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2-20 09:14 编辑

金秋女侠因苹果吃不完而“强力推荐榨计机”此事值得商榷。因为苹果之类水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素,现被称之第七种营养素,对人类健康极有帮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好处:①有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②饱食感,有利于减肥;③刺激胃肠道运动,有利于排便及预防肠癌;④可使肠道对糖的吸级减慢,有利于糖尿病治疗等等。苹果榨成计,其内的食物纤维素全丢了,可惜!仅供参考。
趁还有牙齿,俺一定多吃苹果和坚果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2-20 09:31 编辑

怎样吃油
      油是属于脂肪一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既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剩。脂肪的基本功能是供应热量,也是神经、脑细胞及一些激素合成原料。人体摄入脂肪后,经消化成甘油及各种脂肪酸。人体也可以从糖类制造出脂肪酸,但有三种脂肪酸是无法制造的,称之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花生四稀酸和亚麻酸。
      食用油包括了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
      动物性油脂是饱和性肪肪酸,它能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客易沉积动脉壁而造成血管粥样硬化。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后直接转化为人体脂肪,极易造成肥胖。它的优点是不容易氧化,适合高温油炸。
植物性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如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色拉油等,又可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但也会降低好胆醇(高密度脂蛋白)作用,更不好的是高温时易氧化,形成自由基,加速细胞老化及致癌作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玉米油、豆油、葵花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降低坏胆固醇,维持或稍微提高好胆固醇。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有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
      食用油约90%由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按不同比例组成。其中色拉油是植物油中加工等级最高的,基本已除尽杂质和蜡质。适用于炒、炸、煎和凉拌。调和油是由几种油混和调制而成,适用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营养专家建议,食用油应根据自已的身体情况搭配使用,别老吃一种油。大豆油含丰富的亚油酸,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人体消化吸收率高,价格实惠。玉米油和葵花油亚油酸也高,维生素E含量也高,也是一种营养型食用油。对于一些饮食无序的人,最好选择调和油,这样能保证三种脂肪酸平衡。有心血管疾病或血脂高的人应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品。
      另外要注意:⑴油烧七分热即可,不要热到冒烟才烹调食物;⑵凉拌或熟食拌油可用橄榄油、麻油、花生油、山茶籽油:⑶用过的油,不要倒入新油中,炸过的油炒菜为宜,尽快用完;⑷储藏食用油应选择阴凉、干燥、无日光直射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2-22 10:27 编辑

血脂异常不容忽视
      1948年美国弗莱明汉镇开展了一项为期30年的临床试验并发现:凡血中总胆固醇高于7.8mmol/L者中90%患上冠心病,总胆固醇≥8.0mmol/L比总胆固醇<4.9mmol/L者冠心病危险增加7倍。我国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的血脂调查得出与上述相同的结论。
      血脂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种血脂成分。总胆固醇又包括了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及非高密度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密切,当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mg时,心血管病危险风险降低1%。相反,高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g,冠心病风险可降低3%,它可以稳定和逆转粥样斑块,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可认为是一种“好胆固醇”,起到多多益善作用。近年耒很多医院还显示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这一项,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即为非高密度脂蛋白。它包括了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及脂质残粒,且与另一种血脂成分-甘油三酯密切相关,它们相互转化,都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都是“坏胆固醇”。
      1987年美国开始使用他订类药调脂,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约降低了1/3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被称作“他汀潮流”。
04年美国ATPⅢ(成人胆固醇治疗指南Ⅲ)中指出,血脂异常,首要用他汀类降低密度脂蛋白,如果甘油三酯高还是用他汀类;次要目标,当甘油三酯>200mg(2.3mmol/L)时,先用他汀类降非高密度脂蛋白,备选贝特类或烟酸类或联合用药;当甘油三酯>500mg(5.6mmol/L)时可发生致命性胰腺炎先选择贝特类降低甘油三酯。
      高脂策略已被高危策略代替,调脂的目标值应根据危险程度而不同。
      高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者。降脂的目标值为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
      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伴有动脉-动脉栓塞或颅内大动脉或颈内动脉伴粥样斑块者。目标值低密度脂蛋白<2.07mmol/L。
      他订类药也有不良反应,可引起肝酶上升及横纹肌溶解,故用药后要随访肝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三高)的预防应前移
      近年来国际上数个研究表明,三高的预防干预措施要提前,才能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具体地讲我们应从高血压的前期、糖尿病的前期以及低危人群的高胆固醇血症着手积极行动。懂得这个奥妙,往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因无知而付出高敖的代价。
      三高的预防措施有共性之处也有个性之处。通常先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生活方式改变是三高的共性之处,包括⑴停止吸烟;⑵减肥;⑶少量饮酒;⑷体育锻炼(中度运动每天大于等于30分钟);⑸低钠(每天小于2.4克);⑹增加水果、蔬菜、减少总脂肪量、减少饱和脂肪摄入;⑺增加ω-3脂肪酸。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药物干预。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曾有试验使用降压药坎地沙坦口服,2年后发生高血压者比对照组减少三分之二,但停药后效果很快消失。目前实际可行的还是大力推广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铲除发生高血压的环境因素。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饮食与锻炼,它可供2型糖尿病的发生减少43%。糖尿病的药物干预,包括了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和罗格列酮等。国际上有较多的研究表明,降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可减少新发或复发冠心病20%-40%。低危人群只用他汀类通常剂量的一半,也有明显效果。
      由于三高的前期往往无临床症状,貌似健壮,但体内的脏器却在悄然起着变化。等到出现了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者尿毒症等并发症时,那就为时过晚了。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2-26 11:04 编辑

您的高血压知识有无更新过?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约有1.6亿患者。它的发病率已达18.8%,每10年上升25%,并以每年3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由于高血压病在早期,甚至是中期,多数患者自己感受不到任何不适症状,不影响目前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不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实践表明,中、重度高血压舒张压如不及时治疗,5年之后约有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年龄越大越易发生。轻型高血压如不治疗,7-10年后约10%的病人发生左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心脏以及肾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高血压病的知识十分贫乏,我国成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还是非常低。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外,提出防治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应终身干预,预防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若任由慢性病罹患人数上升,经济发展速度将赶不上慢性病消耗的速度。
      我们所讲的高血压是指占高血压中95%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它的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治高血压病的抓手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这是需要大力宣传及持之以恒的活动。据研究,以下一些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遗传因素。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①超重;②膳食、高盐、低钾、低钙;③长期超量饮酒;④吸烟;⑤缺乏体力活动;⑥长期精神紧张。如果我们认真努力地去改变这些危险因素,那么可以预防发生高血压,或使已患的高血压减轻,并使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是不断地变化着。我国在04年10月公布了新的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正常血压定为<120/80mmHg,正常高值为120-139/80-89mmHg,高血压为≥140/90mmHg。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三级1、2、3级,亦即轻、中、重。1级(轻度)140-159/90-99mmHg,2级(中度)160-179/100-109mmHg,3级(重度)≥180/110mmHg。另有一类型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龄患者中多见。再要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肥胖、腰围大小、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无靶器官(心、脑、肾、大血管)损害,并存的临床疾病及糖尿病,来确定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四个危险度层次,进而可以作出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的方法。要强调的是高血压往往与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结伴而行,狼狈为奸,治疗上不能单打一。
      治疗上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前者是基础治疗,不能忽略。所谓非药物治疗是规避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不酗酒,合理膳食,增加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持之以恒,终身服用,要个体化,最好使用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必要时应合理联合使用。目前降压药物有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拮抗剂。各有各的特点及适应症,但也有各自的副作用。我们既不能以“贵贱之分”,也不能因有副作用而“因噎废食”,药物的选择应按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与病人相互配合,才可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高血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被扦查出来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不同人群治疗的目标值不同,一般高血压人群降压的目标值为<140/90mmHg;糖尿病及肾病高血压患者应<130/80mmHg,这些患者有更高的危险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目标收缩压应当<150mmHg,但如有可能,应当尽量将这部分患者血压水平降至140mmHg以下。最后请记住这样一句忠告:降压治疗要越早越好,越低越好,终身治疗。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2-28 09:20 编辑

如何检测血压及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很高,在我国已达18.8%,全球达31.3%。可是全球的知晓率、冶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换句话说患了高血压病,很多人自已还不知道得了此病;即便知道了已患上高血压病,能够进行治疗的也仅占少数;而能长期治疗,真正控制血压达标的更是少数,我国仅为6.16%,美国也只27.4%。
      诊断高血压是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吗?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只要去测一下血压就可以做到。作为医生来说,对每个成人第一次就诊时应例行测血压,而对个人来说应积极主动要求查血压,如能做到这二个方面,我想就会大大改善知晓率。
      如何测血压?有二种血压计:汞柱式血压计,计量单位毫米汞柱(mmHg),或kpa,1mmHg=0.133kpa,另一种是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臂式为妥)。测量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茶和喝咖啡,同时解完小便。测量时取坐位,测右上臂。肘部、血压计和心脏置于同一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的听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不要压在袖带下。先快速充气,待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充气升高30mmHg,然后恒定速度放气,每秒水银柱下降2mmHg为准。放气过程中第一次听到动脉搏动声音即为收缩压,再继续放气至动脉搏动声音消失为舒张压。小于12岁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主动脉关闭不全者往往动脉搏动声音不消失,此时应取其变轻时的读数为舒张压。重复测量应相隔2分钟,记录两次的平均值。如两次测量读数相差大于5mmHg,则要第三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
      高血压定义   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方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由于人体血压是个变量,不同环境、不同的检测方法定义高血压的血压阈值有所差别,因此以下几种情况下定义高血压的数值也不同:
      诊所(在医院里)                    ≧140/90mmHg
      家庭自测                            ≧135/85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平均值           ≧130/80mmHg
      由于存在着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因此鼓励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的测量,国内动态血压正常参考值:
            24小时平均值      <130/80mmHg
            白昼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        <125/75mmHg
      防治高血压病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积极地测量血压,对于一个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耒说,最好要学会自测血压(由家人测也可以)。
俺已经买了血压计,并在陈医生指导下学会了测量。
报告陈医生,家里那位的高血压在你的指导服药下,已得到控制。由于你的警告,开始了适当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体重在十几天内减了三公斤。俺几十年一直督促他减重毫无作用,医生一句话马上实行。
谢谢!
好贴!长知识,谢谢!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 07:20 编辑

白大衣高血压、隐匿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一到医院测血压就会升高至高血压水平,而在家里自测血压正常,这些人一看到穿白大衣的医生心里紧张而造成。有“白大衣”现象的人约有20-40%,测得的血压往往高出在家自测的10-20mmHg。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假性高血压,目前不能认为是高血压患者,一般不服降压药。但最近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及增长速度均高于血压正常者,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相似,这一研究提示应对这类患者加强随访。动态血压的监测可以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
      隐匿高血压,往往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反,在医院偶测血压小于140/90mmHg,而用动态血压计测量,白昼血压往往≥135/85mmHg,这种人也有14%之多。隐匿高血压患者是一种真正的高血压患者,但往往被忽略。由于不知晓而未实施相应降压治疗,所以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危险,甚至高于已知的高血压者。目前认为对隐匿高血压者应密切随访,一旦在随访中长期仍为隐匿高血压或转化为高血压病时,就应该接受降压治疗。                                                                                                                                                                                                                                            
      所谓正常高值血压,是指被测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的一类患者(国外也有人将130-139/85-89mmHg者称之高血压前期)。在我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已达32.1%,是高血压患者的1.2倍。正常高值血压增加脑卒中发病危险56%,增加心血管病危险44%,10年后发展成高血压比例在50%以上。目前认为防治工作要前移,特别是高血压前期病人。针对这类病人的TROPHY研究认为:单用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前期进入高血压,效果有限。高血压前期转成高血压速度甚快,早期药物治疗可以大大延缓高血压发展,但一旦仃药,效果即告消失。要防止进展成高血压必须继续服药。
血压节律

      正常人的血压在24小时中有正常的周期变化和在其些状态下可有正常的反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24小时血压呈现双峰双谷:一般清晨6:00-8:00血压达高峰;下午4:00-6:00为次峰值;凌晨2:00-3:00血压达最低水平。这种血压白昼升高,夜间降低的特征,医学上称之为杓型曲线。
      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可有以下4种节律:杓型  夜间血压比白昼血压低10-20%;非杓型  夜间血压比白昼血压低0-10%;超杓型  夜间血压比白杓血压降低>20%;反杓型  夜间血压高于白昼血压。要了解自已的血压节律,使用动态血压的测定是最好的办法,从而发现自已属于哪一种类型。血压节律的研究告诉了我们,不要把偶测到的血压就当作自已的血压水平,个人的血压节律类型对于指导药物的使用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晨间血压往往是最高的,此点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峰时间吻合。晨间高血压又称之晨潮或晨冲,首先我们不要漏测这段时辰的血压,其次我们要设法选用适宜压抑制晨潮的降压药。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和长效的血管紧素Ⅱ受体拮抗剂是首选药物,服用时间应按排在醒后即为。血压节律为非杓型、超杓型及反杓型 都属于血压调节异常。许多研究表明夜间血压增高及晨起血压骤升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时在治疗上会出现“顾此失彼”,例如选用长效的降压药或晚上加用降压药,可使杓型或超杓型患者晚上血压降之过度。所以在治疗上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方面要掌握个体血压节律特征,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所使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这个时间充许三个月左右。
      血压调控异常还可见于,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餐后低血压、运动低血压、运动或负荷试验导致的高血压等。在高血压的防治中不能仅依靠偶测血压值,必须要仔细认真多测血压,动态血压测定成了这方面观察的重要而不可缺的邦手。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4 12:10 编辑

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意义
      一般的人到医院就诊,医生就会给您测血压,如果不同时间三次(休息状态下)测得血压都≥140/90mmHg,那么就可诊断为高血压病。以上测得的血压,我们称为诊所偶测血压。目前高血压指南所定义的高血压病都是由此而得。但是有二种情况却无法通过诊所偶测血压而发现:一种情况是“白大衣效应”,即家庭自测血压至少2次正常,且无靶器官损害,但诊所血压≥140/90mmHg。这种白大衣性高血压,误将血压正常者为高血压,计统计约占20%-40%之多。另一种情况是“被掩盖的高血压”(或称隐蔽性高血压),它表现为诊所血压正常而家庭自测血压增高或伴靶器官损害,这种情况也有14%之多。
      人的血压是个变量,每小时、每分钟所测的血压都不一样,活动与安静时不一样,夜间与清醒时也不一样,ABPM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问题。不仅如此,ABPM还为血压时辰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夜间血压平均压较白天血压平均压下降≥10%现象称为杓型,<10%或反而增高为非杓型。起床后到上午10时要比夜间血压增高>25mmHg为晨潮。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非杓型高血压病人易致心、脑、肾靶器官损害。了解非杓型及晨潮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依据。ABMP同时也提供了预后信息。
      根据目前有限的研究资料,ABPM正常参考值为:24小时平均血压 < 130/80mmHg;白昼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125/75mmHg。
      以下情况推荐使用ABPM:①白大衣效应评估;②难治性高血压评估;③症状性低血压(药物或低血压症);④临床血压剧烈波动者;⑤可疑或症状性植物神经障碍;⑥被掩盖的高血压。
      ABPM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对正常参考值还有待更广泛观察,并未达成共识;对非杓型、晨潮的重复性也较差,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多而影响结果等;因此不能仅凭一次ABPM就下定论。
      目前比较提倡家庭自测血压,它具有偶测与动态血压的某些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不足。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5 21:28 编辑

高血压病如同影子般伴你一生
      患了高血压病后如不用降压药物会有怎样的结果?最近我国学者公布了有关此项研究的结果。6129人追踪观察6年,血压正常或正常高值的人都能维持原耒状态。轻度高血压的人78%人维持原状或转为非高血压状态。中重度高血压的人转为非高血压的机会降到25%。这个结果提示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想依靠改变生活方式转为正常的机会很少,无疑应加强药物治疗的力度。
      看了以上的报告后千万别误解为部分高血压病人会自愈的,这些高血压患者能转为正常也是经一番改变生话习惯而获得的。但对中度以上血压者并不适合,还应看到这一研究的追踪时间也不够长。更多的研究提示:中重度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5年后约有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发生了心血管并发症,年龄越大越易发生;7-10年后约10%的病人会死亡,50%左右的病人发生左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心脏以及肾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高血压药物治疗,要讲究达标,不达标是失败的治疗。为了达标病人应与医生配合,找到合适自巳服用的降压药,中度以上高血压者往往要二种及二种降压药合用。早治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早治易达标,早治可早些干预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如有糖尿病或高血脂应一起治疗,否则后果更严重。
      我们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却常遇到一些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不以不然,或者把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过分夸大,而听不进高血压并发症的严重后果。我们也看到一些因高血压病的恶果降临其身后,痛苦万分,一筹莫展的。
      因此我再一次呼吁:高血压病会如同影子般伴你一生,早治、达标可预防它伤害你!
血压的季节性变化
      血压的季节性变化,早在1921年就有学者阐述过。发现正常人的血压季节性变化是:从6月份开始血压下降,8月份达最低值,从10月份起又上升。季节交替不仅影响静息血压,也影响运动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样也有季节性变化,而且变化幅度比正常人更大。更多的研究还观察到,血压的季节性变化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的血压季节性变化更为明显。胖瘦人的血压对季节变化的反应也有所不同,瘦人冬季收缩压更易增加。还有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在冬季里血压也更易增高。血压季节性变化的原因与气温、神经内分泌激活、肾脏的排钠负荷增加及冬季日照减少,维生素D缺乏等有关。
      随着冬季血压的增高,相对的并发症也增多,比如脑出血、心梗、夹层动脉瘤及心衰等的发病率增高。因此,我们在季节变化时应勤测血压,及时调整降血压药的种类及剂量,做好保暖工作,平时坚持锻练,提高自巳的御寒能力。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1 09:29 编辑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该运用辨证法
      高血压药物治疗上存在着许多误区,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的问题。不克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高血压病的达标率。我的感觉,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妨应该引入辨证法。
      一、“两者相比,取其轻”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把药物的副作用,看得过重。一听有副作用,药都还没有用,就放弃了,宁可让高血压在自已的体内“和平共处”。其实每一种药都有副作用,但它的发生率是有一定的比例,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有时虽有一些副作用,但可耐受,对机体也无损害,那么与高血压对机体的损害相比,应该取其轻。
      二、“量变到质变”  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病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及终身治疗。但早期高血压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易被忽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吃啥药呢?我现在就吃药了,那么以后不就要“疲”掉了吗?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高血压的并发症都是长期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造成的。不早治,到了靶器官已损害到一定程度,再治疗即便是血压降下耒了,所造成的损害却很难逆转,而且到那时血压也不易被控制。临床实践告知我们,降压药是不会有耐药性的。
      三、不要“因小失大”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因为没有症状,不以为然,不舍得化钱吃降压药。指南的意见是,轻度高血压者可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即改变生话方式及加强锻炼方式降低血压,但如果无效则应及早应用降压药。中度以上的高血压应立即用药,且往往需要2-3种药联合应用。经验证明,早期治疗,用药简单,效果也明显,看似长期治疗化去了一定的费用,但比起不治疗出现心、脑、肾、大血管出现病变时的治疗费用,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然对于我们医生耒说,开药时也应考虑到病人的经济承受力,因为迄今为止国际上的重大临床研究认为,五种不同降压类型的降压药降压效果相似,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效果也相似,主要是要把血压降下耒并达标,因此对于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病人应选择“价廉物美”的降压药,以减轻经济负担。
高血压患者好好看看,尤其是又高血脂的。
46# 傻瓜也快乐
报告!认真地看了!
今天,我就是高瑜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1 21:29 编辑

高血压病有没有预防的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良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些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例如年龄与遗传因素。计统计65岁-74岁有65%人患高血压,75岁-84岁有75%的人患高血压,85岁以上有95%的人患高血压。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增加。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上起着很重要作用,也有个资料:父母双方无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病仅3.1%,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子女的患病率就达28.3%,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者,子女患病率就升至46%。
      可是另一些危险因素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从而避免了高血压病的发生或减轻了疾病的发展。
      超重、肥胖  超重、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减轻5%-7%,可使血压下降10-20mmHg。肥胖程度可用体质指数(BMI)耒衡量: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正常18.5-23.9,超重24-27.9,肥胖≧28。简易的计算: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高盐饮食   我国人群日均摄钠量每增加1克,可使人群平均收缩压增加2mmHg,舒张压上升1.7mmHg。但并非每个人饮食中多吃盐就会引起高血压,在人群中大约20%人吃多了盐会得高血压,医学上称之盐敏感患者。已有高血压病者,限盐对降压也是有利的。目前主张每人每日摄入量应少于6克。
      不合理的膳食   不合理的膳食可以引起肥胖与高血脂等,从而也可引起高血压。合理的膳食应该不要进食过多,尤其高热卡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禽、瘦肉,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长期超量饮酒   大量饮酒可引起高血压,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关系。据估计,高血压患者中约5%-10%是由喝酒引起的。目前认为喝酒引起的高血压是可逆的,只需戒酒,这部分人的血压可下降或恢复正常。我国约有1300万人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戒酒而下降,从而不需要药物治疗。
      吸烟   美国一学者对4万人随访11年发现,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高血压高2.5倍之多,吸一支烟可使收缩压升高10-25mmHg。
      缺乏体力活动    经常进行体力活动可预防控制高血压。早在1933年就有人发现此现象:步行、慢跑、游泳、骑车都是有氧运动有利于健康。
      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易患高血压,应该自我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我们通过改变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的患病率可以下降,如果已患上高血压病,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血压也更易达标。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2 13:29 编辑

降压药的副作用(一)
      药如同一个人,不会没有一点缺点,降血压的药也不例外。总的说耒降血压的药共分为六大类,即⑴利尿降压药;⑵钙离子拮抗剂(CCB);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⑸β受体阻滞剂;⑹α受体阻滞剂。近年来比较强调的是前5类。
      评价一种降压药的效果我们要求⑴长效,能维持24小时降压;⑵平稳,谷峰比值>50%;⑶对靶器官具保护作用;⑷药物的副作用尽可能地减少。但十全十美的降压药也许永远出现不了。不同的人对各类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不一样,出现的副作用也不样,因此对于主治的医生及病人,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密切配合,选择适合自已服用的降压药。
      理想的降压药应该是:⑴血压可达标;⑵副作用尽可能少出现;⑶对靶器官具保护作用;⑷在自已经济能力范围内。
      对待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⑴药物的副作用是次流,并不意味降压效果不好;⑵某人出现的副作用不等于在自巳的身上一定会出现,只有自巳亲历才能判断;⑶服用某种降压药后,出现难受的副作用,最好改换另一种药,但必需强调要达标;⑷某药服用虽有副作用,但无大碍,同时换用其他类型降压药效果不佳,这时不妨保留无大碍的药服用。⑸同一类型的不同降压药有时会有通有的副作用,如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利尿类降压药   有两类:一类是排钾利尿剂它包括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氯噻酮和吲哒帕胺(寿比山)等。服用后因尿钾从尿中排出增加可能会引起低钾低钠而出现乏力等症状。补充钾离子或长期服用后会趋平衡而缓解。小剂量服用时对血糖、血脂影响不大。可能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具痛风病者慎用。某些病人服用后也会出现阳萎。此类药“价廉物美”,降压效果确切,尤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者效果好。但往往被一些医生和病人排斥,使病人的血压呈顽固性高血压。另一类是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阿米洛利等。此类药服用后可使血钾升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降压效果好。肾功能不好的病人,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用时,可使血钾明显升高,因此应作定期随访。螺内酯服用后可使乳腺分泌增多,男性者可引起乳房肿胀。(待续)
报告!认真地看了!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6 09:34 编辑

降压药的副作用(二)
      钙离子拮抗剂  它也有二类,一类是二氢吡啶类:氨氯地平(络活喜、兰迪、安内真、施慧达等)、硝苯地平(拜心同、欣然、倪福达、心痛定等)、非洛地平(波依定等)。这类降压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它与其他种类的降压药合用都相适宜,相对来说效果较好而副作用较少,禁忌症也少。特别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黑种人。常见的副作用为心动过速、面部潮红、眼睑踝部水肿及牙龈增生等。新一代二氢吡啶类药-贝尼地平可同时扩张肾脏入球及出球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适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另一类钙离子拮抗剂是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恬尔心、合贝爽)、维拉帕米(异搏定) ,这两种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可减慢心率,因此适合伴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由于该类药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故对于有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对严重心动过缓者(<50/分)、伴有肺淤血的左心功能不全者慎用,也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钙离子拮抗剂在少数男性病人中可引起阳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品种很多,临床上广泛使用。在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病和死亡以及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方面特别有效。常用的有贝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培那普利(雅思达)、依那普利(悦宁定)和卡托普利(开搏通)等。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而且其中一种有干咳,换同类另一种也会发生干咳。血管性水肿是最严重的副反应,虽然罕见,但能致命。黑种人对此类药较少有效。(待续)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7 19:07 编辑

降压药的副作用(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作用特点与血管紧张素转换腌抑制剂相似,对心力衰竭病人及伴蛋白尿的慢性肾病有效。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忌用。本药物副反应少,而有利于长期坚持治疗。由于没有咳嗽的副作用而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其价格一般较贵。代表药物有缬沙坦(代文)、氯沙坦(科索亚)、厄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美卡素)、坎地沙坦(必洛斯)等。另外氯沙坦有降血尿酸作用,有报导缬沙坦对性功能有改善作用。
      β阻滞剂    近年对β阻滞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存在争议,但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仍应使用此类药物。禁用于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未梢血管疾病和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糖脂代谢紊乱。老年人常存在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应根据适应证决定是否使用β阻滞剂。黑种人对β阻滞剂降压作用较差。代表药物第一代有普萘洛尔(心得安);第二代有美托洛尔(倍他洛克)、比索洛尔(博苏、康忻),它们都是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第三代有卡维地洛,它具有β1、β2、α1受体阻滞作用,对心衰治疗作用较好,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不会增加新发糖尿病。β阻滞剂对性功能有所影响,尤其非选择性的β阻滞剂。
      α阻滞剂     由于本药容易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但由于α阻滞剂对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合并前列腺疾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优先选用。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睡前服用,并监测立位血压以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本药有改善异常脂质血症和糖耐量异常,对性功能无不良作用。代表药有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甲磺酸多沙唑嗪(可多华)。
      其他药物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压药如利血平、甲基多巴和可乐啶。利血平的复合制剂有复方降压片及北京0号,珍菊降压片中主要成分是可乐定及氢氯噻嗪。利血平可引起鼻塞、嗜睡、腹泻,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长期应用则能引起抑郁症,也可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妊娠期应用可增加胎儿呼吸系合并症。甲基多巴和可乐啶可引起心动过缓、口干、嗜睡、头晕、阳萎等。甲基多巴适用于妊娠期高血压。这类药的副反应较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药多。在低收入的人群中,如果要考虑药物的价/效比时,利血平可选用,但剂量应小。老的扩血管药物如肼苯达嗪仍在有些地区广为应用,但肼苯达嗪和敏乐啶的副反应如心动过速、头痛和水钠潴留,巳不适于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完)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9 12:32 编辑

降压药与性功能
      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ED)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本身也可引起ED,但服用降压药后出现ED的情况也不少见。据统计高血压病不服用降压药其ED出现率为15%,而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后出现ED达35%。芬兰坦佩雷大学Shiri研究2510名邮寄问卷中显示:应用钙通道阻滞剂、部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非选择β阻滞剂或利尿剂者其ED发生危险均增加。而与硝酸类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及降脂药没有相关性。
     性功能包括性欲、勃起及射精三个方面。由于降压药类别多、品种多,它们对性功能抑制的机理、环节和程度不同,发生的几率从4%-30%不同。对性功能影响最大的是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其后依次是利尿剂(双氢氯噻嗪)、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有趣的唯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中的缬沙坦对性功能中的勃起、性欲及射精三方不但没有降低而均有改善。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19 12:33 编辑

盐敏感性高血压
      增加盐的摄入可以升高血压,但血压的升高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将高血压人群又分为盐敏感性和盐不敏感性两种。我国一般人群中盐敏感者15%-42%,而原发性高血压群体中盐敏感者占60%。黑人盐敏感比例更高,另外老年人、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出生体质量较低的人盐敏感性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停经女性盐敏感性也增加,正常血压女性在全子宫切除术和卵巢切除术后盐敏感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手术前,提示缺乏雌性激素能增加盐敏感性。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诊断可用急性盐负荷实验及慢性盐负荷实验方法耒证实。但对一般的人耒说实施起耒较为麻烦,其实可通过膳食限盐后的血压反应耒判断。
盐敏感的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认为肾脏功能缺陷和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是主要的原因。血压盐敏感的危害除了升压引起的后果外还可引起炎症反应及血管、肾脏损害并可加重胰岛素抵抗等。
      应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方法:
      1.限制钠盐,补充钾盐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钠<2.4g)。限盐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有肯定的降压效果,相当于一种降压药。高度盐感高血压者每天盐的摄入量应<4g。膳食低钾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补钾可减轻和预防盐敏者的高血压,钾还有抗氧化的益处。
      2.降压药的选择   利尿降压药对盐敏感高血压具有良好作用,应首选。钙拮抗剂也适用于盐敏感高血压,以二氢吡啶类的效果最好。醛固酮拮抗剂能预防盐负荷导致的血压进一步升高,并具有抑制血管内膜增厚、心肌胶原增生,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20 15:31 编辑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一)
老年高血压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①以收缩压增高为主;②脉压增大;③血压波动较大;④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⑤夜间血压降低不明显;⑥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增加。
      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值,根据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定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或强调舒张压变化的意义。常用的5类降压药物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其中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对于部分存在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患者或其他降压药降压不明显时,可用α受体阻滞剂。
      当单药治疗不能达标时可联合用药。老年高血压者常需服用2种以上降压药才能使血压达标,其中以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好。

肾脏疾病
      高血压既是肾脏疾病的原因,也是肾病的后果。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全球范围终末期肾衰竭的三个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是肾脏疾病进展和终末期肾衰危险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的控制可以减轻肾功能衰竭的进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效果超过了降压预期达到的效果,但当血肝酐>265μmol/L时上述两药一般忌用。肾功能不好时降血压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是唯一没有强制性禁忌症的药物。慢性肾功能衰竭或蛋白尿的病人需更积极地降血压。当蛋白尿>1克/日的病人目标血压<125/75mmHg,轻度蛋白尿的病人,目标血压<130/80mmHg。(待续)
多浴,此对人身之好坏,还存在争议.
谢谢chenbbhh   看了帖子俺也收获不少
傻人有傻福!
非常感谢各位燕友的鼓励,《闲谈健康》旨在将自已所学的知识,尤其危害人体健康的“三高”知识(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科普形式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限于水平未必都正确,所以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你一句,我一句的大家谈,更能激起我的劲头,我也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很想将此题目一直做下去。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二)
脑血管病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首次发生及再次发生呈连续相关性。收缩压每升高1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4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即增加40%-50%。近20年耒,我国卒中发病类型悄然生变,出血性脑卒中呈下降趋势,而缺血性卒中呈上升趋势。出血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同。高血压是出血性率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的治疗率与控制率的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有所下降。缺血性脑卒中中,我国调查列前3位危险因素:高血压(77.2%)、血脂异常(66.7%)、吸烟(42.9%)。对于高危人群即使血压水平不太高,也应控制血压水平,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有研究指出,脑血管病患者血压降至112/72mmHg时,脑卒中再发危险最低。降压治疗仍是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点工作。(一级预防指预防是指未曾患病的预防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已发生过,预防再次复发。)
      多项临床试验均表明中国人对钙离拮抗剂较敏感,且耐受性好,有效降低血压和脑卒中的危险。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利尿剂配合均可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β受体阻滞剂对中心动脉压的降低显著弱于其他降压药,加之减慢心率,可增加脉压故并不推荐使用于脑卒中病人的降血压药。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处理仍有争议。确保患者脑血供需要的前提下,降压处理应审慎、降压应平稳,切忌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此为国内外达成的共识。对于血压极度增高的脑出血患者,如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30mmHg时会加剧脑出血,在6-12小时内逐渐降压,降压幅度不能超过25%;血压不能低于140-160/90-110mmHg。存在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时禁用血管扩张药。对于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急于降压治疗,稍高的血压有利于缺血区的灌注。需要紧急治疗的血压水平,比较公认的是血压>200/130mmHg时,降压治疗在24小时血压下降应<25%,降压过快可使梗死面积加大。对有溶栓患者,溶栓前后24小时,血压应控制压<180/110mmHg。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60mmHg之间,血压过高引起出血加剧,血压过低可引发迟发性的弥漫性脑血管致死性痉挛。由于20%脑卒中者同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当患者有轻中度颈动脉狭窄(<70%)时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当有一侧血管狭窄>70%时,理想的收缩压应在130-150mmHg之间;对于两侧颈动脉狭窄>70%者降压要慎重,收缩压>150mmHg才是安全。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3-26 09:43 编辑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三)
冠心病
      高血压病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是心脏,它可使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高血压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剧冠心病的发展,有效的降压可显著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研究资料显示,血压正常的冠心病的病死率为0.32%,而有高血压者则高出5倍。虽然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但降压对冠心病的裨益远不如脑卒中大。高血压的理想治疗(HOT)结果揭示,降压治疗平均血压达到138.5/82.6mmHg时冠心病的死亡危险率最低。这一结果的解释是,心脏冠状动脉血供依赖于舒张压,舒张压<70mmHg及舒张压>90mmHg,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因此冠心病患者的目标血压应该是<140/90mmHg,降至120-130/70-80mmHg是安全有效的。
      冠心病选用什么降压药?一般认为降压的辐度比选用哪一种药更为重要。一线药物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如血压大于达标血压20/10mmHg时,一开始就用2种不同降压药。既往有心肌梗死史或具有心绞痛者或并有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者,一开始降压措施应包括β阻滞剂(短效β1选释性,无内在交感活性)。对伴有心衰者,要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才开始使用β阻滞剂,并应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如异搏定与硫氮苄酮。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或心衰时,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有效,应监测血钾及血肌酐值。
      2007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研究会、临床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及预防学会发表的《高血压治疗预防缺血性心脏病》中指出:⑴对巳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的病人,达标血压应当<130/80mmHg,如有心力衰竭,可孝虑降到<120/80mmHg:⑵对已有冠心病的病人,降压要慢,老年人(>60岁)并糖尿病者,有冠心病等危症,舒张压不要<60mmHg;⑶β阻滞剂虽然不用于一级预防,但对已有冠心病的病人,β阻滞剂还是主要用药。这个文件比较全面地指导了冠心病使用降压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