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有多少书可以重印

有多少书可以重印
 作者:周立民 


    前不久,在书店里惊喜地看到重印的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与当年的小白皮本的封面差不多,底衬是作者的手稿,连坐在草地上的读书少女和在她身边翻飞的燕子的标志仍然保留在书的一角。真是久违了,但蓦地就能感觉到这才是三联版图书的模样。可别小瞧这套“读书文丛”和这个装帧,它能够让人迅速地返回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返回读书人与三联与自己的往昔时光甚至与我们国家共同走过的风雨岁月。诗人车前子在谈到这套书的其中一本时说:“白色的封面,黑字,小开本,体态是这般纤弱、瘦长,一尘不染中含有着万种风情。就这么一瞧,我就沉迷了:我像见到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一片月光。”学者葛兆光在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这些年来,在国人的读书记忆中”的“读书文丛”及其他三联版本图书。但不知为什么,这套留在人们记忆中、深深地体现三联人文特色和亲和力的小册子有一段时间却销声匿迹了,先是换了封面,让人觉得“文丛”在变味,后来连换了封面的“读书文丛”也不见了,一批什么旅行、图画之类的书打上三联的标志,似乎三联也在变味儿。于是,读者们只好到网上去买以前的老版本,去思念,去感叹。有时我是盐吃多了闲操心:三联怎么不重印这批书?读者不需要了吗?未见得吧?看旧书网上,黄裳的一本《银鱼集》的价钱已经是原价的数十倍了,而且有的书不是移到了别的出版社出了新版吗?比如,韦明铧的《扬州文化谈片》,初版十年了未得重印,只有改换门庭到广陵书社出增订本;吴中杰的《海上学人漫记》也改名《海上学人》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在去年印了增订本。自己出了书,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却拱手让给别人,这个买卖做得好像不大合算吧?(当然这也不是出版社一厢情愿的事情,还要作者配合)而且,对原版的出版社来说这算不算“资产流失”呢?我发现这并非哪个书店的个别情况,除了教材和个别畅销书之外,很多出版社似乎都不太在意图书的重印、重版、修订这类事情,好多出版社只管不断地生“孩子”,却忘了生了孩子还得“养”啊!

    而对于出版社来说,文化积累和品牌特色的形成恰恰在于这“养”书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用重版率来衡量一个出版社的真正实力,或者说看一看一个出版社到底有多少“看家书”,它的家底儿也就清楚了。像《傅雷家书》之于三联,点校本的《二十四史》之于中华,《现代汉语词典》之于商务,《辞海》《唐诗鉴赏词典》之于上海辞书……这是一个出版社长盛不衰一代代读者心怀感念的根本。而没有看家书的出版社虽然能靠哪一阵子流行什么狠赚一票,却也逃不脱昙花一现的过客命运。图书的生命长度远远要比几何数量重要得多。话又说回来了,有了看家书,却不知珍惜、不去守住家底儿而大方地送给人家,这不叫败家子,也算公子哥吧?守住家底,把这份家底发扬光大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印、重版,这既是让以前的成本投入不断产生、扩大效益的良策,又是扩大自己的品牌形象的良机,读者代代更新,好书也代代有需求,而且对于竞争激烈的当今出版业来说,这个市场你不去占领和填补则会迅速被别人占领。还应当看到,许多图书十几年内“游历”众多出版社,除了版权交易中技术因素之外,不能不说跟出版社生出“孩子”冷漠对待寒了许多作者的心才另寻出路有着重要关系,拢不住作者的心当然也拢不住他的书,没有跟出版社合作的看家作者又哪能生出看家的书呢?钱理群还是一位讲师的时候,一家出版社接受了他的稿子,多少年后,他成了出版社“抢购”的名教授时还感念此事,所以在众多竞争者中毫不犹豫地将书稿交给了这家出版社。而如今,我曾听到作家抱怨某某出版社难道有了两个可以卖上百万册的作者就可以不理我们了吗?言语中的愤愤和寒心显而易见,一年卖个百万册或许值得额手称庆,但如果十年重印了百万册,我认为这书才算高枕无忧。

    “创新”是个大家津津乐道的好词儿,出版社的老总也不断地雄心勃勃地宣布他们又开发了多少新品种、出了多少原创书。对此,我比较保守,一是我不相信“新”那么轻而易举地拍拍脑瓜就创出来了,尤其在已经有着非常丰厚积累的传统出版领域;二是“新”也不可能动动嘴皮子就能从天上掉下来,创新也需要继承,而且推陈出新也未尝不是创新。比如说重印、重版有时候不一定就是换换封面、改改版式就交给印刷厂的事情,也可以是内容上的更新,也可以是版本的多元化,尤其是那些经典著作,普及本、简易本、纪念本、豪华本、插图本、注释本等等不同版本满足不同的读者需要,这些工作恐怕值得重视。至于,哪本书需要重印、选择什么时机重印也是大有学问的。总而言之,重印(版)决不是出版社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不仅如此,它还是你的立社之本!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当三联、中华、商务和人文社的老总是真牛啊,想一想这样的社里有多少可以重印的书吧,就这一点,他的气就比那些暴发户们不知壮了多少。几年前,中华书局觉醒了,他们开了会,也让读者参与讨论重印书目,大批读者期待已久的重印书上市了;如今,三联的“读书文丛”也归来了,引得我这个外行人也不禁大谈“重印”这种出版常识。

大有同感!

现在的出版社不知道为什么都不愿意重印。尤其是学术书,读者群特定,隔几年就可以重印,慢慢积累、慢慢赚钱,长线钓大鱼,何乐而不为?特别是现在都是胶印版,库存占得不多(与原来的纸型相比较而言)。

真搞不懂是怎么想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从读者的角度,俺也高度认同。

连动荡的时尚界都不时会闹个复古潮,相对不宜动荡的读书界,就更应该捍卫经典的力量了。每一本好书,都自成一个老字号,质量可靠,值得信赖。

一个人如果整天追踪最新出版物,我只能说他是个勤快的读者,但会怀疑他是否算得上优秀的读者。我觉得,只有一种人是有必要整天追踪最新出版物的,那就是职业书评家。粗略地说,在业余阅读中,对新旧书大致保持一个三七开的比例,也许较为妥当。至于我本人,更愿意维持二八开。读书不是买菜,新书永远不等于时令鲜蔬。

读"旧"书很占便宜.好与不好,早有品书行家给分说得清清楚楚.
从所印之书的比例上看,应该说没多少书可以重印,值得重印。可以十年重印百万册的书,那可是出版社压箱底的宝贝了。

我也喜欢读“旧”书。我读新旧书的比例,好像正好跟周泽雄先生的倒过来。新书,一般都从网上搜来扫扫拉倒。读了确实想读的,再买。

顺便说一句,在最新(2006年24期)的《读者》上看到《生命的厚味》。《当代眉批》中的文章,已经是多次读了。现在再读,还是喜欢。

谢谢古尔浪洼兄,《生命的厚味》写于十年前,我自己都有点恍惚了。
“读书文丛”已经准备重印,而且已经与作者签了新合同.黄裳的《银鱼集》旧书价格已经超过100元,而且就算重印价格也不会跌落,一版一印毕竟很少,爱书人就喜欢那种旧书的感觉,因而不惜重金求购,同样的还有《榆下说书》、《珠还访幸》等,“黄书”老版本现在已经是洛阳纸贵了。
闻道朴园富简篇,辄思耋学效前贤。何时许我嫏懁至,寝馈巾箱住十年。

我和诸位的感觉好象不一样。

前几年我每每有好的老书再也买不到的感觉。比如我们中医吧,书的质量越来越差,现在好书真的不多。而上大学在图书馆看到的出版于80年代的书,真有很多好书。那时候,还复印了不少书,有的是整本整本的复印。

可是这一二年,一二十年都没有重印的书,一下子重印了不少。特别是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了20种老书。

其他的书,也有这种情况。比如黄裳先生的书,最近安徽教育重印了。我没有买,因为2002年买了上海书店的黄裳文集,还是打对折的。

广西师大重印了不少书,都是别家出版社合同到期的吧。海上学人只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