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8-14 12:29 编辑

卢辅圣







曾宓

呵呵,想着这些精彩的论点,笑得上超市都咪咪得。

对于范曾的疑问太久了,网络上要么捧,要么骂,都让人不敢恭维。
昨天地铁MM说的几个画家,俺连夜就欣赏,实话说,看了很失望。确实和范有点不沾边 ...
梅吟雪 发表于 2009-8-13 20:55
居士果然不是静心之人,喜欢瞎起哄,这位“铁索攀登派”MM心底里不知何故自我冷血,居然大言不惭猜测范曾的“狼血之心”?难道传统文化不曾谆谆教诲——艺术修行之道?
黄秋园



超喜欢曾宓!说不上的喜欢。
范曾画的全是自己
国画看上去有个特点——“网上照片”比“纸上作品”的“观赏性”更好些。而西画,则相反。
国画看上去有个特点——“网上照片”比“纸上作品”的“观赏性”更好些。而西画,则相反。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8-13 21:37
这点俺也同意。
国画看上去有个特点——“网上照片”比“纸上作品”的“观赏性”更好些。而西画,则相反。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8-13 21:37
不是吧?国画是因为网上不能细看,如果你看到那些字写的是什么,还会觉得这些画很厉害么?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不是吧?国画是因为网上不能细看,如果你看到那些字写的是什么,还会觉得这些画很厉害么?
WIND 发表于 2009-8-13 21:42
唉,清风不识画。

国画很讲究笔墨功夫的——所谓笔墨见精神。

由于纸张的曝光效果,细节往往被藏拙了。
这些国画奇丑。圈外人说的圈外话。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你看那些人物画,美?山水画,美?这些山水画也是很影响中国这些年的环境破坏的,就是到处都喜欢到山水处建亭子。风景如画,真如画了。而中国画知道什么叫自然美吗?知道什么叫人物美吗?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等。从未进过艺术学院深造及没有受过西画影响的业余画家。因业余画家身份及孤介不媚时俗之个性,终身不为当时艺坛所接受,直到逝世多年后,其画方备受推崇。1988年江西为其建立纪念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台湾锦凎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巨匠美术周刊》中被列为自晋代、唐、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一百位中国美术巨匠之一。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以前看徐悲鸿的人物画就觉得什么地方怪怪的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点都没那些马鲜活,现在再看范曾的作品,恍惚明白了,呵呵,他比徐悲鸿的人物画都还做作,徐的貌似还有一点“学院派”向“现实主义”过渡的影子,做作可以看成“学院”的学养或说框框还没能彻底打破,算是一种探索的痕迹哈?而范曾给人的感觉则是,干脆把这种过渡程式化固定化了,中断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努力,并且把一种并不彻底的“回归点”错成了“返璞归真”的终极点,然后又从这点重新返回“学院”,也就是说,他把徐的缺陷和探索性的幼稚固化下来变成一种教条了。瞎说一气。
报名听课!!
报名听课!!
tian295 发表于 2009-8-13 23:43
田兄谦虚,为什么不发两句呢?有我楼上的垫底,还怕“外”到哪里去嘛!咱们东北人的豪气啊豪气!都拿出来吧!
曾宓的那张和黄秋园的第二张不知为什么,都让我想到了竹子,嘿嘿,空疏都是竹?
突然想到的:如果这些国画师都把人当成马或者别的什么物来画,或许就彻底放开了哈?人一上纸,必要弄出一番其实早就程式化的气节、气度、闲云野鹤态什么的,一是容易审美疲劳,而则变相束缚了自家手脚,再也放不开了哈?把人当成虫虫草草,可能就没这么多成见了吧?
瞎说一气,有一点给楼主捧场的意思。
黄秋园的画极喜。有相见恨晚之意。范曾有一句话用来评黄的画非常恰当:

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前人之述备亦。近人黄宾虹则探奥发微,反其意而用之,谓密可走马,疏不透风;意谓疏朗处有严密之法度在,而周密处则有空灵之气韵在。疏至极则为白,密至极则为黑。
本帖最后由 梅吟雪 于 2009-8-14 18:17 编辑

黄秋园作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黄秋园作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今晨读《板桥论画》,品得绝妙文一篇,可惜甚长,难与共享。且打短文一篇:
                  乱石乱竹乱石与汪希林
  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蹊径之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09-8-14 11:27 编辑

几幅家藏,不是一流,也非不入流,分享:

关山月:



黎雄才:



林墉:



黄安仁:



王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梅吟雪 于 2009-8-14 18:19 编辑

EE把箱底都搬来了,谢谢。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8-14 13:16 编辑

溪山行旅图







报名听课!!
tian295 发表于 2009-8-13 23:43
欢迎欢迎,与TIAN兄做同学倍感荣幸(俺自封班长了嘻嘻)
国画看上去有个特点——“网上照片”比“纸上作品”的“观赏性”更好些。而西画,则相反。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8-13 21:37
哪有啦。

网上图片小小的,细节、中间色等都没有了。

当然是“纸上作品”观赏性更好了。

只有画得不好的,才会是缩得小小效果好。

国画西画皆然。
曾宓的那张和黄秋园的第二张不知为什么,都让我想到了竹子,嘿嘿,空疏都是竹?
突然想到的:如果这些国画师都把人当成马或者别的什么物来画,或许就彻底放开了哈?人一上纸,必要弄出一番其实早就程式化的气 ...
流星雨 发表于 2009-8-14 09:51
谢谢捧场
以前看徐悲鸿的人物画就觉得什么地方怪怪的说不出个所以然,一点都没那些马鲜活,现在再看范曾的作品,恍惚明白了,呵呵,他比徐悲鸿的人物画都还做作,徐的貌似还有一点“学院派”向“现实主义”过渡的影子,做作可 ...
流星雨 发表于 2009-8-13 23:27
厉害
黄秋园这几张还不算好。

多年以前在电视里见过几张,印象极深。但名字忘了,只记得是个江西退休银行职员。这次方用GOOGLE翻出来。

估计好货还得去纪念馆看。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09-8-14 13:33 编辑

给WIND的美女

秋冥 何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