国军墓园。
  在这场战争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中国没有动静。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韩战涉战各方不断公布有关档案资料。随着真相浮出水面,中国卷入这场战争的正当性至少受到两方面质疑:一是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二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正当性受到质疑
  中国对朝鲜战争有个独特的称呼,即“抗美援朝”。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官方研究,都强调当时中国亟想将注意力放在攻占台湾和国内建设上,无意卷入这场战争。标准诠释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教科书上这种说教,就是今天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普遍认识。
  但从90年代以来,由于美苏不断解密韩战的资料,关于金日成等人如何策划发动朝鲜战争的经过终于泄露出来,其中一些关键资料证明中国官方对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之解释为谎言。事实是,1949年金日成奔走于莫斯科和北平之间要求合伙发动“解放”南韩的战争。在金日成的再三要求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林彪所部中国籍朝鲜族的三个精锐师在1949和1950年初调入朝鲜,编入朝鲜人民军,供金日成调遣,成为金日成进攻韩国的主力部队。有了苏中支持,金日成在1950年6月25日,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了入侵南韩的战争,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攻下韩国首都汉城,世界为之震惊。
  2003年时值韩战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纪念,北大历史系教授许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是金日成打响了第一枪,首先挑起了战争。战争更深远的背景是:斯大林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苏联就失去了雅尔塔体系中在中国的特殊权益,中国收回了旅顺口和大连港。而斯大林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海口,以便与美国和日本对峙……。现在中国人知道了,其实我们是在帮朝鲜人作战,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是在帮斯大林作战,这样一来,抗美援朝的历史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战斗友谊”被北韩否定
  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尴尬还在于,被中共宣传成“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的抗美援朝还被受援者北韩所否定。2009年,一篇署名王锦思的文章“朝鲜韩国如何宣传中国抗美援朝”在网上广为流传。该文提到,北韩教科书和许多资料宣传,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率领朝鲜军队赶走美国人,中国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未被承认。尽管北韩出版的《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书提到了志愿军,但书里记载金日成对彭德怀如此说:“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你们”。人民军与志愿军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好与中国官方版本完全颠倒。作者还提到一个细节:三八线以北、朝鲜一侧板门店一千多平米的停战签字会场,本是中国志愿军连夜建造的。但如今陈列室里数以百计的图片中,竟然找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任何身影――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擅长篡改历史的中共算是棋逢对手。
  重新评价韩战的动力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有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韩战的爆发,确实是当时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政治冲突的结果,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世人对历史的评价往往立足于现实需要。60年过去,苏中两国当年力图在亚洲建造共产主义卫星国这一壮举的伟大意义,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的政治压迫与严重侵犯人权,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崩解之后已随风而逝。从现实考量,战争的结果实在令仍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比较尴尬:战后受到美国支持的韩国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成为经济率先起飞的东亚四小龙之一。而用志愿军鲜血换来的北韩政权则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北韩核问题如今又成为国际社会的安全隐患。
  美国《外交政策》最新一期选出“23名全球最腐败独裁者”,其中,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名列榜首。基于这一国际政治的现实,60年前开启的韩战确实还未结束。对于中国来说,忘记这场战争并不容易,这不仅是因为一些贫病交加的志愿军老兵在要求落实优抚政策,更是由于北韩丑恶的现实让国人希望重新评价韩战,美国之音中文网做了一项有关韩战的调查,竟有71%的投票者(此结果为6月24日显示)反对中国当时参与这场战争。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8 12:45

徐焰是个典型的御用而又无用的“砖家”

...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6-28 10:37


徐焰少将:抗美援朝虽有代价 收益却更为巨大



     (记者 杨铁虎)国防大学教授徐焰26日在京表示,中国进行的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虽有代价,收益却更为巨大。
  当日下午,由《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朝鲜战争六十年暨半岛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谈及战争对各方的影响,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认为,朝鲜战争不该打,抗美援朝战争不能不打;历史证明中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抗美援朝虽有代价,收益却更为巨大。
  徐焰说,中国先后有297万部队以志愿军名义入朝,战时牺牲18万人。直接消耗战费62亿元人民币,还对苏联欠下30亿元人民币(当时折合13亿美元)的军火债,但战争的花费与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相比,其总量并不算太高,只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1/10。中方付出的代价与战果相比,还是相对较少的,尤其是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发挥很高的作战技巧,人力物力的损失都远小于对手。
  徐焰表示,从总体上看,中国抗美援朝获得了三大收益:
  一是新中国站在“第一线”出兵朝鲜,让苏联站在“第二线”,这种民族牺牲也换来巨大的经济回报。在中国出兵朝鲜后,苏联领导人才改变了过去援华不大慷慨并有怀疑的态度,中国得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来经济援助。1952年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141个大型工程项目,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又增加15个项目,形成了后来通称的“一百五十六项”(最后落实为150项)。这些援华项目的设备虽然还算成本费,技术转让却全属无偿,就此中国能以堪称世界上最低的成本奠定了工业化的最初基础。
  二是中国出兵朝鲜,与世界头强美国在战场上取得均势,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这在政治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与苏联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关系。美国自此把新中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终于被公认为强国,获得了近代从未有过的地位。
  三是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此外,我国当时的工业中心东北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外部安全屏障,我国所显示的威力也使周边出现了一个较好的安全环境。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2年9个月,中国取得了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500公里并挽救了邻邦的胜利,这一成就是任何熟悉历史且有正确立场的人都会肯定的。”徐焰对人民网记者说。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10-6-29 12:46

老易有句名言,不弱智怎么当领导,放在这里也合适,不弱智怎么当御用学者。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