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

上周买了些书回来,没想到最先看完的是为了搞平衡而买的“一个的人的呐喊”。

作者朱正,他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写鲁迅的传记,这是他写的第四本。一辈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很让人尊敬。我第一次比较认真地看鲁迅的传记,小记一下。

1。导致周家变故的是他祖父周福清出事。具体是他企图通过本家副考官行贿主考官,结果被判死缓。我的感慨是:要是现在,这点事情真的不会闹到这么大,写条子托人情照顾录取一下太正常了,说明人家清朝时候的文官比现在廉洁多了。

鲁迅祖父在杭州坐牢的时候,有仆人给他买菜煮饭,还可以搜罗很多书来看,周作人每隔两三天去陪他一天。周福清还写了漂亮的纸条带回绍兴给孙儿们,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我说漂亮,是因为字条上有画,大概是漂亮的信签,配上漂亮的小楷,简直就是艺术品!他高兴了就和强盗和牢头禁子聊聊天,生气了就骂呆皇帝和昏太后。我靠!这牢比现在人性化多了。

2。家道中落的鲁迅还有机会出来读书,学英语和德语,并公派到日本留学。怎么我觉得那时候比现在好多了啊?

我曾经说过鲁迅是个艺术家,胡适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可是鲁迅学的是的路矿,地质,生物,医学,正宗的理科。

在日本的浙江革命党办的杂志叫浙江潮,我认识的浙江MY人士当时办的刊物叫之江潮,应该不是巧合。看样子浙江这地方是出革命党的地方。

3。鲁迅留学中途回来奉母命成婚娶朱安,倒是和胡适情况非常相似。根据李劼的自由心证,鲁迅当时爱上的是后来成为弟媳的羽太信子.所以信子就是相当于韦莲司和莎菲。同样是奉母成婚,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应该说胡适做的更好一点。

4。鲁迅和弟弟决裂后双方都曾经用文章互拍电报,典型的例子是周作人先发表一篇“伤逝”的短文,接着鲁迅就创作了小说《伤逝》。兄弟失和带给他们的伤痛太大了。李劼在分析鲁迅作品的时候把兄弟决裂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分界线,但是朱正似乎没有这么分。

5。鲁迅和许广平开始也喜欢互拍密电码。所以鲁迅是个密电码高手。他的那么多笔名好多也是密电码,比如那个复杂的“宴之敖”。有人说他是封建余孽,他就用“封余”和“封之余”作为自己的笔名。想到自己曾经用“跟屁虫”作为网上签名,原来是不知不觉跟鲁迅学的,呵呵。

6。鲁迅叫顾颉刚“红鼻子”的事情早就知道,这次看到他在中山大学的时候,听说顾颉刚要来中山大学,表示“鼻来我走”,还把顾颉刚叫做“鼻辈”,看得我忍俊不禁,觉得鲁迅也有好玩的一面。

7。《狂飙》高长虹和鲁许之间隐约的三角关系朱正没有展开。

8。创造社和太阳社28年开始攻击鲁迅,说他是封建余孽,又是小资产阶级。经过李立三的一番运作,突然把鲁迅拥为左联的旗手,鲁迅也欣然接受,这个中间的过程有点快得让人看不懂。难道旗手和盟主的位置对鲁迅的诱惑力也这么大?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4-19 19:01 编辑 ]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