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 :你好,已经转告作者啦,或许哪天那小山寨自己会来回复吧。
德方 发表于 2010-2-3 14:24
这人叫“小山寨”?

过来人写点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最有意思了,可是习惯性的要在里面夹发议论,就未免得有点日人民报评论员的味道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玩弄文字也很过分。说茅于轼一概而论毛时代,可这位一概而论红烧肉,就犯了更大的常识性错误:南方加糖烧的红烧肉不是有个叫做“东坡肉”的?北方人不是一直认为上海菜过于甜腻? ...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2-10 10:59
哈哈,他是把红烧肉弄错了!红烧肉不是“浓油赤酱”,红烧肉上色的方式是“炒糖色”,“糖色”是将糖放进热油锅里炒到起泡成金黄色为止,这样的糖色浇进已经炒好断了“水气”的肉里,给肉上一层晶莹剔透的金色,然后加水焖烧,不加酱的,加酱的应是“回锅肉”吧?这两种菜“上色”的方式不太一样!
我本瓜族,随愿成粉……
各地都有红烧肉,烧法大同小异,南方人喜欢加一点糖。 ...
德方 发表于 2010-2-10 10:50
我吃的“回锅肉”倒是喜欢“加点糖”,但红烧肉就不是“加点糖”可以说清楚的了。霍霍。
我本瓜族,随愿成粉……
哈哈,反正我不会做饭,就是看看,馋馋……
叫他小山寨,是他借用了我的ID,说是来看看,结果发了言——害的我也糊涂了一把。嘿嘿……
《青菜》

    南方气候温润,所以蔬菜多,尤其青菜多。
    没有经过详细调查比较,这一个结论有些可疑。不管它,又不是写论文评职称,如今写论文也不调查比较,大家都是随便说说的,说着说着就成了专家和著名专家。
    反正去东北见不到,东北好像只有大白菜(南方人叫做黄芽菜,包菜叫做卷心菜);去广东也见不到,广东只有菜苔,半生不熟地蛮长,起码25厘米,从不切断。
    江浙一带南方人所谓的青菜,其实是有很多品种的,一年四季,几乎不会绝迹。青菜大概有,三月白、四月白、六月白、上海青、苏州青、瓢儿菜、乌塌菜、黄大头、青大头、青梗菜、油菜、菜苔……就是大伏天菜荒,也有鸡毛菜。
    什么是故乡?故乡不是云,到处的云都差不多,故乡的一大部分记忆就是故乡的菜肴从小培养出来的味觉。故乡给了我绿色的胃口,我要用来寻找青菜。南方人只要三天吃不到青菜,就觉得少了什么,狗踅屎一般心神不宁,无论如何要烧一顿青菜吃吃。
    尤其是到了秋末初冬,大青菜(排菜)上市了,那是一定要吃一顿馄饨的。馄饨和饺子属于同一纲,但是不同目,也不同种。春晚主持人一天到晚说吃饺子,彷佛吃饺子是一件多大的事,可能南方人听都不要听。饺子,韭菜馅、茴香馅、白菜馅,实在不怎么样。一个南方人稍稍做了一点改进,“大娘水饺”连锁开遍全国,而且有百十种馅。
    为什么“大娘馄饨”开不出来?大概就是有的地方没有青菜。其实馄饨馅就是青菜、荠菜和猪肉,考究的则再加上一点虾仁。
    等到乌塌菜上来,那又要吃一顿咸饭了,咸饭简单,就是菜饭,别的什么也不要。乌塌菜甜咪咪的,喷香。盛到碗里再拌一点猪油、辣酱,不要忒好吃啊,舌头都咽下去了。
    腊八,全中国都吃腊八粥,当然少不了青菜,其它芋头、花生、黄豆、蚕豆、赤豆、咸肉骨头、山芋、白萝卜都可以省略,唯有青菜是不能少的。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做馒头(北方人叫做包子)、团子,又是少不了的青菜肉馅,还有人特别喜欢咸菜肉馅。咸菜,就是老一辈的青菜。
    过了春节,春卷又出来了,春卷什么馅最好吃?还是青菜肉馅。
    按中医的说法,青菜也是药,性偏寒,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毒,治产后血风及淤血。这么一说,又是把侬吃药,就呒不意思了。

      2009-12-20
《豆腐》

      豆腐是一种菜肴。不知道哪位把吃豆腐附加了色情意义,很黄很暴力,幸好那时没有互联网,不然又是网络一大罪状,快来扫黄打非啊。
    豆腐如何制作,不清楚。只知道大概要先把黄豆磨成豆浆。曾记得江南有一出锡剧《双推磨》,叔婶二人就是在推磨做豆腐的同时产生并且互相表白了爱情。对了,这两人有名有姓,女生是苏小娥,男生何宜大。戏中唱道:“牵呀拉呀转又转,磨盘转得圆又圆,上爿好像龙吞水,下爿好像白浪翻。”是不是这样?百度一下。
    无锡方言,不大听得懂。后来怎样,有没有走进婚姻的神圣殿堂?戏文没有唱下去。那时候的戏文比较精炼,长时间眉来眼去,演员吃不消。如果现在改拍电视剧,起码三十集。
    如果没有豆腐,世界将会怎样?不知道。豆腐有:豆腐花、嫩豆腐、老豆腐、不嫩不老的豆腐、冻豆腐、臭豆腐,压干以后就是豆腐干、百叶(千张)、臭豆腐干,千张捆起来扎紧就是素鸡、素火腿,豆腐冻过以后是冻豆腐,豆腐油炸过以后就是油豆腐,豆腐干加了香料就是香豆腐干,香豆腐干切成丝就是干丝,豆腐发霉发酵了以后就是腐乳,腐乳发臭以后就是沆瀣一气的王致和臭豆腐。
    上海打工族,上班途中吃一杯豆腐花、一个粢饭团,粢饭团里裹一撮肉松、半根或者一根油条。一杯豆腐花从保温桶里舀出来,颤颤巍巍、雪白粉嫩、吹弹得破。小勺子加入酱油、虾米、榨菜末、葱花、等等等等。
    这个普罗早餐的普及程度可以和北京的煎饼果子相比。
    豆腐可以凉拌(皮蛋豆腐、香椿豆腐),可以清炖(开洋炖豆腐、肉末炖豆腐),可以油煎(煎得两面金黄),更可以直接放入汤里或火锅中。豆腐可以是家常菜,也可以进入大雅之堂。可以是小吃(譬如苏州的卤汁豆腐干),也可以是大菜(麻油上素、素杂烩)。如果吃腻了翅鲍,弄一桌素菜,素鱼、素鸡、素鸭、素火腿、素鲍鱼,哪一样不是豆腐制品。所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底板凳,都是木头”。
    据说豆腐营养丰富,少林寺的僧人没有豆腐吃,哪里会有力气把罗砖地都跺碎?遑论练习易筋经了,早就瘦得一根筋了。当然,如今的和尚不算,如今的和尚什么荤腥不吃?吃了荤腥吆五喝六演出金枪锁喉。其实用不着吓丝丝地拿出白腊杆的红缨枪,只要皮肉能顶住一根绣花针就是真功夫。咦,说得豁边了,各位和尚师傅请息怒。
    安利推销的蛋白质粉,传销员说得天上地下,贵得吓煞人。究其实也是大豆制作,看起来也就是用一只印铁罐装着豆腐罢了。
    南京有一只名菜,芦蒿炒臭豆腐干。这只菜清香扑鼻、脆嫩可口,如今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大潮走向全国了。和其它事情一样,一走向全国,芦蒿就不像芦蒿,臭豆腐干也不像臭豆腐干了。南京人吃的野菜特别多,菊花脑烧蛋花汤,很美好独特的一只菜,趁着如今还没有走向全国,想吃的人赶紧去南京尝一尝,去晚了就又走样了。
    如今的大豆是转基因了,幸亏美国大豆也能做豆腐。是不是一样呢?难怪现在的豆腐没有原来的好吃,奇技淫巧,非我族类,终归不太一样。起码没有五千年文化的底蕴。
    先烈瞿秋白《多余的话》最终结论就是: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看看,豆腐。

      2009-12-25
《腐乳》

    腐乳是豆腐的衍生产品。
    一只竹笪,竹笪里衬一层布,布上放一层稻草。老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一块一块,放在稻草上。豆腐放好以后藏到床底下,听着床上的人翻来覆去,等着慢慢发霉。为什么要放到床底下,为了温度、湿度,并且避光。
    霉菌无处不在,有了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自然就在豆腐上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不消几天,豆腐上一层白毛,霉斑白乎乎的,豆腐也开始发酵变软了。
    好了,把豆腐一块一块码到瓦罐里,码一层加一点盐,几颗花椒。一层又一层,瓦罐满了,把盖子盖好,让它继续发酵。
    这样过了十天半月,腐乳就做好了。做得好的腐乳里外都绵软细润、外表呈浅黑色。时间越长越好,会慢慢发臭。王致和臭腐乳是不是这样子制作的呢?可能不一样,工业化制作力道总是和家庭制作不一样,不然不会那么排山倒海,臭不可挡。
    烧饭的时候,等饭锅开了,架上井字形的蒸架,蒸架上一碗咸肉、一碗青菜、一碗炖鸡蛋、一碗豆瓣酱或者腐乳,一起蒸一蒸。吃饭的时候,夹一块腐乳拌在饭里,特别肥滑。

      2009-12-27
《笋豆》

    黄豆,加入笋粒、盐,煮熟。
    然后捞出来放在竹匾里翻来覆去晒,晒得黄豆皮皱起来,上面一层盐霜。
    这就是笋豆,用来搭泡饭和稀饭。也可以当零食吃,抓一把放在口袋里,一颗一颗慢慢地嚼,嚼得腮帮子酸疼。
    口袋不脏吗?有了吃就不管这些了。

      2010-1-8
《酱》

    豆瓣酱,酱瓣豆,其实是同一种东西,南北说法不一样。
    以前的豆瓣酱真是豆瓣酱,黄豆煮熟、发霉、发酵,然后有两条路好走。
    一种是加水、加盐、用酱缸盛着放在太阳下晒,假以时日,把水滗出来,这就是做酱油。
    还有一种是加盐,加水、加入蒸熟的面饼,一起搅拌,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这就是做酱了。为什么一定要晒,想来是为了维持发酵的温度。
    酱缸放在太阳下,经常搅动,香喷喷的,什么虫子都闻香飞过来了。为了防止苍蝇什么的不知趣进去产卵,就要用纱布遮住。用竹子围成一个圆箍,绷紧一层纱布,这就是晴天的酱缸盖。下雨天,一般就要搬回家,酱坊里则拿木盖子盖住。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还是出蛆了呢,把它们捞走就是,眼不见为净。其它什么落进去了呢?也是捞走。曾经有人吃酱吃出了好大一只金龟子,那也不是多大的事。
    要晒多少天呢?这个没有规定,主要看温度,也看经验。
    等到酱做好了,拿一个瓮头装上,坛口扎进。这是生酱,等到要吃的时候,再加入别的好东西熬。
什么好东西呢?肉丁、笋丁、花生米、黄豆、豆腐干、小虾。辣椒可放可不放,看人的口味而定。熬啊熬,就熬好了。也有人放入鸡蛋的,那就是酱鸡蛋,鸡蛋太大,不太搭配。
    有了酱,饭是要多吃几碗的。也好拿馒头蘸着或者夹着吃,搭泡饭也不错。
    吃酱有一个稀奇之处,筷子蘸着吃来吃去,酱碗的水平面是不会下降的。虽然黄豆、花生都捞出来吃掉了,口水可是不知不觉补充进去了,总量不变。
    柏杨先生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大概是取其黏黏糊糊、稀里糊涂、真假莫辨的意思。其实酱缸哪里能和中国文化相比呢?中国文化要博大精深得多,里面什么没有?

      2009-12-27
本帖最后由 德方 于 2010-2-13 20:43 编辑

祝大家虎年健康愉快!

《腐乳》

    腐乳是豆腐的衍生产品。
    一只竹笪,竹笪里衬一层布,布上放一层稻草。老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一块一块,放在稻草上。豆腐放好以后藏到床底下,听着床上的人翻来覆去,等着慢慢发霉。为什么要放到床底下,为了温度、湿度,并且避光。
    霉菌无处不在,有了如此良好的生存环境,自然就在豆腐上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不消几天,豆腐上一层白毛,霉斑白乎乎的,豆腐也开始发酵变软了。
    好了,把豆腐一块一块码到瓦罐里,码一层加一点盐,几颗花椒。一层又一层,瓦罐满了,把盖子盖好,让它继续发酵。
    这样过了十天半月,腐乳就做好了。做得好的腐乳里外都绵软细润、外表呈浅黑色。时间越长越好,会慢慢发臭。王致和臭腐乳是不是这样子制作的呢?可能不一样,工业化制作力道总是和家庭制作不一样,不然不会那么排山倒海,臭不可挡。
    烧饭的时候,等饭锅开了,架上井字形的蒸架,蒸架上一碗咸肉、一碗青菜、一碗炖鸡蛋、一碗豆瓣酱或者腐乳,一起蒸一蒸。吃饭的时候,夹一块腐乳拌在饭里,特别肥滑。

      2009-12-27


《笋豆》

    黄豆,加入笋粒、盐,煮熟。
    然后捞出来放在竹匾里翻来覆去晒,晒得黄豆皮皱起来,上面一层盐霜。
    这就是笋豆,用来搭泡饭和稀饭。也可以当零食吃,抓一把放在口袋里,一颗一颗慢慢地嚼,嚼得腮帮子酸疼。
    口袋不脏吗?有了吃就不管这些了。


2010-1-8

本帖最后由 德方 于 2010-2-14 11:33 编辑

《酱》

    豆瓣酱,酱瓣豆,其实是同一种东西,南北说法不一样。
    以前的豆瓣酱真是豆瓣酱,黄豆煮熟、发霉、发酵,然后有两条路好走。
    一种是加水、加盐、用酱缸盛着放在太阳下晒,假以时日,把水滗出来,这就是做酱油。
    还有一种是加盐,加水、加入蒸熟的面饼,一起搅拌,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这就是做酱了。为什么一定要晒,想来是为了维持发酵的温度。
    酱缸放在太阳下,经常搅动,香喷喷的,什么虫子都闻香飞过来了。为了防止苍蝇什么的不知趣进去产卵,就要用纱布遮住。用竹子围成一个圆箍,绷紧一层纱布,这就是晴天的酱缸盖。下雨天,一般就要搬回家,酱坊里则拿木盖子盖住。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还是出蛆了呢,把它们捞走就是,眼不见为净。其它什么落进去了呢?也是捞走。曾经有人吃酱吃出了好大一只金龟子,那也不是多大的事。
    要晒多少天呢?这个没有规定,主要看温度,也看经验。
    等到酱做好了,拿一个瓮头装上,坛口扎进。这是生酱,等到要吃的时候,再加入别的好东西熬。
    什么好东西呢?肉丁、笋丁、花生米、黄豆、豆腐干、小虾。辣椒可放可不放,看人的口味而定。熬啊熬,就熬好了。也有人放入鸡蛋的,那就是酱鸡蛋,鸡蛋太大,不太搭配。
    有了酱,饭是要多吃几碗的。也好拿馒头蘸着或者夹着吃,搭泡饭也不错。
    吃酱有一个稀奇之处,筷子蘸着吃来吃去,酱碗的水平面是不会下降的。虽然黄豆、花生都捞出来吃掉了,口水可是不知不觉补充进去了,总量不变。
    柏杨先生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大概是取其黏黏糊糊、稀里糊涂、真假莫辨的意思。其实酱缸哪里能和中国文化相比呢?中国文化要博大精深得多,里面什么没有?

      2009-12-27
嗨嗨,还让不让吃酱啊?
《酱菜》

      腌制酱菜,主要还是为了防腐、保存方便吧,古时候没有冷藏库。
      酱菜是腌菜的分支,但是不叫腌菜、咸菜,腌菜和咸菜慢慢就成了带叶子咸菜的专门指称。酱菜的原料大概其有菜瓜、黄瓜、莴苣、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大头芥,生姜、地生姜、大蒜头、晶头、榨菜。
      制作的基本原理总是差不多,用盐腌起来,或者加一点酱油。特殊的加一点花椒、咖喱粉、辣椒、色素等等。最咸的是酱瓜、莴苣干和玫瑰大头芥,基本和盐一样。
      莴苣刨去皮,腌好,用一根鞋底线穿起来晒。晒干以后,像蚊香一般盘成一圈一圈,撒上玫瑰花瓣,塞紧在小坛子里。一不小心就返潮发霉了,洗一洗,还是吃。
      萝卜干一般又指红萝卜切成一瓣一瓣以后晒干腌制而成,加一点花椒。萝卜干的特别之处是不仅能生吃,也能切碎后用油炒一炒作为一道小菜。现在有一些本帮菜馆里的开胃菜就有一小碟,搭泡饭和白粥是很香的。咔嚓咔嚓,馋唾水淌淌滴,好吃煞了。
      这道开胃菜现在有人不喜欢,说是闻到就催吐,这就有些奇怪了。大家都是劳动人民红五类出身,不吃萝卜干怎么长大的?以前的学徒生涯就是吃三年萝卜干饭耶,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白萝卜腌制好以后可以加一些糖精和黄色的咖喱粉,切成似断未断的薄片,叫做蓑衣萝卜。这个味道和日本的萝卜泡菜相似,但是价格不能比。
      地生姜好像多年不见了,原来人家的院子里自己会长出来,草本。根部一刨出乎意料的一大堆,第二年再长出来。地生姜不腌没人吃,腌了以后特别脆,味道有一点点像荸荠。
      酱菜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扬州的招牌产品,主要是乳瓜、菜心、宝塔菜、龙须菜以及四种搞在一起的什锦菜,大概加了甜味素和防腐剂,吃起来甜咪咪的很不爽。酱菜必须咸得鼻子上冒汗,不咸肯定不爽!
      宝塔菜的原料不晓得是什么?一轮一轮是不是用刀子加工出来的?
      榨菜可能一直是四川的吧,一船一船、一坛子一坛子运过来,榨菜都是大块的或者囫囵的,包裹在通红的辣椒酱里。
      这个辣椒酱不知道是不是苏丹红什么的,力道不是很足。有时候会在皱裥里有一些白色的蛆没有腌死辣死,没有辣死就很有活力地拱来拱去,其实长大是不可能的。看见了只能切开来洗一洗,洗了比较淡,再拿酱油拌一拌,滴两滴麻油,香。
      榨菜最常见的吃法是榨菜鸡蛋汤,放两、三片青菜或菠菜。即使如今改革开放了,到处小饭馆里还有,这只菜的利润率极高。

      2010-1-3
《腌督鲜》

      这个词组一般人看不懂,解释:咸肉和鲜肉一起煨汤。督,就是煨、煮、煲。的意思。
      咸肉不能太新鲜,要有些哈喇味,肥肉和骨头有些发黄,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两年前的火腿骨头,文物似的。金华火腿,把肉慢慢割下来做菜吃掉了,骨头千万要留着。
      然后呢,咸骨头砍断,要汆一下,捞去沫子。和鲜肉一起煨,鲜肉最好是厚膘的,不能太瘦,宽汤。煨到后来自然就是腌督鲜。
      考究一点的人家,还要放几根绿笋,季节恰当的时候是冬笋、毛笋。
      吃不了的汤,第二天加入河蚌和豆腐。河蚌,这个东西好像只有江浙一带吃,没有从小吃过的人腥得想吐,其实是非常鲜美的东西。等到江浙一带的养珠产业起来,河蚌就不再鲜美了。珍珠本来养在三角蚌里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影响到河蚌。是不是兔死狐悲的意思?河蚌也有脑子?不太明白。
      起锅以后,有的人喜欢加一些白胡椒粉。河蚌是高蛋白,很难煮烂,没有煮得烂就嚼不动,牙关嚼得发酸,最后脖子一伸咽下去。所以,下锅以前要用刀背将蚌肉纤维敲断。
      因为有的人胃纳差,吃了河蚌难以消化,但是又馋得要死,纵然牺牲也一定要吃一吃。所以认定河蚌是寒物,伤脾胃,所以要加胡椒粉,其实没有必要。
      东西还是原汁原味好。

      2009-12-22
《老黄瓜》

      顶着一朵黄花、水灵灵带刺的嫩黄瓜,都知道。于是黄瓜就有些幸运,在一些黄色段子里充当了男主角。什么叫做瓜田李下?就是指的黄瓜吧。
      电视剧里老看见,北京人几乎当作水果,动不动就拿了一根咔嚓咔嚓咬,胡同串子的范儿。再拿一支啤酒,滋润了舌头,一口京片子把人直接侃晕。
      嫩黄瓜吃光,老黄瓜呢?北京有一句歇后语:老黄瓜刷漆——装嫩。
      老黄瓜刷漆是没有的,只会在山崖上刷漆,营造绿色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老黄瓜也好吃,老黄瓜的价格也贵。如今老黄瓜可能是特殊品种,和嫩黄瓜同时上市。胳膊粗的老黄瓜刨去皮,挖掉内瓤,切成块。起一个油锅后盛进砂锅,放入炒好的河虾一起督。
      等到黄瓜督烂,那虾的鲜味就全部浸淫出来了,黄瓜特别好吃。如果没有虾,也可以放肉糜、火腿或者开洋,但是味道推板了,勉强及格。
      督过黄瓜,那虾就不好吃了,烂糟糟的,药渣。

      2010-1-8


《臭豆腐》

      有一位网友在《豆腐》后跟帖:从来不吃臭豆腐。
      说老实话,这个豆腐确实臭得是比较可疑。尤其如今这种上下造假成风的大气候,它为什么那么臭呢?不可理喻。曾经报上有披露说,有的邋遢地方的黑心店主就是放的便便。如此看来,还不能是太新鲜的便便,否则颜色可能不对。
      哎呀呀,只能不管它,眼不见心不烦,别人消化过一次了,起码不会肾结石吧。
      臭豆腐(不管它怎么臭的了),可以油炸,炸得金黄,用牙签戳了,蘸了调料吃,女孩子最喜欢,吃的时候还能做着兰花指。吃完了以后十分钟之内不能说话,一说话瘟臭,吐气若屁眼。
      臭豆腐也可以炖了吃,放一些姜末,放一些酱油、麻油和糖。
      臭豆腐还可以烧汤,在南京一家大饭店吃过一次,特大一盆红通通的汤,里面煮的就是臭豆腐和红辣椒。真的特别好好吃耶,特别肥嫩,也特别臭,好吃你就多吃点,吃得大家抢起来。
      希望这个南京的店主不太黑心。

      2010-2-3
《小笼馒头和牛肉粉丝汤》

      一客小笼馒头12只,小笼屉盛着,热气喧天。
      小笼馒头,或者叫做小笼包子、汤包,也有的地方说是狗不理,和狗搭什么界呢?
      猪肉馅,或者有加蟹肉、蟹黄的,那就是蟹黄小笼包,或者叫做加蟹馒头,多年来一直是很多市民的第一美味,全家人一起去吃一次小笼馒头是休闲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简直奢侈。
      吃小笼馒头会烫了背,这也一直是吃小笼馒头时的一个话题。话说,有人第一次吃小笼馒头,张嘴一口咬下去,汤汁顺着胳膊流下去,于是抬起胳膊想去舔胳膊肘,没想到馒头还夹在筷子上,滚烫的肉汁滴下就烫了背。
      对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相信人会舔到自己的胳膊肘吗?试试看,舔不到的。
      12只小笼馒头,一口一只。有人很讲究,先要轻轻咬破皮,嘬起嘴唇吸掉汤汁,然后蘸上醋,再很斯文地咬下去,彷佛怕咬痛了馒头。
      一客小笼馒头,再加一碗牛肉粉丝汤,这是令人崇拜感恩的一份食物。
      粉丝最好是双塔牌的,据说是纯绿豆粉丝。

      2010-1-28
《阳春面》

      阳春面,不是现在的葱油拌面。
      下面的是大铁锅,锅上方就是水龙头。一大锅水,鼓风机吹得火苗直窜,水沸腾了,三两面(150克)唰地扔进去,稍稍过一会,面条就上下翻腾起来了。特制的长筷子伸进去搅一下,拧开水龙头放进一些冷水,盖上锅盖。锅盖是分成两个半圆的,拼起来是一个圆。
      鼓风机一开,又沸腾了,半个锅盖拿开,面在滚水里浮着。赶紧捞面,行家吃客叫做“断生”,就是恰恰不生,刚刚熟了。
      面是全麦的,几乎浅褐色,一点不白。碗里小半调羹酱油、一小撮味精、一小块猪油和几片青蒜叶。面捞得高高的,笊篱兜着,捞到碗里。
      三两面的体积没有一只拳头大,把底里的作料拌上来,拌透,加一勺辣椒酱,这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干拌、重口。也有人加一些醋,这有些画蛇添足。也有人加N勺辣椒酱,这属于不吃白不吃。
      青蒜和猪油的香啊!口水漫上来,三两面只要两、三口,来不及咀嚼,没有了。
      所以,吃阳春面是很爽的事情,只是时间太短,从来做不到慢慢享受。
      阳春面只在苏浙和上海吃得到,过了南京,面条就越来越粗犷了。到了北京,数量肯定是增加了,单说那面碗的体量容积,就能当头盔戴在头上。
      有一次,一个朋友从三联书店出来,在后海那里看见一位北京爷们端了一大碗面条呼噜呼噜吃,顿时就面色发白恶心。至于如此吗?后来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了丙肝。
      阳春面现在吃不到了,不是面粉不对头,就是面条不对头,或者是味觉不对头了。

      2010-1-27
《冷拌面》

      夏天吃冷拌面。
      面是全麦的,蒸熟,拿香油拌开,没有两条粘着的,凉了。
      三两面(150克)就是松松浅浅的大半碗,没法秤,全凭营业员阿姨的感觉。如果阿姨那天手感不好、拿捏不准,这碗面可能的实际数量只有七成。
      不管它,营业员阿姨总是很凶的。冷拌面上有一小撮浇头,七、八丝黄瓜,五、六丝蛋皮,三、四片香肠。黄瓜碧绿、蛋皮嫩黄、香肠通红。
      桌子上有半壶酱油、小半壶醋、还有半碗辣椒酱。辣椒酱可能兑了不少水,稀里咣当。
      自己倒入作料,搅拌。然后呢,几乎还没有吃,就没有了。面条自己滑到胃里去了,只有舌头感觉辣辣的。于是不得不怀疑这个数量是不是太少了?唉。

      2010-1-27
《白米饭》

      新米,新米是新稻轧的。什么稻?大名鼎鼎的世界稻,又名农垦58。
      现在可能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产量低、出米率低,不是什么杂优,就没有了。
      大约两斤新米在小河里淘净,下锅。是那种烧柴草的大铁锅,不是奔腾电饭煲,更不是不粘锅。加一瓢水,大约比米高出一点五厘米。
      然后,划着火柴,在灶膛里点燃柴草,稻草、麦秸、黄豆或者油菜秸。火苗嚯嚯地冲撞着锅底,热气逼着人脸,舒服。不一会,锅开了,锅盖周边扑扑地潽着蒸汽,再塞一把柴草。
      在锅里架上井字形的蒸架,一碗咸菜、半碗青菜、几片咸肉或者咸鹅,把锅盖盖上,没有蒸箍的话,用抹布遮住缝隙。
      再过十分钟,还一把火,只听见锅底细微的噼噼啪啪炸裂声,菜香、饭香都从锅盖缝里努力钻出。
如果想吃锅巴,则可以再多烧一个草把,让锅底的锅巴厚一点。
      好了,焖五分钟,开锅。打开锅盖,刺啦啦雾气升腾,热气腾得脸上湿漉漉的,自然补水。把菜一碗碗端出,蒸架挂在灶头上。灶头上专门砌有一个突起,就是挂蒸架的。
      好饭!一粒一粒晶莹剔透,像是拌了猪油一般。哪里需要什么菜呢?无须咀嚼,这饭自己就滑进肚子里了。两斤米的饭也就是两碗多,最多三碗。认真吃,剩下半碗和锅巴,或者就连锅巴也咔嚓咔嚓吃光了。
      胃里沉甸甸的,弯不下腰了,惬意得要命。
      世界稻米,曾经是几年里激动人心的名词。对了,似乎还有一个品种好米,武农早。

      2010-1-26
《火锅补充(2)》

      有位网友不同意,认为江南火锅是软肋,不值一提。
      究其实,火锅,也就是烫熟了现吃,没那么多讲究的。说实话,忽然走红的四川火锅倒是比较可疑,尤其是饭店、火锅城里的。鸳鸯火锅,一半麻辣的,另一半也是麻辣的,麻辣味早就渗到锅子分子里去了,装着两边鸳鸯罢了。
      一层油,是不是地沟里的再生资源,不知道。其实再生的也没什么,经过高温,细菌病毒是绝对没有的。底锅红通通,看不真切,除了辣椒、花椒,还有什么乱七八糟。
      曾经有人倒霉,在有的火锅里吃出啤酒瓶盖子、过滤嘴、牙签什么的,不过是上一批饕餮朋友酒足饭饱后的厨余残留。那只能怪厨房打工拆烂污,没有过滤清爽,和火锅本身品味无关。大堂经理终归先是躲起来,没办法只能不情不愿过来打招呼:对不起,免单吧。
      几十样、几百样东西慢慢放进去,肥羊肉、肥牛肉、冰冻海鲜、鸡鸭鱼肉、各式丸子、各式半成品以及各式疑似塑料制品,后来就是蔬菜、豆腐、腐竹、粉条、鸭血。反正一概麻辣,别的本色一概没有了。
      东西越多,时间越长,越像是一锅垃圾。也不对,是鸳鸯的两个半锅垃圾。
      比较起来,还是江南火锅单调一些好,起码知道吃的是什么。在这个到处撒谎造假的烂地方,能知道吃下去的究竟什么已经不容易了,夫复何求。
      后来呢,就是厨余的再生利用了,提倡低碳生活,时时事事节约能源和资源。这次最好小心点,不要留下牙签什么的。当然,唾沫鼻涕什么的属于可溶性物质,这个可以有。
      好好吃耶。

      2010-1-29
166# 德方

南翔小笼馒头,配的是蛋皮汤呀。

把摊好的鸡蛋薄皮切成韭菜一般的细条,汤是肉骨头汤,加点葱花、海带丝、小虾米等,一笼小笼馒头送一碗。南翔是这样,城隍庙里的南翔小笼馒头也是这样。

印象里,配咖喱牛肉汤的,是清真馆子,单买不送,一般是买牛肉锅贴,再买一碗汤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腌督鲜》

      这个词组一般人看不懂,解释:咸肉和鲜肉一起煨汤。督,就是煨、煮、煲。的意思。
      咸肉不能太新鲜,要有些哈喇味,肥肉和骨头有些发黄,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两年前的火腿骨头,文物似的。 ...
德方 发表于 2010-2-14 11:35
一般写做“腌笃鲜”,笃,应该就是“炖”的意思。

鲜笋,应该是“竹笋”,毛笋烧汤不够鲜,而且多吃了“潮胃”(毛笋草酸含量大,吃了泛胃酸)。

竹笋是比较细的,最多一寸粗细,纤维也比较细。毛笋有2、3寸粗,纤维很粗。过去烧油焖笋、烧咸菜,穷人吃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猪耳朵》

      猪长了如此大的两只耳朵可能天生就是给人吃的。
      猪耳朵难听,雅称就是顺风。两面都是皮,中间一层脆骨。现在的猪耳朵比较大,恨不得把半个猪脑袋都剜下来,那不算的。耳朵只是耳朵,薄薄的,后面靠近猪头的地方其实是猪头肉。即使还是耳朵,已经是耳窿、耳蜗,里面有耳屎的。
      猪耳朵比较难对付的是猪毛,猪毛不拔掉,咬到的好像是毛毯或棕垫。热松香一浇,冷却了就把猪毛拔下来了。有人说,松香有毒,不管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腌几天,等到盐分渗进去了,拿出来洗净。加入黄酒、茴香、桂皮,煮。放不放酱油随便,放酱油就是红烧,不放酱油就是白煨。放酱油,生抽比较好,老抽就太咸。
      等到筷子戳得进去,就是好了。捞出来,凉了以后放入冰箱,要吃的时候拿两只出来切细细的丝,薄得透明。一瓶冰镇啤酒,夹一筷子顺风咬得咔嚓咔嚓,爽口。
      不捞出来继续煨也不要紧,那就是准备做猪耳朵膏了。连皮带骨熬化成一大块,冷却了以后连带皮冻切成一片一片,比纯粹的猪耳朵还要好吃一点。
      据说吃什么补什么,多吃猪耳朵说不定就长得两耳垂肩,皇叔的贵胄样子都出来了,好福气。当然也不能太多吃,弄不好就长成了一个八戒,如今高老庄的土地也属集体或者国家所有了,海归八戒先生到哪里去招亲呢?烦。
      和猪耳朵类似的还有猪尾巴,制作方法相同,不赘述。

      2010-1-28
《茄子》

      茄子,上海人称为绿苏。
      南方的茄子是条状紫色的,如果是球状、或者是青色,那可能南方人不认为是茄子。
      茄子怎么吃,《红楼梦》这本书里说得天花乱坠,刘姥姥听得馋唾水都挂下来,半天嘴都关不上。其实仔细想想,艺术渲染罢了,哪来这回事?就是荣国府再有银子,那也得多少厨子折腾多长时间啊。茄子如此,其它呢?那不要一个冗大的数百人的厨师队伍以及一个运输车队和采购团?就是五星级大酒店也不会如此的。
      当年西哈努克亲王以及王妃在中国到处好吃好喝、东道主极尽地主之谊,也仅仅是吃些鱼唇、吃些迷你饺子什么的。就是伟大领袖老人家也没有如此奢华啊,不过是吃些大虾、奶猪、牛尾汤罢了。
      所以,艺术的魅力也就在此,想象力可以在书面上用文字制造出一种美轮美奂、匪夷所思的茄子来。那不是茄子,那是麻烦制造者。
      百姓人家吃茄子,红烧或者清蒸,红烧可以放些肉糜、蒜泥。清蒸是整只的,蒸熟以后还是拆开,拿酱油、麻油拌了。为什么要清蒸呢?为了节省柴火,减少碳排放,只要搁在饭锅上利用烧饭的蒸汽就蒸熟了。以前的人家经常这样子,每家都有一个井字形的蒸架。
      据说曾经粮食紧张的时候,茄子可以做茄饼。拿茄子切成片,蘸了面粉在油锅里炸,炸得两面金黄,就是茄饼。或者把茄子刨成丝,和面粉搅在一起摊饼。
      茄饼不怎么好吃,骗骗肚子罢了。有人说有营养,吃不饱有什么营养呢?

      2010-1-13
“质疑”
1,瓜粉:哈哈,他是把红烧肉弄错了!红烧肉不是“浓油赤酱”,红烧肉上色的方式是“炒糖色”,“糖色”是将糖放进热油锅里炒到起泡成金黄色为止,这样的糖色浇进已经炒好断了“水气”的肉里,给肉上一层晶莹剔透的金色,然后加水焖烧,不加酱的,加酱的应是“回锅肉”吧?这两种菜“上色”的方式不太一样!我吃的“回锅肉”倒是喜欢“加点糖”,但红烧肉就不是“加点糖”可以说清楚的了。
2,丹巴:嗨嗨,还让不让吃酱啊?
3,老木匠:南翔小笼馒头,配的是蛋皮汤呀。
    把摊好的鸡蛋薄皮切成韭菜一般的细条,汤是肉骨头汤,加点葱花、海带丝、小虾米等,一笼小笼馒头送一碗。南翔是这样,城隍庙里的南翔小笼馒头也是这样。
    印象里,配咖喱牛肉汤的,是清真馆子,单买不送,一般是买牛肉锅贴,再买一碗汤
    一般写做“腌笃鲜”,笃,应该就是“炖”的意思。
    鲜笋,应该是“竹笋”,毛笋烧汤不够鲜,而且多吃了“潮胃”(毛笋草酸含量大,吃了泛胃酸)。
    竹笋是比较细的,最多一寸粗细,纤维也比较细。毛笋有2、3寸粗,纤维很粗。过去烧油焖笋、烧咸菜,穷人吃的。

试着回答质疑;
一,这里说的都是家常菜的普通做法,不是菜谱,什么糖色那是饭馆里的做法。
二,督约定俗成应该是笃,打错了,谢谢。而且连续错了几次,视觉盲区。
      小笼包不仅是南翔的,这里还是指的大众的。不单单说一个店里的,不是做植入广告。
      竹笋一般不吃,也不好吃,是没有毛笋的替代品。好吃的还是毛笋,就算是穷人吃的吧。
      是燕谈的跟帖吗?谢谢他们。
《金花菜》

      金花菜,苜蓿,是一种绿肥,也是一种药。在中医看来,世上万物什么都是药,吃菜就是吃药,吃药就是吃菜。如此神奇,一般人不懂,不管它。
      金花菜的功用:利湿退黄,和胃活络;主治:风湿筋骨痛,神经痛。
      金花菜碧绿,上海饭店里的生煸草头就是这只菜。现在又流行上汤金花菜,高汤,加入皮蛋、肉末、姜丝、蒜瓣,稀里哗啦端上来,反而没了原来金花菜的鲜灵。
      炒金花菜,大铁锅烧得青烟缭绕,新鲜的豆油泛着泡沫。金花菜哧啦倒进去,锅铲翻几个身,加盐,倒进几滴白酒,起锅。
      看着都叫人舒服。

      2010-1-22
阳春面,配青蒜,那就变成扬州阳春面了,不是上海阳春面。上海阳春面就是小气地撒上几粒小葱花,做面的汤,一定要弄几根肉骨头,从早炖起,一天下来,随着面汤不断舀出,就是不断地往炖汤的筒锅里加水,反正只要汤面上有几片油花就成。上海的乖囡淑女,不屈不挠,不韭不蒜,要她们拼死吃一口洋葱,已经为要吃上一打口香糖后悔到腮帮发酸,再叫她们亨阳春面配青蒜,她们可是要恨到连把面馆点火烧了的念头都会有的。
腌笃鲜,老壮肉能配上金华火腿骨,那是自然是最好。不过一般人家都是肥膘老壮肉,最好还是五花的,配上阳台上挂着的老咸肉。笋最好是春笋,也就是上海人毫无道理地叫着的竹笋(啥叫啥“竹笋”?是笋,不管冬笋、春笋,还是毛笋,都是竹子长的,都可以叫竹笋,这竹笋特指春笋,还真有点自说自话)。七两老壮肉,三两半老咸肉,一斤半春笋,弄只砂锅,满满一锅,葱姜(没有蒜!),淋上点料酒,慢慢炖上两三个钟头。汤做成八分,乌搞十几只百叶结,如果会乌搞出迷你百叶结的,翻上几倍也可。炖到九点九分,还差零点一分就好的时候,再笃几颗上海青菜芯下去,等汤重新沸腾,就是十分到了。关火。盖上砂锅盖,端到餐桌,掀开盖,上面奶白的老壮肉,浅黄的乌搞百叶结,碧绿的上海青菜芯,看了就想着要亨几大碗。
今天,我就是高瑜
摆菜心倒没试过,下次试试。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茭白》

      江南三大名菜:茭白、莼菜、鲈鱼。怎么评出来的?有没有听证?谁晓得呢。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说说的,说到后来就弄假成真,成了传统文化。
      茭白是水生植物的茎。而且,偏偏是被什么菌感染以后病变出来的,听起来很恶心。
      茭白白白嫩嫩,剥皮去根,可以凉拌、油焖、糟溜、咖喱、麻辣,一般是切丝以后炒肉丝,勾薄芡。或者切块以后煨肉,红煨白煨。
      小饭馆里,十元钱可以点一份茭白肉丝,肉丝放了嫩肉粉和很多味精,吃了口渴。也可以是茭白丝炒干丝,香豆腐干丝。这只小菜一般总是吃完的,不会吃一半剩一半。
      而且中医又说了,茭白味甘、性寒,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
      唉,弄了半天,又是吃药,没劲,便你个头。

      2010-1-23
《香菜》

      香菜就是芫荽,味道比较特别。有的人闻都不能闻,有的人喜欢得要命。
      喜欢的人怎么喜欢呢?用小铲子从菜田里挑出来,满满一菜篮。在河里洗干净,然后就抓了吃,嚼得满嘴紫绿,像是食草动物一般。这种是特别喜欢香菜的人。
      想一想,这种只是生吃的蔬菜并不多,不知道有没有地方炒了吃。
      不喜欢的人说,芫荽味道像臭虫。臭虫,在南方叫做壁虱。

      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