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ianmin 于 2012-12-4 15:03 编辑
这个是09年的数据,不过,挺全面的,似乎是北京市政府主持做的。 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
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仅2000年,共有8350万名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比前一年增加了17%。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20年底,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见参考消息,2001年9月3日第5版)随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形成,中国休闲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认识和适应新的时代特点,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
尽管,“休闲”和“旅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词,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用,还颇为新鲜。何为休闲旅游?简言之,是以休闲为目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存在状态;它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它为激励人在当代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科学好奇心和接触大自然等方式,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建立在旅游基础之上的行为情趣,或者是休息、娱乐,或者是学习、交往,或者是欣赏大自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产生美好感,以实现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情、促进沟通、保健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休闲旅游还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旅游,是对传统的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做了新的延伸。
在这个概念下,对旅游主管部门、经营部门、商品开发部门、旅游项目的社会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内容。其实,早在1948年《国际旅游宪章》就对新的旅游目标和内容做出了某些规定:旅游者应该尊重接待群体的习俗、传统、宗教、禁忌、名胜和圣地;应该保护考古和文化财富;保护动物、植物和其他自然资源;应使旅游者受到好客、礼貌和尊重的接待,这是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创造特殊的产品,以促进旅游者选择一种积极的态度,并把它真正运用到假期和旅行中去。还指出,这是旅游真正的目的。同时也指出:旅游作为一种文明现象,正取代一个相互分离的世界。但是,它也会促进文明的消亡:巴比伦、迦太基、库斯科都曾经是美丽的名字。我们知道,旅游具有经济扩张的性质,因此,重要的是,巴厘、清迈、塔希提、马林克、马萨伊和其他几千个名字不致因旅游的错误,而被再此列入已经消亡的文明的名单之后。(参见[法]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行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从劳动者被赋予带薪休假的权利以来,使得旅游从有闲阶层的有限范围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普遍范围内,旅游便有了广泛性。旅游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起来之后的一种文化生活需要。旅游者的目的是“求新、求知、求乐、求得一个美好的回忆”,“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其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于光远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旅游的功能已难适应人们的需要。因此,应赋予旅游以更多的内涵。提出休闲旅游,更多地是强调一种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传播、文化欣赏,不仅能满足人的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感受能力和鉴赏眼光,让出门旅游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的休闲方式,将休闲旅游变成社会文明的一份动力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的社会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美国《时代》杂志(1999年第12期)载文预言: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学者预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休闲生活将有重大改变。华盛顿地区公共策略预测部主席莫利特说,休闲、娱乐活动及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专门提供休闲的第三产业在2015年左右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GDP中占有一半的份额。(见VOA Report: Leisure time for future, Jan 14 2000.)在2015年这段时间,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新经济革命》,2000年4月。)
那么,休闲时代将有那些特征呢?
首先,人类对“进步”的定义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促使人们渴望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进步”将越来越意味着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讲求生活品味,而且希望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下去。
其次,几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9?1?7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70-80%,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在教育事业的比重中越来越大。
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看,休闲显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标志着人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已由传统的生产?1?7?1?7消费模式逐渐地转向消费?1?7?1?7生产的模式;标志着人开始从有限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
1、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转向文化精神的消费与追求,更多的时间和钱财用于休闲,消费投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诸如购书、接受各种技能的培训、完善自我的再教育(终生教育)、健身美容、旅游、欣赏等。仅以海淀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抽样调查为例:1998年海淀区居民在以下8类文化消费项目的比例为,平均文化消费总值已占家庭收入的28.4%,其中旅游占据榜首,占家庭消费总值的45.1%; 业余培训教育位居第2位,占14.1%; 收藏\集邮等个人爱好占支出为13%; 订阅报刊\购买书籍为7.5%; 家庭文化装饰为6.7%; 文艺娱乐欣赏为5.2%; 体育健身与欣赏为4.9%; 获取信息为3.5%。据此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望下降到40%以内。那么,人们的行为动机将在更大的程度上选择于文化精神生活的享受。在一个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贪婪和自私动机逐渐衰退的社会中,从事创造性活动和享有尽可能丰富的社会关系将代替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而占据首要地位。
2、传统的工作和休闲概念已经模糊。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概念和工作时空界限;休闲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社会系统中一个建制化的事物,它会成为一种资源、回报分配、创新期待。通常的情况下,人既是在工作,也是在休闲;既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对劳动力价值的维护。早在18年前,托夫勒就指出:“大批工人早已从事每周平均只有3-4天有报酬的劳动,他们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接受教育,或者娱乐消遣------一旦我们认识到,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和劳务?1?7?1?7产消结合时?1?7?1?7旧的工作和空闲时间的区别和界限就消失了。”(《第三次浪潮》1982年)目前全世界已有145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周制,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可能进一步缩短工作制。正像成思危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已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网络的发达,办公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办公地点也可以设在家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如何利用好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传统的“先生产,后生活(消费)”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尤其在我国,历来认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价值,生活和消费统统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所以,多少年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也主要放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老百姓也一直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艰苦度日。随着“过剩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发展经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指出:“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能是可能性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实现它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住,事实上就不能成其为现实的房屋。”他接着论述说:“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而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因而“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研究休闲的西方学者则说:“由于有利于生产,休闲一直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将会崩溃;如果没有假期,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在这里,休闲新的合理性展现出来了。(《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第118页)应该看到,古典经济学家们当年的“既能维护经济价值,又能为非经济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的理想也正向我们走来。
4、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间就越多,人的文明程度越高。马克思曾对休闲时间的增多所产生的意义做了这样的论述:“真正的经济?1?7?1?7节约?1?7?1?7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劳动方式;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页)休闲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休闲消费将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生产性的消费将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透过休闲和休闲消费可以看到这一活动背后人的存在状态,促进我们重新认识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意义,重新审视人的道德伦理,重新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世界,重新树立人类的社会理想。毋庸置疑,人的闲暇消费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由从众型向个性化,由物质向精神,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因而,人的世界观、科学观、道德伦理观以及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5、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什么是全球一体化?不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不是现代制度或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也不是全球问题意识和全球共识的达成,而全球一体化应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全球化所涉及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全球一体化的出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视角正在形成。再则,以知识社会为背景,更要求文化的多元化,也必然为各国展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