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不要像余秋雨一般讨人嫌 作者:鄢烈山 来源:南都周刊 我没有看过央视上易中天的节目。在他声名“如日中天”之后,近日我在《南方都市报》上“扫瞄”过两三篇《品三国》的连载短章,在附近街道专卖盗版书的铺子翻了易著的目录。这颇似一个过路客,看了看大伙在围观什么。 据报道,《品三国》是央视那个节目组精心策划的,他原先想谈的并不是三国。“三国”也不是易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也就是说,整个事情原本就是电视这个大众媒体的带商业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大伙别见了易中天有教授头衔就生拉硬扯地往“学术”上靠。 易中天能这么“火”,当然是他的光荣。理由很简单,上《百家论坛》的又不止他一人,还有那个被北大才子余某吹捧为比钱钟书还幽默的北大教师孔某呢。他“火”成这样自有“火”的道理。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不会特别抬举央视的节目。他们拍过那么多歪曲历史、美化专制帝王的烂剧,这些不是也被大众所欣赏吗?所以,中国的大众在文化观念方面是需要民主启蒙的。也就是说,被大众所追捧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说句公道话,易先生讲充满权术斗争的三国,固然是他的题材在中国当下有卖点的重要因素,毕竟易先生还没有公开把“厚黑学”当正经卖。请到我国任何机场的书店看看,哪一家的书不是以搞权术的为主打?是我们的精英就是这样的品质,还是书商认定他们只对玩权术感兴趣?天知道! 我颇不赞同葛红兵和梁晓声对易中天的炮轰。在我看来,此二人的小说和随笔都一样有过媚俗的倾向。他们还真有酸葡萄心理之嫌。至于“学者能否走上大众媒体”、“是坚守学术严肃性还是将学术娱乐化”,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学者当然可以走上大众媒体,成为知识精英和普罗大众的桥梁。这样的学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你要坚守你的学术严肃性,就在您的象牙之塔坚守好了;有人选择“寓教于乐”乃至做大众的俳优,那是人家的自由。社会本来就应该参差百态。 易中天的《品三国》火爆热销,得到“天价稿酬”,学界有什么好“大哗”的?你有本事也去开天价呀。 不过,易中天也要清醒,不要像余秋雨一般自鸣得意讨人嫌。要明白自己的走红确是与“当下的中国国情”有关,所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以本人从事写作的杂文和时评领域来说,梁启超、鲁迅在那个传媒远未如今日发达、有购买力的读者不及今日之万一的时代,影响力和版税收入在社会上首屈一指;台湾的李敖和龙应台也“火”得一塌糊涂;更不用说李普曼那样的美欧时评专栏作家的“火”了。然而,这些人在当下的中国是不可能与易中天同台竞争的。事实上,《品三国》的责任编辑赵南荣曾经组织过一套杂文丛书,连选题都没通过。 我说这些话没有一点酸葡萄心理,时势如此而已。我甚至想往高处说:“康乾盛世”出了一批考据大家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这样的训诂大师,这些人对传承中国文化的贡献,是谁也不应抹杀的。社会是多元的,文化也应是多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