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教一下,据说《南征北战》是第一部以共军高级将领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好像是陈毅),江青为啥没把它禁掉?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12-14 01:48 编辑

好像《多瑙河之波》里有一个女演员在船里穿白色比基尼的镜头,感觉所有观众的眼睛都睁大了。网上只找到这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我请教一下,据说《南征北战》是第一部以共军高级将领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好像是陈毅),江青为啥没把它禁掉?
彼亦一是非 发表于 2009-12-14 01:17
在军内文艺座谈会上,江说这个片子是她参与的。

片中的最大的共军领导才是师长(陈戈饰),算不上以高级将领为原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0年代译制片还有一些越南的片子,大多是打仗的,所以有“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的说法。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回故乡之路”,描写北越军队在热带雨林里开出道路,使坦克得以长驱直入。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读后感觉,楼主有点心急了,这个话题本来很有趣,如果个人气质加上去,就会成为电影与个人心灵成长史之类的东西,可惜,楼主做成了夹生饭味道。人的一生中很难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是楼主的机会,错过了。
露大腿的《天鹅湖》出现在《列宁在一九一八》,七十年代初我在东四隆福寺影院看,因个子小,把棉猴垫在座位上伸着脖子才看得见。看到天鹅们时,后面有人嘟哝,“怎么放这个呀?”我应声答道:“看的就是这个”。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真是太棒了!!我明天慢慢来读。

我记得的老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冰山上的来客》。
露大腿的《天鹅湖》出现在《列宁在一九一八》,七十年代初我在东四隆福寺影院看,因个子小,把棉猴垫在座位上伸着脖子才看得见。看到天鹅们时,后面有人嘟哝,“怎么放这个呀?”我应声答道:“看的就是这个”。
李大兴 发表于 2009-12-14 14:54
俺最记得“平安无事!”这一台词~
那个年月,我觉得最好看的电影是《多瑙河之波》,英雄,美女,小丑,蓝天碧水,救险,喇叭裤,甜麦圈,爱情。。。我想要看的一切都有,但我不记得其中任何一个人物名字,也不记得是哪年看的。

  16,十七年电影的归来(2)
  
  2,历史片
  
  《甲午风云》,中国历史片的翘楚,如果列出十七年电影排行榜,《甲午风云》理应在10佳里占据一个位置。这部电影也可以看作是邓世昌的传记片,李默然因此片一举成名,“我大清帝国……”,英雄气概,震撼人心,不愧为帝国栋梁,可帝国的主人们并不稀罕这些栋梁。甲午惨败的遗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看看台湾那些鲜廉寡耻的绿色人物就知道什么叫一朝误国百年恨。
  
  《桃花扇》,中规中矩,编导者大概无从体会明末那些士林人物和青楼进步女子的心境,没有拍出他们面对天下倾覆的极度悲怆感。明清交替是史上少见的大题材,如用心拍肯定能拍出杰作,《桃花扇》已经提供了绝佳的母本,期望电影界的有识之士能重拍《桃花扇》,演绎出顾炎武所谓“亡天下”的痛楚。
  
  3,革命历史片:
  
  反映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历程是十七年电影的主要题材,因作品很多,暂且分为革命历史片和革命战争片两类。
  
  《大浪淘沙》,文革前夕才摄制完成,貌似没来得及上映就赶上文革了,所以没听说过有这样一部电影,拍得大气磅礴,有史诗的格调,看后颇感激动。影片把大革命时期的氛围渲染得很到位,结拜的四兄弟,两个革命者,一个跑跑者,一个反革命者,符合比例原则,划分得恰到好处。于洋饰演革命者靳恭绶(记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太怪了),还是那样强大的气场,珠影的二线演员们完全无法抗衡。
  
  《风暴》,二七大罢工的故事,金山自导自演,饰演大律师施洋,让观众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大明星,那气场才叫强悍,晚辈于洋也不免相形见绌。我记得只看过这一部金山的电影,这位传奇大明星没有留下更多的电影作品,相当遗憾。
  
  《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道临的代表作,把一个坚贞的地下工作者演活了。孙道临善演知识分子背景的角色,不用多余的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就能表现出角色的精神气质,这种表演难度更大,孙道临胜任有余,与同时期的其他名演员有明显的区隔。
  
  《红色娘子军》、《柳堡的故事》,这两部电影捧红了祝希娟和陶玉玲。祝希娟只凭《红色娘子军》这一部作品即登上了“22大明星”宝座,甩下了许多成就非凡的老演员,堪称奇迹。在祝希娟面前,王心刚不出彩,陈强仅勉强扎住阵脚,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有如此成就,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在我看来,陶玉玲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观,《柳堡的故事》留在观众记忆里的除了歌曲《九九艳阳天》,还有陶玉玲的笑容。
  
  《青春之歌》、《红旗谱》、《暴风骤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这几部电影都是由当红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一般而言,改编小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成功系数很低,观众总会拿电影和原著比较,挑三拣四,很难讨好。这几部电影也不例外,与原著相比并不出彩,全靠一班明星演员支撑――《青春之歌》里的谢芳、于洋、于是之、秦怡、赵子岳、葛存壮,《红旗谱》里的崔嵬、赵联、葛存壮、安震江、赵子岳,《暴风骤雨》里的于洋、高保成、赵子岳、安震江、葛存壮,《烈火中永生》里的赵丹、于蓝、项堃,《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王晓棠、王心刚、王润身,《林海雪原》里的张勇手、王润身,几乎是同一班人,这些明星的出色发挥才让这几部改编电影在观众记忆中有一席之地。在这几部中,我比较喜欢《红旗谱》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里的几个反派演绝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则让我想起《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论气质,他们的金姬银姬可比王晓棠的金环银环差得太远了。
  
  (待续)


数帆大概没有仔细看过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经典片。黑白时代的好片子。剧情具备了惊险、悬念、三角恋爱、战争等等情节。明显是好莱坞模式,但,模仿得很成功。

男女演员都非常漂亮。

那个姑娘是船长的新娘子,是个孤女。新婚之夜,船长被紧急命令驾驳船送军火。地下党派了军官托马中尉伪装水手上船准备劫持军火。在狭小的驳船空间演绎出一些三角恋爱。
--
木匠兄的记忆力令我叹服,连春苗的镜头细节都记得,了不得。

将近40年没再看,《多瑙河之波》的细节确实记不清楚了,我的电脑里有一套罗马尼亚电影,只是没时间细看。

经常看到关于《多瑙河之波》的传说,我们当初看的时候没觉得异常,也没人管闲事。

《达吉亚人》好像是72或者73年译制的,一直压到78年才上映,我那个时候忙于学习,没看这部。
读后感觉,楼主有点心急了,这个话题本来很有趣,如果个人气质加上去,就会成为电影与个人心灵成长史之类的东西,可惜,楼主做成了夹生饭味道。人的一生中很难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是楼主的机会,错过了。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12-14 13:41
谢谢您的意见。我经常跟一些年轻的朋友聊起电影,他们对文革时期和文革前的老电影全无概念,80年代的电影也很陌生,为了给他们做个指引,我就开始写这个提纲式的东西。您说的个人心灵成长史,我也想过,一方面我的精神境界比较苍白,另一方面如果写这些肯定会遇到禁忌,我不会说过头或者违心的话,所以还是这种东拉西扯的方式好一些。请继续批评指正。谢谢。
数帆兄文章写得十分好,不必介意任何不靠谱的“批评”。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读后感觉,楼主有点心急了,这个话题本来很有趣,如果个人气质加上去,就会成为电影与个人心灵成长史之类的东西,可惜,楼主做成了夹生饭味道。人的一生中很难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是楼主的机会,错过了。
天边外 发表于 2009-12-14 13:41
天边外几乎对所有的帖子都是持批评的态度,实在太牛了!
是,希望数帆兄不必介意天边外的批评。在我这个遭受天边外无数次批评的倒霉者看来,高高在上地批评别人,乃是这位网友一种近乎吸毒的爱好。并非别人的文字活该受到他的奚落,而是他脆弱的自尊需要借助奋不顾身的批评,来觅得生机。我相信,假如康德和曹雪芹来论坛发帖,这位天外边依旧会扭着身子、阴着嗓子,上去点拨指点的。——这是命。
我觉得,一个人若非自卑到极点,断然不会如此热衷于指点江山。
我印象里,文革时期第一批故事片是四部,《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看到了21楼,做个记号。

呵呵,我对现在的北朝鲜没什么好感,我觉得现在的它就是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金正日导演的?我也表示怀疑。
我觉得应该谈谈那些老年员,我个人你知道赵丹,王晓棠,王兴刚之类的期待中!
个人推荐电子书 我们的怀旧丛书
《我们的六十年代》《我们的七十年代》《我们的五十年代》

http://cid-92112abfbdc85d99.skyd ... anPublic/2009-11-27

楼主期待完成
70年代译制片还有一些越南的片子,大多是打仗的,所以有“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的说法。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回故乡之路”,描写北越军队在热带雨林里开出道路,使坦克得以长驱直入。
老木匠 发表于 2009-12-14 13:03
《回故乡之路》我记得。好象有这么个情节:丛林中,年轻的战士空闲的时候用一块木头给女朋友做梳子,故乡渐近,梳子逐渐成型,在那个年代传递着少见的温馨。
《回故乡之路》我记得。好象有这么个情节:丛林中,年轻的战士空闲的时候用一块木头给女朋友做梳子,故乡渐近,梳子逐渐成型,在那个年代传递着少见的温馨。
童志刚 发表于 2009-12-15 20:18
老童记性好的。

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原来游击战是打不跑美国人的,还是要靠坦克大炮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9-12-17 10:07 编辑


  17,十七年电影的归来(3)
  
  4,革命战争片
  
  我军从南昌起义到上甘岭的战斗史和胜利史是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文革前推出的革命战争片总有几十部之多,这些影片是新中国前30年几代青少年的最爱,满足了他们的战争梦想,培养了他们的战略战术素养和游击队精神,后30年的少壮派军人几乎都是在战争片的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今日商场人士的纵横捭阖也时见银幕上“狡猾共军”的影子。
  
  在我后来补看的文革前战争片中,下面几部印象较深:
  
  红军时期的《万水千山》、《金沙江畔》,《万水千山》原是知名话剧,描写红军长征的正剧,影响很大,改编电影后由总政话剧团原班人马出演,主演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明星蓝马,解放后,蓝马加入解放军,致力于话剧工作,很少在银幕上露面,在《万水千山》中可以一窥这位巨星的风采。《金沙江畔》的剧本很好,故事和人物安排得有创意,情节紧凑,演员也不错,我现在还记得曹雷饰演的珠玛见到红军时的凌厉眼神。
  
  抗战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队》、《三进山城》、《东进序曲》,以《平原游击队》最佳,简直成了游击战的教科书,经典台词也数不胜数,方化的精彩表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他几部平平,我在70年代前期就久仰《三进山城》的大名,看完觉得名不副实,远不如《平原游击队》精彩。《东进序曲》是彩色片,很有气势,几个反角表现不俗。
  
  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战上海》、《兵临城下》、《停战以后》、《英雄虎胆》,解放战争时期的影片还是《南征北战》最佳,《渡江侦察记》次之,《英雄虎胆》最为特别。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的情报处长是他演艺生涯最经典的人物,王晓棠的阿兰演出了银幕上极其少见的女人味,而且是女特务的女人味,魅力难以阻挡。在那个年代居然有这样另类的形象出现,有点不可思议。《英雄虎胆》里有不少资产阶级反动派腐朽生活的段落,让人很感兴趣,而于洋和王晓棠飙戏,我认为,王晓棠完胜。
  
  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因为出了不朽歌曲《我的祖国》而大名鼎鼎,看后感觉不如《英雄儿女》精致,令人回味的余地不多。1970年纪念抗美援朝20周年的时候,复映的电影中独缺《上甘岭》,或许是因为打上甘岭的15军属于二野刘邓部队?
  
  5,旧社会剧情片:
  
  《祝福》、《林家铺子》、《龙须沟》,这三部都很出色,比红色经典改编的那几部要好得多,一是鲁迅、茅盾、老舍的原著足够杰出;二是原著的篇幅都不长,容量也不大,编导演都有发挥的空间;三是担纲演出的白杨、谢添、于是之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演绎旧社会的人物驾轻就熟,本人的功力又高,当然会为影片增色,比较而言,在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片中担纲的几位年轻演员要逊色许多。
  
  《舞台姐妹》、《早春二月》,这两部谢芳主演的著名毒草如雷贯耳,比较而言,谢芳在文革前的三部名作中的表现,以《舞台姐妹》为佳,在谢晋的指导下基本站住了,《青春之歌》和《早春二月》逊色一些,《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名气太大,演员的压力自然大,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林道静的形象,谢芳的形象和表演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早春二月》则是感觉不对,20年代小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外在举止一定要过来人方能把握,新时代成长起来的谢芳稍感吃力。
  
谢芳好像还扮演过李清照,不过身材稍微胖了点,不够秀气。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09-12-15 23:54 编辑

文革期间电影:
中国的新闻简报、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其实人家那电影里开化镜头很多,咱给人删得太多以至于情节都断了)。
大家可别忘了西哈努克,他流亡北京后无事可做,周恩来总理安排他去各地访问。每去一地后必有一集《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某某省市》的专题电影,片子里有各地名胜和歌舞表演(好多省的文艺团体都是为了排演招待他的演出而恢复的)。电影几乎场场满座,努克和夫人成了那一时期中国电影的男女主角,西哈莫妮王妃绝对是超级大美女,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女明星比得上她。片子里的第二男主角宾奴亲王差点意思,那脑袋晃个不停不说嘴里还总像是嚼着花生米似的。我有一回在公共汽车上听老百姓议论:努克他们买花生肯定不要票。
  18,十七年电影的归来(4)
  
  《乌鸦与麻雀》、《七十二家房客》、《抓壮丁》,这三部喜剧片都是不折不扣的杰作,尤其是《乌鸦与麻雀》,杰作中的杰作,无与伦比。《乌鸦与麻雀》的编剧陈白尘,导演郑君里,主演赵丹、孙道临、上官云珠、吴茵、黄宗英、李天际、魏鹤龄,都是一时之选,民国电影界的顶极菁英最后玩了一把,合力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制作了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人物、场景、对白都精雕细刻,达到了最佳戏剧效果。这几位超级大腕配合默契,每个人都有精彩演出,小广播发梦轧金子一场戏堪称赵丹生涯最经典的片断。如果把《乌鸦与麻雀》列入新中国电影史,排行榜第一名非它莫属。
  
  《七十二家房客》原是一出热闹的上海滑稽戏,剧情与《乌鸦与麻雀》相似,在上海影响极大。1963年,珠影把它搬上银幕(居然是珠影,而不是上影,奇怪的紧),并把故事发生地搬到广州,对白用普通话,这出戏本可以拍成一部更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喜剧,上海话也好,广东话也好,都可为影片增色,用普通话反而不伦不类。好在原著剧本非常厚实,导演用心,一班不出名的演员卖力演出,硬是用普通话把一出上海戏演成了具有南国风味的广东戏。其中两位粤剧名伶的表演精彩绝伦――文觉非饰演的炳根,谭玉真饰演的八姑,风生水起,活灵活现,他们两位以及片中其他岭南演员们的表现告诉影坛的那些主流明星,别太得意,高人就在身后,多的是。
  
  在十七年出品的喜剧电影中,《抓壮丁》在观众中享有盛誉,当年我问过好几位比我年长的影迷,喜欢哪些文革前的电影,《抓壮丁》是提及率最高的,后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把我这个熟悉四川话的川人后裔看得乐不可支,或者说听得乐不可支。《抓壮丁》的剧本从延安时期就开始打磨,拍电影的时候已臻于完美,加上地道的四川方言,把四川人的幽默性格和四川话的诙谐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虽说个别演员的表情略显夸张,但因为是讽刺喜剧,倒也无伤大雅。饰演王保长的陈戈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与《南征北战》中的首长相映成趣,绝对可以载入电影史册。
  
  6,新社会剧情片
  
  描写新社会人民幸福生活的剧情片是文革前电影的主力部队,除了悲剧外,涉及了各种片型,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以农村题材和青年题材较为出色,出了不少著名影片。
  
  《天山的红花》,第一批解禁的文革前电影,看电影时的兴奋心情至今记忆犹新。这部电影的开头很别致,壮观的草原风光,女主角阿依古丽的大特写镜头,用鲜花选举队长以及选后群众欢呼的场面都让人耳目一新,可惜,剧情很快进入熟悉的阶级斗争轨道,未免让人扫兴。
  
  《李双双》,张瑞芳的独角戏,在张瑞芳的演艺生涯中,如此光彩照人、戏份集中的人物很少见,其他合作的演员,包括仲星火在内,都在张瑞芳的光芒下黯然失色。《李双双》的原著小说是歌颂公社大食堂的,作者李准把电影改成以记工分为主线,关于记工分,我在农村的时候,亲眼看见乡亲们是怎样出工不出力,无精打采懒洋洋,侍侯自留地则是完全不同的劳动状态,与《李双双》里的农村景象完全不同。
  
  《五朵金花》,知名度极大,主要是冒出一位大明星,来自云南的歌舞演员杨丽坤饰演副社长金花一举成名,征服了观众,成为女神似的人物。杨丽坤后来又主演了歌舞片《阿诗玛》,一生虽然只演了两部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却不可动摇。《五朵金花》的剧情有点瞎扯,不过把云南风光拍得很美,雷振邦的音乐也很出色。
《乌鸦与麻雀》确实是最好的电影!有真正的上海味道。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抓壮丁》是提及率最高的,后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把我这个熟悉四川话的川人后裔看得乐不可支,或者说听得乐不可支。
==================
经典台词是:现在而今眼目下。
看完了,期待继续:)

这么多影片,就《五朵金花》我比较熟悉。

秦怡

谢芳

言慧珠

张瑞芳和孙道临,哪个电影呢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