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火红的青春 青年史学社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学术团体,是我校名牌学术社团之一。创建于1980年9月,迄今已有22个春秋。22年岁月中,社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青年史学社的活动从未中断,至今已出版54期(55期正在筹备中),已发表各类文章近1000余篇,包括同学们自己写的学术论文、人物采访记、历史古迹考察报告,历史档案和文献介绍、外国历史研究摘译、读史札记、史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等内容。其中,仅学术论文就有600余篇,包括对古今中外通史,社会史等的研究。这些文章虽还稚嫩,但虎虎有生气,其中不乏有独到见解的佳作,不少作品发表后都获得了前辈专家的好评,有的还被国家和省市级学术刊物正式采用。此外,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还把这个非正式的印刷简陋的刊物列为指定收藏品。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批青年史学人才从这块学术绿地走出,茁壮成长。当年的社员中,有一百数十位成了其它学科的硕士、博士,相当一部分人成绩斐然。 办史学刊物,坚持十多年如一日,在国内高校里,尚不多见。同学们的求学精神、治学态度和写作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前辈的肯定和厚爱。1980年,上海历史学会会长周谷城教授来信说:"诸位热爱史学,令人钦佩,与各方青年史学朋友相互竞赛,最有益处。"吴于广教授也来函称:"据我听到的瓜,这份朴实无华但支颇有生气的刊物,已经得到史学前辈的称许,社会舆论的注意,在有志于史学的青年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致函称:《青年史学》是"全国创办最早、时间延续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大学生历史学术刊物!"上海师大程应缪教授也高兴地称赞这本杂志在国内是"罕见的"、"令人为之雀跃的",著名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谢稚柳先生热情挥毫,特地为《青年史学》题写刊名。在《青年史学》创刊一周年之际,周古城教授为刊物题词"博大精深"四字。同时,姚依林、侯外庐、白寿彝、胡华、罗荣渠、苏渊雷、汤志钧等前辈大家,都曾先后以不同方式给《青年史学》及青年史学社以勉励,提出了很多具体希望和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跋涉,青年史学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的影响已越出校园,它已不再仅仅是华东师大自己的学术刊物,它已经属于全国史学界,成了中国史坛成长着的一朵新葩。 青年史学社及《青年史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它的成功在于反映了变革时代青年学子的所思所想。刊物创办之初,正是"四人帮"粉碎不久,历史学不仅要从文革中一度出现的影射史学、阴谋史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还要求有脱胎换骨的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大形势的需要。它在一群富有理想、热情、才华的青年手中诞生,正因为那群青年,或许也正因为那个时代,青年史学社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我们的成功还有赖于学校党政领导的有力支持和一批史学前辈、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以及每一届编委的出色工作。 当然,成就只代表过去,新一代史学社成员并不满足于过去的辉煌,又于1997年11月创办《青年史学通讯》作为《青年史学》副刊,它虽是一份小报,但内容丰富,包括新闻记载、评论、史学讨论以及同学们写的文学作品,成为外界了解历史系的窗口,展示出我系同学是怎样学习、生活,如何思考的,成为我们系同学自己抒写自己的"活历史"的记录本。2000年,史学社又制作了自己的主页,除了在主页上通知公布我们的日常活动以外,还在2001年推出了《青年史学》和《青年史学》通讯的电子订阅版本,利用互联网扩大了我们的发行范围。 新世纪史学的发展,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有激情的热心治史者。青年史学社社员都是有这样敬业和奉献的精神,他们正直、无私、高尚,敢于并且善于提出问题,他们明白要办好一个刊物,要做一个好的史学工作者,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只有大写的人,正直的人,才是高尚无邪之人,才能直面人生,纵论千秋,对万载青史直抒已见。 新世纪对史学发展有更高要求,新世纪史学的发展也将呈现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将更贴近现实社会发展需要,更注意吸取和融合古今中外史学精华和长处,着眼于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对现时社会前进起前瞻导向作用,以具有更丰富的历史思想内涵。青年史学社愿在这史学改革大潮中学习、锻炼、成长,我们一定会珍惜这非同寻常的传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把青年史学社工作做得更出色,把《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办得更好。 史学社人的承诺 22年前,作为一个以历史为专业,又偏好历史的年轻人的团体,青年史学社成立了。22年里世事流转,物是人非,许多类似的团体兴起过。鼎盛过,又消失于寂静当中。青年史学社又是以怎样顽强的生命力走过这22年的呢? 我们不认为这是必然的。青年史学社依托的专业本身不是它的生命力来源。22年里,中国的历史学如同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走向他的中年时代。青年人的靴气方刚会使世界轰轰烈烈。而中年人的稳重沉着则多带着一些甘守寂寞。如果这22年青年史学社按着这样的步骤,很快也会圆滑融通,老于世故,它的生命力也就几近萎缩。 青年史学社的精神所寄,是在于史学社人的精神。在一届社团刊物《青年史学》的发刊词上,当年的史学社人写着:"接力棒稳稳地,重重的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没有理由沉眠于她昨日的荣光。"青年史学社人就是这样传递着他们之间的约定:坚定,开创和追求。 史学社人对他们社团的第一个约定是坚定。坚定意味着坚持,也意味着苦守,更意味着一种荣誉。是的,要坚持,章开沅先生曾引用楚国南诗勉励史学社人:"为学不作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媚后人"就是坚持,在史学轰轰烈烈时坚持,在史学归于寂寞是更需坚持。是大,要苦守,实干就是苦守,花开花落,校园里的文化热点一变甚而三变四变,但史学社人不变,实干不变。是的,坚持是一种荣誉,没有人会怀疑一群坚持自己的看法,苦守自己信仰,拼命苦干的人是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史学社人对他们社团的第二个约定是开创。历史学是太古老的科目,中国史可以远追至先秦,世界史可以回溯到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希腊。历史学是一个太需要革新,太需要注入新的灵魂的科目。逝者已矣,可逝者的影子还投在现时现刻人们的心中。历史不的生命在寻于求新的突破,史学社人的使命在于突破。18年来,史学社人因为他们的朝气蓬勃,因为他们的血气方刚,甚而因为他们的毛糙,因为他们的不成熟,正是努力在为历史学辟出一条新路。史学社人的眼睛不光投身在先逝者们留下的影子里,他们把自己的观照范围拓宽到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诸多领域。令人击节的是,就是这样一群看世界还略推拙的年轻人,居然让不少老前辈由衷感佩,1980年周谷城先生来信:"诸 位热爱史学,令人钦佩。"1982年吴于廑先生来函称赞《青年史学》是"朴实无华,但颇有生气的刊物"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注意","在有志于史学的青年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的老先生老前辈在来信中还使用了"为之雀跃"的字眼,在老前辈和后继者之前无言的对话所达到默契,愉悦溢于言表。 开创也是把得到历史学训练的头脑用之于观察人们实在生存状态,并用史学独特的视角抽丝剥茧,鞭辟其里。史学社人的独有资本就是历史系这个学科高地,把这个高地蕴藏的知识势能加以释放,就形成了史学社面向社会开拓视野的源源动力,史学社人在讲座中在沙龙里,在刊物里,走向社会,同时透视社会,观照社会,上至国际风云,下至转型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大致社会文化的或传袭、或断裂,小至一事一物一人。这就是史学社所能提供的思考空间。 史学社人的第三个约定是追求。22年里史学社人能坚定的开创,其根本就在于一种追求。或者换言之,22年史学的生命力所在就是这一种追求,它之能继往开来,端在这种追求在史学社人心里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下来。 追求来自信仰,这不是对一时一世的某种所谓不可避免的理念的信仰。而是相信人类社会,这个民族需要克服自身某种痼疾的希望。需要这样一些人,需要这样一些苦口逆耳的良言良药。所以史学社人坚持,所以史学社人守望,所以史学社人开创,所以史学社人能够走到今时今日。 史学社人追求有力,但拒绝媚俗。史学要普及,要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但史学社绝不"贱卖式的自我轻蔑",绝不在为要普及史学危害历史学的严肃的学术定位。为了这个史学社人宁愿寂寞,宁愿社团在清贫中砥砺成长。这或许可以用社团某位社长的话说,叫做"清静有为"。 史学社人追求超越,但拒绝浮华。超越是追求的基本内涵,新的一代史学社人要赶超前几代,并且真的能够赶超,这是史学社基本的活动节律。但史学社人在真正意义上的赶超和浮光掠影之间选择前者。讲座要最好的,沙龙要最精的,刊物要最过硬的。22年里,史学社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坚实有力的脉动的组成的。 一代史学社人的生命流程就是在社三个约定中完成的。史学社22年的生命流程就是在这三个约定的重复践行中不知不觉流逝的。每年都有新社员带着好奇走进这个社团,每年相应地都也有老社员毕业,每年这些新社员看到的社团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它有三个基本约定,只有当这些人完成他们作为史学社人的完整的生命流程后才能体味,它们是:坚定、开创、追求。 史学社活动五部曲 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永远是我们青年史学社的重要任务之一。青年史学社每学期都会请一些国内外的名家做讲演,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举办学术沙龙。这些努力促成了一种把课堂书本上理论学习和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实践结合的浓厚气氛,使得大家能够更多的切磋探讨.此外,青年史学社还为同学们开辟了崭露才华,交流情感的园地,那就是:迄今已出版50余期的系刊--《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 。 我们青年史学社的活动历来以关注学术、专研学术为己任。在2001~2002年度里,我们继续办好了"讲座-沙龙-实践-刊物-网站" 五大活动板块。 一、 讲座 学术讲座是历史系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随着各高校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教授来历史系讲学,增加了同学的史学知识,开拓了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本系校友陈兼先生“冷战与当前国际关系”讲座 10月17日 邀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本系校友陈兼先生为我系同学作了“冷战史研究与当前国际关系”的报告。在冷战史与美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中,陈先生是一位站在十分前沿的著名学者,他的报告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对于“冷战”,陈先生认为它是一个中性词:冷战并非简单地指两强对立的大国争霸,而是含有许多复杂关联,并产生综合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者可以说是一段历史时段。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陈先生接着论述了冷战的四个特点。随后,陈先生又谈到了当前的国际政局。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激烈的行动,但陈先生又尖锐地指出了这种反应背后美国政府的弱点。美国无法自立,它只有通过战胜敌人才能证明自己。自“东欧巨变”以来当美国越来越认为“天下无人”时,这个弱点就越发的明显。另一点,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世界领袖的同时,美国的政策却越来越显示出了地方性。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政策便是此点的一方面反映。最后,陈先生回顾了冷战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得失,对关于“国家主权——结盟政治——战略全局”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APEC的中美首脑会晤进行了展望。
二、 易惠莉教授“中国近代对外关系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讲座 11月20日,历史系易惠莉教授应我们史学社之邀为我们社员做了一次题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1860~1870)”的讲座。此次讲座的内容摘要如下: 首先,讲座涉及的时间段是自1860~1870的十年。60~70年间,西方列强仍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仍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之呼声,而与大炮一齐涌入的西方文明与西方思潮,无疑是一股活水冲刷着中国社会。这段时期,西方仍然试图与清政府合作,但如此有利之条件,70年以后逐渐荡然无存了。至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其间又包含着两层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中央大员(奕忻等)与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之间的矛盾。 另一层矛盾是满汉矛盾。中国社会正是由于自身社会的矛盾,阻碍了自己的“对外开放”,没有抓住时机跟上近代社会变革。讲座之后同学提问讨论相当热烈,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三、 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中西史学史比较”讲座 刘家和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对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作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西史学史比较”。刘教授在讲座中分析了中西史学发展的源流以及演变,对双方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比较,不时的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四、《冷战的结束以及对二十世纪国际格局的影响》讲座 5月23、24日,史学社组织了本系社员参加收听《冷战的结束以及对二十世纪国际格局的影响》讲座。讲座由历史系邀请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梅尔文·莱夫勒教授主讲,并由本系校友,紫江学者陈兼老师作了精彩的翻译。 二、 沙龙 学术沙龙是青年史学社日常活动形式之一。沙龙由志同道合的史学社社员自由组合而成,不定期举行。每次沙龙都预先确定主题,并邀请在这一方面学术上波有造诣的教师进行指导。近几年来,史学社举办学术沙龙不下数十次,累积参加人次更是达数千之多。学术沙龙主题涵盖史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不少涉及当今学术研究的前沿。 沙龙一、10月24日 会员大会,史学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招收到的新会员。我们邀请了历史学系二年级、三年级的学习优异的同学向会员们传授了历史学习的理论与*作方法。内容主要涉及了读书笔记的写作,课堂笔记记录方法,参考阅读书籍的选购,专业英语学习方法的介绍,以及历史学的网络资源利用等等问题。还特别邀请了北师大前来交流学习的陈宇同学为社员介绍了北师大历史系的基本情况。 沙龙二、11月29日 与停云文学社、东华大学文学社联合举办文史读书会沙龙 本次活动在听雨轩书吧举行,会场气氛良好,文史学社的社员们以书会友,畅谈各自读书的喜悦与收获。听云的张春田同学谈了他对张爱玲的理解,史学社的田润同学则谈了周作人的悲喜故事,并对周作人的心路历程做了剖析,来自东华大学文学社的同学则给大家讲解了关于书籍封面装帧的设计艺术。青年史学社还想参加沙龙的同学赠送了最新一期的《青年史学通讯》会刊。整个活动大概持续了3个小时。 沙龙三、12月20日 邀请历史系系主任余伟民教授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纵横谈”学术讨论沙龙 全球化这个词汇本身没有主语,很模糊;如要加上一个主语,这个主语实际上也是多元的,变化不定的。全球化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也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完全被甩到全球化进程的外面。真正谈得上全球化的主要是金融市场,资本流动实现了全球化。全球化的活动主体主要是西方跨国公司,它们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在付诸实施,并且从中获取超额利润。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对于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我们是“双刃剑”,所以这个问题的讨论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讨论中有同学赞成全球化,认为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是好的,逆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全球能够为世界带了更多的融洽与和谐。但是,也有同学指出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所进行掠夺,因此全球化从总体上看是不利发展中国家的。余伟民教授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以冷战式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化的趋势是否合理,他强调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不能以非友即彼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化。 沙龙四、3月20日 北师大交流学习归来同学学习经验交流沙龙 上学期,历史系99级的5名同学赴北师大进行了一个学期在北师大的交流学习,这次,他们为我们带回来了在北师大的所见所闻。他们说,北师大的讲座氛围特别好,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就是讲座的海报,而且讲座的质量也特别的高,基本上都是名家讲坛,当然,这与北师大处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有利位置是分不开的。另外,北京的图书市场也十分的发达,有许多上海已经买不到的现前出版的好版本的学术书籍。总的来说,北师大的学习氛围是十分的浓郁的。 沙龙五、邀请本系指导老师、社团联余佳老师、本校学术类人文社团社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史学社同学进行“当前学生史学社团的发展”学术研讨沙龙。 4月26日青年史 学社在历史多媒体教室举办了题为“新时代、新史学、新青年——学生史学社团研讨沙龙”活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历史系主任余伟民老师、党委书记胡逢祥老师、团委书记徐继琳老师、社团联指导老师余佳及停云文学社、兰心哲学社社长,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史学社代表。 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在于商讨学生学术社团发展道路。与会者就此议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研讨会后期,余佳老师、胡逢祥老师纷纷建议史学社应定位于纯学术类社团,应立足学术,提倡史家关注社会,社会关注历史。 讨论会结束后,来自各个社团和学校同学相互交换了自己的刊物。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于在以后实践中继续摸索的问题。大家在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 沙龙六、5月23日 赴复旦大学,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就“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沙龙。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民族主义作为与全球化互动的力量,也开始复兴。在全球化尚未建立一种确定的秩序的情况下,民族主义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民族主义自身存在着深刻的悖论,这个悖论的解决,需要将民族主义引导成一种健康的力量,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全球政治制度。为此,我们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学进行了此次“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的讨论,尽管在讨论中双方还都有着一定的分歧,但是讨论加深了我们双方对于全球化的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讨论的意义不仅仅是学理的,而且也是实践的。因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的某些立场需要有着更加理性的思维来加以指导。 三、 刊物 青年史学社的特色刊物《青年史学》是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迄今已达54期,内容涉及中外通史、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国际关系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诸多领域,累计发表文章近1000篇,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已引起了史学界前辈的关注,如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中山大学端木正教授,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等都来函致词。此外,《青年史学》还被列为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的指定的学生学术收藏品。 青年史学社的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编辑出版《青年史学》杂志,迄今已坚持20年之久,成为全国高校中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学生史学刊物。今年恰分建社、创刊20年纪念,在系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们邀请了史学社前辈工作人员给我们作讲演报告,并出版纪念专号。在办好《青年史学》的同时,我们也加强对《青年史学通讯》的编辑工作。《青年史学通讯》创刊于1997年,他不再有传统的历史系的沉闷色彩,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灵活多变的内容版面,主要刊登历史系大事记、校内外罪行报道以及同学的一些杂感随笔。 如今,《青年史学》与《青年史学通讯》已成了我社的"镇社之宝",我们将一如继往的办好这两份刊物,为一切爱好史学、关注史学社的师生服务。 四、 考察实践活动 在这一年里青年史学社不但以讲座沙龙等形式将专家学者请进来,还大胆地走了出去,在这个有着百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和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过渡中来探询遥远的回响,在历史中发掘现实。正所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只有有开阔的眼界才会有析万物之理的恢宏气度,才能领悟历史真谛。 实践一、无锡南泉镇考察 口述史是当代史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口述史资料则具有普通文字资料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本次口述史资料采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苏南农村,目的是调查取得有关当前苏南农村社会生活情况第一手资料。访谈的对象从菜市场上的卖菜人到菜市场边的乞讨者,从烤南瓜饼的阿婆到脚有残疾的外来打工者,从卖衣服的到开饭店的,从从美术教师到村委书记,从高三女生到家庭妇女,从寺庙里的大师到公安局局长,从种粮大户到采石场的工人,几乎无所不及。有时候一天要走好几个村,还有几次搭车去太湖边采访渔民,一天走上个几十里是常事。12个村,几乎个个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而镇上的人,两三天后也习惯了我们来来回回的身影,由开始时明显的好奇和怀疑变成了善意的询问和交谈。 以往对苏南农村的了解无非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虽然不敢说南泉就是苏南农村的典型,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最直接的接触到了中国的农村。 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对当前的苏南农村做什么评论,仅仅是为了取得关于当前苏南农村人民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看看人们是怎么谈论,怎么看待他们的生活的。数十年或是数百年后,当人们开始回首探寻苏南社会生活变迁的时候,或许会感谢今日的这一群大学生为他们留下的那一卷卷充满了杂音的磁带。 应该说,我们的资料采集还是具有一定的覆盖面的: 就官方而言,我们走访了镇政府、镇派出所、村委;就务农者而言,我们采访了种粮大户、种水果的专业户及普通务农者等;就副业而言,我们采访了太湖边上的打鱼者,鱼类养殖专业户,狗类饲养专业户等;另外我们还走访了外来打工者,书店的老板,鞋匠,僧人等等。前面已经说了,我们的工作不是对苏南农村作什么技术性的概括,也不是对苏南农村的成功或灰暗之处作什么有意义的总结,而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留下供后人使用的资料 。我们要感谢给了我们这次机会并为我们的活动提供各种帮助和方便的各位老师,在暑假他们休息的时间里,他们提供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指导,特别是李宏图和李月琴两位老师,他们不但耐心地听了我们的原始想法,而且提供了我们活动经费,在这个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时代帮助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计划。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根本不可能成行。 实践二、书画之中看历史——参观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暨瞻仰宋庆龄陵园活动 2001年10月31日,史学社组织同学参观了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并瞻仰了宋庆龄陵园。此次活动揭开了历史系青年史学社"从沉沦到觉醒--中国近代史回顾"实践-讲座-沙龙系列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突破了以往就历史而历史的单一模式,巧妙的把书画艺术与社员们的历史学习结合了起来,让社员们从书画之中品味史诗的韵律。 这次在宋庆龄陵园二楼展馆展出书画佳作共有90余件,其中有张晓明、王伟平等书画名家,杜宣、吕其明、孙道临等文艺界前辈及各界知名人士的精到之作;也有已故孙中山秘书田恒以及孙中山外孙王弘之、国民党元老程潜之子程元等辛亥后裔的艺术精品。从书画家们的精品佳作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于辛亥革命这段令人振奋而又痛心的历史的感悟,苍劲的笔力与皴法无不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凉。艺术充满着灵气与感悟,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只在字里行间求考据的人所欠缺的。之前,我们还向宋庆龄墓敬献了花圈。并在本系退休教授、现宋庆龄陵园顾问傅老师的引导介绍下,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 实践三、11月2日 12月5日 组织外系会员参观上海博物馆 11月到12月,上海博物馆进行了玛雅文化精品展示。为了不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观摩南美文明的机会,我们特别组织了外系会员参观玛雅文化精品展。玛雅人的建筑与天文学相结合,气势恢弘,设计精巧,建筑的外观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装饰,展品主要有人像柱和作为建筑物一部分的刻有各种图案和象形文字的石刻。“各古代文明在初始阶段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图腾崇拜、丧葬文化、雕塑铭刻等等。我国与古老的玛雅分别位于东西两个半球,但在陶艺制作、崇尚玉器、陪葬品的选择等,都有许多共同点。 实践四、2002年3月27日 本系会员与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启动仪式 为了使社员们能够更好的得到历史学系的指导,我们组织了本系会员与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一名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与2名本科生结对。本次活动获得了历史系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的热情参与,也得到了历史系系领导的大力支持。 2002年3月27日结对活动的启动仪式正式在历史系会议室举行。20名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代表与4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历史系领导也特地参加了我们的仪式并致词,学校有线台的同志也前来拍摄了活动的实况。 实践五、4月 历史课件制作大赛 4月,历史系本科生历史教学课件制作大赛,活动围绕中小学历史教学要求,体现多媒体教学优势,并邀请《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李月琴老师担任评委,就课件的主题选材等方面展开公开评议,并进行了课件讲解演示。 实践六、4月2日 组织会员参观一大会址 兴业路76-78号,旧为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两幢具有20年代上海市区典型民居风貌的砖木结构石库门2层楼房。1921年7月23日,代表全国53名共产党员的建党大会就在76号楼客厅举行。大会期间,由于发现密探窥视,会议即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工作决议。选举了中央局成员,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实践七、4月3日 组织会员瞻仰龙华烈士陵园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地处上海市西南的龙华镇,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原址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内有军法处、警卫室、男女看守所、刑场等,是一个杀人魔窟。其中刑场即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许多共产党员、仁人志士、爱国将士为了缔造新中国,被国民党囚禁、杀害于此。同学们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在雄壮的国歌与国际歌旋律中,向镌刻着江总书记"丹心碧血为人民"题词的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并致三鞠躬表达崇高的敬意。随后,参观了"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监狱遗址和革命烈士就义殉难地。 实践八、4月 华师大周边菜场流动人口调查活动 一般的说,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变动,决定于自然增长、迁移增长和行政区划变动三大因素。分析近代上海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可以看出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迁移人口带来了智力资本、金钱资本、信息和劳动力,这极大地增强了上海自身发展的动力与能量,以及上海与外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为上海各种产业的兴起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了解现在上海外来人口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处于中下层的个体工商户的情况,我们选取了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中长综合市场(位于华东师大大门前中山桥下)为个案,对其中50位经营者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这些外来个体工商户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的生活又似乎离我们很远。经过这几个月在市场里的调查与访谈,我们对这些个体工商户逐渐由陌生到熟悉,他们对我们也渐渐从隔膜到信任。这里我们力求客观的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展现给大家。这次对中长综合市场外来个体工商户的调查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将会继续下去。他们作为外来者处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作为个体工商户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将何去何从体现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这次社会调查也使我们产生了许多思考,为此我们特地撰写了《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中长综合市场外来个体工商户调查报告》一文来展示我们的成果。 实践九、5月1日 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节开幕式巡礼 5月1日是今年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节开幕式巡礼仪式在上海图书馆智慧广场举行。史学社与其它我校另外三个社团一起,代表学校参见了此次社团节开幕式的巡礼。为了本次活动,我们特地制作了我们的展板,印刷了我们宣传资料,并准备了一些邀请参加开幕式的群众参与历史问答题。 在5月1日下午的整个活动中,我们共发送宣传资料100余份,赠送会刊100余份,并与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进行了史学方面的讨论,并与不少同志互换了联系方式,以期今后的进一步交流,以为老先生还特意写了一副对联赠与我们。 实践十、5月23日 与学术类社团共同举办“智力大考场”活动 实践十一、七月中旬 史学社社员参加山东泗水地区教育考察, 对山东农村所存在的教育误区有了深刻的认识,社员都对自己献身教育的决心有了提高。 五、 网络建设 青年史学社不但关注学术,而且紧跟时代潮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普及,青年史学没有放过这一契机,在系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及时地走向了网络世界,是我校最早"上网"的学术社团,在史学社的历史上又添加了光辉的一笔。 在我们的主页上,您不但可以查阅到有关史学社和历史系的资料与最新消息,还可以阅读与下载我们最新的《青年史学》杂志与《青年史学通讯》。除此之外,史学社的社员们还制作了自由主义、孔子研究、直击美国、美国史研究等不但学术性强,而且制作精美的专题研究项目,更加充实了我们的网页,并且我们还将不断推出新的专题研究。无论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您打开电脑,就能得到我们的服务。 由于我们的主页制作精美,技术高超,内容充实,自从推出以后,浏览量总计已近万人,不但受到了社员们的好评,还经常收到外地网友的来信,其中不少是打听有关我校与历史系消息的,我们总是热心的解答网友们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通过网页加强了史学社的宣传力度,更加方便了社员与社员、史学社与社会的交流,网络为我们网聚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青年史学社主页的推出堪称是继《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之後的青年史学社历史上的又一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