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441
- 帖子
- 152
- 精华
- 4
- 注册时间
- 2008-6-14
访问个人博客
|
41楼
发表于 2009-12-14 20:51
| 只看该作者
16,十七年电影的归来(2)
2,历史片
《甲午风云》,中国历史片的翘楚,如果列出十七年电影排行榜,《甲午风云》理应在10佳里占据一个位置。这部电影也可以看作是邓世昌的传记片,李默然因此片一举成名,“我大清帝国……”,英雄气概,震撼人心,不愧为帝国栋梁,可帝国的主人们并不稀罕这些栋梁。甲午惨败的遗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看看台湾那些鲜廉寡耻的绿色人物就知道什么叫一朝误国百年恨。
《桃花扇》,中规中矩,编导者大概无从体会明末那些士林人物和青楼进步女子的心境,没有拍出他们面对天下倾覆的极度悲怆感。明清交替是史上少见的大题材,如用心拍肯定能拍出杰作,《桃花扇》已经提供了绝佳的母本,期望电影界的有识之士能重拍《桃花扇》,演绎出顾炎武所谓“亡天下”的痛楚。
3,革命历史片:
反映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历程是十七年电影的主要题材,因作品很多,暂且分为革命历史片和革命战争片两类。
《大浪淘沙》,文革前夕才摄制完成,貌似没来得及上映就赶上文革了,所以没听说过有这样一部电影,拍得大气磅礴,有史诗的格调,看后颇感激动。影片把大革命时期的氛围渲染得很到位,结拜的四兄弟,两个革命者,一个跑跑者,一个反革命者,符合比例原则,划分得恰到好处。于洋饰演革命者靳恭绶(记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太怪了),还是那样强大的气场,珠影的二线演员们完全无法抗衡。
《风暴》,二七大罢工的故事,金山自导自演,饰演大律师施洋,让观众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大明星,那气场才叫强悍,晚辈于洋也不免相形见绌。我记得只看过这一部金山的电影,这位传奇大明星没有留下更多的电影作品,相当遗憾。
《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道临的代表作,把一个坚贞的地下工作者演活了。孙道临善演知识分子背景的角色,不用多余的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能表现出角色的精神气质,这种表演难度更大,孙道临胜任有余,与同时期的其他名演员有明显的区隔。
《红色娘子军》、《柳堡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捧红了祝希娟和陶玉玲。祝希娟只凭《红色娘子军》这一部作品即登上了“22大明星”宝座,甩下了许多成就非凡的老演员,堪称奇迹。在祝希娟面前,王心刚不出彩,陈强仅勉强扎住阵脚,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有如此成就,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在我看来,陶玉玲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柳堡的故事》留在观众记忆里的除了歌曲《九九艳阳天》,还有陶玉玲的笑容。
《青春之歌》、《红旗谱》、《暴风骤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这几部电影都是由当红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一般而言,改编小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成功系数很低,观众总会拿电影和原著比较,挑三拣四,很难讨好。这几部电影也不例外,与原著相比并不出彩,全靠一班明星演员支撑――《青春之歌》里的谢芳、于洋、于是之、秦怡、赵子岳、葛存壮,《红旗谱》里的崔嵬、赵联、葛存壮、安震江、赵子岳,《暴风骤雨》里的于洋、高保成、赵子岳、安震江、葛存壮,《烈火中永生》里的赵丹、于蓝、项堃,《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王晓棠、王心刚、王润身,《林海雪原》里的张勇手、王润身,几乎是同一班人,这些明星的出色发挥才让这几部改编电影在观众记忆中有一席之地。在这几部中,我比较喜欢《红旗谱》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里的几个反派演绝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则让我想起《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论气质,他们的金姬银姬可比王晓棠的金环银环差得太远了。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