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有关《废都》和《兄弟》的一个疑惑

贾平凹的《废都》和余华的《兄弟》,从本人的文学审美角度来看都是烂俗的,但奇怪的是,据说它们在国外都获得了什么什么奖之类。我有点疑惑:是自己鉴赏力的问题还是此类作品通过优秀的翻译师美化出彩了?就像电视台的那些化妆秀节目,一个相貌平庸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炫目的明星脸。
没看过翻译的,这两本小说名气大而已,而已,呃。。。。。。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还得看是国外什么奖,权威度如何。单单一个“国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俺一直有个怯于声张的观点:文学奖的最大功能,就是颁给不配获奖的人。
俺敢说,即使拿诺贝尔文学奖来烛照,小见也未必不能成立,更别提芸芸杂奖了。
比如,当我们强调某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者,通常意味着,若非如此强调,别人未必买他的帐。所以,提到品特之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介绍是务必要加上的,而提到海明威、托马斯·曼等人,加不加反而无所谓了。余可类推。
谢谢楼上两位学长的解答,提供了两种解释角度。
跟楼主同感。余华的《兄弟》特别像是以份“才尽宣言”。呵呵。
贾平凹的《废都》,的确是废纸一堆,抄袭古典与民间文学,不好有人告他就是了。余华的《兄弟》另当别论,至少上卷写的很真实,真实得让人感到不愉快;下卷写的很荒唐,荒唐得令人不愉快,事实上现实比他描写的还要荒唐百倍。
贾平凹的《废都》,的确是废纸一堆,抄袭古典与民间文学,不好有人告他就是了。余华的《兄弟》另当别论,至少上卷写的很真实,真实得让人感到不愉快;下卷写的很荒唐,荒唐得令人不愉快,事实上现实比他描写的还要荒 ...
杨林 发表于 2011-5-24 00:08
我上星期刚巧看了《兄弟》。
对这两本书,跟杨林同感
兄弟也陷入了抄袭门,还打官司的。

其实小说情节如何荒诞都可以,我是觉得他的叙述方式难以卒读。
罗嗦拉杂唠叨造作用力过度,不像一个受了多年写作训练的人犯的低级错误。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1-5-24 11:03 编辑
兄弟也陷入了抄袭门,还打官司的。

其实小说情节如何荒诞都可以,我是觉得他的叙述方式难以卒读。
罗嗦拉杂唠叨造作用力过度,不像一个受了多年写作训练的人犯的低级错误。
元一 发表于 2011-5-24 10:16
余华不会犯写作低级错误的,虽然他的语言风格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但节俭是他的长处,看不出有什么啰嗦,不能要求长篇小说每句话读来都有用,废话有时是为了叙事节奏的需要,有时也可能是为了增加点稿费。

抄袭一事不太知道,不好发表议论,不排除有人借此炒作自己。
余华在兄弟之前的语言(无论长中短篇)是以精致节俭准确见长的,所以兄弟写成这样才让我非常吃惊。
如果兄弟是他的长篇处女作,我就不会奇怪了。
不怕丢丑,说点外行话。文学创作的才能貌似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其实,只有抽象思维占优势的民族才有杰出的文学作品诞生,绘画也一样,中国都是一些数学一塌糊涂的人在搞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数学家兼美术家兼科学家。鲁郭茅,不管怎样鲁郭总算学过医,什么历史上四大小说,只是我们只有这点儿东西,矮子里长子罢了。诸君竟然有时间鉴赏废都和兄弟,糟蹋生命,我看不如晚上7点看央台新闻联播表演,内中也可以推测一点信息。
缺乏信仰,抽象思维能力大打折扣,主管观念形成、想象力都成问题,艺术创作还会有什么力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教授不搞学术,写时评、当媒体发言人,也是这个弱点,抨击丑恶的东西,只会现象描摹,还描摹不到家
“……文学创作的才能貌似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其实,只有抽象思维占优势的民族才有杰出的文学作品诞生,”
——极为赞同,并视为真正的内行话。
所谓形象思维,只是一个比喻,在真正的思维家族里,没有形象思维的立锥之地。国人所谓“形象思维”,不过是稍加涂抹的“联想”而已,与思维可干?
对于抽象思维缺乏的人,推崇形象思维,好歹也有占据一个战略高地的作用。
印象中,阿伦特对此有过说明。
飞廉兄和周兄都是内行。

“诸君竟然有时间鉴赏废都和兄弟,糟蹋生命”。
所言甚是。我前些年不看思想学术类的著作,尽看些垃圾小说,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