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杜雅萍
没有黄世仁妹妹的催稿,俺也懈怠了很多,明天上稿。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5 20:11 编辑

(主帖续九)
      弘一法师的书法是把我从宗教误区的黑暗中指引到光明处的明灯一盏,一个又爱国,又爱女人,又爱学生,又爱教学,又爱演讲,又爱演戏,又爱照相,又爱画画、写字、作曲、写诗、唱歌、刻印、旅游、交朋友的人,最后都被佛门欢迎进去,挺高兴去做那些常人认为非常吃苦的事情。世俗的爱好就剩了一个,写字。真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其关键之处在于这字写得简单无比,透过字似乎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清凉境界的含义,叫人很适意地进入到一个亲切的感觉中,书法架起了一道桥梁,艺术接通了世俗与宗教的彼岸。

      书法在晚清民国这个时期,本来应该在革故鼎新与抱残守缺的对立之中来个你死我活的大比拼,但是没有,而是全面呈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复古热潮,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行,这与从明代兴起直到清末达到顶峰的金石考据学有关。晚清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为书法的追源溯流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同时为金石学的发展添加了一桶高效助燃剂,就像原始遗传基因密码被破解一样,接下来书法家的工作热情有多高那是可想而知的,大家一致认为对文字的探源其实就是书法的发展方向,这等于说回头路走的越远发展的越好。金石考据学在当时不仅是传统文人的把戏,还吸引了像陈独秀、鲁迅一类受过西化教育有明确反传统立场人士的钟爱。陈独秀晚年从政治舞台退出后,在重庆一个叫鹤山坪的地方十几年时间主要干了一件事,就是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的文字源流考证类似工具书的著作。鲁迅对三代吉金、秦权、汉瓦、北碑的兴趣并不因为自己同时提倡汉字拼音化而受到丝毫影响。很多政治、学术的重要人物都是此中的资深大佬:康有为、沈曾植、罗振玉、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于右任这些人都是书法家和金石研究学者,最近我还知道就连抗日战争中表现异常勇猛的帅哥将军张灵甫,也是个金石书法的爱好者,字写的很刚猛,与人的儒雅形象不太相符,与带兵和作战风格相一致。

      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中,父亲李筱楼与李鸿章是同科进士,被授吏部主事。干了没几年,大概看不到什么政治前途,就辞职下海经商,并一举获得成功。李筱楼是个致富不忘乡亲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开了一个“备济社”的救济机构,帮助穷人,被天津人民群众评为“粮店后街李善人”,成为当时天津卫两大著名商界善人之一,李鸿章亲自为“备济社”题了牌匾。

      李叔同出生时李筱楼先生六十八岁,母亲王夫人二十岁。当时发生在家中的一件事很引人注意:产房中飞进一只喜鹊,衔来一枚松树枝,旁若无人,在产房中蹦来跳去,孩子生下之后,美丽的喜鹊姑娘放下松枝飞走,父母将松枝保存到李叔同垂髫之年交给了他本人,显然将其视为异兆。李叔同将这件事分别告诉过他的两个学生姜丹书和吕伯攸,两位同学都有文章记述,可是李叔同的儿子李端、女儿李孟娟却否定了喜鹊衔枝的故事,不知是不是李叔同编的美丽童话。我倾向是编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李叔同还原成一个凡人,不搞得过分神秘,也好解释由普通人到一代高僧只是他理想的追求和最终实现。

      李叔同出家后确实对童年时期的经历讳莫如深。我们通过有限的资料可以知道李叔同的父亲是个通达的商人,虔诚的佛教徒。家中主要成员的生日,李家都要买尽附近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鱼虾蟹鳖进行大规模放生,收来的大盆小盆放的满街都是,清水横溢汇成一道靓丽的小溪,街坊邻居欢呼雀跃跟过节一样,浩浩荡荡帮着到河中放生。有关李筱楼对佛学的思想体会,李叔同在纪念父亲诞辰120周年时,写过父亲所撰的两幅对联送给学生刘质平:
            事到知足人长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今日方知心是佛;
            前身安见我非僧?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5 19:29 编辑

李叔同的童年时代仅存玉照,怎么也看不出一代高僧的迹象。


国军中的抗日名将张灵甫,很书生的形象,帅。


张灵甫的字明显受到于右任的影响。


绝笔书竟然写得如此从容,很不一般的人哪。


于右任的对联


张灵甫夫妇


张灵甫的夫人王玉玲,以后由台湾去了美国,从七三年起周恩来、邓颖超每年招其回国,一直沿袭到现在,个中原因很是耐人寻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结婚照是张灵甫,上面这张青天白日怎么好像是老蒋。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5 18:57 编辑

124# zoufeng_1234
我也感觉有问题,很可能是老蒋,网上下的。来张真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4-15 22:10 编辑


象月亮般
变化无常,
盈虚交替;
可恶的生活
把苦难
和幸福交织;
无论贫贱
与富贵
都如冰雪般融化消亡。

可怕而虚无的
命运之轮,
你无情地转动,
你恶毒凶残,
捣毁所有的幸福
和美好的企盼,
阴影笼罩
迷离莫辨
你也把我击倒;
灾难降临
我赤裸的背脊
被你无情地碾压。

命运摧残着
我的健康
与意志,
无情地打击
残暴地压迫,
使我终生受到奴役。
在此刻
切莫有一丝迟疑;
为那最无畏的勇士
也已被命运击垮,
让琴弦拨响,
一同与我悲歌泣号!
126# ironland
想了一想才明白,这首歌是对张灵甫一生的慨叹。这个人如果生在现代,可能是个艺术家,可能是个围棋冠军,可能是个跨栏运动员。可是不幸,他只能是个民国的喋血忠臣。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6 16:59 编辑

沈曾植手札


陈独秀诗稿


谢无量对联


康有为信札


康有为对联


陈独秀对联


沈曾植对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0-4-16 17:20 编辑

看张灵甫,唯默然而已。
——————————————————————

陈独秀的字欠扁,扭得像通心粉。

我觉得这几张里还是于右任和张灵甫的遗书好看。
陈独秀的字欠扁,扭得像通心粉。

ironland 发表于 2010-4-16 17:19
  说得好爽快,同感!!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单看陈独秀这一幅字,我也不会重视他的书法。似乎陈独秀对于大字,尤其是行草书的的把握的确有问题。但是手札文稿一类东西,则是字字玑珠妙笔生花清秀爽眼。字如其人是不假的,陈独秀的性情极端、政治观点极端,做事极端,可又是很严谨的学者,随心所欲豪放不羁的侠士,诗酒风流的书生,坚持个人观点的政治家,很真实很复杂的一个人。就像他的字,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透的,他写字没有极端的一面那才怪呢。
不过我还是非常欣赏楼上两位的态度,很痛快,不隐瞒个人的观点,不被大人物、权威唬倒,很像是陈独秀的脾气。当年共产党阵营中(似乎已被开除)就他敢公开反共产国际,反斯大林,支持托罗斯基。事实呢,最后证明他竟然对了。
要求上手札文稿。
123楼第二张是蒋介石。好像在一本画册上见过。

可知相片是多么的靠不住。
上故事啦。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回复ironland、梅茗:手札文稿很快会上,但没把握是否会受到喜欢,毕竟审美观也是需要训练的,但没必要统一,有时候是谁能说服谁的事。其实阿铁猛一说像通心粉的话,我还真吃了一惊,由于我系统看过陈独秀的书法,十年前还写过文章,对他的整体水平深知,具体到一件作品上,就没苛求。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第一印象似乎最直接,不容易被忽悠。

梅茗说的似乎不是照片可靠不可靠的事,而是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眼睛,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或者活生生的刘谦,也就是千万不要相信眼见为实的俗话说得好的貌似真理的说法。
各人各喜欢罢。

我不太喜欢漩涡装饰。不管是莎拉 布莱曼的歌,还是玛丽 安东内特的假发。

信任杨林对用笔的判断。等着看陈独秀的小字。“似乎陈独秀对于大字,尤其是行草书的的把握的确有问题。但是手札文稿一类东西,则是字字玑珠妙笔生花清秀爽眼。”这简直是对他命运的判词。很好奇。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8 08:32 编辑

陈独秀信札:静农兄左右:弟病血压高五十余日……


致台静农信札


致台静农信札


诗稿


诗稿


自传手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18 08:54 编辑

谢无量诗稿,送湛翁也就是送给马一浮,马一浮与李叔同出家关系重大,谢无量与马一浮关系非同一般,都对佛学研究有高深造诣,我要试着找点谢与李的关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马一浮自作诗钞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淡香何似江南路,拂面春风杨柳枝。
老陈同志也有柔软的一面呀。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淡香何似江南路,拂面春风杨柳枝。
老陈同志也有柔软的一面呀。
杜雅萍 发表于 2010-4-19 15:07
看到黄世仁编辑跟上来,都不敢进自己的小屋了。进来后松了口气,原来是在表扬老陈哪。即便这样还是要检讨自己,今晚又要给单位一位退休女领导送行,争取少喝点,回去炮制李先生的九卦故事。
想不到陈独秀的字,写得这般好看!
消极怠工一周,记过一次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消极怠工一周,记过一次
杜雅萍 发表于 2010-4-21 11:31
数学太差,就一次还要扒拉珠算。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21 17:15 编辑

(主帖续十)     
    开始说写字的事。世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建立了好看不好看的标准,发展到高级阶段后,还产生了美学这一莫名其妙又似乎妙不可言的学问。我曾经认真思考过,究竟是先有了美人还是先有了美人图标准,有点像数学五花八门的公式一样,是本来就存在,还是多事的人把它生生分析了出来?这个事在理科领域肯定不是个事,在文科则是个挺复杂的事。我记得有人说过,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可以申请诺贝尔,技术可申请专利。言归正传,说李叔同的字——也就是书法。书法这个词汇的大量使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以前好的字叫法书,写字的行为直接叫书或写,具体到某一书体,就是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等等。法书的确定通常要与写字人的身份地位相联系,历史上的李斯、王氏家族、唐太宗、乾隆爷一类的字都可称为法书,艺术水平相差颇大,学书的人选择余地却也很大。明清馆阁体把这事机械了一下,类似现在的标准化通用化普通话,要求的是考试作文必须使用统一书体,否则考官就会把你的锦鳞绣口枪毙帕斯没商量。

    我们这一代人对书法的重大审美悲剧与法书关系颇大,事情也是发生在上一个八十年代,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身上。那个时间由于一种非常不明的原因,有一种比古代法书更有影响力的字帖迅速淹没了中小学的写字课桌,作者的名字也挺吓人叫什么胖中华,写的是一种你看一眼就会产生绝望感觉的钢笔字,因为难度太高。能把字写得像一具具整整齐齐僵尸一般的人,你得承认他的功力肯定十分了得,又能把这种字推广到大江南北的校长、教师、学生一律通吃的地步,那就不仅仅是个能力的问题,此人必然是个法力无边的什么教主。然而不是,他就是个卖字帖的成功商贩。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令我们发生了几乎是全社会的书法审美盲目症,难道我们犯了集体白内障?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大家就像患了强迫症一样,纷纷学写一种僵尸体的字,这种风气一直弥漫了很长时间,统治了整个硬笔书坛大概二十年不止。毛笔书法也好不到哪儿去,横平竖直的标准都上升到了做人的原则上,谁还敢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会有人考虑相对论了。我相信活人大概没有一个会把手臂放得绝对水平,即使是搞射击的许海峰、王义夫,更不可能把汉字的横画搞成绝对水平线或者墨平线。搞成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愚蠢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不太敢说那些写标准字的大人物名字,说出之后会叫大家十分灰心,就像揭露出我们吃了几十年地沟油、毒韭菜一样,吐是吐不出来,只能增加心理负担,添堵心病。

    李叔同的时代,汉字书法还是很活泼的生机勃勃。这主要归功于浑身散发着变革思想的前清举人康有为先生,他在一本《广艺舟双楫》的书中,把一些错别字连篇的民间石刻文字夸成了一朵花,百花齐放的花,康举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何况他老人家还出国考察了四十多国的文化经济政治,是眼界开阔的巨型海龟,谁人不服。当时的新旧知识分子纷纷沦为粉丝,形成了一股读书人立正看齐一直向半文盲学习写字的书法热潮。什么叫返璞归真,石头是最好的说明,从北碑中汲取民间书法最强大的生命力,璞中有玉。李叔同学习书法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开始的。
巨型海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林这几段话说得痛快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4-21 17:25 编辑

李叔同临魏晋民间书法:

爨宝子碑




张猛龙碑




始平公造像记


杨大眼造像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棒!

洗眼涤心。
跟在地铁妹妹后面喊棒,含泪声明,正要撒花,接了个电话,就到了榻榻米上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魏灵藏造像记


北魏司马景和妻墓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