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像你说的“在主流媒体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站在外面貌似自由独立,却其实隔山打牛的人做不到的。”我非常赞同,在主流媒体的这六七年中我所看到的也许已经比许多人一生看到的都要多了。唉,可惜,起码到目前为止,只能自我安慰的当作是一种积累吧。
原帖由 有点热血 于 2008-5-28 23:17 发表
……请你们不要看不起CCTV或者新华的记者(呵呵,有点自吹自擂了)。其实,我们中间有许多人对很多社会问题看法非常的尖锐和透彻,我们的思考绝不像节目或者稿件中体现出来的那么弱智。可惜,没有办法,我们还需要这份工作,因为要吃饭,要养家。另外告诉大家,我们CCTV内部许多栏目评奖时,获奖的节目大多是无法播出或者是作为内参的,而且,我也知道,新华社每年有许多的稿件以内参的形式刊发,影响着许多决策的出台或者至少促成了许多问题的解决。我在BBC呆过,我很羡慕他们的舆论环境,真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更尊敬中国那些有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在刀尖上跳舞,这需要更高的能力和勇气。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愚见,欢迎大家拍砖。实在是不好意思,是不是我的话有点太尖刻了?但愿不要打击了这位24岁女记者的信心。
呵呵,有点热血很有意思啊。你的意思是说CCTV的很多“看法非常的尖锐和透彻”的内参们除了媒体记者的身份以外,还兼有一些类似于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诸多研究员的一些功能?
“在刀尖上跳舞,这需要更高的能力和勇气。”这话说得好啊,高度赞同!那么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专门为国家决策出谋划策的研究员们更是在火海上的刀尖上跳舞了,能力和勇气也就更高了。
呵呵,你说欢迎大家拍砖,俺没有砖可拍,给你摇摇小扇子驱赶一下蚊子。还剩一点热血,不舍得被蚊子吸走了啊。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答迅弟

迅弟老兄,谢谢你的扇子,可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否完全了解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工作,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您不是完全了解他们的工作就一棍子打死一片也许是不合适的。
    其次,我要解释一下“我们的思考绝不像节目或者稿件中体现出来的那么弱智”的含义。其实,让你们看不起的“主流媒体”中有许多人对许多社会问题做了很多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的节目或者稿件,也采访了很多所谓的“非常黑暗”的事件(不好意思,可惜不能在这里展示出来,有点空口无凭的意思了),可惜按照我们播出的流程,所有的节目要先通过审片,许多这样的节目直接被领导告知不宜播出(某些比较幸运能成为内参,有些就直接废掉了!),所以在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我们所有记者真正的思考水平,我们中的许多人确实也一直而且不得不做着许多让你们嗤之以鼻的报道,但是,这些人心中知道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应该坚守的是什么,这一点请你相信!另外,我所说的“在刀尖上跳舞”的含义是指为了尽量让一些不那么让你们嗤之以鼻的节目能够播出,我们中的许多人总是试着在探寻我们所能有的舆论空间的最高线,能够让这些节目成为擦边球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这种尝试经常失败,而且当我们尝试的时候,是有丢掉饭碗危险的,事实上也是,每年我们中总有那么一些让人尊敬的同事离开了。
    最后,我再重申一下,我一直说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中也还有另外一些人。
一个帖子引来CCTV记者,太意外了,欢迎热血!

顺便再贴点CCTV的东西:
关于15集的地震纪录片,陈晓卿的思路很清晰:从个体切入,拒绝宏大叙事,不搭理党政军,用最实在的镜头,做三件事:记录灾民,记录灾民,记录灾民。镜头的腿就是灾民的腿,镜头的嘴就长在灾民脸上,镜头的心就装在灾民胸膛。

计划是做9个县,在每个县里,尽量平实地再现人性:善,或者恶,绝望,或者希望。这些人性并且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符号化的,而是由一个个真实的名姓承载,一个个真实的肉身呈现。(说到这里,陈晓卿顺便嘲笑了一下“为了61个阶级兄弟”的做法,在他看来,这就是将血肉之人符号化之典型。)

我相信在这段日子里,陈晓卿能拍出不错的纪录片,因为比起之前部分嗜血成性的媒体,他们将镜头还原到了“普通人”身上,并且以这些“普通人”的视角去审视灾难。

在他们的镜头下,灾民不再是被猎奇,被观赏的对象(不客气地说,此前一些“消费悲惨”的镜头就是一种猎奇,一种观赏),而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被还原成“普通人”,与你我一样,有血有肉,要哭要笑,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在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那一瞬间,被大地震夺走亲人,毁灭家园。

陈晓卿原打算将这部纪录片叫做《幸存者》,我觉得很好,但这个名字据说已经被毙掉了。好嘛,我替他老人家想了一个名字,绝对不会被毙掉,也是最近很多领导人都在用洪亮的破锣嗓高喊的:《去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以上帖子转自牛博网,下面是这个帖子的沙发贴
评论 (28) 按反序排列  
[匿名] Accer [221.221.105.*] @ 2008-5-28 22:49:15
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人民从一个灾难走向另一个灾难
                                    反对 0     51 支持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附和一下新来的热血。
由于出身,我有很多同班或前后届的同学都在主流媒体工作,以往有了解,平常也接触较多,在我看来,就思考的深度和文字能力言,他们至少是绝对不会比其他行当的人水平低的,热血说:“在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我们所有记者真正的思考水平。”我十分认同。
编辑记者们也要生活,从这一点上说,他们跟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往往,是在不再考虑饭碗的情况下,他们的真实水平会才得到更充分的显示。《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作者戴煌是新华社的老记者,最早揭出陈永贵与李顺达矛盾以及大寨真相的是新华社的老记者冯东书,前年出版了《风云侧记》并被查禁的袁鹰是《人民日报》的老编辑老记者。
欢迎热血来到茶楼,土八路见到解放军,热泪有点盈眶啊 (开玩笑,甭在意)

作为一个观众、读者,对于一个记者说什么、怎么说,我不会十分看重,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有办法验证了,也有其他的渠道了。所以当我们谈论社会责任的时候,不应该低估公众的判断力。这里还有其他地方对主贴的争论证明了这一点。

越来越多的公众理解你们那种煎熬,但是永远不可能和你们达成默契,他们只是想撕开黑幕,这个过程有点凌乱无序,似乎也是必然


第三,社会责任感。这个东西有点虚了,其实我个人理解,你的报道对社会有益就是有社会责任感。可惜,是否对社会有益又是一个主观判断的问题了。我觉得,这位24岁的作者和许多对该文表示赞赏的一定觉得这篇文章真实而且与众不同的记录了灾难,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我的看法是,一个只描写了一个指头真实的、有意识的掺杂了个人感受的文章(换句话说一篇并不真实客观的文章)已经完全背离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新闻准则,不可能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也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
-----------------------
愿和新网友有点热血讨论一下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何谓有社会责任感,在西方的语境中就是符合公众利益,而公众首先必须拥有知情权才能判断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当年美国记者爆光水门事件,近年披露美军在伊拉克的疟囚事件等就体现了最大的社会责任感,虽然这些报道都是负面的,如用中国特色来看的话,那绝对是影响政府和军队的形象,社会效果很恶劣。然就像政府不是用来表扬的,媒体的功能就是批评和监督。
另,所谓真实就是由一个个真实的“指头”组成的。谁敢说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真实?除非以三个代表自居。

回复158楼的帖子

当然,在英国的新闻法中,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媒体能够证明,某篇文章是记者经过了深入调查,也就是说记者已经尽力去了解事实之后写出来的,即使文章是失实的也无所谓(法官还有判错案的时候呢)。可是,我觉得这篇报道应该不在此种特例之内吧?
我想热血兄已经回答过楼上的问题了。
原帖由 有点热血 于 2008-5-29 08:21 发表
迅弟老兄,谢谢你的扇子,可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否完全了解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工作,我们很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您不是完全了解他们的工作就一棍子打死一片也许是不合适的。
    其次,我要解释一下“我们的思考绝不像节目或者稿件中体现出来的那么弱智”的含义。其实,让你们看不起的“主流媒体”中有许多人对许多社会问题做了很多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的节目或者稿件,也采访了很多所谓的“非常黑暗”的事件(不好意思,可惜不能在这里展示出来,有点空口无凭的意思了),可惜按照我们播出的流程,所有的节目要先通过审片,许多这样的节目直接被领导告知不宜播出(某些比较幸运能成为内参,有些就直接废掉了!),所以在媒体上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我们所有记者真正的思考水平,我们中的许多人确实也一直而且不得不做着许多让你们嗤之以鼻的报道,但是,这些人心中知道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应该坚守的是什么,这一点请你相信!另外,我所说的“在刀尖上跳舞”的含义是指为了尽量让一些不那么让你们嗤之以鼻的节目能够播出,我们中的许多人总是试着在探寻我们所能有的舆论空间的最高线,能够让这些节目成为擦边球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这种尝试经常失败,而且当我们尝试的时候,是有丢掉饭碗危险的,事实上也是,每年我们中总有那么一些让人尊敬的同事离开了。
    最后,我再重申一下,我一直说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中也还有另外一些人。
呵呵,看来跟你说话不能采用太暗示的写法,必须要直率点才行。
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发展研究”,不是“研究发展”,不要叫错人的名字哦)作比较,没有一棒子打死的说法啊。俺对他们对你们CCTV,都没有否定嘛。不信你再回头看看俺的回帖。
你说,“让你们看不起的“主流媒体”中有许多人对许多社会问题做了很多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的节目或者稿件,也采访了很多所谓的“非常黑暗”的事件”,这一点好像没有谁否定吧。那么大家批判和否定的是什么呢?对了!正是你后面括号里的话:可惜不能在这里展示出来。不仅在纸媒上你展示不出来,连在网络上你都不能展示。问题就在这儿!因为你们不能展示你们的“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所以人们看不到“非弱智”的这一面。人们不能凭借猜测“CCTV也许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所以对被过滤掉智慧的报道喝彩吧。

当个人的智慧必须让位于结构性的弱智的时候,你应该相信,人们对于CCTV批评,正是为了帮助你们能够更加容易的把你们的“有思考,有深度,有批判性”展示出来。

你的,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迅弟儿 于 2008-5-29 15:16 编辑 ]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8-5-29 13:54 发表
第三,社会责任感。这个东西有点虚了,其实我个人理解,你的报道对社会有益就是有社会责任感。可惜,是否对社会有益又是一个主观判断的问题了。我觉得,这位24岁的作者和许多对该文表示赞赏的一定觉得这篇文章真实而且与众不同的记录了灾难,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我的看法是,一个只描写了一个指头真实的、有意识的掺杂了个人感受的文章(换句话说一篇并不真实客观的文章)已经完全背离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新闻准则,不可能是对社会有益的,因此也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
-----------------------
愿和新网友有点热血讨论一下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何谓有社会责任感,在西方的语境中就是符合公众利益,而公众首先必须拥有知情权才能判断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当年美国记者爆光水门事件,近年披露美军在伊拉克的疟囚事件等就体现了最大的社会责任感,虽然这些报道都是负面的,如用中国特色来看的话,那绝对是影响政府和军队的形象,社会效果很恶劣。然就像政府不是用来表扬的,媒体的功能就是批评和监督。
另,所谓真实就是由一个个真实的“指头”组成的。谁敢说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真实?除非以三个代表自居。
施女士这个回答的好啊,不狂的顶一下。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一个指头的真实不是真实,这种真实是十个指头的真实!”

请问,这一个指头如果不是真实,又是什么?看来主贴是真实的,只是它不是主流的真实(亦即“十个指头的真实”),就被宣判为“不是真实”。
果然很cctv!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叫手,有一样东西叫手指头,还有一样东西叫拳头。你看见一根手指不能说它是手,它有可能是断指;你看拳头的时候看不见手指,但你能说它不是手吗?

纯属抬杠

我们往往只能看见的是钢铁般的拳头

但是里面的指头已经残缺不全,血肉模糊。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写的好不好与能不能发表是两码子事,问题不是出在记者身上,而是出在思想统一、围绕D中央的发稿标准上,亦即舆论的不自由上。
终于读到了许知远去了灾区现场以后写的文字,和主帖差不多的调调,当然理性得多,也有学问得多。
有些人是天才,水平极高,不过是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看人间的。
叹息一下,不再回这个帖了。

答众人

emmer,何必呢?百家争鸣吗,本来对绝大部分事情来说,就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不过也理解你。
   好吧,下面来讨论一下“指头”的问题。呵呵,其实,如果大家只是通过字面来理解或者死扣的话,任何一句话都是有漏洞的,所以我当然同意“十个指头是由一个一个指头组成的”这句话,但是“一个指头的真实不是真实”实在不是我发明的,问问随便一个有些新闻知识的人(这个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都知道这句话在新闻界的分量。我之所以说楼主的这篇文章是“一个指头的真实”是因为我觉得这位24岁的女记者在写这篇报道时换了“选择性失明”。其实“选择性失明”是个最近很时髦的词,比如我国的一些大企业,在对自己有利时就引经据典的说这是国际惯例,却总是刻意回避国际惯例中对自己不利的条款(比如前一段时间各大航空公司的超售机票事件)。我读了这篇文章也有这样的感觉,我感觉这位24岁的女记者在写这篇稿件前就已经把它定了一个哀伤的基调(主题先行,这到也没什么不对),然后问题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放大了某些东西,而且是文学化的放大,而过滤掉了另外一些东西,所以只是“一个指头的真实”。当然,也许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位24岁女记者写的确实就是她在现场全部看到的:没有努力,只有无助,没有勇敢,只有哀伤,没有值得赞美的,只有让人流泪的,可我不太相信,也许我太CCTV了吧,呵呵。
    另外,至于社会责任感吗,这个“只有一个指头真实”的文章显然很难具有多大的社会责任感了。即使再退一步讲,是不是“十个指头真实”的东西就一定有社会责任感呢,当然不是,不仅不是有时候还非常没有社会责任感。例子非常简单,比如你知道了千真万确的国防机密就立刻报道出去,这不仅没有社会责任感,还是犯罪。但是当这个机密时过境迁成为解密的国家档案时,你再报道就反而是很好的新闻了,所以什么时机报道也非常重要,这种立意哀伤(或者还有点颓废)的稿子即使是“十个指头的真实”(这是退一步讲,对这个稿子来说它只是一个指头的真实),在万众一心,需要鼓劲的时候出来我个人觉得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许多正在灾区的人看过之后的痛骂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这更说明了这个24岁的记者缺乏一些社会责任感,也许是太年轻没有经验吧。
   声明一下,我以上的评论都是把这个稿子当作发表在纸媒上的新闻报道而言的,如果这是小说中某个场景的描写或者是一个长篇报告文学的一小部分的话,很可能是不错的文章。
   再说一下,我作为CCTV,的确,在苛责别人的时候自己其实也作过“一个指头真实”甚至是“一个指甲盖真实”的稿子,但是我知道在汶川大地震这样的民族时刻,我绝对不会犯这个错误。的确,现在cctv对此次灾难的报道绝对不是“十个指头的真实”,也刻意的过滤掉了许多东西,但是如果你们在灾区就知道了,同这篇稿子相比,CCTV过滤掉得是支流,而这篇稿件过滤掉的是主流(可惜,CCTV并不总是这样)!
   另外再回答一下迅弟,其实对于CCTV的批评有很多我非常认同,我甚至希望你们的批评能再尖锐一些,因为我非常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也想早一天自由的呼吸啊,兄弟。再说两句,其实批评是非常有益的,即使是恶意的,比如国际上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当然更包括言论自由的批评),虽然有很多批评的人和组织别有用心,但是毫无疑问,无论哪种批评都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如果没有这些批评就麻烦了。但是,我只是希望你们在批评的时候,能够做一些调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崇尚争鸣,倡导理性,认同多元,鼓励宽容。说的多好啊!
CCTV过滤掉的,被周记者补上了,而CCVT强化的,被周记者选择性失明了,这不挺好的,正好互补。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答zoufeng

老兄,我能把你上面说的这句话当做是本着认真的态度吗?还是开玩笑而已?如果是开玩笑那你就不用看我下面的文字了,因为你肯定能想得到,如果是认真的我就回答你。
    第一,无论是谁选择性失明都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用一种错误去弥补另一种错误,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越来越糟。就算有时候真的像你说的,出现了某一次互相弥补了,但是我们能寄希望于那剩下的更多次也这样幸运吗?
    第二,对某些场合和事件,不妨尖刻甚至恶意一些都无所谓,但是你觉得在汶川大地震这种民族时刻这样做合适吗?
    呵呵,无论如何,在这个论坛上找到了许多真的是要讨论问题而不是谩骂的朋友很高兴。
我觉得,在这次大地震的报道中,其实是任何一次灾难的报道中,我们应该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无论是对事实的报道还是对事件的评论与反思或者仅仅是单纯的愤青。人文关怀,其实不是一个很高深的东西,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很低层次,但是我作为一个报道的参与者,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指导思想,而且“人文关怀”这四个字做起来真的好难。
    大家有能赐教的吗?
只说说我个人吧,不管道德也好人文也好,首先我需要的是真实的信息,从地震开始,我和在现场的朋友一直有艰难的电话或短讯联系(德阳和都江堰),电视主要看四川卫视和四川台,网络有百度的地震吧,凯迪,天涯。qq上有4个地震群,所以我得到很多讯息,比如**学校校长老师被家长打了等等,把这些讯息综合起来,我认为主贴里大多数描述是真实的


回复热血的帖子

我是认真的,尽管口吻有点开玩笑。

“选择性失明”这个词也许使用不当,但是,各种声音和视角的总和就是真相本身。当CCTV选择性很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和CCTV有不同选择的声音和视角。

十指连心,不知道这个词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如果每个指头都代表着某一个视角下的真相的话。至少我希望我的指头越完整越好。CCTV不可能给我完整的,我肯定会找互补的。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看主帖,如果我们把它定位成一篇规范的新闻稿,未必准确。我们的依据只有一个:这位24岁的姑娘是个记者。但结合她的上司,我觉得,她只是一名见习记者,而且,上司可能还特地给了她某种写作上的特权,允许她用一种她认为合适的文体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知道,对一个媒体来说,适度地选登一些个性化文字,也是风格拓展的一个渠道。越是优秀的主编,越不会在风格拓展上制造僵硬的雷池。
在我看来,主帖根本谈不上是篇新闻稿,作者也没打算写成新闻稿,它毋宁更像一篇个人散记。仅仅因为她是记者,就判断她只能写新闻稿,她的文字就只能按照新闻稿的标准加以评判,似乎过于机械了。
作者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忠实于自己的眼前,忠实于自己任何一个细微的感受。站在读者角度,是可能获得一些额外信息和收益的,而且,关于现场的所思所感,本身也是地震灾难的组成部分,该部分恰恰为规范的新闻稿所忽略。
我读这篇文字,从来就没有打算按新闻稿的标准对其绳之以法,另外,作者的年轻也预先被我考虑在内了。我尊重一颗年轻、敏感、脆弱的心,透过她茫然无措的笔墨,我至少知道,那样的目击,对于一位这种年龄的姑娘会意味着什么。我从中得到的,是其他新闻稿(它们可能同样优秀,或更优秀)所无法提供的。
我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作者是否写出了自己眼里、心中的灾难,如果写出了,就是一种成功。至于她的描述和感受是否可能惹一部分读者不快、令一部分读者愤怒,那本来就是众口难调的事。我只能说:它没有令我不快,更没有令我愤怒。

答zoufeng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想强调一点“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灾难的时候我觉得是“人文关怀”。当然这都是主观的东西,如果你或者其他的人认为这个24岁记者写的东西体现人文关怀或者有社会责任感的话,我也没话可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吗。只不过我是觉得这篇报道即使百分之一万的是事实,即使是十二个指头的真实,但是从它的字里行间根本读不出任何人文的东西,反而是相反的。再强调一下,仅是个人的主观感觉,绝对没有强迫别人接受的意思。
   只是想问一个问题,对于那些丧失的生命来说,对于那些无数次感动我们的人来说,这样的文字他们会接受吗(我还看过一个更恶心的,题目是“某某地方死尸成堆,家长打着手电筒认尸”,这可能是绝对真实的,但是你看到这样的题目不会浑身起鸡皮疙瘩吗)?
   其实,仁兄,由于主流媒体在中国所占的资源优势,对于天灾,还是可以看看主流媒体的,而对于人祸的事件报道,到确实可以参考一下其他有一定权威性或者美誉度地方的信息。
完全认同泽雄兄的表述,唯一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人看了要愤怒。

即使有人看了灾难幸灾乐祸,我觉得这样的人也让人同情而不是愤怒。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答周泽雄

呵呵,看得出来是个内行。我也说过,我对它的苛责是把它当作一个纸媒上刊登出来的新闻稿对待的,我没看到这份纸媒具体是怎样刊登这个文章的,所以对于其他情况没有发言权。
还有,你说的对,如果只是一种感受型的散记,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优秀的主编也确实需要鼓励不同的风格的文字,但是还是那一点,我觉得在汶川地震这种时刻,面对着6万多已经逝去的灵魂,也许优秀的主编在鼓励不同风格文字的时候也应该提醒一下这些不同的文字也应该体现社会责任,体现人文关怀吧?
另外,它确实没有令你不快,更没有令你愤怒。但是对于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呢?对于那些第一时间赶赴了前线的军人们呢?对于那些已经坚守了许多日子的白衣天使们呢?
回热血兄:
关于他人的苦难,我说过,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话题。判断一篇文章是否伤害了“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是需要严格论证的,如果是指控的话,那还需要调查。我之前也说过,即以热血兄工作的CCTV而言,它的很多报道,同样有可能伤害这些不该伤害的人,正如它也的确激励了很多人。
你提到了人文关怀,嘴上说说,当然是正确的,但如何证明这篇文章就丧失了社会责任,就斫杀了人文关怀,则是另一个需要大做特做的功课。在我看来,诚实地报道真相,勇敢地面对内心,坚定地述说真情,本身已经容纳了“人文关怀”了。热血兄显然也会认同,人文关怀未必是一件需要通过文字高调展示的东西,通过细节和真相,完全可能距人文关怀更近。
社会责任,同样如此。我们不能预先假设一种东西,并判断它足以构成一个容器,把另一种叫做社会责任的东西寄存其中。比如,我们预先假设人民需要鼓励,人民需要安慰,人民需要忘却,人民需要振作,那么,我们就可能将与此假设不符的文字视为违背社会责任。而在我看来,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而且,这个假设还可能对人民构成了贬低:我们凭什么认为人民不敢面对真相呢?我们凭什么假设人民喜欢歌功颂德呢?我们凭什么假设人民不应该沉湎于痛苦之中呢?我们凭什么假设人民在陡遭大难之际,会厌恶关于这场灾难的真实描述,反而对回避灾难细节的文字格外欢欣呢?
这些假设,施之于个人,难免因人而异,倘施诸全体,则是可笑的。
当人民事实上正沉浸在苦难中且不能自拔时,与人民同哭同悲,较之挠痒似的哄人民高兴,到底何者更好,至少也是难有定论的。
所以,热血兄预先假设这篇文章会对那些作者无论如何不忍伤害的人构成伤害,我以为有欠公允。
好像涉及到了两个话题
1. 真善美,到底那个是更重要的。在我看来,从新闻的角度,“真”是绝对第一位的。

2. 即使是“对于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对于那些第一时间赶赴了前线的军人们,对于那些已经坚守了许多日子的白衣天使们”,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理智健全的人的话,他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作为媒体也不能替他们做选择和过滤,尽管这种选择和过滤是善意的。

我们曾经很多坏事都是因为善意造成的。我个人永远把“真”放在第一位。

--------------
刚刚看到周泽雄兄的回帖,我认同,而且我认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一些人把灾区的人们都当成小孩和病人,然后想当然地替他们做了选择,什么样的文章是他们该看的,什么文章是不适合看的。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30 00:35 编辑 ]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30 00:27 发表
好像涉及到了两个话题
1. 真善美,到底那个是更重要的。在我看来,从新闻的角度,“真”是绝对第一位的。

2. 即使是“对于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对于那些第一时间赶赴了前线的军人们,对于那些已经坚守了许多日子的白衣天使们”,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理智健全的人的话,他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作为媒体也不能替他们做选择和过滤,尽管这种选择和过滤是善意的。
大哥啊,
1. 已经大家都认可了这篇稿子不是新闻稿;
2. 媒体是目标受众服务的,媒体选稿的标准是他们一贯的风格、理念和他们想象中的目标受众需要什么,媒体在选稿时作的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由于事先不可能知道,只能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媒体当然要选稿,否则就是一堆材料,当然论坛除外,论坛的选择体现在点击率和回帖量上,所以可以包罗万象,因为受众自己会选择的。而传统媒体包括门户网站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不能不替受众事先选择。而受众的选择是体现在他们买不买这份刊物,或者看不看这个频道。当然这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媒体选稿错误的直接后果是发行量下滑,信誉度受损,广告量下降,市场以此来规范媒体的编辑思路。

[ 本帖最后由 emmer 于 2008-5-30 01:10 编辑 ]
小妹啊
1. 是否新闻稿可能有专业的定义,但是作为没有去过现场的人,任何关于现场的文字我都可以看成广义的“新闻”。

2. 我希望不是所有的媒体只有一个选稿标准,而且目标读者群是单一的。简单点说,我希望百花齐放,选择越多越好。而且我认为灾区的人在阅读需求上和我们没有本质区别。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