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陆谷孙在本科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3 22:59     标题: 陆谷孙在本科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今天让我代表老师说几句,我觉得可能资格不够。我想代表我自己,也许也代表一部分人。这几天你们都沉浸在行将离开学校的感伤中,实际上老师也很感伤,也很惭愧,觉得没有把事情做好。这两天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I could have done better.我想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们,希望你们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把这句话放在脑子里——I could have done better.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很遗憾四年已经过去了,所以我如果四年中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也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各类渠道对我提出批评改进的建议。

    你们推荐我做心目中的好老师,但是事实上在网络上也有许多帖子在骂我的,因为我一不留神地参与了“南大王”和“清华汪”的争论,然后汪粉就来围剿我,形容我为“二丑”,又虚拟了一段我和我已过世的父亲对话。其实我只是对海外来信有一些看法。所以,我建议你们上豆瓣网上去看一下,这样可以平衡一下。

    至于寄语,我想我们的校长和党委书记已经说过很多很好的言论。最近杨校长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的访谈,我很有共鸣,“大学不是培训班,不是职业养成所,应该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我非常同意。我非常喜欢大学呈现的东方激进主义的气氛。进大学的学生都是来做智力瑜伽的,而不是成天追求宝马。其实我内心不是很反对宝马,我是希望大家今后无论是宝马还是自行车,都能欢笑。这是一个Grandpa发自内心对你们的真心话,有一句话叫Live and let live。所以我希望你们将来无论是骑着自行车还是坐宝马都可以有真心的欢笑,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杨校长提到的回归与坚守,现在大学存在的精神虚脱,我觉得说得很对。你们毕业以后可能马上就要去各地旅游,我希望你们可以回顾一下在复旦的学习生活,美好的或委屈的,将建议来信反馈给学校。这样复旦的毕业典礼就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不仅有伤感、抱头痛哭,实际上四年中大家遭遇的曲折也可以一一体会诉说,这是一个契机。

    另外,我们的党委书记秦书记在接受解放日报的采访时有过一篇讲话,题目是《寂寞出学问》,我也建议你们有机会多看看,对你们今后有好处。

    对你们今后,我给大家提出三个期望:

    第一,追求超越,我们复旦同学出去可能卓越感太强,但事实上我们并不那么卓越,所以我希望你们每天都可以有一个追求,追求超越自己昨天的自己,也就是英国的一位学者所说的,“let every individual be a better version of himself.”做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第二,一直向善。人不能做小人。同时,对知识的追求热情永远不退。不论何时,头脑都应要始终保持充实。关于什么叫“虫洞”,“时间隧道”、“老祖父悖论”等等,这些都需要经常思考,这样物质的引诱会相应减少。苏格拉底在面对古希腊繁荣的集市时说过,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对此我也很有同感。

    第三,抵达彼岸,事实上我们的追求也好善也好、知识也好,永远都没有终极目标。永远只能比较地接近彼岸。所以我说我们要不断地追求。

    这是我的一些建议,谢谢大家。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3 23:02

老先生昨天讲话的时候非常灿烂的笑容,有点人来疯的样子

实际上最好玩的是最后他快要结束了,突然想起来似的说:

昨天参加外文系的毕业典礼了,唱校歌,我们的校歌还是刘大白的词吧?我建议要改一改。比如“政罗教网无羁绊”,这个现在做不到嘛,做不到就不要唱了,改掉算了。还有一句“屹立沪滨东南冠”,那人家南大、浙大何以堪?也要改一改为好。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3 23:06

晚上去参加毕业研究生的聚餐,要我讲讲,就把陆谷孙的那句“无论坐宝马还是骑自行车都要快乐”借来用用,可是眼睛一扫,发现毕业的研究生五分之四都是女生,于是加一句,“无论是嫁给开宝马的或是骑自行车的,也都要能够快乐”
作者: 燕麦    时间: 2010-7-3 23:13

I could have done better
作者: psyzjs    时间: 2010-7-4 00:05

I could have done better
燕麦 发表于 2010-7-3 23:13
燕麦同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走,我们打酱油去。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4 11:22

晚上去参加毕业研究生的聚餐,要我讲讲,就把陆谷孙的那句“无论坐宝马还是骑自行车都要快乐”借来用用,可是眼睛一扫,发现毕业的研究生五分之四都是女生,于是加一句,“无论是嫁给开宝马的或是骑自行车的,也都要 ...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7-3 23:06
那还要加一句:无论嫁人还是不嫁人,也要很快乐。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4 15:31

那还要加一句:无论嫁人还是不嫁人,也要很快乐。
金秋 发表于 2010-7-4 11:22
说的也是,不过面对一帮已过了最佳恋爱年龄的女才子,还是乐观一点好
作者: 燕麦    时间: 2010-7-4 18:33

本帖最后由 燕麦 于 2010-7-4 18:49 编辑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1ODExOTI4/v.swf[/flash]

06经济系毕业生做的沙画视频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4 19:51

本来想写一个感想,不想太招摇了,就跟在这个后面吧

在院系毕业典礼上,很少见到教师。一般只有院系领导,学工人员参加,教师都很少。年级导师还会去一下,任课教师就很少了。说起来,都说不愿意见到伤感场面云云。

即便是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导师也很少会全到。印象里最尴尬的一次,本院9个专业,只来了3个导师。

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不乐意参加学生最重要的仪式,是不是仅仅这个怕伤感的原因。

我因为几乎只要有通知就都去参加的,参加多了,也大概猜到一些原因了。那就是,在毕业典礼上,唱主角的都是领导,教师有一个代表讲几句就完了,其余的活动里,教师是一个尴尬的参与者。领导穿着导师大袍子,坐在主席台上,教师们坐在下面第一排位子上,没有他们什么事。只是在听领导讲话,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家长代表那些程式化的发言。听过一次,就知道明年的下一次了。于是教师们也就兴趣缺缺了。

不过我总是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这个职业,服务对象不就是学生吗?再说得俗一点,就是你的顾客,不能说是上帝的话也是衣食父母哩!总要做个有始有终吧?参加典礼对教师没有意思的话,至少是给了学生一个面子,觉得他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教师还来送过他们。所以我抱定宗旨,只要有请就必到,无论我是否能够将学生的名字与面孔对上号。
作者: 童志刚    时间: 2010-7-4 21:42

我觉得主要是现在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了,当然老师还是老师,学生也还是学生,但基本没有什么私人感情在,都是完成任务一般,我完成了拿工资,你完成了毕业,其他什么都没有。20多年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要到导师家去,有时是上课有时是去请教问题,现在,我家里那位也带研究生,我知道的就其中有一位来过两次。学生与老师之间感情淡淡的,相互也就难以有什么关心,所以毕业典礼之类好象她也是能不去就不去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0-7-4 22:31

导师不参加研究生的毕业典礼,真的会让学生很失望。

平时客客气气、礼貌相待,没有私人情感是可以的,有时候甚至是必要的,不过在学生最后一个仪式上导师不露脸,应该算是失礼的吧!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10-7-5 08:03

也许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丝芥蒂、一点遗憾,一种被轻忽的不满!
至少,大学四年的句号画的不是很圆满!
作者: 金秋    时间: 2010-7-5 16:48

毕业典礼的仪式很重要的,也许会让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这么关键的时候导师为啥不去呢?可能还有这么一个原因,就是毕业典礼对学生来说一生只有一次,可是对导师来说每年都有一次或多次,所以导师也就麻木了。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