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6:59
| 只看该作者
[首发] 俄罗斯的“李鸿章”
《维特伯爵回忆录》
作者: 维特 / 整理者:亚尔莫林斯基(整理
译者: 傅正——肖洋 / 柳思思
出版:1920年俄文原版出版于布鲁塞尔
中文出版:商务印书馆1976年10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5月
记得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翻阅过这本书。这次是一个“新”的译本,也读出一点新的体会。
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俄语:Сергей Юльевич Витте,1849年6月29日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 1915年3月1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出身于贵族家庭。父系祖上是移居原属于瑞典的波罗的海地区的德国人,母系是俄罗斯名门之后。父亲在普鲁士留学后以农艺学专家身份来萨拉托夫,与其母亲结婚。用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入赘:放弃路德宗皈依东正教,随岳父到高加索任财政局长。维特从小在第比利斯受教育,后到敖德萨读大学,读数理专业,毕业论文《无限小的数量论》。原意要做学术研究或工程师,但因家庭反对,进入敖德萨铁路局做一名官员起家。在1877年俄土战争军事运输中展露能力,并以后得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信任——预言专车高速行驶会出车祸——而一举提拔为帝国交通大臣(1892年),以后转任财政大臣(1892年-1903年),尼古拉二世登基后不受信任,任有名无实的大臣委员会主席(1903年-1905年)和第一任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1905年-1906年)。被誉为俄罗斯帝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政策制定人,俄罗斯宪法之父——1905年宪政《十月宣言》起草者。
维特作为一位能臣,在外交上主张俄法德同盟,举欧洲之力称霸世界。1895年发起三国干涉还辽,积极主张俄罗斯向东扩展,与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俄国得以在中国成立华俄道胜银行和修建中东铁路。他主张全力推进铁路的修建工作,特别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但反对激怒日本,对日俄战争表示遗憾,战败后作为俄国全权代表出席朴茨茅斯和谈,得以不赔款签署协议。但因同意割让南萨哈林,被尼古拉二世封为萨哈林伯爵。1905年革命后,建议要么全面专制,要么答应宪政,并尼古拉二世推出来应付局面。全力争取到与欧洲银行界缔结一批贷款协定以拯救俄国财政。1906年因完全失去沙皇的信任,被迫辞去首相职务,由斯托雷平接任。
当年第一次阅读本书时,主要兴趣几乎都集中于其与中国有关的经历。直到今天中国的评论者大多仍然将他视为“俄国的李鸿章”(就签订丧权辱国外交协议和类似洋务运动的工业化指导),或者是争辩李鸿章并没有接受过维特提到的为中东路协议而给予的贿赂。
这次阅读,却发现当年忽略了他有关俄国社会政治的一些评论,实际上也是蛮有意思的。
有关俄罗斯专制政体的分析。沙皇仅仅对上帝负责,而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使得政治发展缺乏明确方向,给卑鄙小人提供太多的机会。当沙皇在性格上无法令人信服时、缺乏远见,喜欢玩弄小伎俩,就“没有办法将国家之船驶入平静的港口”。尼古拉二世讨厌知识分子,“舆论对我有什么关系?”有一次在宴会时有人提及知识分子,尼古拉二世感叹“我多么讨厌这个词啊!我能下令国家学院把它从俄国字典里删除就好了”。不过,在尼古拉二世登基时,发生莫斯科霍顿卡矿区群众踩踏事件,死了大约2000人。消息传来,时维特正与李鸿章交谈。李鸿章评论说:“记得我做总督的时候,我所统辖的省份约有一千万人死于黑死病,但我们皇帝一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他添无用的烦恼呢?”维特评论:“我自己想,我们毕竟还是比中国人先进。”
关于农民。1861年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但法律上却没有明文规定他们对土地的权利,在任何盛行村社所有制的地方,农民甚至不知道哪一处是归他所有的,遗产继承权是依据模糊不清的习惯制定的。所以农民到现在还不是根据法律占有土地,往往是根据任意的判断来占有土地。……赋税的增加也没有较明确的规定,只是由地方政府任意征敛”。直到1905年宪政宣言后,仍然不愿废除村社制度,这样“只要农民知道他们所耕的土地可以随时给予村社别的人,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依照普通法律分配二世依照惯例分配,也就是往往由官吏任意处置,他们邻人所欠的捐税也要他们来缴纳,最后,他们完全听从农村警察长的支配,就不可能发展他们的生产效率或创造性”。
关于俄罗斯的反犹。维特最担忧的社会危机之一,就是持久的,由朝廷官府暗中发动的反犹运动。尼古拉二世及皇后都支持黑色百人团的反犹活动。“皇帝和皇后都认为这些右翼的无政府主义者能够挽救他们的皇朝”。1907年6月3日公然发电报给“俄国人民协会”(黑色百人团的一个组织),赞许其种种恐怖活动,“并明言他将来要倚重这一帮凶手”。
从维特对于俄罗斯政治的这些评论看来,比李鸿章的政治眼光还是要高明得多。将他称之为俄国的李鸿章有点委屈了。他是属于近代世界的人物,而不是最后的古代大臣。“我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仅仅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