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
- 帖子
- 4410
- 精华
- 1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3-12-5
访问个人博客
|
5楼
发表于 2013-8-17 03:25
| 只看该作者
邓的这篇文字,可谓反映出国人基本认知的典型。
在“邦交正常化”的宴会上,田中角荣用“麻烦”(めいわく)表示出的“道歉”,令周恩来等在场者严重反感,险些造成外交事件。无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什么,所表达的歉意程度是否足够令人满意,但毕竟是发生在1972年的事情。
33年后的2005年5月9日,时任总理的施罗德做出类似的举止。他的方式不是“道歉”,而是请求“原谅”或“宽恕”:“对出自德国人并在德国人名下给俄国民众和其他国家民众造成的苦难,我们今天请求宽恕”(Today we ask forgiveness for the suffering inflicted upon the Russian people and other peoples at the hands of Germans and in the name of Germans,……)。注意,这里没有用到“侵略”这个词。相比德国总理,日本的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10月9日来到卢沟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他说:“……今天有机会参观了纪念馆,再次痛感那场战争的悲惨。我对于因那场侵略战争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
所谓天皇的“终战诏书”,在播放时称作“玉音”,而原始文件中并无文题,当然也就没有“终战”这个说法。全文的核心是“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受诺其共同宣言。”(朕は帝国政府をして米英支苏四国に対し、其の共同宣言を受诺する旨、通告せしめたり。)不仅通篇没有“终战”一词,也没有为接受“共同宣言”开具任何条件。
所谓“终战诏书”“只字未提侵略和战败事实,对自己的战争责任更是完全排除”这当然是事实,,时任“国家元首”和“总司令”的邓尼茨压根就没有做出类似说词,比如“告国民书”啥的。岂不也可视作”“只字未提侵略和战败事实,对自己的战争责任更是完全排除”?
中日之间有什么历史问题?1981年底年初之前,压根没有什么历史问题,所有的“历史问题”都出在之后。为什么?就是因为宝钢下马,日本方面向中方交涉给日本供应商造成的损失如何处置。并告诉说,全部设备都是为宝钢特制的,世界他国再无买家可以消化。北京方面强硬拒绝谈判解决。道理很简单,倘若赔偿日方损失,那还那还下马干啥?就是因为花不起这笔钱,所以才下马的。对中方单方面且毫无协商的态度,日本社会舆论先是惊愕,继而以微词。
对日交涉宝钢善后的问题,若干高官参与其中,时间久远,难得记得清楚。至少一位不低于副总理级别者在会见日方代表团时当面说过,赔偿问题就算了吧,中国还放弃了对日的战争赔偿了呢。从而明确拒绝了宝钢违约的赔偿问题。
在1981年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在议论宝钢下马一事时,就有代表开言说,我们还没找日本要战争赔款呢,它就找我们赔宝钢的损失了。紧接着,又有代表扯出“南京大屠杀”,于是,全中国民众第一次知道有“三十万”这个数字。这样,不仅经济成了政治的问题,而且历史成了现实的问题。
再一次的麻烦是,因日元从260兑1美元升值到90左右,原本付息都颇为艰难的对日借款,因用日元记账,成了无法清偿的债务。在对日交涉此事时,战争赔款又一次用作讨价还价的牌张,弄得日本那些亲华派的人士灰头垢脸。适逢在日本颇得好感的胡耀邦下台,日方日见谨小慎微,不久就到了1989年,情形大变,再后就是天皇访华,日元贷款的问题最终如何解决就不大清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