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内陆开放对接全球 重庆模式提供样本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时面临地域等方面的“束缚”。不过,为加快与全球接轨,重庆通过战略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应对挑战,开创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模式”。什么是“重庆模式”?它有怎样的内涵?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来渝参加“2010年世界出口发展论坛”的全球精英,昨日纷纷献计献策。
    什么是重庆模式?
    加工贸易“一头在内一头在外”
    “重庆地处内陆,想大力发展出口贸易,不可能采取与沿海一样的模式。”昨日,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宋晓国接受本报采访,对“重庆模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宋晓国说,沿海城市发展出口贸易的模式与重庆不一样,以深圳为例,其贸易是出口导向型,特点是货物大进大出,重庆则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采用这样的模式。
    重庆进出口贸易与沿海的巨大差距,直接体现在数字上。宋晓国表示,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预计为120亿美元,而沿海很多城市都为数百亿美元。以山东烟台为例,仅是富士康在烟台的工业园一年出口就上百亿美元。目前重庆进出口额居西部第5位,出口的产品以传统机电产品为主,占到80%,其中主要是汽摩,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较小。
    如何破困?重庆想到的办法是:采取原材料本地化、产品出口这样“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新型加工贸易模式,引入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笔记本电脑企业,同时完善其配套产业链,实现原材料本地制造,解决原材料运输成本高等难题,垂直整合笔记本电脑产业链。
    “采用这样的模式后,重庆的IT类产品出口将大幅增长。”宋晓国说,我市计划数年后笔记本电脑产能达8000万台,届时将带动我市出口颠覆性增长,预计2015年进出口总额肯定会达700亿~800亿美元,在西部名列前茅。
    他表示,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支持重庆企业“走出去”,对在海外建销售公司和门店的企业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我市提出打造的“一江两翼三洋”国际贸易大通道,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初步成型,目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老挝一家贸易促进协会负责人表示,“重庆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具有借鉴意义。我此次参加论坛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把“重庆模式”和具体做法弄清楚,然后将很多适合当地发展的经验带回去。
    如何大力发展出口?
    改善交通条件和经济转型很重要
    重庆作为内陆城市,该如何发展对外经济,更好更快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去?昨日,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执行主任帕特丽夏·佛朗西斯抛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大力发展交通,二是转向发展知识经济。
    “重庆是座很美的城市”
    一向以女强人著称的佛朗西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爱笑,也很健谈。她曾在政府和私企部门工作多年,并曾担任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主席。她曾主持中国与加勒比国家企业论坛,并担任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管理方面的顾问,在贸易促进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这次到重庆参加全球出口发展论坛,是我第二次到重庆。”佛朗西斯说,重庆很漂亮,除了有雄伟的大山,还有两条江和很多美丽的桥梁。“我还曾去过重庆规划展览馆,了解了重庆的城市规模、发展战略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对重庆的情况颇为了解。”
    加快发展出口面临挑战
    “重庆是座地处内陆的城市,大力发展出口当然要面临挑战。”佛朗西斯认为,有一个挑战就是重庆如何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在这方面,重庆还比不上沿海城市。但令人欣喜的是,重庆已开始实施积极措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加大开拓国内市场,还开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国际贸易大通道。
    佛朗西斯说,重庆想大力发展出口,交通条件和经济转型非常重要。她表示,有人曾经将重庆比喻为美国的芝加哥,认为两座城市都是内陆城市、都是经济中心。不过,与芝加哥相比,重庆的交通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芝加哥与美国各个城市之间的交通非常方便,通过航空、水路等,编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枢纽网络。
    “第二件重要的事,就是重庆的经济要实现转型。”佛朗西斯认为,目前重庆一直主要发展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技术经济,应当转向发展知识经济及加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摆脱地域和交通的束缚。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重庆完全足以支撑这样的转型。
    ITC将助推渝产药品出海
    佛朗西斯透露,ITC非常看好重庆的发展前景,将在众多领域与我市展开合作。例如,该中心将加深与重庆在制造领域的对碰,让“重庆造”进入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此外,ITC还计划与我市展开项目上的合作,将重庆的制药产品推介到世界制药行业;并将选派重庆人到日内瓦,对他们进行市场准入方面的培训。
    专家支招
    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首先要在全球打响名气
    在全球化时代,只看到本地或者本国市场,是缺乏远见的行为。在近20年来,重庆发展非常迅速。但国际贸易界更加熟悉的中国城市,还是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对重庆的情况没有直观的了解。想发展外向型经济,重庆首先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形象,举办世界出口发展论坛对实现这个目标有巨大作用。各国企业和外贸组织的精英都来参加论坛,同时论坛的情况将同步向全球放送,他们将会把世界的目光带到重庆,重庆的形象会通过媒体展现在世界面前。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企业竞争力部门负责人沙勃努
    渝企要争取市场份额可向北欧拓展业务
    重庆造的摩托车在非洲、中东、东南亚颇受青睐,获取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今,重庆可以借助良好的口碑,率先着手未来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将业务拓展到北欧等区域。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模式”让世界瞩目。平时对重庆多有关注的王晓东,非常看好重庆未来的发展。尽管重庆不像沿海在地理位置上占有先天条件,但近年来,重庆通过不断完善水陆空基础设施,为未来提速加大马力。
    重庆位于中国西部,可以立足西南,辐射广大的中西部市场,这其中的商机不可估量。“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为重庆与外面的世界搭建好沟通的平台,让世界熟悉重庆,也让重庆开拓国际视野,走到国际市场的前沿。”
    ——世贸组织总干事办公室参赞王晓东
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发展之匙[转]



    一批“重庆造”笔记本电脑,通过铁海联运,进入欧美销售市场。
    一船上海生产的IT产品零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送到重庆加工。
    一群世界500强企业的决策者,打飞的到两江新区,寻找投资机遇。
    ……
    过去5年,是重庆“一鸣惊人”的5年:创造垂直整合的加工贸易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改变中国的物流走向,运转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抓住西部新一轮开发开放机遇,获批成立两江新区……
    每一个机遇的把握,都让重庆的发展提速,一次次提速,重庆犹如坐上了跑车,而内陆开发高地,就是发动这辆跑车的钥匙。
    “重庆,世界的未来之星,中国的芝加哥。”
    8月15日,重庆以数千单词、数十张照片的形式,出现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
    这本常出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办公桌上的杂志,为何不惜篇幅介绍重庆?
    因为,重庆在《外交政策》、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联合评选的“全球城市指数排名2010”中榜上有名。评语是:“重庆,世界的未来之星,中国的芝加哥。”
    不仅仅是《外交政策》,美国《新闻周刊》认为重庆是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新加坡《联合早报》把重庆看作中国城乡统筹的领头羊;英国《金融时报》则直接表示,重庆的投资潜力甚至超过了日本东京……
    频频引发世界关注,重庆如何做到的?
    答案是重庆正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按照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思路,重庆将用5年时间,建成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直辖10年,虽然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但综合实力仍然不强。数据显示,重庆全市GDP仅占全国1.7%,排在第24位,约是上海的1/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面积和人口分别是京津沪总和的2.4倍和2倍,人均GDP为14622元,不及全国80%。
    重庆坐不住、等不及。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在国际分工和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才能在这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在全球制造业纷纷向中国内陆转移的过程中,重庆必须通过扩大开放,跻身世界市场,才能在更大舞台、更高平台上参与竞争,同时分享更多的经济资源和发展机会。
    薄熙来说,当一个系统的自身活力发挥到极限,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在封闭系统内难以发生突变,只有扩大开放。在新一轮发展中,谁更开放,谁就更能抢占先机,跑在前边,谁就可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市长黄奇帆表示,一个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高低,与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过去,西部地区的工业多属重型工业,与国际贸易关联度不高。要将重庆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关键是在产业上有所突破。
    对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重庆提出了四个重要衡量指标:从2008年到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0%,累计完成18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40%,累计完成60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0%,累计完成800亿美元;集装箱实际吞吐量年均增长36%,从43万标箱增加到200万标箱。
    无论是突破现有产业格局,还是实现四个指标,重庆都必须上马大项目。
    铁海联运、垂直整合改变物流半径
    2008年1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最为严峻之时,IT领域的领军企业,世界500强之一惠普宣布将在重庆投资建设其在中国的第二个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而惠普所带来的垂直整合效应,让宏碁、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接踵而来,令重庆具备了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能力。这个能力,足以让重庆承担未来全球笔记本电脑的增量部分。
    根据有关规划,到“十二五”末,重庆笔记本电脑产能可达8000万台,成为亚洲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这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将产生超过5000亿元的销售值,并为重庆带来年均近1000亿美元的进出口额,一举改变重庆外贸依存度偏低的局面。
    两江新区成重庆开放新标杆
    不仅仅是布局笔记本电脑产业。改变中国物流走向,有利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消息,接踵而来。
    今年5月,第十三届“渝洽会”成功举办,吸引了包括532家跨国公司在内的5600多家企业参会,签约投资金额达2770亿元,比上届多出近一倍。旨在承接国内外投资贸易的渝洽会,可谓透视重庆对外开放提速的一个窗口。近几年来,每届渝洽会都有来自欧亚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客商参加,有力推动了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
    8月11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通过国务院验收。保税港区,无疑将打开西部对外经贸的大门,提速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和内陆开放,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引擎。
    今年6月18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
    两江新区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最重要的平台,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成为西部发展的新“龙头”、重庆开发的新“标杆”。
    下一个5年,重庆将站在这个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向内陆开放高地的顶峰发起冲刺。
按薄、黄创建的重庆模式,重庆肯定不会有光明的前途。重庆这所以今天看上去混得还不错,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政府用封建手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将重庆的财产集中起来,办几件具有欺骗性有大事,比如重庆卫视彻底实行政府财政供给制并沦为百分之百的政府喉舌,这亲成为重庆人民需要长期背负的一个沉重负担;重庆投资150亿元建立的“平安臭重庆”,重庆人民最终会发现,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安全感确实会因此而大为增强,同时老百姓的负担也是会相应增加,等等。这种与市场经济对着干的“战天斗地”,毛泽东已经用巨大的代价强制中国人民尝试过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一点都不好玩,也很不好受。所以,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不会有人效仿现在薄和黄的重庆模式的。当然,疯子可能会。
重庆模式:“垂直整合”降低物流成本[转]



    重庆市这个深处内陆2000多公里的城市,借助其独特的“垂直整合”商业思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快速完成了多达1亿台笔记本电脑产能的布局。
  IT大厂云集
  2月8日,家住重庆市涪陵区李渡镇的曾德燕到重庆市火车北站,送一名亲戚前往沿海地区打工,曾在深圳富士康打工2年多的她因为离家几年,今年计划不再去沿海地区打工了。
  不过,她在火车站外的广场上意外看到富士康科技集团(重庆厂区)设立的一个现场招聘点,就走近看了看,才知道富士康已经在重庆设立了工厂,于是顺势了解了一些情况,并在《富士康应聘者信息采集表》上留下了个人基础信息和联系电话。
  富士康这一天在重庆火车北站招聘到了50多人。
  全球最大的服务器代工厂英业达在重庆投资的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2月8日也在重庆市火车北站设立了一个现场招聘点,这一天,该公司这个现场招聘点共招到了35人。
  目前,重庆市已经落户的全球笔记本电脑品牌企业包括全球第一大电脑品牌厂商美国惠普公司,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正试图夺取全球笔记本老大位置的台湾地区的宏碁公司,以及方正。
  这三家笔记本电脑企业入驻重庆后,其主要代工厂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和硕等6家世界级代工企业也先后落户重庆,此外16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也跟随而至。因这些企业均集中在去年底至今年6月前投产,今年内即为当地提供了10万人的用工需求。预计到2015年,仅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就需要一线工人40万。
  “垂直整合”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2010年9月12日在重庆大学演讲时,透露了该市“忽悠”惠普前往投资的一些细节。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故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重庆市在进行经济调研的时候发现,全球从原材料工业到装备工业,到一般消费品电子产业,市场几乎萎缩了30%~40%。但有一种产品当年居然还是正增长,这就是笔记本电脑。
  究其原因,原来是失业率暴增,很多人失业后在家玩电脑了,黄奇帆认为这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另一种“口红效应”,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
  失业男人不涂口红,但他们玩起了价格并不高的笔记本电脑,窝在家里上网。这是一个商业机会。
  此外,黄奇帆还向惠普抛出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写得太浪漫,它讲的是世界加工贸易水平分工,品牌商下单,代工商组装,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供应,按此逻辑,物流成本极高——真正运行这个模式,违反经济规律。
  重庆市准备反玩一把。黄奇帆认为,合理的逻辑应该是整机加零部件一体化,70%~80%零部件本地造,物流成本归零。
  惠普的总裁反问,你怎么做到80%本地化,现在又没有零部件厂?
  黄奇帆显然是有备而来:“如果你给我做400万台,我只能跳长江了,如果给我4000万台,我不用招商,我一说有这件事,零部件厂商会蜂拥而来,而且我们的组织效应能够使得它们2~3年出产品,80%能够本地化。”
  “然后就打赌,如果三年达不到零部件80%本地化,由此引发的一切比上海、江苏物流成本高的那部分重庆市政府财税补贴,当然我不愿意补贴,赌一把,把自己逼上绝路,置之死地而后生,”黄奇帆说,“我们合同真有这一条。”
  拿下惠普,当地就劝说惠普的总裁给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代工厂老板写信,力劝他们赴渝投资,甚至直接把他们“携带”到重庆,问他们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到重庆投资。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重庆市先让本来做零部件的富士康从惠普手里搞到每年2000万台整机的代工订单,相当于从广达、英业达等嘴里抢了一块肉,随即广达、英业达在一周内火速派员赴重庆考察、投资,以防富士康夺走更多订单。
  不过,世界级大厂到重庆,并不是几张订单就能解决的,巨量零部件即商品的物流成本,可以令这些企业在一夜之间落户,也能令其一夜之间飞走。
  重庆市采用的做法是,通过设立保税区及保税港区的方式使其拥有国际贸易便利,同时通过铁海联运使其与沿海相比,在运往欧洲的运输时间上少一天半;打通欧亚铁路大通道,使其西去欧洲的铁路在途时间为13天,比沿海地区走海运少一倍的时间;此外,航空直飞欧洲的时间仅为12小时,也比沿海地区少。
  重庆目前已经获批两个保税区(或港区),分别是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面积10.3平方公里,是国内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
  目前国内已经设立8个综合保税港区,重庆市为什么能在不到1年前刚设立一个保税港区后,又“搞到”一个综合保税区?
  原因在于,重庆市的这个综合保税区与国内其他一些保税区“先有窝后有鸡”(本处指先争取到保税区再去招商)不一样,该市的保税区是“先有鸡后有窝”。
  不过,重庆市在IT领域也有缺失,譬如富士康等企业在将其深圳工厂向内地转移时,重庆市就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当地在致力于抓全球产业转移商业机会的时候,却在沿海的产业转移中出现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