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半途而废》全部出自张作耀
钟 少 松
易中天是一个常常令我感到震惊的作家,我在《我不怪易中天抄袭,我只怪他抄袭都抄错》一文中曾经说: “其实说穿了,易中天品历史,品来品去,所凭借也就只四样功夫——引用古书、翻译古文、妄加附会和抄袭别人。在乙醚心目中厉害得不得了的易中天,在我眼里底牌不过如此。令我感到震惊的是:易中天不仅引用古书、翻译古文和妄加附会时频频出错,他甚至连抄袭别人的时候都会抄错!” 我这段话的话音尚未散尽,易中天便接着又干了一件更加让我感到震惊的事情:2006年10月15日《百家讲坛》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国》之“半途而废”竟然全部是从张作耀书中抄来的! 为了证实我的观点,现将易中天《品三国·半途而废》的内容及其来历分节罗列如下,以供核实: 1、曹操名为征张鲁,实际上是逼马超、韩遂造反。诸将劝阻曹操,却不知曹操本来就是要逼马超、韩遂造反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89页。 2、有人提醒曹操关西长矛不好对付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0页。 3、曹操北渡黄河,差点被困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1页。 4、马超、韩遂请和,贾诩叫曹操使离间计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2页。 5、离间计有可能,因为马超、韩遂关系微妙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0页。 6、曹操与马韩遂“交马语移时”,马超问韩遂谈话内容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3页。 7、曹操与马超、韩遂再次相会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3--194页。 8、曹操致韩遂信让马超起疑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4--195页。 9、曹操打败马超、韩遂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5页。 10、曹操征孙权,先给孙权写了一封长信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199--200页。 11、曹操征孙权前,孙权已将治所西迁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00页。 12、孙权在濡须口建“军港”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00--201页。 13、“草船借箭”原型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01--202页。 14、“生子当如孙仲谋”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02页。 15、曹操因后方安稳撤军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03页。 16、张卫劝张鲁先不降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18页。 17、曹操攻克阳平城的多种说法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18--219页。 18、阳平城失陷,手下劝张鲁抵抗一阵才投降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19--220页。 19、刘晔、司马懿劝曹操入蜀,曹操得陇不望蜀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22--223页。 20、刘备怕曹操,在徐州看到曹操旗帜就跑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28页。 21、刘备听取法正建议攻汉中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28--229页。 22、刘备要诸葛亮增兵,诸葛亮请教杨洪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30及225页。 23、曹操下鸡肋令撤军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33页。 24、刘备称汉中王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34页。 25、法正认为曹操撤军是因为“内有忧逼”一节。 参见张作耀《曹操传》第225页。 整个《品三国·半途而废》,从头到尾,真正属于易中天的只有两处:一处是说曹操“狡猾狡猾的”,另一处是将“破马、韩”和“征孙权”都说成是“半途而废”(张作耀《曹操传》只说“伐张鲁”是“半途而废”,易中天的说法即是由此附会出来的)。 2006年10月22日《百家讲坛》播出的易中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也基本上出自张作耀(中间插播了两段吕思勉的《三国史话》),但是《品三国·得寸进尺》至少还提到了张作耀和吕思勉的名字,所以我不说它。而《品三国·半途而废》的基本内容全部出自张作耀,易中天居然一次也没有指明这些是张作耀先生的观点,不知道乙醚朋友对此作何感想! 任何其他人讲三国史事,都会多参考几本著作:你讲“征孙权”,总得参考一下《孙权传》吧;讲“伐张鲁”,总得参考一下《刘备传》或者《诸葛亮传》吧;遇到“交马语移时”的“移时”和“野麋”要解释,总得查阅一下《辞海》之类的工具书吧。惟独易中天艺“低”人胆大,单凭人家张作耀写的一本《曹操传》,就瞒天过海,大品特品品出整整一集《品三国·半途而废》来。但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而且学问的报复心也是很强的。就在易中天瞒天过海忽悠观众的同时,张作耀书中对“移时”的错误解释暗渡陈仓,跑到《品三国·半途而废》中,把易中天结结实实忽悠了一回:“移时”本来是“过了一段时间”、 “过了一会儿”的意思,易中天先生看到张作耀书中说“‘时’指一个时辰,所谓‘移时’,就是超过了一个时辰(两小时)”,不作任何考证就直接搬到《品三国》中。结果不仅让他的《品三国》又多了一处硬伤,而且还成为他抄袭张作耀的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明显的证据当然不止这一处,再比如《品三国·半途而废》分析曹操致韩遂信时,说的三点内容,就和张作耀《曹操传》第195页分析的三点内容意思完全一样)。 我在《为易中天“贼喊捉贼”举两个例》中曾经说易中天“贼喊捉贼”, 乙醚朋友那可是相当相当不服气,可是不服气不行啊。现在易中天只凭人家张作耀写的一本《曹操传》,就大品特品品出《品三国·半途而废》来,连多加一本《孙权传》或者《刘备传》或者《诸葛亮传》或者《辞海》之类的工具书都不肯读。易中天自己读书如此之少,却在接受王志面对面采访时指责批评他的人“读书少”,这不是为我们提供了他“贼喊捉贼”的又一个新证据吗? 碰到像这样不断增援对手、不断给批评者提供新把柄的易中天,乙醚朋友想要不服气,还真的不行啊! 附笔: 1、张作耀《曹操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张作耀写的曹操传有两种,一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曹操传》,还有一种是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曹操评传》。据易中天自己说,他作为母本的是《曹操评传》。我只看到《曹操传》,有《曹操评传》的朋友不妨将其与《品三国》对读,或许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3、有细心的观众发现最近两期《品三国》的风格有所变化,他们为此作出了种种猜测。这些观众的发现是对的,猜测则不然。其实《品三国》风格有变的原因很简单:以前的《品三国》,以易中天自己的《品人录》曹操部分为源头,以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为母本,同时还参考了周泽雄等多人的著作,其中也不乏易中天的个人体会,表现出来的是带有较多易中天个人色彩的杂揉风格;而最近两期《品三国》,除了插播两段吕思勉的《三国史话》之外,其他从史料到观点全部出自张作耀,易中天只不过是在张作耀提供的史料之间缝补一两针或者是在张作耀提出的观点后面附会一两句而已,表现出来的则是带有较少易中天个人色彩的张作耀风格。这样一来,《品三国》前后的风格,当然就有所不同了。 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易中天《品人录》的雍正部分中,易中天《品人录》雍正部分,前面讲雍正生平事迹的史料及观点,大量出自冯尔康先生写的《雍正传》,惟独最后讲《大义觉迷录》的一节,没有抄冯尔康《雍正传》,所以前后风格也大有不同。尤其搞笑的是,《品人录》中还突然冒出一句“雍正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把我吓了一跳:我还以为易中天先生是在给光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爱新觉罗·胤禛同志写悼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