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69
- 帖子
- 5719
- 精华
- 2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9-12-27
访问个人博客
|
79楼
发表于 2011-6-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6-28 12:24 编辑
68# 不要脸的焊工
“石开的印比书法好,应当不会有太大争议。但二者有一个共同毛病,这就是不知有法。
就书法来说,他的用笔有问题,不客气地说,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中锋。据他自己说,曾在颜体上下功夫的,观其书,颜的如锥画沙他不会明白的。
印的问题有刀无石,只是强力,不见石头抗争,所以石的肌理软硬等等,没有表现在作品中。中国艺术的美就是道,如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以有间入无间那种美。”
——————————————————————————————————————————————————————————————————————————————————
焊工对书法的理解有一点点狭隘了,如果书法中的笔法仅仅就局限在中锋用笔之上,那中国书法之美直接就会打上五折的,因为以中锋用笔为美是唐代建立起的标准,到宋代就已经被打破,看看米芾的书法就会知道。书法最辉煌的时代,魏晋时期没人知道中锋是怎么回事,字形与笔画的“力”与“势”是书法家关注的要点,然后是章法分布,求得整体的气韵生动,看看王羲之就知道了。石开在颜真卿身上下过功夫是毫无疑问的,但颜体之美绝不是在于用笔的“如锥画沙”,看看《祭侄文稿》就知道了,“如虫蚀木”、“如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等等也都是古人对用笔之妙的形容,就我来看,这真算不上什么妙喻,其实这是一种极端,是对于技术极度纯熟的一种反拨,是矫枉过正的一种做法,当然矫枉有时必须要过正,因为在古代是个读书写字的人都会把毛笔字写得很纯熟,因此“生涩”就成古人追求的目标。如果说石开的书法有什么问题,我和你的观点恰恰相反,那就是他太拘泥于中锋用笔了,所谓“锥画沙”、“折钗股”的痕迹过于明显了,古人的这些比喻很容易把当代人引入歧途的。
关于刀与石的问题,我想说这不是篆刻美的本质,试想秦汉时期的那些印章,根本就与刻刀和石头无关,大部分是铸造的,偶有刻画也不是在石头之上,所以肯定与石头无关。石头的肌理在雕塑当中肯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在篆刻中几乎可以忽略,因为篆刻看的是印影在纸面上的效果,印材石头的肌理最多在印钮上有所表现,至于石头的软硬,就我与印材打交道的二十多年经验,从篆刻上很难看得出来,看出来也没什么大意义。好的印材基本上属叶腊石,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很少有超过三度的,太硬没法刻,但用眼看上去它们却像玉石一样坚硬。汉玉印倒是坚硬,没人感觉其中的材料之美占有几分。
“中国艺术的美就是道”,这话似乎无懈可击。就像我们说一切的光都来自太阳一样。但这是经不起细推敲的,因为还有其他恒星的光。道的学说来源于老庄,难道此前中国就没有美了吗?我知道,你会说那只是老庄没有总结而已,没总结也有道,我替你回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