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1-3-1 03:52 编辑

美帝主旋律电影《失控的陪审团》笔记
问:咋能看出艺术发达?答:主旋律片拍得上档次。
           1、米国电影的主旋律
我朝爱拍主旋律,《大业》1、《大业》2,and so on,青年伟人甲,中年伟人甲,晚年伟人甲,不一而足。号称大制作大思维大理想大爱大xx什么的,都大而无当。电影剧本内涵空洞苍白、故事牵强附会、人物扁平失真,艺术表现力之孱弱,颇能反映我朝思想颓唐、能力低下的现状。电影上映后,大片的咒骂声说明,群众的眼睛在群众艺术欣赏方面是雪亮的。零星的叫好声,说明部分影评人不是没常识就是没操守。哦,对了,现在有操守的人讨论常识是危险的事儿,就此打住。
艺术片、先锋范儿最能反映欧洲电影水准(日本学得像模像样,已然自成一派),除了大片(战争、灾难、科幻)外,美国电影人最擅长表现美国梦,即小人物在大事件中扭转乾坤,除魔卫道的主旋律片。最常见套路是小人物因意外被卷入大事件中,经过一番斗智斗勇,邪恶势力被打败,小人物变成大英雄,在欢乐中,电影ending。孤胆英雄奋斗史,一直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在美国人眼中,世界充满机遇,每个人都能成功,个人奋斗,就是美国的主旋律。因为有平等、有法律、有正义、有爱与自由,因为普世价值深入人心,个人面对非正义的待遇时,总会从孤军奋战实现集团规模作战,奇怪不?《失控的陪审团》就是美式主旋律片的代表。
《失控的陪审团》,律师蓝金跟雇主——枪械公司要了一大笔酬劳,答应帮枪械公司摆平诉讼,他自信满满,工作时专业、精明能干,看起来胜券在握,他打算破坏规则,收买陪审团成员,赢得官司。主控方律师,除了正义,再没有其他获胜砝码。这时尼克来了。售货员尼克和他的女朋友玛丽,承担起对抗一大群邪恶势力的重责。被隔离后,尼克也开始做陪审团的工作,他同样采取各个击破的方略,他要做的是,让陪审团其他人遵从良心与责任,拒绝与邪恶同谋,践踏法律。
尼克成功了,9票通过,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说明有另外8个陪审员战胜诱惑,履行了陪审员义务,做回好公民。这才是美国式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试想,陪审团都是懦夫和自私鬼,或者陪审团知道审判被操纵,不信任法律,或为道德虚无主义控制,尼克怎能战胜蓝金?
最初蓝金想利用人性软弱贪婪弱点,操纵陪审团,玩弄法律。尼克则相信法律、良知,可以捍卫法律,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蓝金一方,有权有势,不断通过金钱与暴力,恐吓威胁对方;尼克一方,后发制人,见招拆招。电影省略了陪审团讨论的细节(细节讨论,可参加《十二怒汉》),尼克用法律精神与公民责任,打败金钱诱惑与暴力恐怖,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振奋人心?
忍不住又回到中国电影,其实中国电影也有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都有点非主流,早期的《二子开店》,后来有《甲方乙方》,《没事偷着乐》《卡拉是条狗》《疯狂的石头》,都是讲小人物故事,只是深度与内涵,比不上这部探讨人性、法律、责任的美剧。不由得感慨我们的小人物有生活而无思想,这些能代表中国电影水准的片子,偏偏都不是所谓主旋律电影,那些主旋律的电影,既无思想又无生活,真悲催……
               2、不论道德只谈技术
美国主旋律电影非常多,跳舞小孩的故事、滑冰小孩的故事、残疾人的故事,美国司法题材的电影同样多,漂亮女律师的故事、同性恋律师的故事、关于禁书的故事……思想基础有了,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编一个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故事,最考验编剧与导演,也是杀出重围的关键。
《失控的审判团》开始只有两组人马,实力悬殊,辩方拿出大把银子,要控制陪审团,控方有点理想主义(相信程序正义,不屑跟对手一样不折手段)。这时第三方力量出现,有人要跟不可一世的蓝金谈判,第三方在暗处,他们同时威胁控辩双方。尼克这一对,非常不厚道,他们将控方拉下水,除了给蓝金压力,还有考验律师的意思。那位律师差点要将法律卖给魔鬼(他如果答应玛丽,他的追求、他的坚持,以及美国法律,会作价出让),胜负心与责任心对决,责任心获胜,控方看上去像虚伪的政客律师,但能坚持法律人起码的道德底线。那对促狭鬼,对用法律交易的家伙,毫不客气,蓝金被迫退休。
电影好几个小故事,都经历了被诱惑(或威胁)-挣扎-放弃-回归的过程,每个人都面对考验,感情与理智左右摇摆,金钱与良心,反复考量,控方,辩方,陪审团,与此案有关的人,都必须做私利与公正的选择题。这么多人物,电影有条不紊地表现他们的困境及选择。几乎所有人的故事都有交代,他们的思想波动有层次、有反复,由此,剧情紧张而好看。
尼克这一对,由暗到明,同样表现得张弛有度。尼克从替补,进入陪审团,让控辩双方传递陪审团失控的信息,他对陪审团的影响,在背地里进行。蓝金的调查,就嚣张高调多了。尼克与蓝金,做着猫和老鼠的游戏。蓝金锲而不舍地调查尼克的底细,追踪尼克,毁灭证据,甚至用暴力恐吓。玛丽被打依然勇敢执着,他们仅仅为了钱嘛?蓝金终于得到真相,故事到了高潮,就像动画片里的笨猫一样,蓝金输得很惨。
尼克用非法手段,维持法律正义,打击邪恶律师,并用非法所得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评价?道德法则遭遇不讲规则的坏蛋时,如何打败敌人?对方强大而蛮横,对方不按理出牌,对方心思缜密,工作高效,怎么办?控方律师只能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能解决问题的,还是干脏活累活不计声誉的技术流!
所以,伸张正义前,先练好技术活儿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坐平平的沙发。
把美国电影评论得如此到位,哪日来美国(最好是美东),我一定陪你去电影院看一场大片。看电影是我的一大兴趣爱好。
顺便,看了昨晚的好莱坞颁奖晚会了吗?
多谢风雨妹妹邀约,以后有机会深入“敌营”,一定去电影院享受一番。昨天没看颁奖晚会,白天有事要做,只看了结果,开始惦记最佳外语片奖《更好的世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平主席,你怎么那么肯定我就是“风雨妹妹”而不是“风雨姐姐”呢?
风雨姐姐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怎么没见控方律师?控方律师就是尼克?从替补到了正式的陪审员?陪审团必须要全体通过才可以定有罪吗?
尼克是陪审团的成员,控方律师是贾斯汀霍夫曼演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花间对影 于 2011-3-4 18:22 编辑

不明白玛丽在向蓝金敲诈的同时为何又向控方敲诈,为何声称能够控制陪审团的玛丽事后不会得到法律追究,仅仅因为她将这笔钱用于曾经发生过枪击案的母校?
也不知道尼克最终如何说服了其他几位持反对意见的陪审团成员,他们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吧,因为在法律允许持枪的美国,枪械制造商何罪之有?如果有罪,那么持刀捅死多人的案件也比比皆是,是否刀具产业也要因此负责?
不知道美国法律对个人持枪有何限制,是否不允许个人持有破坏性极强的枪支?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98# 花间对影
这个问题要请克明来解答的。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美帝主旋律电影《失控的陪审团》笔记
问:咋能看出艺术发达?答:主旋律片拍得上档次。
           1、米国电影的主旋律
我朝爱拍主旋律,《大业》1、《大业》2,and so on,青年伟人甲,中年伟人甲,晚年伟人甲, ...
杜雅萍 发表于 2011-3-1 03:32
平平提到的这部影片,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1,runaway jury,失控的审判团,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辩方财大气粗想控制审判团,结果失算;另一方面,从法律原则来讲,整个审判团的判决的做出也是失控的,换句话说,其中这个审判员对判决的影响本是那种审判制度尽力在避免的。
2,所谓是否主旋律,在自由社会,说受到大众的欢迎程度也许更确切些。这部影片其实并非很受欢迎,从当年的美国国内来说,投资六千万,国内票房收入五千万不到,全球全部收入约八千万,勉强赚了点钱。在imdb上的评分来看,7.1分,只能算勉勉强强的片子。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事情是这样的,敲诈控方有两层意思,第一,迷惑蓝金,让他认为玛丽跟他一样,贪钱黑吃黑,容易上钩。第二,这两个年轻人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他们有炫耀和考验控方律师的意思,同时也提醒控方,陪审团已经被收买。 98# 花间对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审美标杆——《白色星球》笔记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1-4-4 01:53 编辑

如果没有法兰西,世界会变得多么乏味。
一、冰川上的国王
熊妈妈身躯庞大,她的宝宝那么一点点,我好担心熊妈妈一掌打坏小熊,是我多心啦,国王眼中满满的爱,摸着小熊的,轻轻柔柔的,温暖的音乐让人忘记这里是极寒的北极冰川。北极熊妈妈和她的宝宝在山洞中过了一百天,漫漫寒冬,王子们接受第一次考验。
春天来了,熊妈妈带熊宝宝走出山洞,解说词说这是熊宝宝们第二次生命的开始,黑夜终于过去,熊妈妈开始工作,小熊们在玩耍中学习生活。熊兄弟长大许多,其中一只好可爱,一直赖在妈妈身上,熊妈妈好脾气地拖着他,另一只小熊跟在妈妈身边,有爱的一家。这时,音乐调皮可爱,好像那只耍赖的小熊在撒娇。
北极其他动物开始活动,驯鹿准备集体迁徙,海狮、海豹、水母、章鱼、狐狸,冰川上的居民们忙忙碌碌,一年之计在于春嘛,他们忙着捕食、恋爱、生小孩、制造乌龙事件。没有经过人工雕饰的动物们,奇形怪状,丑八怪个个自信十足,有的憨头憨脑,有的美艳空灵,有的丑出个性。感谢自然造物,让地球如此丰饶多样。
夏天,冰川融化,海洋世界来了许多大型动物,没关系,北极圈有足够的食物供养他们。真实的独角兽、大鲸鱼,占据海域。熊妈妈日子有点难过了,冰川面积小了,她活动范围缩小,好在她经验丰富,没让宝宝饿肚子。冰川的动物有一套狩猎逃生法则,她们使劲跺冰川的样子,像跳踢踏舞,节奏明快,步点有条不紊,帅呆了。
秋天到了,熊宝宝要独立生活了,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一家人要各奔东西,两只小熊快乐地游戏,熊妈妈深情地望着孩子,要记住他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温柔的女声环绕着熊妈妈一家,是呀,与其悲戚,不如尽情欢乐。国王就是不一样,天生就具有禅味,看得开,放得下。
冬天到了,冰川变小了,解说说气候变暖了,国王的领土越来越小,世纪末时,也许整个北极冰川都将融化。我的情绪跟忧虑的音乐共振,怎么办,没有冰川,海狮、海豹、水雀们怎么办,我们的国王怎么办?造物主恐怕永远想不到,他造出的人,有一天要毁掉他所创造的一切……
二、美与爱拨动心灵的琴弦
《帝企鹅日记》《鸟的迁徙》《深蓝》……法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严肃态度,倾注其中。人迹罕至的地方,自然条件往往极端恶劣,动物能忍受人所难忍的煎熬,繁衍生息,尽到物种繁衍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动物世界,而是关于爱与忍耐的故事。
法国人试图了解动物内心世界,虽然我们听不懂动物们的呼唤,不过我觉得片中音乐准确表达了四季轮回过程冰川世界的希望、焦虑、紧张、温馨、悲壮……法语解说充满感情,世界上还有比法国人更感性的民族吗?看起来他们大惊小怪,夸张矫作,那是因为法国艺术家天生神经更敏感,而他们的表达则明确强硬许多。如果是动物世界,对熊的介绍大概是“熊是北极圈食物链的最顶端”,片子里是这样说的:“她们是冰川的国王!”不容置疑的口气,大自然的国王从来不需要人类社会虚伪的仪式。
这部片子画面真美,百分之80以上的镜头都将成为经典。四季的月亮、妖异的极光、融化中的冰川、独角兽与鲸鱼狭路相逢、驯鹿长途迁徙,雪白冰雪做背景,一切都那么干净,水面清澈透亮,水底机关重重。导演的镜头一直没停,一定有很多好故事没来得及讲,一定有很多生物,我们暂时没看到。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作伪,艺术很难。带着真诚的心愿做事,一定会发现,法国艺术家对待自然态度认真严谨,他们从内心深处热爱大地及生灵,这份爱通过有爱的镜头传递给观影者,观影者因这份爱感动。除了真诚,想象力与热情也是艺术成功的必备条件。这片子将冰川上的生物收编到北极熊名下,以四季为线索,介绍冰川上八杆子打不着的动物。
真诚、想象力、热情,是艺术家成功的必要条件。比态度更重要的是能力,有充满爱的心灵,再加上从不妥协的美学标尺,就是依靠这些,法兰西斜刺里杀出来,走不同于好莱坞的电影路——天道酬勤,法国电影告诉人们,电影多元化是可以实现的。此时,冰川还在缩减,生物多样性如何实现?如果只允许与人生活有关的动物存在,这个星球将变成浅薄、无趣的令人生厌的地方。
幸好我们还有冰川,还有冰川上的国王,幸好我们还有令人尊敬的电影人。让这些幸好与美好,多非一会儿。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北极冰川温暖的故事。但愿能为了这故事的延长而唤醒一点人类的良心。融化的冰川,一块块浮冰上孤独无援的北极熊家族成员,看着让人心惊胆颤,这何尝不是人类最后命运的预言。
电影有个诡异法则:好的记录片拍得象故事片,好的故事片拍得象纪录片。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嗯,想了想,也不绝对是这样。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事情是这样的,敲诈控方有两层意思,第一,迷惑蓝金,让他认为玛丽跟他一样,贪钱黑吃黑,容易上钩。第二,这两个年轻人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他们有炫耀和考验控方律师的意思,同时也提醒控方,陪审团已经被收买。 98# ...
杜雅萍 发表于 2011-3-7 17:27
他们兄妹是为测试控方是否可能已被被告收买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天助自助者——《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电影与书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1-5-8 18:41 编辑

这是哈立波特系列中,与现实政治联系最多的一部,电影中,最鼓舞人心的桥段是:“伟大的韦斯莱兄弟飞向自由!”
一、粗暴干涉
乌姆里奇带着一脸假笑,从黑魔法教授到高级调查官,她越来越惹人厌。除了憎恨学生的管理员费尔奇,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不喜欢这个女人。乌姆里奇对教育毫无兴趣,对学生没有半点慈爱,对同事缺乏起码的尊敬。她只是魔法部虚张声势的官僚,她极力扩大所在机构的影响力,她的工作主要是禁锢学生与教师的身心自由,她的目的是将霍格沃茨变成魔法部下属学校。
  乌姆里奇任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这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而乌姆里奇只让学生学习理论,死记硬背。在她看来,只有乖乖听话,读魔法部规定的教科书,成为魔法部的顺民,才是好巫师。乌姆里奇颁布了许多禁令,检查学生的信件、禁止学生自由结社,禁止学生批评议论魔法部的禁令,已有社团活动必须经过乌姆里奇审核,禁止三人以上学生讨论或集会,跟所有专制者一样,她鼓励学生告密。她在学生中安排学生密探,用吐真剂药水调查嫌疑人,会商审查所有疑似违规的学生(会商对象参见中国某名校才出炉的会商八条)。乌姆里奇体罚学生的手段非常残忍:她让学生用魔法笔写:“我不再说谎!”,纸上留下血印,学生手臂上则因失血留下白色印迹。
  乌姆里奇获得审查教师的权力,她出现在所有教师的课堂上,对任课教师横加干涉,大加羞辱。她要将能力稍逊或不是正统巫师出身(魔法世界中有巫师、巨人、狼人、妖精、精灵等复杂分类)的教授赶出霍格沃茨。魔法部不允许异类出现,不能容忍质疑的声音。只要是他们认为不可控的状况,一律禁止。
  官僚们兹兹在念的不是魔法世界的安危,他们只关注自己能否保住官职,只要靠组织运转得过且过耗日子。魔法部部长福吉与乌姆里奇都是被官僚机构的权力彻底异化的人,他们不能容忍破坏现有“稳定繁荣”局面的人。霍格沃茨校长邓布利多不止一次警告福吉,让他早做准备,迎击蠢蠢欲动、破坏力极大的黑魔王。福吉宁做鸵鸟,不愿正视危机。为了维护形象,福吉等人利用喉舌《预言家日报》(专制统治都离不开舆论控制)污蔑邓布利多与哈利波特,否认伏地魔回来、魔法世界面临危机的事实。另一方面,报纸上一定不缺美化魔法部的官样文章。
  不敢正面对付邓布利多,乌姆里奇用了权力斗争中惯用手段,打击邓布利多的支持者,包括孩子。乌姆里奇用“钓鱼”手段诱使哈里犯罪(放出摄魂怪,袭击哈利波特和达力,哈利波特是未成年巫师,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听证会当日才通知哈里审判提前三小时(为的是让邓布利多错过听证会)。堂堂副部长,为了陷害政敌,使用下三滥手段而不被问责。摄魂怪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魔法部相关人员应该被调查,没有下文……魔法部的不作为已经成为惯性,福吉等人一次又一次选择性失明。
  一个未成年人为自保使用魔法的小事情,福吉等人却大张旗鼓开听证会,一切尽在不言中,哈里或许不懂,邓布利多心知肚明。邓布利多有魔法学校,有凤凰社(防御黑魔王的民间组织),他知道富吉等人的意图,他一直希望富吉能有所醒悟。然而,已经堕落为专制官僚的魔法部最害怕的,莫过于出现可以取而代之的组织。魔法部开始干涉霍格沃茨,当局与邓布利多的矛盾公开了。乌姆里奇利用哈利等人的“DA组织事件”赶走邓布利多,坐在校长座位上,她颐指气使惩罚学生那一幕,让人对魔法部彻底失望。
  不能指望短视的政客们站出来抵制黑暗势力了,他们忙着用有选择的资讯制造虚假繁荣,掩饰他们虚弱的内心。为了“维稳”,魔法部滥用职权、差点制造冤案(到底是有深厚法治传统,没让听证会变成摆设),为了“维稳”,魔法部拼命抹黑对手。矫揉造作的恶毒女人乌姆里奇甜腻的假笑,成为虚伪的官僚体制的写真。(在后面两部作品中,魔法世界大量巫师被审查迫害,类似二战前希特勒的种族灭绝制度,战斗中发生大量死亡事件,官僚机构作为帮凶,有巨大责任。)
  魔法部对黑暗势力采取绥靖政策,而对抵抗力量不遗余力打压,谁来拯救魔法世界?
   二、勇敢的抵抗
  面对乌姆里奇的专制,勇敢的小巫师们没有坐以待毙。由赫敏格兰杰(哈利波特冒险活动铁三角中最聪明最勤奋好学的女同学)提议和组织,霍格沃茨成立了一个名叫“DA”的组织,20几个高年级学生自愿加入。这个组织类似于学习读书会。组织成员让有实战经验的哈利波特做指导老师,教大家学习黑魔法防御术,他们定期活动,以提高自卫能力。
  电影省略了“DA”建立过程的大量细节。在乌姆里奇眼皮底下成立秘密组织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人员选择、保密措施、活动地点、信息联络,小巫师们考虑十分周全。在有求必应教室里,“DA”成员认真练习,他们相信邓布利多和哈里,愿意加入反对黑暗势力阵线。当魔法部的成年人极力粉饰太平时,这些勇敢的少年为未来的战斗勤学苦练。
  欧美流行文化,不论电影或是通俗小说,官僚机构总以反面形象出现,英雄人物多是边缘或体制外,被官僚体制打压、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怀疑排挤。我们的流行文化中,有个性的独立个体很难见到,正义从来都由组织伸张,既不真实又不感人。从对官僚体制的质疑、反抗中,主人公成长、救赎,是欧美小说电影屡试不爽的套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们的文学作品(尤其背景为当下)中,则很少有人用到。盖因在中国,个人深受官僚体制控制,从小就在乌姆里奇任调查官的学校接受教育,已然长成乌姆里奇希望长成的样子——温顺听话、缺乏个性、超能忍受、相信组织、懂得感恩。恐惧、畏缩、自我限制、格调低下的文化氛围中,很难出现《哈利波特》这类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霍格沃茨不是这样,乌姆里奇来之前,霍格沃茨以开明、宽容、严谨著称,这里当然有考试,学业很重,但学校不为考试而考试,鼓励学生依照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年龄和程度,开设相应课程,举办各类活动。在乌姆里奇出现之前,学校已经有很多校规,不过那些校规主要是为保护学生(魔法世界容易发生意外),教授们对违反校规的调皮学生惩罚适度,即使是哈利极其厌恶的斯内普教授(魔药教师),也不会体罚学生。
  面对乌姆里奇的专制,JK罗琳没让她的小英雄成为单干户,他有忠实可靠的伙伴,有可以信赖的朋友。电影的高潮出现在韦斯莱双胞胎兄在考试中制造搞笑烟火一幕,这对双胞胎兄弟已经六年级了,他们调皮捣蛋,聪明能干,他们的理想是开一家搞笑魔法商品店,大量精力用来研究搞笑魔法物品的发明上,以致学习成绩平平。霍格沃茨变成黄冈中学后,韦斯莱双胞胎兄弟决定退学,为此,他们开了一场华丽的烟火派对,然后骑着飞天扫帚离开,韦斯莱双胞胎兄弟一定会被写入校史。
  学生们津津乐道“韦斯莱兄弟飞向自由”,纷纷效仿,给乌姆里奇制造麻烦。乌姆里奇变本加厉,专制者越疯狂,说明他们的末日越近。乌姆里奇发现“DA”集会,赫敏将乌姆里奇骗到禁林深处马人聚集的地方。这次,乌姆里奇为她的官腔付出代价。马人不吃魔法部官员这一套,乌姆里奇趾高气昂的样子激怒了马人,她被马人拖走,受到惩罚。看到这里,真是大快人心!如果现世报都能这么快,那受到极权迫害的人能多几分希望呢。
  乌姆里奇被马人羞辱时,黑魔王的手下开始行动了,战斗中,富吉的巨幅肖像被打碎,富吉“和谐稳定”的美梦破灭,他哀悼着自己失势,而邓布利多的军队(包括成年巫师组成的凤凰社与未成年巫师组织DA)正跟黑魔王部下殊死搏斗。战斗中,小天狼星布莱克(哈里的教父)被杀死。这个过程里,魔法部没出哪怕一丁点力!
  
  魔法世界的官僚组织、霍格沃茨的高级调查官颁布的一系列禁令,可不全是虚构。魔法部像极了二战前魏玛共和国,乌姆里奇的治校方针彷佛抄自我们的教育部,好在哈里波特生活在自由传统深厚的英国,在霍格沃茨得到充分锻炼,能够勇敢面对黑暗势力,承担命运交给自己的重任。在他即将成年的时候,他知道了官僚机构靠不住,他需要勇气、爱、智慧,不用担心,罗琳都帮他想到了。
  从魔法世界回到现实,我们生活的政治环境,是否优于魔法世界?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一过程所需要的勇气、爱、智慧,你准备好了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作为一个哈利七部电影全囫囵看完的影迷,我很负责任的说,平平写得真好。
作为哈里 波特七部电影一部没看的非影迷来说,我很负责任的说,不管电影好不好看,平平的影评写的很好。
楼主太有才了,不顶都不行啊!
失控的陪审团

有机会要看看。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九又二分之一绝望与二分之一希望——电影《杀人回忆》笔记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1-7-22 03:50 编辑

罪恶没有被惩罚;正义无法得到伸张;心灵该如何救赎……

    这是一个令办案警察崩溃的案子。罪犯雨夜强奸并杀害年轻女子,手段极其残忍,这起连环杀人案至今仍未告破。所有的嫌疑人都脱罪了,每次感到案情就要大白的时候,关键证据出现,嫌犯被释放。最后所有证据链都指向一个嫌疑人时,阴差阳错,目击证人意外死去、物证的鉴证结果不是嫌疑人。
    1、疲于奔命却徒劳无功
    片中的大脸叔和汉城来的大学生帅警察,都很敬业,为了这个案子,他们费尽心思寻找线索。大脸叔是土法炼钢,粗犷式办案,他的小弟很凶悍,对嫌犯下手特别凶狠。对,他们用刑讯逼供、有诱导性的方法采集口供,大脸叔自认阅人无数,凭看面相就能找出犯罪嫌疑人——问题是生活里,谁能干干净净地不犯错呢?常规办法不管用,大脸叔听从妻子的建议,向镇里的萨满大婶求助。别说,还真管用,大脸叔和他的粗蛮手下收集做法物什时,一个嫌疑人出现。接下来又是一轮严刑拷打,汉城来的帅警察说不是他。
    帅警察用科学方法断案,他找到几起案子的重要关联——雨天,红衣服、单身女性、案发地点,并找到另外一位受害者。警局里唯一的女警则找到更重要的线索:电台点播歌曲。那时候,点播歌曲要寄明信片,这条线索比她的同事的直接且重要多了。然而明信片太多了,他们需要的证物被电台丢掉。因为刑讯逼供,警察局在地区臭名昭著,他们很孤立,但案子必须继续查。
    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是上天在跟他们开玩笑,还是罪犯太狡猾?唯一的目击证人是个智障,又被火车撞死;嫌疑人逃脱时,车子坏了;他们互相埋怨时,一位豆蔻少女惨死;好容易找到的重要证物,死者衣服上的精液,万里迢迢送到美国检验,与看起来最像罪犯的那一个DNA不吻合。他们需要证据,推理和线索不足以定一个人的罪。大脸叔的粗蛮手下首先崩溃了,他大闹酒馆,吓跑证人,证人受刺激被火车撞死。大脸叔就在旁边却没能救他。随后粗蛮手下因伤口感染不得不截肢,这是现世报吗?虽然这个警察很可恶,可他不是最凶残的那一个,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以正义的名义施暴。
    死去的小女孩是帅警察认识的人,他彻底被激怒,平时看起来最冷静最专业最有原则的家伙,对嫌犯掏出手枪,想用私刑解决此事。大脸叔及时赶到,带来了从美国传回的鉴定结果……帅警察开枪,并没有打中嫌犯。嫌犯成功逃脱,帅警察的结局电影没有交代,我想处分肯定要背一个的,大脸叔听从妻子的建议,转行了。
    2、无罪推断的职业自觉
    大脸叔是逐渐立起来的人物。前半程,大脸叔是帅警察的反面教材,他的调查笔记、证人录音、照片,都显得滑稽可笑。他老婆说烤肉店的傻儿子是个花痴,被受害人歧视过,他以为得到重要线索,捉了烤肉店家的智障儿子。问口供时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智障眼看就要成了罪犯,幸亏帅警察出面,至此,大脸叔的形象都是滑稽可笑的。
    大脸叔还嫉贤妒能,对帅警察的分析呲之以鼻,还跟粗蛮手下编派帅警察的八卦(他俩都没上过大学),当大脸叔带着假名牌鞋去烤肉店看抓错的嫌犯时,我觉得大脸叔的形象开始加分。大脸叔为了破案,甚至去找“大仙”,他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那天他们确实有所收获,随后大脸叔主动认错,与帅警察联手。这个小人物变得更加丰满。大脸叔还是笨笨的样子,找不到案子的关键,大脸叔不是福尔摩斯,前几次的挫败让他不再自负,更加谨慎、想得越来越多。
    大脸叔不再是粗蛮的笨警察,他当机立断,为没有亲人的手下签字做手术,帅警察拿出枪要杀了那个最像杀人犯的嫌疑人时,大脸叔制止了他,根据无罪推断的原则,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这个人不是杀人犯。冲动的帅警察乱开了几枪,这位年轻、帅气、聪明、充满正义感的年轻警察很有血性。没有人能完全指责他们:那个人太像杀人犯了,他犯了滔天大罪,却要逍遥法外,那些惨死的受害者怎能瞑目?基于此,帅警察举枪。大脸叔则有大智慧,没有审判前,警察无权决定一个疑犯的生死。
    一部好电影,一定要有一个或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脸叔与帅警察是一组相互对应的人物,新、旧,智、拙,洋、土,他们身上有普通人的善良,由于职业关系,骨子里的暴戾时常可见。他们对案子执着,除了正义感之外,也是对自己、对工作负责的态度。电影在刻画人物方面做得非常好,两个人不同侧面通过剧情推进,慢慢展现,尤其是大脸叔,刻画得非常有层次。他太太每次出现,都有深意。第一次,这个男人很粗野,第二次,这男人整体想着案子,第三次,女人的话他愿意听,他太太去警察局找他那次,场景最美。镜头里,乡村风景如画,输液瓶挂在树上,女人劝他转行。连环杀手最后出现那次,差点对他太太下手,正好又过来一个小女孩……如果死的是大脸叔的太太,或许是帅警察出面制止大脸叔。人的情感极其脆弱,理智、冷静的一方有时是因为智慧,有时是因为没有切身感到疼痛。
    这两个纠结的警察真是太没本事了,他们一定没读过福尔摩斯和神探波罗的故事,也缺少柯南的推理能力,港剧里的大小警察,同类案子,都破了。好莱坞电影里,比这难度大的案子,也被神探们抽丝剥茧,找到真凶。然而,大脸叔才是真的警察样子,生活经验,丢了的钱包百分之九十找不回来,命案告破率非常之低。不是他们没本事,是生活本身很无奈。不是所有罪恶都能被追究,不是所有正义都能被伸张。
    3、那个疯癫的聪明女人
    这部片子里的三个女人都很厉害。大脸叔的老婆,每次在大脸叔遇到困境时,给他一个方向,烤肉店的儿子虽然不是罪犯,但他看到了罪犯;“大仙”虽然是无稽之谈,但因为“大仙”,他们抓到了另一个嫌疑人,并得到非常重要的线索,同时也因为这件事,三个警察联手,大脸叔快崩溃的时候,她要他离开警局。
    警局里的美女警察平时做点打杂的工作,没人听她的意见,韩国重男轻友,尤其是警局这种地方,清一色男人的天下。而在这个案子中,最关键的证据链都跟女警官有关。电台的歌曲,校园里的疯女人,她做文职,却能留心案件,并找到案件的重要突破,而且女警婀娜美丽,绝没有暴力。
    最厉害的当属学校里装疯卖傻的女人。她知道杀人犯没有落网,她在明处,杀人犯在暗处,为求自保,她只好疯疯癫癫的。她是被拦截强暴后唯一一位幸存者,她告诉女警,当时她拼命忍住不去看强奸犯的脸,她说如果看到了,必死无疑。最后死得最惨的女孩,就是一直盯着罪犯的脸,从这个细节可以反推这个女人多么冷静睿智。她在等机会,她没有扔掉受害时的衣服,挂在外面等警察来调查。一年多后,终于有人来了,她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罪犯的手很软。除非她搬离这里,或者罪犯落网,否则,这个聪明的可怜女人必须一直疯下去。
    这个世界多么荒谬,被伤害的人,必须继续自戕才可以自保,因为罪恶的阴影一直都在,不得不如此。只要罪恶一天不消,阴影就会一直存在,在罪恶阴影下活着的人,不得不遭受无力、屈辱、自我怀疑、自我伤害的种种煎熬。如此坚韧地活,才有可能抓住罪恶的手!我们不知道后来疯女人的命运如何?电影没有交代,这个案子就这样搁置下来,有的影评说这部片子是拍给那个杀人魔王看的,如果他有些许人性,必定饱受折磨。受害者的眼神都是那么凄厉、怨怼,那个坏蛋没有遭到现世报吗?
    4、还有希望
    大脸叔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生活完全改变,他和太太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住在大房子里,穿西装打领带,脱离公门,下海为自己打拼。大脸叔生意很忙,他还是来到第一起命案现场,就像第一次侦查那样,想找到点蛛丝马迹。路过的小女孩说,有人跟他一样,来到这里,做了同样的事。大脸叔很激动,忙问那人是什么样子?小女孩说记不清了。会是谁呢?凶手?来回忆当年的辉煌战绩?搭档帅警察?像自己一样,其实一直没放下这个案子?
    这个情节并不是怀旧,以几位青年女性生命为代价的连环杀人案,没那么轻松。大脸叔瞪着小女孩时,彷佛回到十几年前。这是一条线索吗?他还在做徒劳无功的事吗?这个有点像西西弗斯的有点笨的前警察,在这个镜头里,特别高大。
    片头的情节也很有意思。一个小孩,跟大脸叔气质很像,就在第一次命案现场,小孩一板一眼学大脸叔说话。他会说大脸叔的继承人吗?当生活里都是无解的难题,无法惩治的罪恶,非理性的判断时,唯有坚持找到真相,揭露罪恶,才是希望所在,哪怕要走很久,绕很大圈子。这部绝望的电影,因为一头一尾两组巧妙设计,为我们拉开一条小小的缝隙,通往希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平平写的真好 赞一个!
傻人有傻福!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7-22 10:44 编辑

大脸叔,好生动的名字,但是脸没有范伟大叔的大,哦,别说了,俺前几天把头发理短了,还被人夸:真像范伟。
前天晚上在网上看了范伟演的一部小制作喜剧,片中的小流氓(东北话:社会人儿)说范伟长了一张像机器猫的脸,我笑了,往下再就没笑,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影片现实得有点自然主义了,喜剧直接变成了黑色幽默,冷幽默。最后虽然留下了个蜡烛光尾巴,只是叫人暂时轻松了一下,也许这只是要通过审查的策略。影片是不是有意拍成这样我不知道,但起码是忠于生活的。
忘了说了,电影的名字:《追踪孔令学》
主要是高老庄猪员外吐血推荐,俺去看了,果然是韩国最好电影,没有之一!
杨林兄,大脸叔是奇爱博士叫出来的,俺偷用了一下下~范伟对表演和创作比赵本山认真。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平主席果然了得,影评有时候写得比电影还好看。我OUT了,后面几部都没看过,空了就去找来看。

残缺的世象,完美的《告白》

本帖最后由 杜雅萍 于 2011-10-1 02:39 编辑

每一段告白,都是一段地狱之旅。有情与无情,皆为业障。

     这段骇人听闻的复仇故事,可以简单地归于民族性,历史上,现实中,比电影更为血腥的故事,也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日本电影,更善于表现、挖掘这类题材。《告白》入围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输给一部温情的欧洲电影,学院派的影评人深谙中庸之道——青春期、未成年人、暴力、成年人谋害学生,电影主题如此灰暗,技术再完美、内涵再丰富,没有一个大团圆结局,就无法迎合越来越崇尚轻口味的审美趣味。比获奖更重要的是冒险、突围,中规中矩从来不是艺术家的本分,导演中岛哲也深知此事。
   1、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电影中的告白者,没有一个是单纯的受害者或施虐者,他们不是天生成为告白者的,由于特别渴望某种情感,或者因为失去挚爱,才一步步走上伤害更软弱者的地步而不能自拔。松隆子扮演的女教师悠子,因为连续遭受丧亲之痛,开始报复杀死女儿的凶手。一直渴望母爱的少年A渡边,因为缺乏家庭的爱,过于独立冷漠,他希望获得抛弃自己的母亲的关注,却不知道如何向生母表达,甚至不知道如何通过正常渠道联系母亲。直接杀死老师女儿爱美的少年B直树,有完整的家庭,溺爱自己的母亲,同样因为要获得关注,狠心杀死无辜的女孩和最爱自己的母亲。而他的妈妈,这位糊涂的善良的母亲,拒绝与受害人悠子沟通,她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却因此害了儿子。少女北原,冷峻自闭,小小年纪就用毒药害死家人,却因为稀里糊涂谈一场恋爱殒命……
   心理已经扭曲的悠子,迅速擦掉黑板上的“命”,学生还太小,没法领会这个字的含义,他们不曾失去,不懂得珍惜,于是一幕幕悲剧迭次展开。爱美死后,直树休学在家,他以为自己喝了有艾滋病毒的牛奶,随时会死去,所以怕得要命。这个少年似乎从未对爱美的死有过忏悔之意,软弱的直树只想证明自己存在,之前用杀人向所谓的朋友,之后用不修边幅向自己。
   和直树母亲一样愚蠢的教师维特一步步将直树推向深渊,北原因为鄙视这个笨蛋老师,缄口不语,最后还在警察那里反咬一口,天真的维特以为小孩子都是天使,作为成年人,自己可以掌控他们,事实上,他一直是悠子的棋子,电影中,智慧、能力,一次次成为伤害他人的利器,笨蛋们被耍得团团转,当然,耍人者亦不快乐。
   渡边疯狂思念母亲,同样寂寞的北原因为陷入恋爱,失去往日的精明,她动了情,变成笨蛋,难逃一死。北原理解渡边的郁闷,由于年纪和阅历,她指出渡边的心结,她以为渡边和她一样陷入爱河,她错了,渡边从始至终只爱那个抛弃他的妈妈,他看到妈妈离去时留下的眼泪,他的时钟倒转,梦想回到妈妈的怀抱。知道这一切的悠子,向渡边最软弱的地方下手了。她让渡边体会到生不如死的感觉,渡边那一刻的痛,也许会让他重生,也许会让他变成更加可怕的魔鬼。
   稀里糊涂的死亡案件,以更多的杀戮与死亡告终,没有救赎、没有原谅、没有爱,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心,他人皆地狱,因为人性软弱、人情浇薄,无心伤害会变成蓄意谋害,杀人技巧则越来越高段,甚至成为显示智慧的手段。爱美的父亲,那位只出现过几次的传奇教师,靠说教获得大量粉丝的写了很多心灵鸡汤的家伙,更像一个笑话。我们的生活有太多勾兑的鸡汤,连中学生都骗不了,人们说一套做一套,装样子扮酷,沐猴而冠,初中生统统知道。
   世界上的白痴,往往生活在梦幻的人人都可以变善的春梦中,他们的臆想症一发作,就会有人倒大霉。
   2、环环相扣,美声美色
   这部电影技术臻于完美,无论是叙述节奏还是声画配合,都是超一流水准。
   先说叙事。从悠子的告白开始,每个人都讲了自己的心理动因和心路历程,每个角色从各自角度阐述自己的痴情与绝情。悠子与北原两位叙事者,更多从旁观角度,带着观众感受事件的发生与延伸,直观的镜头语言后面,又多了一个镜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事件的层次因为叙事者和当事人的角度不同而丰富起来。直树在妈妈眼里,是个乖巧善良的孩子,在渡边那里,只是个利用的工具,在悠子心中,本来可以不杀人的直树,无法原谅。悠子对两个学生的报复是同步进行的,人物的讲述条理非常清晰,环环紧扣,案情一步步紧张,两个少年受到的惩罚一步步升级,最后,两位少年都亲手弑母,杀死他们至爱亲人,变成和悠子一样的可怜人。
   再来说说电影声画的选择。电影中有很多血腥暴力事件,都被导演处理得很有美感。直树将爱美抛入水中的镜头有三次,第一次在暧昧不明的情形下出现,镜头里重点在爱美落水,第二次镜头里有少年下定决心的严肃的恶狠狠的表情,第三次,则是一张狞笑着的冷酷的脸。校园里那个到后镜,多次出现,学生们在镜子里显出变形的样子,也许那才是他们的真身,在冷酷的世界里,这些小孩一点不像天使,他们骨子里有全人类都有的自私、暴虐、软弱、虚荣等所有的黑暗因子。麻烦的是,这些孩子可能没有得到爱的滋养,身在叛逆期,道德律例对他们无效,这些顽劣少年,在美妙的音乐声里,肆意践踏生命。不为名利,只因为他们无知又无畏。
   中岛哲也崇尚中庸美学,他的镜头下,没有赤裸裸的野蛮,也没有恶心的刺激感官的画面,他用俗丽的音乐配明暗交替的画面,小孩们看上去都阳光无比,女教师得体大方,每个角色都是日常生活里的甲乙丙丁,他用故事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为故事奠定基调。到后镜里变形的校园,樱花树下孱弱的生命,走不出新生的时钟……
   不懂事的渡边本来以为生命就像肥皂泡泡,当他知道母亲可能被自己做的炸药炸死,才意识到生命消逝可能是轰然倒塌的巨响。这两组镜头,时空交叠,亦真亦幻,观影者内心都希望炸弹没有引爆,老师悠子太绝望了,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渡边获得重生的机会。电影结尾,悠子轻描淡写地说她在开玩笑,她复仇成功,我们却不能为她高兴,施害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悠子说软弱的人更倾向伤害比自己更加软弱的人,从技术上,从智力和能力上,完全可以实现,尤其在孤独、无爱、不被理解、不受重视的冰冷环境里,暴力特别有市场。
   比起《让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岛哲也更进一步,电影里少了道德卫士说教,世象与人性是他表现的重点,少了升华主题的台词,通过紧凑有致的叙事(每一段都有起承转合,每一段都有小高潮,这些段落又巧妙形成一个整体),含蓄细腻的情感表达,一个个可怜人讲出生命中的孤寂、脆弱、偏执、愚蠢,由这些构成的冷漠,就像悠子的黑板擦,可以轻易擦去与自己无关的生命。
   千万别误会,中岛哲也并不是要歌颂冷漠和坚硬,北原与悠子聊天时,悠子收到一个陌生小孩送给她的糖果。这才是导演的核心思想:在黑暗中,寻找温暖与光明的出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很好的片子,去年看过。
傻人有傻福!
作为一个日本电影爱好者,喜欢的还是《寅次郎的故事》还有以前的那些故事,高仓健、倍赏千惠子之类的演员都老了,看不见他们的新片子了。
作为一个日本电影爱好者,喜欢的还是《寅次郎的故事》还有以前的那些故事,高仓健、倍赏千惠子之类的演员都老了,看不见他们的新片子了。
杨林 发表于 2011-10-3 22:20
杨林兄要与时俱进嘛,中岛哲也是一位逻辑很好的导演,他的处女座《下妻物语》就不同凡响,《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也非常值得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