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燕谈博客
燕谈
»
历史•反思
» 公使驻京、天朝的面子问题及其他
返回列表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剑影秋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剑影秋歌
当前离线
UID
11650
帖子
1549
精华
18
积分
2449
阅读权限
5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4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22
最后登录
2023-8-16
秀才
UID
11650
帖子
1549
精华
18
性别
男
注册时间
2007-7-22
访问个人博客
楼主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0-4-4 0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公使驻京、天朝的面子问题及其他
1861年1月11日,在北京全权处理政务的恭亲王奕?,向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奕詝上了一道长达四千余字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20日,奕詝批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至此,满清终于有了一个专门与外夷打交道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此一机构的设立,还意味着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大转变。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清廷被迫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与列强接触。然而,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并没有使得统治阶层突破既有思维模式,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饱受英、法、俄、美等国的羞辱,国与国之间平等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基于这样的国家观,近代史中便闹出了不少笑话。
公使驻京问题也许最能反映出观念与观念之间的冲突。
有一种说法认为,英国坚持公使驻京,是“以期逐渐控制清政府,使中国人民进一步陷入更不平等的待遇”,并称,“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的”(见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实际上,对于英法等国来说,互派“常驻使节”是西方惯例,所谓公使驻京,并非单向运动。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26日占领天津。由于面临联军入京的威胁,咸丰很快派出桂良、花沙纳等与英法谈判。随即,《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俄国、美国也趁所谓调停之机分了一杯羹。
茅海建综合四国条约,得出以下几点主要内容:一、公使驻在北京,觐见皇帝时用西方礼节;二、增开一些城市为通商口岸;三、外国人可凭“执照”往内地旅游、传教及通商;四、修改海关税则,减少商船船钞;五、赔偿英国银四百万两、法国银二百万两;六、对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清政府保护传教等项,各国条约较之旧条约有了更加明细、详备的规定(见《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在这几项中,危害最小甚至几乎没有的是第一条。而对于咸丰而言,这恰恰是指向了他的软肋。公使驻京并要亲递国书,这超出了奕詝能接受的范围。奕詝自小接受的是汉人杜受田的传统儒家教育,在国家观上,尤其是在与“夷人”接触的礼节方面,与他的曾祖乾隆并无差别。
1792年,乾隆八十岁,英国派出特使马戛尔尼来华,目的无非是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及协定海关税则。这一次的觐见,应该说与大炮胁迫下的驻京,形式上完全不同。乾隆对于接见这位特使并无不同意见,只是要求对方行跪拜礼——这是对藩属贡使的要求。对于马戛尔尼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不过,这位特使也很能变通,有条件地接受,条件是:将来中国特使到伦敦,也得向女王陛下行跪拜礼;或者中国派人向他带来的英王画像行跪拜礼。对这种平等要求感到不适的乾隆当然很不高兴,拒绝了马戛尔尼商业上的要求。
从乾隆朝一直到咸丰朝,英国的平等要求从和平而一变为武力,清廷的夷夏之防却没有任何变化。此种政治及文化的观念当然来自儒家传统,目的是为了保持皇帝在官员及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对于专制皇朝而言,这种“身体政治”是头等大事,在观念中甚至关乎王朝的兴衰,怎么可能随意而为呢?
公使驻京的问题不仅把咸丰搞得焦虑异常,而且使得奕?等人心力交瘁,甚至让夷人也觉得很怪异。在英人看来,这个问题并非最重要。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奕?与英法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及《中法北京条约》。爽快地签订两约,与英法不提“亲递国书”一节很有关系。奕?原本以为奇货可居的人质巴夏礼对奕?说:“此节(亲递国书)原非条约可比,彼此无庸勉强。”
在谈判中,对方果然没有提到“这一节”。但咸丰并未放心,“其亲递国书一节,虽经巴酋及恒祺言及,作为罢论,照会中究未提及,亦须得有确信。”奕?对此当然也没有特别把握,对此,咸丰大为恼火,发出“致令夷酋面见朕弟,已属不成事体。若复任其肆行无忌,我大清尚有人耶!”的高分贝怒吼。(见《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七册P2503,转引自《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P260)
在国力强盛时,面对和平而来的夷使,跪拜礼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奴役感,且切实满足了天朝上国的虚荣心。而在明知武力不敌时,皇帝仅仅对公使驻京及亲递国书这一项都不愿意面对——这不仅是因为让对方三跪九叩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而且很可能对方还会借此羞辱皇帝。对方跪拜属于政治常态,那么,只是三鞠躬的礼节性觐见已经属于侮辱了。职是之故,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咸丰对亲递国书“这一节”的厌恶及害怕了。
从要求对方跪拜,到拒不接见隐藏身体,为的都是保持天朝的“尊严”。不过前者是对对方的要求,后者乃是逼不得已。
2010-4-4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网事情缘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网事情缘
当前离线
UID
8306
帖子
5745
精华
13
积分
6395
阅读权限
10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7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1
最后登录
2014-6-12
名家
UID
8306
帖子
5745
精华
13
性别
男
注册时间
2006-8-11
访问个人博客
沙发
发表于 2010-4-4 01:44
|
只看该作者
已阅,转礼部。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回复
引用
TOP
剑影秋歌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剑影秋歌
当前离线
UID
11650
帖子
1549
精华
18
积分
2449
阅读权限
50
性别
男
在线时间
4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22
最后登录
2023-8-16
秀才
UID
11650
帖子
1549
精华
18
性别
男
注册时间
2007-7-22
访问个人博客
板凳
发表于 2010-4-5 00:36
|
只看该作者
阅,转刑部!
回复
引用
TOP
什么都略懂一点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什么都略懂一点
当前离线
UID
13464
帖子
1837
精华
0
积分
1837
阅读权限
50
在线时间
54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5
最后登录
2014-8-13
秀才
UID
13464
帖子
1837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3-5
访问个人博客
4
楼
发表于 2010-4-5 22:29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这个操蛋下跪的坚持,直接造成了园明园被毁,鸦片战争的暴发与失败。
回复
引用
TOP
showcraft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showcraft
当前离线
UID
12226
帖子
6753
精华
10
积分
7253
阅读权限
220
性别
男
来自
上海
在线时间
60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19-12-30
总版主
UID
12226
帖子
6753
精华
10
性别
男
来自
上海
注册时间
2008-4-12
访问个人博客
5
楼
发表于 2010-4-6 10:37
|
只看该作者
阅,成立并转总理衙门!
法国人佩雷非特的停滞的帝国也不错。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回复
引用
TOP
showcraft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showcraft
当前离线
UID
12226
帖子
6753
精华
10
积分
7253
阅读权限
220
性别
男
来自
上海
在线时间
60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12
最后登录
2019-12-30
总版主
UID
12226
帖子
6753
精华
10
性别
男
来自
上海
注册时间
2008-4-12
访问个人博客
6
楼
发表于 2010-4-6 10:3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写过一些,转来
托马斯斯当东爵士
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其基础;为首的是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1822年)
1793年的大清帝国,从表面上看来,还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正享受着他登基执政以来的第58个年头。他还要在皇位上盘踞两年,仅仅是为了避免超出祖父康熙执政60年的期限,他才于1795年10月逊位于其子颙琰,即嘉庆。而事实上,长寿的独夫,太上皇乾隆依然傲视着其疆域广阔的帝国三年直至寿终正寝。
在颇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下,大清的版图西达葱岭以西和巴尔喀什湖北岸及其西南,东到库页岛,北抵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和外兴安岭,南及南沙群岛,而大清的恩泽扩展到安南、交趾支那、暹罗、缅甸、尼泊尔、朝鲜、蒙古、突厥斯坦及中亚直至里海,四方膜拜,海内升平。
然则大清的盛世真的如此煊赫荣耀,不可一世吗?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个英国人托马斯斯当东与中国的3次纠结一窥端倪。
“11岁时作为英国派往北京的第一位特使的见习侍童;35岁时成了新特使的副手;59岁时当上了议员并极力主张进行鸦片战争:这便是那位有运气亲自参加了发生在半个世纪内的世界重大事件的见证人。”(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不错,此人正是托马斯斯当东爵士。
1792年的欧洲大陆并不太平,尤其是与大不列颠隔海相望的法兰西,法国大革命尚如火如荼。1792年4月20日,法国为了“打倒暴君”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藉“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9月22日,通过了成立共和国的决定,这个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翌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他的头颅落在装着糠的筐里,奢华无度的王后玛丽-安东瓦内特也随之香消玉陨。国民公会议员用国王的血奠定了共和国的基础,然而这却不可避免的激起了欧洲大陆以及英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君主的强烈反弹,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要说最大的受益者,可能还要算出生科西嘉的小炮兵拿破仑波拿巴了,大革命的洗礼,戎马倥偬的岁月成就了未来名动欧洲,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792年,年少的小斯当东天真活泼却绝非懵懂无知,他在一位德国家庭教师赫脱南的严格要求下学得一口漂亮的法语和拉丁语。他的父亲乔治·斯当东对他充满了希望:小托马斯是他孩子中唯一的幸存者。他的举止无可指责;他能本能地琢磨出一个绅士阶层的年轻男孩应怎么做。他边玩边学习:报纸一过目他便能背诵下来。
当乔治·斯当东的上司兼好友,曾任驻俄国沙皇陛下处的公使、加勒比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的马戛尔尼勋爵提出出使中国的使团中需要一位侍童负责给他提他身着的巴茨骑士斗篷的下摆时,老斯当东毫不犹豫,举贤不避亲的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小斯当东。
于是,一切就绪后,1792年的9月26日,拥有64门火炮的战舰“狮子”号,东印度公司的容积为1200登记吨的三桅船“印度斯坦”号和一艘小型护卫舰“豺狼”号在早潮时起锚了。为首的马戛尔尼勋爵带着副手乔治·斯当东,当然还有见习侍童小斯当东等人,作为英王乔治三世派遣访华的使团,向地球另一端的庞大帝国进发。使团人员多达近百人,包括外交官,英国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士兵和仆役。算上水手则有近700人。光是上船登记就花了几天的时间。而在海上的颠簸日子里,小斯当东也没闲着,他主要的精力就花在学习中文上。他寸步不离地跟着两位翻译,不会英语的李神父和周神父,同他们只能用拉丁语交流。孩子用拉丁文表达了他的热情:“Si matres nunc viderent!假如妈妈看到他们就好了!”而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人则由于成年人在语言上的迟钝对中文望而却步。
九个月后,英国使团船队终于在1793年5月14日到达中国,在澳门外万山群岛的珠克珠岛抛锚等候。在得到了欢迎与允许后,1793年7月底他们到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众所周知,由于礼仪,比如叩头的纠纷,最终这次本可以揭开中英外交厚幕的使团访问闹到不欢而散,不了了之。而小斯当东却因为儿童的天真率性,赢得了乾隆的欢欣。当乾隆听说11岁的见习侍童小斯当东会讲中文时,他解下挂在腰间的黄色丝织荷包,破例将它赐给孩子,他还表示希望听他说话。于是小斯当东自如地向大清皇帝表示了从他尊贵的手中接受馈赠时的感激之情。乾隆显得很高兴,但他从未想过这个孩子在未来的两国关系中将会扮演何种重要甚至是致命的角色。
23年后,1816年8月28日,当年的小斯当东早已成为了效忠大英帝国的一个有为臣民,得力官员,35岁的大斯当东。而大英帝国对于第一次使团的折戟并未死心,在强烈的贸易扩张,利益诉求的推动下,组织了阿美士德勋爵为首的第二次使团访问。此时大清帝国的皇帝已不再是乾隆,而是他的儿子嘉庆。托马斯也代替他父亲成了阿美士德的副手,使团的第二号人物。世代更替,新陈代谢的伟力在这一刻历史的舞台上展露无遗。然而这一次的访问比上一次更不顺利,连皇帝的面也没见到,失败的肇因还是礼仪问题。托马斯斯当东爵士后来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这样评价叩头风波:“在中国,所有人间的优点和美德被认为都集于皇帝一人之身。中国广大臣民的心目中除了皇帝以外,世界上所有其余都无足轻重。他们认为皇帝的统治普及全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之下,他们对皇帝的臣服关系是无限的,而他们认为外国或外国人同他们的皇帝的关系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假如他们在皇帝不在的时候向御座行供献礼,自不待言在谒见皇帝的时候要行拜见礼了。中国人称这个礼为“叩头”,它包括双膝下跪,前额碰地九次。实际上很难想像世界上还有什么礼节比它更表示行礼者的恭顺卑贱和受之者的神圣崇高了。”
又过了24年。1840年4月7日,下议院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受到处死的威胁;正在准备对中国派遣远征军。一位受人尊敬的议员,托马斯·斯当东爵士起身发言。48年前,他随前往中央帝国的第一个英国使团在朴次茅斯登船。他正是由朴次茅斯选出的议员。他说: “北京朝廷有权强化司法措施以制止鸦片贸易。但迄今为止对外国人最重的处罚是禁止经商或驱逐出境,现在它能粗暴地判处他们死刑吗?这种追溯既往的做法是对人权的不可容忍的侵犯。中国人要像对待他们的叛乱分子一样用剑刃来对待英国人,我们要小心!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无权加以放弃。”
全场肃静,倾听他的这番讲话:所有人都知道,不仅没有一位议员,而且没有一个英国人比他更了解中国。他曾经两次作为使团成员访问中国,第二次还是使团副手,而且他已在澳门和广州居住了近12年,先是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专员,后来成为该公司的代理人。作为第一个会讲中国话的英国人,他是向西方揭示曾被传教士的乌托邦主义所掩饰的中国的另一面的首批英国汉学家之一。
几分钟后,大厅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以表示欢迎他的结论:“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59岁的老斯当东,他肯定明白他的言辞会对与自己结缘近50年的古老帝国造成何种山崩地裂的影响,而此时的皇帝也早已不是嘉庆了,他是乾隆的孙子,嘉庆的儿子,道光。
注:大量参考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回复
引用
TOP
闲云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闲云
(晓寒)
当前离线
UID
14706
帖子
1745
精华
3
积分
1895
阅读权限
50
性别
女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7
最后登录
2014-6-1
秀才
UID
14706
帖子
1745
精华
3
性别
女
注册时间
2010-4-7
访问个人博客
7
楼
发表于 2010-4-7 22: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历史,已经是"老大帝国"的笑话了.
天朝的面子. 呵呵,08奥运,如出一辙,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之下,仍然是"天朝的面子". 可惜,也没真的挣到多少面子. 如吾辈之人在海外,听到的,是老外的诧异,"你们中国不是还有很多上不起学的穷孩子吗? "
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回复
引用
TOP
返回列表
人文区
阅读•创作
作品会馆
文教•科技
科技天地
艺术•收藏
收藏交流
学术区
经济•管理
历史•反思
综合区
品茶•乌搞
走马•观花
论坛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