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谢培、刘舒羽:纪录片《京剧》——满足“国家公关时代”需求

谢培、刘舒羽:纪录片《京剧》——满足“国家公关时代”需求


发布时间:2013-06-23 01:36 作者:谢培 特约记者 刘舒羽字号: 点击: 3781次




  6月15日22时,纪录片《京剧》开始了在央视纪录频道的重播之旅,与原定的重播排期相比,整整推迟了4天。

  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雄心之作。它是“第一部中央电视台重点立项的大型原创纪录片”,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由“央视纪录频道经过两年筹备与摄制”而成—几乎与该频道同龄。在进行了此前罕见的长达3个月的预热宣传后,《京剧》于6月3日起在央视1套《魅力纪录》栏目首播。

  关注和争议同样来得始料未及。力求“带你一起感受历代梨园名家的悲欢离合,见证中华民族在岁月更迭中所共同走过的心路历程”的《京剧》,却在“史实硬伤”上打了个踉跄。关于其“四大名蛋”、“再现过度”、“浅尝辄止”的各项争议,在首播后旋即充斥网络,亦见诸报端。面对质疑,央视虚心接受,紧急修改了部分“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后,送《京剧》再度上路。

  《京剧》总导演之一的蒋樾说,“纪录片”和“京剧”两个小众化的东西加在一起,竟能引起这么大关注,是他始料不及的。其实,无论是关注还是争议,都指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纪录片发展中所缺少的,绝不是观众,而是其他。

  需求源于大国文化传播困境

  观众对央视纪录频道自制片《京剧》的期待与挑剔,很难说与他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惊喜无关。2012年,同样是在中央1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创下了7集平均0.5%的收视率,这意味着有超过700万的人群,在同一时间锁定了同一个频道。

  如果说播出之前并无太多宣传的《舌尖上的中国》属于“无心插柳”,《京剧》则打着深刻的“央视烙印”之作—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担任总监制,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担任总制片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肩负监制(之一)之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京剧》都比《舌尖上的中国》承载了更多的责任与期望。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主编了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以下简称纪录片蓝皮书),在该著作的开篇《2010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作者写道:“‘新科合并’(指合并重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筹备开播,可以被视为2010年纪录片产业内最为重要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从这当中可以看出,决策层在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变局之始就确认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们无论在投资总量还是生产规模上,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发生在2010年的这两件关于中国纪录片未来走向的具体变革,其相关指示可以溯源而上: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政府决策顶层的相关讲话。《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文化大国的决心,对外文化传播的困境,“国家公关时代”的需求,都是纪录片在这一时期重获重视的重要背景。

  在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纪录片发展的主要创作任务排位如下:展示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展现中国优美自然风光,传播科学思想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纪录片《京剧》,就是在这场自上而下的纪录片推动进程中,“龙头单位”央视纪录频道借“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作出的反应。

  央视纪录片的变迁

  在央视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之前(2011年1月1日),占据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媒体纪录片总产量一半以上的中央电视台,年纪录片产量也仅仅维持在3000小时左右。2009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许多与之相关的大型纪录片涌现,达到四年内的产量峰值。何苏六指出:“这反映出中国纪录片制作机构往往将资金和制作力量集中投资到这类特殊题材上,而可能会忽略其他题材与内容的开发。”

  同样是由中央电视台集中资源制作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在上世纪80年代,从“文革”中走出的央视人,自《丝绸之路》(1980年)开始,渐次推出了《话说长江》(1983年)、《话说运河》(1987年)、《河殇》(1988年)等,均形成了社会性的公共话题或事件。

  1993年,《东方时空》诞生,其设定的固定纪录片时段“生活空间”,因“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迅速走红,也被各地方台纷纷效仿,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关注现实、关注人的命运的纪实传统自此建立。

  新千年前后,纪录片开始与娱乐节目、法治节目、电视剧一道接受收视率的检阅和广告商的挑选,很快败下阵来。现任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省级电视台,保留有纪录片部门或栏目的,已不足1/4。

  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上,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没有一部来自中国。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再次“缺席”。

  新千年后,中央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当属异军突起的《故宫》(2005年),收视率高达0.6%。随后由同一制作团队摄制的同类型纪录片《敦煌》、《颐和园》均未超越《故宫》。其中《颐和园》甚至苦于没有合适播出时段,只能委身于央视综合频道的夜间时段。

  《京剧》备受质疑

  央视纪录频道是中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纪录片频道,作为试水之人,频道总监刘文没有想到的是,频道开播第二天收视率就达到了0.109,次日升至0.118。

  据媒体报道,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中文版在省市级网络的数字网入网率为92.3%,全国覆盖可收视人数超过9亿,观众规模达到6.6亿。其日收视人数最高突破了9400万,日收视份额最高突破0.79,比2011年翻了两番。它的成长速度和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越频道自身最初的想象。

  “纪录频道开播以来,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推出一系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风貌的纪录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由纪录频道摄制的多部原创纪录片不仅获得国内观众一致好评,《南海1号》、《故宫100》、《春晚》、《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丝路》等在2012年戛纳电视节上也备受瞩目”,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时,刘文特别提及频道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海内外媒体、网络中最引人瞩目的热点话题,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媒体和业界也给予了央视纪录频道诸多荣誉,2013年5月,纪录频道第二次蝉联“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上星频道”称号。此次专家和观众对《京剧》发出质疑声,则是央视纪录频道开播至今为数不多的负面消息中最大的一条。时代周报记者致电《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京剧》监制之一的陈晓卿,希望其就此发表个人看法,遭到了婉拒。

  刘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部片子在制作过程中,确有一些疏漏;在专家的采访、掌故的引用方面,也确有一些偏颇之处。至于片中涉及的学术界没有定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可以留待以后继续探讨。”他说:“大家对《京剧》一片如此关注,提出这些中肯的意见,恰恰说明大家对于京剧、对于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这与我们拍摄此片的宗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一致的。”

  拍摄题材遭遇玻璃天花板

  无独有偶。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5月中旬开始先后播放的12集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也遭遇了专家质疑。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奎松在媒体上撰文《“辉煌”莫建沙堆上》,指该纪录片本源、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的同名原著,不仅“大量借助或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还“‘借’得不明不白,也‘用’得极不准确”。和《京剧》的命运不同的是,相比关注度较低、专业性更强、题材更为特殊的《苦难辉煌》,并未引发进一步的媒体争论。

  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内容中,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和《京剧》此类重点扶持的自制纪录片仅占播出总量的少数(刘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13年频道自制纪录片将达到60-80小时,平均每月都有一部原创纪录片播出),《苦难辉煌》并不在其列。央视纪录频道非自制节目的来源,首先由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各频道和台属机构(如科影和新影)制作,其次从省市级电视台引进购买,此外是社会制作机构委托定制以及海外的引进购买。与有些观众感觉“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内容多为国外引进”的印象不同,他们坚决执行了《关于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各级电视播出机构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与引进纪录片比例不得低于7比3”的硬性规定。央视纪录频道给时代周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是,该频道播出的节目中,国产节目约占到75%,国外引进节目约占到25%。

  “纪录频道对委托制作的节目正逐步形成标准和要求,简而言之,就是‘好选题、好故事、好品质’,”对时代周报记者关于央视纪录频道挑选纪录片规则的询问,刘文如此表示。换个角度理解,在国产优秀纪录片稀缺、市场长期低迷导致无矩可循的当下,央视纪录频道尚未能建立起严细的准入标准。“自然类、科学类、历史类,是纪录频道对题材的主要需求,除此之外,也希望有更多时尚生活类、旅游探险类、文娱体育类、事件调查类的纪录片,并且叙事表达上强调故事化,影像表达上确保品质、力求突破。”刘文的回答,从侧面印证了纪录片学界对于当下中国纪录片没有体系,题材单一,叙事不足,类型雷同的评价。

  关于纪录片的具体购买价格,纪录片频道未向时代周报记者提供数据。

  接下来,国内日益宽阔的纪录片播出平台和增速缓慢良莠不齐的国产纪录片内容之间的供需矛盾,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刘文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将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联合组建‘中国纪录片联合播出网’,这个网络将在全国100个地面频道开播每天30分钟的纪录片栏目,纪录片节目的市场需求量又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增长。”

  需求量激增的同时,与之相伴的依旧还有笼罩着拍摄题材的玻璃天花板。在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一个论坛上,时代周报记者曾向刘文提问,独立纪录片是否有可能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他的回答是:“央视纪录频道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只要是符合标准、积极反映生活的片子我们都能播出。”

  同期,纪录片节组委会还邀请到了国际著名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代表作《鸟的迁徙》、《海洋》等)出席论坛,他说:“我拍摄的这些自然纪录片,本质上和政治片其实没什么不同,它没有说教,也没有对白,只是通过展现自然之美,让观众自己感受到教育,所以,我从来也没有放弃过政治片。”紧随他之后,一位来自广电总局的官员走上台接着发言,一一列举了七条中国纪录片导演在选择题材时应该注意、规避的内容。雅克·贝汉坐回台下,专注地听着翻译的转述。

  中国电视纪录片这几年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1.至2013年7月1日,全国将有8家纪录片频道。

  2.至2012年,有省级以上电视机构纪录片栏目77档以上,自制栏目31档。

  3.2007年-2011年,国产纪录片总产量持续小幅增长。

  4.2011年,全国省级以上电视机构纪录片生产总时长约5407小时。其中中央电视台3025小时,占55.9%;省级电视机构生产2382小时,占44.1%。

  “中国纪录片还处于粗放时代”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主编。

  特别的时间和特别的环境

  时代周报:你觉得纪录片《京剧》引发争议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何苏六:纪录片《京剧》包含着两个专业方向,一是纪录片的呈现,二是对京剧本身知识点的论定,两者合为一体。任何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题材,都会存在一些表述不当的地方,或者学界本身对此也存在争议。纪录片摄制本身也存在角度选择。京剧具体知识点门外汉不懂,需要专家指正,这很正常。

  《京剧》引发争议还有其背景原因。一是大家期待比较高,《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播出之前没有多少宣传,这次《京剧》是央视重点打造,大力营销,于是被观众尤其是小众专家仔细研读,因为对京剧有感情,所以他们比较苛刻严谨。二是在新媒体的传播中,缺点容易被放大。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曾经统计过,《舌尖上的中国》在网上的点击率是数以亿计,这是以前中国纪录片从未出现过的情况,其中绝大部分动因来自网络传播。《京剧》播放前期的新媒体宣传,让它的关注度呈几何式增长,一边“大家来找错”,另一边网络传播对“缺点”更感兴趣。于是在一个特别的时间点和传媒环境中,出现了这种争议现象。

  片子本身确实存在硬伤,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拿到数据来做以下比较:之前的中国纪录片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硬伤?《京剧》硬伤的比例是不是最多?这也将会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下一个课题。据我了解,《京剧》的几位导演是国内范围里最严谨的纪录片导演,他们绝不会想着简简单单做个片子就好。

  时代周报:借由《舌尖上的中国》的红火,更多观众开始关注中国纪录片。这种现象以前出现过吗?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已有百年历史,当然也有过辉煌。战争等非常时期不提,1949年之后的某些历史阶段,纪录片也都被看重。中国与西方没有建交的时候,纪录片被称为“装在盒子里的大使”。“文革”时期,西方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就是纪录片,例如《愚公移山》。

  改革开放后,我国也拍了很多纪录片,包括《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收视率在30%-40%之间,放到现在,完全无法想象。

  近几年纪录片经常引起社会关注,也与现在的泛娱乐时代密不可分。当泛娱乐淹没严肃文化,纪录片就比较低迷。当泛娱乐日益低俗化后,人们在心理上又会怀念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无论从历史文化或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纪录片都没有理由不强。

  选材存在过度自我审查

  时代周报:央视纪录频道在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方面是否占绝对主导地位?

  何苏六:2010年底,《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政府开展扶持纪录片专项政策是第一点,央视纪录频道的推出是政策具体实施的一部分。最近还会有更多频道推出。

  中国纪录片发展这么多年,受制于很多东西,例如体制问题、创作机制问题、创作主体和传播营销主体不分家、市场要素不明晰等。关于中国纪录片的体系,我们中心也在研究中,现在的普遍认识是:没有这种东西。央视纪录频道出来以后,至少成为了一个平台。

  时代周报:体制或机制问题,是中国纪录片目前最受制约、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吗?

  何苏六:据我观察,政府一直在调整当中。在我参加的一些由政府扶持的纪录片项目中,以前作为绝对主导方的政府,现已逐渐将话语权比重转移给市场和专家。例如在某些国家级的纪录片评选活动中,政府人员已不再担任评委。这都是好的现象。

  至于纪录片题材的限制问题,总的来说大环境很难改变。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方面也在慢慢开放。另外,创作者在选择纪录片题材时,也存在过度自我审查的情况,纪录片的播出媒体也过度谨慎了。

  如果从播出主体的角度来评价,当下的机制比以往好很多了。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等,都开始研究受众,如果只靠体制内的电视制作人员,肯定无法满足观众要求。电视台是一个播出主体,不是制作主体,制播分离是应该的。以前不分离的时候,出精品很少,一年就一两部而已。

  手法老套、形态单调是最大问题

  时代周报:如果抛开机制不谈,仅从创作质量本身出发,国内纪录片与国外纪录片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何苏六:各方面都差得很远。首先在题材上我们就不够多样,自然生态、科教大片很少,军事、航空、卫生、体育题材都不够。其次专业性也差很远,国外的纪录片,纪录呈现和题材本身的结合更专业、更紧密。这也不能怪我们的纪录片导演,在国内分工明确,纪录片导演不可能是题材专业人士。在国外,一个动物学家研究一个课题,自己就能来拍一部纪录片。

  当下中国纪录片的最大问题,还是手法老套,形态单调,用影像讲故事的技巧不够熟练。中国的纪录片导演,要么太把纪录片当回事,要么太不当回事。举一个例子,著名的探索频道并没有定位于纪录片频道,而是娱乐性纪实节目频道。中国导演在尝试纪录片呈现手段时过于拘谨,在面对题材专业性时又过于放松。总的来说,现在中国国内的纪录片,还属于粗放时代。

  时代周报:中国的纪录片人才问题乐观吗?

  何苏六:去年底,由我们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人民大会堂颁奖,中国纪录片人几乎全员到场,不超过500人。专业人才匮乏,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另一大问题。可以做比较的是,在伦敦一个城市,纪录片公司有上千家。

  此外市场经费投入也不够。举个极端的例子,雅克·贝汉拍摄《迁徙的鸟》,投入是4亿人民币,中国当年所有纪录片的投入加在一起也不到1亿。国外高标准高要求,一集投入150万美元都正常,国内普通的纪录片,一集花费10万元就算很不错,更多时候成本只是几万人民币。

  纪录片的回报不像电视剧来得快,但生命周期长,价格上需要走长尾效应。我们的投资者往往等不及。

  时代周报:在纪录片大热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大量良莠不齐纪录片面世的情况?

  何苏六:这是必然的。现在好的作品很少,将电视台专业人员和民间人士全部包括在内,中国一年的合格的纪录片产品的片长,总共也只有几百个小时。虽然有部分民间创作和学生作品值得挖掘,但总的说来还是稀少。

来源: 《时代周报》 | 来源日期:2013年6月19日 | 责任编辑:蒲文昕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