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关于三国的话题,我推荐大家去看以下这四本书。看过以后在这个领域也就有了话语权,或许,你还有机会上百家讲坛去露露脸,像易中天教授那样风光一下。报纸报道名导演吴宇森要拍《赤壁之战》的电影,名制片人张纪中要拍电视连续剧《三国志》,还有易中天教授要在央视继续讲《品三国》,未来一年二年,有关三国的话题会不绝于耳。三国是个永久性的谈资,不单纯为了赶时髦,不单纯是为了上电视露露脸,了解一些三国相关的人和事都是很有意义的。我推荐的四本书如下: 第一本是黎东方老先生写的《细说三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早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的大后方,黎先生因为生活所迫开讲三国,受到空前欢迎,竟然创造了自费包机往返贵阳和香港赶场讲三国的奇迹,被航空公司的人认为比胡适之还要了得。《细说三国》是黎东方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开创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的一部份,其他还有《细说秦汉》等其他各朝代的专著,看过之后对那段历史的基本面貌就清楚了。 第二本是周泽雄写的《三国现代版》,岳麓书社出版。易中天书中也多次提到该书作者的名字和看法。该书的特点是用现代的想法和笔法写三国历史人物,笔锋激进,颇类似足球大腕记者李承鹏文笔的性感和灵动。该书重在评说人物,对历史进程和历史因缘没有做重点评述,对讲述史实不是很有把握,例如,他把董卓迁都写成了从长安到洛阳,整个颠倒了。 第三本是陈雪良先生著作《〈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这是一本专门讲述小说《三国演义》的专著,这书可能不太好找到了,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该书把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关联讲得比较透彻,尤其对《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思想和重要人物及对后世的影响都作了很全面和理智的分析。 第四本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刚出版的《品三国》。本人这篇文章是说《品三国》的坏话的,那为什么还要推荐别人去看呢?这如同看所谓的“国产大片”,我们花钱去买票,不是要看它有多好,而是要看它有多坏。大家都说它不好,不好得成了个话题,你要参与其中,就要先看过它。《品三国》的情况稍微特殊,因为是讲《三国志》,目前能看得下去古文的人并不多,所以只得有劳本人这样有学识、有见解、有良心的非著名学者站出来,说一些有学识、有见解、有良心的话。 下面开始,说易中天著《品三国》的坏话,篇幅所限,恕不能展开来说,点到为止,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或自己有思想方法的人一看也就明白。实在要深入细致地追究,可看本人相关文章,可查看本人新浪网博客,对本文涉及的相关问题都有详细说明。总结易中天著《品三国》如下十三宗罪,最近看到很多人批判易中天现象,估计罗列出来还会更多。 大肆引用,涉嫌抄袭 因为易教授本人在三国历史方面的积累太薄弱,对这段历史把握不到家又冒然出击,场面上好象是很轰动,但实质内容上空洞贫乏,其结果就是:让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感到味同嚼蜡,而不熟悉三国的人,听易教授所说看易教授所写,还不如再去重温一遍《三国演义》。由于准备的不充分,易书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自己说不明白就绕着走,或者把问题摆在那里不去解决,追求的是一周一讲和还没讲完就要出书。稍微对三国有所关注的人就知道,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讲不出多少新意,也没有什么新想法,很多时候整篇文字都在引用别人的说法却没有一句自己的看法,更有甚者,易书中很多地方几乎直接把别人的说法改改,就变成自己所有,奉行彻底的“拿来主义”。比较明显的有“袁绍定理”,所谓“对袁绍有用的话袁绍一定反对,对袁绍不利的话,袁绍一定执行”,这是别人早就说过的,却变成了易书的发明。还有,刘备隆中拜见诸葛亮时的情景用《西厢记》张生和红娘的对话来比喻,这也是别人用在前面了,易书竟也却不和原作者打个招呼就搬了过来。 郭嘉和诸葛亮在同一时段一个去世而一个出世,曹刘双方力量由此此消彼长,这就决定了曹刘二人最终的胜败,易书把这个很勉强的推断几乎原封不动地搬来却不写明出处。原本这个说法并不能成立,类似于“关公战秦琼”,只是一家之辞罢了,但却被易中天教授“拿来主义”了。易书《品三国》“天生奇才”这个章节中,非常生硬地把郭嘉和诸葛亮扯到一起来比较,这种别致而另类的做法,无疑是受到我前面提到的周泽雄著《三国现代版》的影响,其基本立论也是来自于对方,但易书并未给与说明。易书中其他并非原创、并非首创但却心平气和地就移了花接了木的地方,相信明眼人还会发现不少处。 东拼西凑,严重“注水” 易中天讲三国,基本手法是直接转用他人的观点或直接列出他人的文章,《三国演义》古人的要用,今人吕思勉、张作耀的要用,用起来都是直接搬来。有的引用的地方给出了出处,很多时候信手拿来也不说明。易书还有一个手段是大搞观点排列组合,自己不加分析先把众家看法先摆出来再说,却偏偏不直接亮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难下定论的时候,易中天甚至还多次说到让“你自己去想想”或“我们可以跳过这一段”之类的话,让人怀疑作者本人根本也就没有什么看法。结果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让你一次看个够,却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易书《品三国》没有在历史本质的层面谈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看法,只涉及到三国历史阶段的一些皮毛,但却能在这些皮毛上大做文章,反反复复地品咂玩味。如:曹操是怎么杀的吕伯奢?推测张绣的儿子张泉因为几种可能被杀?诸葛亮和刘备到底是谁先去见的谁?诸葛亮和鲁肃谁先对孙权表态抗击曹操?等,这些问题并不涉及历史的深层次。易书中的很多内容是拿别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和看法来说事,在别人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再作引申,很多时候干脆把别人的看法摆在那里就算了事。易书和讲座中很难看到属于本人的独特看法和观点,看不到新的思路和新的角度,大都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三国是个筐,别人说过的都要往里装”。 之所以在文章一开始就罗列出其他几本三国相关的专著,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研究三国的,也就明白了注水的说三国是多么空洞,多么有形无实。易书还把大量人们从《三国演义》中就能知道的内容拿来充数,或者干脆针对《三国演义》里家喻户晓的故事分析来分析去,可谓“史料不够,演义来凑。”《三国演义》本身是小说,在小说的基础上去讨论历史问题,如同在盖在沙子上的高楼顶上再起高楼,根基自然不牢靠。稍微翻看一下就可以知道,易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说《三国演义》中的事情,与作者标榜的讲正史的说法背道而驰。排挤出易书中参杂的大量的水分,能留下的干货少之又少;在耐心看了易中天45分钟讲座之后,在勉强被易教授莫名其妙地“笑谈”得笑了一次半次之后,听众们又能得到什么深刻的有益的认识呢? 第四:语无伦次,毫无文采 估计是因为要抢时间抢进度的缘故,这本易中天著《品三国》中不仅错误很多,而且写得相当地粗燥。有的问题讨论到一半,就一下转到另外话题上,半天又回不来,直到说完整个章节还是有头无尾。依次看完各个章节,很多章节之间毫不连贯,很多章节之内前言不搭后语,全书罗嗦重复、唠唠叨叨没有章法可循,文字表现也毫无文采可言,谈不上文字的精彩和语言的精炼,让人很难想到竟是出自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手笔,基本上类似于民间艺人用的“话本”,还是明清之前的不成熟期的话本。举对曹操的评论就可看出易中天作文的方法,不过就是不断地堆砌事例,再自行安排几个名目把这些事例划分一下;其他如分析为什么说刘备是英雄,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投靠刘备,等,用的都是这样的硬性归类法。稍微知道点三国故事或曹操故事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战时荀彧为曹操总结了四胜之说,贾诩也对曹操说了类似的四胜说,而《傅子》记载的郭嘉评述曹操和袁绍对比的十胜十败,重复累赘,明显失真,连陈寿也不采用。易书中连篇累牍这样的堆砌文字,叫做演讲草稿或叫做课堂素材更为合适,作者懒得分析也懒得整理,囫囵吞枣地都打包放在了《品三国》之中。演讲时出现的很多明显错误没有改正过来,演讲时的不准确表述原封不动地又体现在书上,来不及整理的“课堂教案”不加修正就仓促地出版发行,其严肃性和艺术性当然根本无从保证。可能是演讲日期安排得过于紧张,易中天颇有古龙写武侠小说的风格,喝得半醉了写的有,半夜睡醒写几笔的也有,结果是后面接不上前面的,前面说过的后面再重复一遍。多亏是名人呀,如果是小孩子写出这样文笔的作文,连中学老师都不会给出及格的分数。 易中天讲三国,基本手法是直接转用他人的观点或直接列出他人的文章,《三国演义》古人的要用,今人吕思勉、张作耀的要用,用起来都是直接搬来。有的引用的地方给出了出处,很多时候信手拿来也不说明。易书还有一个手段是大搞观点排列组合,自己不加分析先把众家看法先摆出来再说,却偏偏不直接亮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难下定论的时候,易中天甚至还多次说到让“你自己去想想”或“我们可以跳过这一段”之类的话,让人怀疑作者本人根本也就没有什么看法。结果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让你一次看个够,却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易书《品三国》没有在历史本质的层面谈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看法,只涉及到三国历史阶段的一些皮毛,但却能在这些皮毛上大做文章,反反复复地品咂玩味。如:曹操是怎么杀的吕伯奢?推测张绣的儿子张泉因为几种可能被杀?诸葛亮和刘备到底是谁先去见的谁?诸葛亮和鲁肃谁先对孙权表态抗击曹操?等,这些问题并不涉及历史的深层次。易书中的很多内容是拿别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和看法来说事,在别人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再作引申,很多时候干脆把别人的看法摆在那里就算了事。易书和讲座中很难看到属于本人的独特看法和观点,看不到新的思路和新的角度,大都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三国是个筐,别人说过的都要往里装”。 之所以在文章一开始就罗列出其他几本三国相关的专著,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研究三国的,也就明白了注水的说三国是多么空洞,多么有形无实。易书还把大量人们从《三国演义》中就能知道的内容拿来充数,或者干脆针对《三国演义》里家喻户晓的故事分析来分析去,可谓“史料不够,演义来凑。”《三国演义》本身是小说,在小说的基础上去讨论历史问题,如同在盖在沙子上的高楼顶上再起高楼,根基自然不牢靠。稍微翻看一下就可以知道,易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说《三国演义》中的事情,与作者标榜的讲正史的说法背道而驰。排挤出易书中参杂的大量的水分,能留下的干货少之又少;在耐心看了易中天45分钟讲座之后,在勉强被易教授莫名其妙地“笑谈”得笑了一次半次之后,听众们又能得到什么深刻的有益的认识呢?
[此贴子已经被真名网管理员于2006-12-20 21:34: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