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576
- 帖子
- 967
- 精华
- 7
- 性别
- 男
- 来自
- 西来
- 注册时间
- 2009-4-9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2: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浓酒一杯须慢品——读《枪口下的北洋》
通俗史作品《枪口下的北洋》,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共十六万字,书中阐释了北洋时代的系列军政事件,对于北洋史有着诸多新的认识。
本书作者运用了诸多口述史料,以及日本外务省、台湾“中研院”所藏档案,澄清了一些史实,并展现了北洋军政要人在处理内外事务时的另一面,即他们并不是人们印象中一贯的卖国求荣。民国建立之后不久,在外部,北洋政府便面临着一次世界大战,从中立再到参战,远在欧洲的大战引发了中国内部的无数纠纷。在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北洋政府经历了系列外交事件。
被动的,有大批德国、奥地利战俘从西伯利亚逃到中国,寻求庇护。中国根据国际公法,收容并给予这些战俘相应待遇。由于中国在一战中根据国际法善待德国俘虏,一战结束后,德国放弃了对华庚子赔款的要求,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也有了更多的道义基础。
主动的,徐世昌担任总统期间,一度欲收回失去的国土国权,他派遣徐树峥率领军队进军外蒙,兵不血刃,收回国土。又派出舰队从上海出发,取道俄国境内河流,奔赴东北,以收回中国在松花江上的航行权。但他在俄国境内被困一年,目睹了苏联红军与日军、白俄的残酷交战。
在内部,进入民国之后,满清遗老遗少并不甘心,他们图谋再起。在日本支持下,先后发动了两次满蒙独立运动。为了国家的统一,北洋政府积极应对,对分裂国家势力予以坚决打击。在东北珲春,在日本主持的苦肉计之下,1920年,马贼抢劫了日本驻珲春领事馆,并嫁祸给中国军队。事件发生后,北洋政府派人到实地进行调查,厘清事情经过,并对日本出兵珲春的行为予以坚决抗议,捍卫国家主权。
书中也对当时的社会生态予以了揭示。民国初年,国内多变的时局、社会巨大的变革、残破的农村……为了生存,无数的流民拿起了枪。在民国初年就爆发了震撼中原、蔓延西北的白朗起义。考察白朗起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北洋时代,了解生存竞争的残酷激烈。
辛亥革命后,中国走向共和,创造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对这个新兴的共和国,人们充满兴奋、充满期待,但这个新生儿,它在方方面面留着旧时代的烙印。对帝王的梦想、皇权的留恋,竟然使得北洋时期出现了两次倒退———袁世凯的帝制自为以及张勋复辟。面对此种倒退,为了再造共和,枪声弥漫,烽火四起。在硝烟炮火之下,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场人际关系之战,本书对此也有生动的描述。
要而论之,北洋时代,是枪口之下的时代。从内政到外交,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枪。枪开创了北洋时代,枪也终结了北洋时代。而以后的中国则仍然处在枪口之下。离开枪口,走向独立富强的中国,尚有待于以后的历史发展。
袁灿兴博士此书,史料翔实,故事新颖,文笔幽默,行文流畅。在体例方面亦有所创新,该书每章均为一个故事,每章又均由几个相互连贯的故事组成。从行文写作中,可以看到穿插于其中的大量北洋军政事件及人物段子,这些均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当然,本书亦有些许不足,书中论述了诸多事件,而这些事件本身就足以做出多本皇皇巨著。袁灿兴博士此书,就史料功夫而言,足够扎实,但这就如同一瓶烈酒,是否每个人都能接受,还有待读者的鉴赏。此为笔者一家之言,读者可以自证,尝试将这杯浓酒,慢慢品来。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