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516
- 帖子
- 1098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10-11-15
访问个人博客
|
4楼
发表于 2012-12-25 19:51
| 只看该作者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马儿没两天就会饿死,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老百姓能够感觉到。这里我要讲,老百姓不是圣贤,但是也不是傻瓜,常识老百姓还是有的。一旦老百姓感到问题的所在,在民主政治中,老百姓接受增加税收,接受降低福利,都是例子很多的。如果民主国家一实行民主就不能征税,他们根本就维持不到今天。大家都知道,很多民主国家实行民主了以后,老百姓是更愿意纳税了,而不是更不愿意纳税,实行民主以后税收是增加了,不是减少。
英国、法国这两个国家当初搞民主,都是因为国王收税大家不愿,说是不代表不纳税,没有我们选出来的代表审核预算,我们就不给你纳税,于是造成国王和国会的冲突,最终把国王推翻了。国王征税大家都不愿意交,推翻了国王以后,国会征税大家都愿意交,为什么?因为大家知道这个税是干什么用的,而且干什么用也是我们决定的,我们说国家要干这个事儿,国家来向我们收钱,我们当然愿意。也就是说,民主制度下,老百姓一旦认识到道理,不管是福利太高需要降,还是税收不够需要增,他们都是愿意的。
最近二十几年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游戏好象可以无限地玩下去,玩上几十年老百姓也没有感觉到这是个什么问题,以至于把这个窟窿搞得很大很大。这里我要讲,如果这个窟窿做不大,它出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是小问题,但是如果你这个窟窿积累上几十年,这个窟窿一旦掩盖不住爆发了,那就是个大问题,纠正起来就很难了。今天的西方就面临着这种局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道理很简单,和最近二十多年的全球化有很深的关系。全球化造成了一个什么条件?第一,全球化使得西方国家向全球透支有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全球化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发展了。所谓深度就是原来我们是全球做买卖,问题不大,后来我们在全球投资问题也不大,现在我们变成在全球做金融游戏,也就是说可以在全球进行透支,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因为这种透支的结果就会掩盖这个窟窿,使得原来玩不久的游戏可以玩得很久。虽然全球化使他有可能从全世界透支。
还有一个问题,投掷是借钱,借钱别人要愿意,他不是抢钱,如果是抢钱,你只要使蛮就能使到,而透支是借钱,要借钱就得有人愿意借。全球化有谁愿意给他借钱呢?他要透支,他透支谁呢?全球化深度的第二个后果是它在广度上扩大。所谓深度是从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发展到金融全球化,所谓广度是指参加全球化游戏的国家越来越多,原来是西方和他们的殖民地,后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后来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加入,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也纷纷加入,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我刚才讲的“尺蠖效应”。跟他们截然相反的一类国家,截然相反的“尺蠖效应”机制造成的结果和西方正好相反。
今天如果你到西方和中国去旅行,你第一个感觉就是西方太穷了,中国太富了。我这里讲的穷和富指的都是政府,他们的政府已经穷到了连喷泉都喷不了了,可是我们的政府富到……。拉动消费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20年,可是美国人埋怨过度消费也已经30年了,美国消费怎么压也压不下来,我们的消费怎么提也提不上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呢?只要把“尺蠖效应”的机制倒过来想一下就会知道,如果有一种机制,政府一左就可以拼命地扩大权力,但是责任你很难追问,政府一右他就可以拼命地推卸责任,但是权力照样不受限制。
这里我要讲,中国的很多政策你一定要揣测上级的意志,否则你一定行不通。我们有一个口号80年代很流行,叫做“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个口号谁听了高兴?当然是市长听了高兴,意思是说计划经济多累,老百姓生老病死、柴米油盐都要找你的麻烦,你要搞很多服务,现在市场经济很好,老百姓都到市场上自生自灭,教育市场化,医疗也市场化,什么都不用操心了,他觉得市场经济真是好东西。市场经济真的是这样吗?真正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限制市长权力的,不是老百姓不能找市长麻烦,而是市长不能找老百姓的麻烦。
非市场经济下,市长可以无限找老百姓的麻烦,我要搞国营企业,我就可以把民营灭了,我如果对哪个民营报纸不满就把你封了,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你就不能随便去找人家的麻烦,比如你搞国营企业你就要跟民营企业竞争,如果你嫌某个报纸不好,比如说《南方周末》是不是有点问题,你就得办一张更好的报纸,在市场上把《南方周末》给压倒,是不是有这样的报纸?好象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环球时报》都不错,《环球时报》的取向应该说是和《南方周末》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有点市场经济的意思了,我不封你,但是我办一张报纸跟你竞争读者,这就叫做市长不找市场找。市场经济本来应该是限制政府的权力,是市长不能找老百姓的麻烦,但是你这么一讲市长脸就降下来了,如果是我干嘛要搞,市场经济是限制我权力的我能干吗?他马上就不听。
怎么办?你要轰他,你就得说市场经济对你有好处的,你的权力还是那么大,只是老百姓不能找你的麻烦了,老百姓都自生自灭了,你什么责任都没有了,多好啊,他一听果然好,于是就有这个积极性了。在这种状态下,就会造成自由和福利双不足。自由和福利这两者都和消费率有关,有保障大家就都敢花钱。中国消费率不高和社会保障不高有关系,美国人为什么敢消费?就是因为他们有保障。有保障你就敢花钱,有自由你就会花钱。这两种叠加你就会敢花钱、会花钱。
我们国家出现另外一种问题,老是有人说中国会不会也发生次债危机,我觉得不会,因为中国根本不会出现政府穷得一塌糊涂,但是中国会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和美国恰恰相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消费不足,高度依赖外需,产能过剩,疯狂投资,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而投资产生的产能你又消化不了。很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有了中国这样的国家,西方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游戏就可以玩20年都不出问题。当然,一出就出了大问题。
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也不是从来都那么低的,中国居民消费率文革前就很低,当然比现在高,这是因为文革前经济总量很低,而消费率比现在还要高。文革结束出现了消费率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到1981年是中国消费率最高的时期,以后的一段时间一直维持了比较高的消费率,那时候你在中国听是不到拉动内需这句话,恰恰相反,那时候有一种担忧,害怕中国人消费太多。1987年青年学者王健提出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发展方向,被国家采纳了,这就是后来国家转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开始。王健的报告讲得很清楚,中国要走这条路最大的障碍就是老百姓消费太多,使得腾不出东西来出口,我们生产的东西老百姓消费还不够,拿什么去卖?因此他提出一个主张,要限制中国的老百姓消费。这个计划中央很赞成,就接受了,而且从87年到89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进行所谓的消费降温,可是基本上毫无效果。
什么时候出了效果?90年代开始是一个拐角,中国消费率掉头向下,从53%连续5年掉到了35%。这是怎么造成的?90年代和89年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个我不用讲。89年是一个拐点,以后连续5年就低到了35%,这时候就开始有拉动内需的说法。从1994年开始,中国开始提出拉动内需,而且94年开始中国出现了大顺差,中国改革前十几年是逆差,最大是1985年,一年的逆差相当于此前30多年顺差的总和。我觉得顺差和逆差哪个好,你是不能绝对说好的。
94年出现外贸顺差,美国人消费给我们打了一个白条,这个白条就是美元,我们有了这个需求就继续投资、继续生产。当然我们也觉得这是个问题,然后就提出拉动内需。虽然94年提出拉动内需,但是内需越拉就越低,消费率从94年的43%到了2007年已经掉到了35%,是最低点。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2001年以后我们入世了,入世以后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进一步加速,从而造成中国双顺差急剧扩张。当时的情况是GDP每年增长10%左右,外贸顺差每年增长30%左右,国家财政收入每年也增长30%左右,而老百姓的实际消费水平每年增长大概在2%到3%,大概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低消费率呢?当然造成低消费率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讲外向型经济消费率都不会高,因为是出口拉动的,如果消费了,怎么出口呢?所以消费率降低在外向型经济阶段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知道东亚“四小龙”都搞过外向型经济,因此他们都有过消费率下降的时期。日本也搞过,他们都有消费率不高的时期。可是很有趣的是,即使在他们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最明显的时候,他们的消费率还是比我们要高。日本、台湾1980年是55%和51.5%,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等都是这样,基本上都没有低于50%,他们都是外向型经济,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在高增长的阶段消费率也会比较低,因为高增长是需要投资的,投资就需要积累。高增长经济消费率也比较低,这和政治体制也没什么关系。然而同样是高增长国家,比如印度前些年经济增长仅仅次于中国,在全世界排老二,增速也非常高,然而印度消费率在高增长时期也下降了,但同样比中国还是高得多。印度在经济增速最高的时候,他08年9%,中国10%,中国消费率是30%多,他是50%多,所以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经济对外向型经济非常依赖。如果我们的GDP每年增长5%,大家就会觉得这个日子会急剧恶化,我们的经济增长10%,给人的感觉就像西方经济增长2%到3%的感觉,我们如果经济增长5%,在西方的感觉就像经济每年负增长7%到8%,这就是因为消费率太低造成的原因。高增长也会压低消费率,但是也不至于这么低。
还有第三种情况也会压低消费率,那就是转型。大家知道,转型尤其是转向市场经济,它会拉动出口。中国和东欧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出口都大量增长,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东欧出口虽然增长得很快,但是进口增长得更快,至少也差不多,所以东欧国家现在没有一个是高顺差的,他们基本上是外贸平衡的,甚至还有逆差的,只有中国是顺差十多年呈爆炸性的增长。
从这个现象中,你就可以推出它产生的很多问题,和美国截然相反的问题,美国出现什么问题,你倒过来就可以判断中国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说美国的政府太穷,你就可以推出一个中国的政府太富,诸有此类。中国需要有人透支,你看现在欧债危机一出现,欧洲就有人跑到中国,要求中国人救欧洲。中国人是傻瓜吗?中国凭什么救欧洲?我们救欧洲也好,买美国的国债也好,老实说也不是去做雷锋,我们就是对外需有依赖。最近美国两年消费率在下降,储蓄率在上升。他们的消费越来越变态,而我们的增长越来越畸形。这两种体制只要有一种玩不下去,第二种就很难持续。
讲得简单一点,如果中国经济正常,他们就可以透支中国。如果美国或者整个西方没有这种机制了,那我们的外需向哪里找呢?因此双方只要有一方变化,第二方也得变。而这种变化,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你变还是我变。讲得简单一点,现在有人说美国在学中国,其实美国人是不可能学中国的,但是我要说假定美国人真的学了中国,他们现在的问题就会一扫而光。道理很简单,美国如果突然间实行了专制制度,我取消你的自由说取消就取消,没有自由你还能消费吗?我取消你的福利说取消就取消,没有福利你敢消费吗?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没有了,消费率一下就掉下来了,就像我们89年以后的状况,问题是美国人愿意干吗?大家知道,目前的经济危机很多人说是福利国家的危机,福利国家的危机老实说就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当然这个社会主义指的是民主社会主义。
在美国最明显,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汽车业不行了,不行的是什么?是底特律的三大社会主义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的老汽车厂,特点是工会非常强大,福利极其高,不但工会福利很高,连产权结构也是,这三大汽车厂中,工会持股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你不要以为这是资本家的企业,基本上就是工人的企业,但是这三个企业都面临着历史上最差的状况。什么企业比较好?美国汽车业也不是一点好的都没有,美国南方有一些日资、韩资的汽车厂,办得还不错,生产本田、现代,这些厂的特点就是完全资本主义,工会比较小,福利也不那么高,这些厂干得还是不错,但实际上还是不行,我想如果他们像中国那样大量用农民工,我想他们会更有活力。
假如美国学中国,肯定就会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是美国人干吗?而且就算他们干,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现在搞的这一套尽管有很多问题,但还是能够增长GDP,拉动出口,虽然消费率低,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上升,我们还是能够维持一个消费水平的增长。 |
地狱里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