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395
- 帖子
- 4818
- 精华
- 32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7-6-8
访问个人博客
|
31楼
发表于 2008-3-11 23:1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再添点儿乱,等梦子先生过来收拾。
1、从造字方法上来讲,“女”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女”就是一个妇女双臂反绑跪倒在地的形状。根据字形,就足以推测出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比如“奴”字右边的“又”是一只手的形状,“奴”即是被别人的手牵制着的女人。再如“妇”字,是“女”旁加一把扫帚,“婢”字是“女”旁加一个大扇子。可见,“奴”“婢”都是为奴隶主服务的。在古代,未出嫁的女儿叫“子”,出嫁后才叫“女”或“奴”。再就是在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的敌人,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从这两点上也可以看出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
2、女,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女”字,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像。两腿屈膝,上身直立,上部两臂交叉下垂,胸部有乳房形状。就是一个侧面跪着的女子形象。华夏先民最早的穿衣是在身前吊一块遮布(后来变前后两块,又后来变成整块的围裙),毕竟那女有别,当女人在房中,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跪着的姿势可以把“下身”遮住。
金文在甲骨文的上部加了一横,进一步表示女性化——头簪。
小篆又去掉一横,形态仍像甲骨文一样,楷书就写成现在的“女”字形。
3、《文学自由谈》97年第4期上,毛志成先生在《"女文学史"妄拟》中的:
查查最早的文字之一──金文,那"女"字写做一个女人下跪模样,且发"奴"音。
女人被男人弄到手为妻,称之为娶。在金文中,这个"娶"字字形为"以手捉耳"。
因这种事多发生在黄昏,故而那个"婚"字也无非解义为'黄昏抢女"。
做了人妻又怎么样,看看那个"妻'字形,无非是一个女人的头上顶着个篓子模样的东西。
"嫁"字取音为"贾",买卖之意了。
上面这段文字,如果作为虚构的故事看,那倒是蛮有趣的.可惜所涉及到的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领域内的知识,因而就都犯了望文生意以今解古牵强附会的毛病.
因为无论在甲文和金文中(毛说“金文”是“最早的文字之一”也是错误的最早的就目前所知道的也只有甲骨文,金文是在有了甲骨文以后的事情)"女"的字形,并不是"下跪模样",而是也和以后的男人一样,是坐的模样.古时候没有椅凳,只能坐在地上铺的类似今日座垫的席上(即“席地而坐”是也).所以孔子才要"席不正,不坐".对于古人的坐法,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107页)中有较全面而精当的注释:
古人的坐法有几种,恭敬的屈着两膝,膝盖着地,而足跟乘着臀部.作客和见客时必须如此.……省力的坐法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最不恭敬的坐法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叫做"箕踞".
在最早的甲文和稍后的金文中,男人和女人的"下跪模样"以及今天日本男人与女人学着的"下跪模样",其实正是古人"作客和见客"时候的恭敬坐法.在甲文中表示"下跪模样"的字也是有的,那就是"跽",从"跽"的甲文字形上看,是一个人小腿贴地,大腿挺直,与小腿保持 90 度的直角,上身则是弯屈匍匐着的.这与双手放在膝上,臀部乘于足跟上的坐法是绝不相同的.至于孔子平时所经常用的蹲法,在河南鄂北等地广大的农村中,至今也还是十分流行的.而表示不恭坐法的那就是谋刺秦王未遂而受创倚柱荆轲的"箕踞"坐法了.此外"妻"头上顶的也不可能是"篓子模样的东西",至于"婚`娶"两字,因为是形声而不是会意.也就不能用声傍的"意"羼入形傍的"意",而错误地把"婚"说是"黄昏抡女"`"娶"老婆说成"以手捉耳".再从音韵上说,"女"也不是"且发奴音","嫁"与"贾"在先秦虽然都属鱼部,但是在音韵的形成上并无因果关系.说"女"因"奴"而发"奴"音,说"嫁"因"贾"而发"贾"音,恐怕都是因为"妄拟"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无稽之谈.
上面说的甲骨文,是指甲骨文发展到父系社会以后的情况。此前的母系社会甲骨文中的“女”,虽然也像“下跪模样”,却是有着后世王者的尊严和威势。那个时候的男人只能敛手俯首躬身站立一旁,还没有资格取这种“下跪模样”。因为作者对文字和音韵的不甚了了,因之而来的训诂,也就不免是盲人摸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