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跟我和一曲阿卡贝拉

原文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0632
转自 科学松鼠会    作者:悠扬


跟我和一曲阿卡贝拉




在诸多音乐形式中,合唱最让我动心。
自小浸淫在和声的世界里,十余年的耳濡目染培养了对这种并行流淌的声音曲线的钟情。无论教堂里的弥撒圣咏,还是非洲部落儿童粗粝纯真的歌声,亦或阿卡贝拉(注:Accapella,人声无伴奏合唱)的俏皮幽默,和声的魅力无处不在。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一直对这斑斓声音有着别一种好奇:为何有的声音组合富有魅力直达人心,有的却显得杂乱无章,甚至成为噪音难以入耳?

事实上,早在百年前,心理学及和声学还未现雏形,文艺复兴的音乐家们就已悟得了此中“和谐之道”。大调(major mode)调式听来雄壮庄严,适于表现欢乐昂扬的旋律;小调(minor mode)调式则忧郁哀伤,适于表现柔美的乐段。
近代心理学上的研究,譬如音乐心理学家约翰·斯洛博达(John Sloboda)的实验,显示无论是成人还是对声音经验较少的儿童,都能辨别出不同音调组合的情绪差别——似乎这种对大小调和和谐感的区别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但究竟大小调从何而来,又为什么有和谐与不和谐之分,还需由心理声学家做出更多更深入的解释。
在讲述和谐之音的来龙去脉前,先要认识一个概念:陪音(Upper Partials)。虽然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来说,将声音分解为可研究的细小类别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仅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找到声音之中的细微成分。单独的音调可以“基音”,可以用一条正弦曲线代表。每个基音之上,都有比它频率成倍增长的陪音。例如,钢琴上标准C的频率为261赫兹,我们就当它数倍的522赫兹,783赫兹都为C的“陪音”。
不过,陪音的作用远非几个倍数那么简单——事实上,我们无法想象没有陪音的音乐世界如何幻化出多变的旋律和合音。首先,陪音是我们可区分的不同音色的来源:标准C在钢琴和萨克斯风上演奏的感觉截然两样,正是由于陪音在基音之上的数量和强度不同所致。其次,在不同倍数的陪音间,音调高低并非成倍增长,而是以对数(log)形式增长。例如,标准C的陪音不是高几个八度的C,而成了键盘上的C’, G’, C’’和E’’。而当两个音进入我们的耳朵后,不仅黑白键上的基音响起,他们各自的陪音(都遵循着频率对数增长的规律)也一股脑进入了大脑。于是貌似简单的两个音响,其实已经成为一盘声音频率的大杂烩(图1)。




(图1 两个基音和他们的陪音)




到底怎样的一盘大杂烩才能满足我们耳朵的需求呢?
从心理物理学早期奠基人赫尔曼·赫尔姆霍兹(Hermann Helmholtz)开始,就有无数的研究者通过“以身试音”,给不同间隔的两个音同时出现时的“不和谐”的程度打分。结果似乎当两个音间隔1、2、6、11个音时,会给人有不和谐之感。
1965年,心理学家瑞那·普兰普(Reinier Plomp)和威廉·李维特(Willem Levelt)建立了“和谐曲线”的理论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间隔1-2的两个音最不和谐,然后不和谐感逐渐下降。但当他们把陪音也加入模型后,就和赫尔姆霍兹早期得到的曲线类似了(图2):当两个音相差3,4,5,7,9,12个半音时,便形成了更“舒服”的搭配。这一结果和人类文化上大多数的音乐都十分吻合:人们更多采用“和谐”的搭配来谱曲写调,而尽量避免那些不和谐的配对出现。






图2 两个音指之间的间隔和不和谐的关系




对于合唱,亦或吉他曲、钢琴曲、交响乐等音乐形式,更常见的是三个或更多个音形成的“和弦(Chord,三个音称为triad)”。而西方音乐对待三音和弦,进行了大调和小调的区分,并且依据它们来书写下不同风格的旋律与和声效果。这样复杂的组合经过音乐家的妙手,形成了无数的经典乐章。直到今天,现代流行音乐依旧沿袭着这些固定的和弦模式。甚至在很多摇滚乐与现代音乐中,音乐家故意采用不和谐的和弦形成的诡异而古灵精怪的音乐。
如果我们沿袭两个音的“和谐图”,把他们加到三个音的关系上(包含三对两音组合),就会得到一幅三音和弦的“和谐”图。在这里,我们把中间音调和上下两个音调间的距离作为考察的变量。但如果对照西方音乐乐理手册上固定的大小调和弦时,我们会发现这个“和谐图”似乎并不完美。心理学家大卫·塔姆珀力(David Temperley)和克拉克·斯楚尔(Klaus Scherer)认为,人们对于大小调和弦的认识可能受到了日常经验的影响。由于其他的音调组合不常出现,所以我们就倾向于认为他们都是“不和谐”的,即便从道理来说他们并没有错误。


图3 三音和弦的“和谐图”




在音乐旋律中还有一个和和谐有关的问题:有候我们会感觉到一个和弦组合听起来并不“完满”,充满了“紧张感(intension)”。心理学家莱奥纳多·梅耶(Leonard Meyer)在《音乐的情绪和意义》(Emotion and Meaning in Music)一书中认为,当和弦上下两个距离相等时,由于听者很难辨明和弦的空间位置,因此容易造成和弦的“紧张”。和“和谐图”类似,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加入陪音因素之后的“紧张图”。在这张图中,标准的6个大小调和弦依旧处于蓝色的紧张“安全区”。


图4 三音和弦的“紧张图”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和谐”和“紧张”分别在不同三音和弦上是如何分布的。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就得到了“不稳定(Instability)图”——理论上我们何时感知到美妙和谐的音响,何时这种组合对我们来说并非悦耳动听。这便是日本关西大学心理学家诺曼.库克(Norman D. Cook)和田中(Takefumi Hayashi)提出了的声学方法解释音律“和谐”的途径。在他们的理论中,只有两个音时,双音共振形成的和谐最重要;当三音和弦出现时,音调间的相对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图5 三音和弦的“不稳定图”




近来,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得以进一步探讨音乐进入大脑后发生的事情。尝试将和谐和大脑神经元的活动联系起来。哈佛医学院音乐与大脑科学研 究所的神经学家马克·特瑞莫(Mark Jude Tramo)就和他的同事记录了100个猫的听觉神经元细胞对大调、小调和不和谐和弦的反应。通过统计这些神经发放之间的时间,可以得到一张不同时间间隔 (ISI)的频率表。
有趣的是,神经元在听到“和谐”和弦时的频率表明显规律些,并且成倍长度ISI出现的频率类似。而“不和谐”音产生的ISI频率就显得杂乱无章。这说明,听觉细胞对于和谐音律的反应,也倾向于产生有规律的共振——这或许是“和谐”带给我们无限美妙体验的第一步。
至于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不同和声组合的不同感受,关西大学的两位研究者认为,声音的和谐规律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在动物世界里,下降的语调常预示着威望、攻击和支配的性情。而上挑的语调则代表顺从,软弱与屈服。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这些音调的组合形式又被加强了象征的意义,并得以在世代间传递。
人类社会也有类似的场景,上扬的语调表示礼貌和顺从,下降的声音则预示着命令、要求与威严。而上升和下降似乎正对应着紧张(上下距离一样大)的和弦发通过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形成的大调和小调调式。这或许揭示了,为什么大调和小调具有普适的情绪意义,在跨文化和种族的音乐中都带给人们相似的情感体验。再一起来听这一首阿卡贝拉的《Hotel California》。想想看我们能感受这美妙的和声,原来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赋,与长期人类社会生活演化的结果——是不是很奇妙呢?
参考资料:
Cook N.D. & Hayashi T. (2008).The Psychoacoustics of Harmony Perception.American Scientist, July-August: 311-319.
Peretz I. & Zatorre R. (2003).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这是俺一直困惑的问题,不过文章看起来还是太专业了,盼音乐达人进来解释得通俗一点。
我也是看不懂,所以才转过来。模模糊糊觉得这些和弦什么的,可以直接用在构图规律上。
我也是看不懂,所以才转过来。模模糊糊觉得这些和弦什么的,可以直接用在构图规律上。
ironland 发表于 2011-8-9 15:37
这倒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构图的和谐可能真的可以像和弦一样,运用对位法什么的算出来,而不是一个黄金分割率那么简单。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8-9 18:32 编辑

晦涩极了,不是一般的晦涩,尤其是图,坐标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越看越糊涂。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8-9 18:26 编辑

调式(比如大调小调)是从哪里来的,曾是音乐上的一个难题。凡世间之物,只有两种,要么是人造的,要么是上帝造的,前者譬如语言,后者好比星辰,远山。人造语言以地理为界,比如非洲人听不懂欧洲话,除非经过专门学习,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关联,而音乐总体上来说没有国界,所以调式不应该是人造物。而凡上帝造就之物一般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可惜河流不发逗来米,潮汐拱日也不奏不出一个大三和弦。一个非人造非天然的东西,不知从何而来,这个曾被称为音乐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解开这个迷,一般是从泛音着手,也就是文章里说的陪音也叫做和音,它是一种现实的方式存在着,大多数人分辨不出的声音。

每一个有固定音高的声音都同时伴有大量泛音,比如在钢琴上摁下一个C调的do, 在这个音符之上,可能还会出现 do’ so’ do’’ mi’’……等等一连串音符,第一个音do是基音,后面的都是泛音. 最早的音阶,就是把泛音从高音部拉下来,放在一个八度以内,就成了do到do’的十二个半音了。这是自然调性,听起来很舒服,但是每个半音大小不均,导致转调困难,后来巴洛克时期一个叫马斯特的风琴手制造出一种风琴,把十二个音均等了,巴赫为了支持他,写了《十二平均律》,。泛音以混沌状态进入我们的耳朵,可惜大多数人分辨不出来,因为能听见,所以我们分得出小号与钢琴的不同音色,因为分辨不出,所以我们只能听到基音。不过有少数有极端听力的人可以捕捉到泛音,有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叫《八月迷情》,讲述的就是两个能听见泛音的天才相爱,生下一个有着超级天赋的音乐神童。

哈里森在他的一本小册子《通往音乐之路》里面有个很有趣的小实验,家里有钢琴的话可以着手试一下:左手非常非常轻地,完全不发一滴声音地摁下最低音的第二个C, 接着右手在小字一组快速而短促地弹奏一个三和弦 C E G ,有趣的事,手指全部放开以后,那个低音的C响起来了,并且带动高音的三和弦共振(本来手指离健以后三和弦的声音也应该消失),发出一个丰满的高音和声。怎么回事呢,书里没有详尽解释,留下一片神秘,只说这就是神奇的泛音在以非常复杂的方式起着作用。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在这张图中,标准的6个大小调和弦依旧处于蓝色的紧张“安全区”。
----------------------------------------------------------------------------
这句话要请教地铁迷,文章谈论的是三和弦,哪来的六个大小调和弦,想来想去只有四个。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来一曲阿卡贝拉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水色说是晦涩俺就放心了,俺就又从未开化的类人猿回到了编钟时代。
咱们列祖列宗的那些时代里,有没有阿卡贝拉?
咱们列祖列宗的那些时代里,有没有阿卡贝拉?
孬歪甭 发表于 2011-8-10 01:27
民间好像有类似的。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在这张图中,标准的6个大小调和弦依旧处于蓝色的紧张“安全区”。
----------------------------------------------------------------------------
这句话要请教地铁迷,文章谈论的是三和弦,哪来的六个大小调和弦 ...
水色 发表于 2011-8-9 18:11
嘿嘿不好意思,不太明白。
是指每个调的三和弦吗?那应该是从一级到七级的七个和弦啊?

另:关于和谐与不和谐,紧张度的大小,文中的研究角度我还没有看明白,抱歉!

而我老师张先生,却是从律制(泛音列)来入手研究的。比如:演奏(演唱)旋律,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的五度相声率,感觉高亢,比较悦耳;而朱载域先生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便于观天象的),由于方便转调,而且每个音都是固定的音高,便用在了钢琴上;纯律由于音高不固定(比如大三和弦,三音要低唱12个音分;小三和弦三音要高唱14个音分等等),组合成和声后,由于严格按照了泛音的规律,产生出了谐振,造成了不一般的效果……
原来和声是一种“谐振”,哈里森那个范例我一直感到懵懂,今天总算弄明白了。这个作者是真晦涩啊,虽然图文并茂,可是绘画专业和音乐专业都看不懂。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水色姐,不好意思,卡拉扬处理的莫扎特目前在优酷上没有找到,这里有他一段《贝七-2》,平铺直叙。抛开音乐不说,连总谱上的对位都没有做,管乐组应该出现的纯律,也一律忽视掉(感觉他都不懂什么是律制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5MjE4ODk2.html

下面是正面的:伯恩斯坦的《莫扎特第40交响曲》,所有的气口、呼吸、叹息、对位、和声,都细致处理。至于音乐感情上的处理,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感觉——反正我是很感动的,哈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xOTcyNTY0.html
地铁迷太专业了,这些专业名词,原来我以为我都懂,放在指挥中居然都不懂了。在同一首乐曲中,不同的乐器也会使用不同的律制么? 律制难道不是乐器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好的,指挥在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提醒它吗。 我想指挥中的和声应该比较好理解,关键和声能引导出一个新的意味,给予一个暗示,让它流淌出来。那指挥中的对位又是什么概念,何时需要点一下? 伯恩斯坦那个相当棒,好像卡拉扬的也不错(自己汗一下),尽管做得很少,但是那个扩张的双臂,滚滚乌云一般,将气场拎得紧紧的,恢弘博大的气势让人内心震颤,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指挥,他这个样子,倒是让我对指挥着了迷。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嗯,又看了一下,太有内容了,好像突然打开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我说的是指挥。谢谢地铁迷。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我的音乐DVD以前都是当CD来用,把视频关掉,只听音响,老天,现在才知道这么做有多傻。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地铁迷 于 2011-8-26 13:58 编辑

水色姐太过奖了,来到这里真的要向你们学习的!

管乐,尤其是铜管组(就是大号、小号、圆号等各种号),个人感觉(真的是个人感觉,并不是系统的理论!)在演奏时,完全是合唱的要求,奏出的和声是需要使用纯律演奏的,因为从织体、演奏方式、呼吸来看,管乐组与合唱非常相似!

对位,就是在主旋律演奏的同时,出现了另外一个(或几个)旋律同时演奏,节奏可同可不同,要求符合逻辑,当然,好的作曲家会把对位旋律也写得非常好听。

关于指挥的动作,我认为要清楚,手上能给乐队清楚的提示,但不能太外在,很怕卡拉扬这样,像表演一样,太外在了。像同样一首拉威尔配器的《波莱罗》,卡拉扬的指挥图示就看不出人性了,弱的时候非常死板,机械一样,而到最后的高潮,甚至是邪恶的,管乐组、弦乐组的音色非常“花”,不干净,所有管乐都在“大颤音”,简直接受不了;音乐大师切利比达克的处理,弱的时候非常美,手势也不做作,高潮时候非常激情,但是眼神绝对还是善良的!觉得他对中亚风情那段处理很有意思:右手像阿里巴巴在施魔法一样,幽默极了。所以,一直认为切利对音乐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钻研得极其细致。
卡拉扬的《波莱罗》: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3MjcyNDg=.html

切利比达克的《波莱罗》: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5NzU4OTY=.html
真的笑喷了,这两个波莱罗简直不像是同一首乐曲。卡拉扬肯定把波莱罗舞曲当成莎乐美之舞了,把霓衫羽衣,香汗淋淋,看成了弑神的先兆。德国佬演绎的法国乐曲,真是丧尽天良!

这两个视频告诉我一个道理,并不是越紧实的东西就越有型,松弛感与快乐的天性完全有可能比深沉和力量感更加才华横溢。

地铁迷平时说话风格直白而朴素,没想到谈起音乐,风格都陡然一变,字里行间风生水起,非常好看。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8-26 17:20 编辑

对位,就是在主旋律演奏的同时,出现了另外一个(或几个)旋律同时演奏,节奏可同可不同,要求符合逻辑,当然,好的作曲家会把对位旋律也写得非常好听。

————————————————————————

就是这玩意儿!我要是能把这东西弄明白了,估计就能解决构图的旋律性问题。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8-26 17:24 编辑

18# 地铁迷
讲得真精彩。能点评下祖宾 梅塔吗?
水色姐真是极负责的人,看了这两个视频,谢谢!
我会继续努力学的,以后还希望您能给予指点!
18# 地铁迷
讲得真精彩。能点评下祖宾 梅塔吗?
ironland 发表于 2011-8-26 17:23
您方便给我发些他的视频链接吗?
因为每首作品,他处理的都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8-27 21:37 编辑

24# 地铁迷
多谢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hSJtelFHQo/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zMxNg==.html


喜欢听这样的讨论,听不懂也觉得有收获。
26# 杨林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本帖最后由 地铁迷 于 2011-8-28 02:19 编辑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引子:
1、圆号一上来就跑了……;
2、钢琴前面的音,乱延长,很“拽”的感觉——其实这种延长是没必要的,使老柴淳朴的音乐外在并且不流动;
3、钢琴为伴奏(织体)的引子(有些人认为这是第一主题)的地方,弦乐乱颤音,听起来不干净,还是外在;
4、旋律最基本的起伏没有;
5、钢琴SOLO后的引子旋律再次出现,钢琴与乐队明显不合拍,当然不说巴伦那夸张而外在、自我的钢琴演奏,至少梅塔在这里应该要求巴伦的钢琴,一定要照顾到乐队整体,不能太个人主义;
6、引子结尾安静的地方,那几个铜管太花(音色、音准不好),所以没有和声效果,更没有谐振;
呈示部:
7、真正的第一主题(我一般管这里叫“擦琴”),本来应该是很阳光、很纯真的,可是乐队与钢琴都带不动的感觉,很刻板;
8、还是这里,钢琴把乐队的风头全抢了,拨弦根本听不到,或者偶尔听到了也听不清,钢琴可以说从头砸到尾,音色上几乎没有“圆”,全是“三角、菱形、方块、海胆”;
9、后面的连接段,由木管演奏,全是各自为政,没有配合、没有统一;
10、推向高潮这里,钢琴与乐队的配合很不错,比较整齐,音量配比也合适;
11、比较抒情的第二主题还算温柔,可是不够纯洁,总觉得还是太喜欢外在的表演;
展开部:
12、展开部比较短,强的地方,管乐花的没法听了;
再现部:
13、第二主题后面的高潮不错(可能是强都比弱要好处理吧),但由于前面太夸张,这里的高潮推得不是太出彩;
14、钢琴的SOLO音色很不错,而且处理上,也表现了年轻时候老柴的性格心态,善良,浪漫而潇洒,多愁善感,但没有以后那么忧郁;
15、乐队进来后,管乐的短奏太硬,不会“软着陆”,长音没有尾巴,收得太秃;
16、结尾的几个音,速度的减慢处理还是过于夸张——夸张也没关系,但要符合自然规律,渐慢不太自然,有“急刹车”的感觉,最后一个长音,也是通过自然而有的混响,并不是“人工混响”,尾巴太短。

第一乐章的感觉先呈上,第二乐章的自我感觉闲时奉上。
可能大家刚看到,会觉得评价过于刻薄,其实,梅塔的处理,正是当今世界上音乐界的普遍想象,太浮躁,踏踏实实弄音乐的很少。
要是觉得太刻薄,大家可以看我对切利比达克、康德拉伸、关的网的、福特温格勒、伯恩斯坦等怎么评论的。

多谢!
把一个不够“圆”的声音,描述成“海胆”,很奇异的比方。心痒难忍,搜了一下图片,欧卖糕得,比喻实在妙绝!!!此乃海胆尊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本帖最后由 水色 于 2011-8-28 11:19 编辑

头顶丝丝冒冷气,好犀利!没想到听音乐应该听得这么这么细,多么累人,比英语听力还难。但是报偿应该很丰厚,只有细节才是真格的,真的汁液真的滋味都在细节中。初步琢磨了一下,一个好的音乐概念里至少包含这么几条:
1、霸气内敛,华表文章越少越好。这个很有趣,最有力度的表演恰恰是反表演性的,“外在”是一种邀媚,是不纯。
2、音色要清透,齐整,尤其是管乐,一不小心就“花”了。
3、除乐曲本身要求之外,乐句收尾不可生硬,就是要软着陆,否则就是秃驴尾巴,难看。


赞一下地铁迷,期待第二章。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