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遥远:政府官员的帮办经济学

周末回老家,和一位担任市领导的好友在茶楼品茗。他说到最近带一批企业家去昆明,受到了十二分热情的礼遇。他感叹:“昆明在仇和领导下,党政官员对企业家的帮办精神,太伟大了。”
  主政昆明的仇和,是这两年炙手可热的政坛明星,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就是大刀阔斧改革和大张旗鼓招商。在屡处风口浪尖的从政生涯里,他一直紧抓招商引资的法宝。招商引资给他带来政绩和声誉,也给他惹来不少争议。他主政江苏沭阳时,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他主政的宿迁推行干部离岗招商、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引起媒体集中轰炸。到昆明后,更是强调“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第一政绩”,要求各部门既要完成招商,更要做好老板们的帮办。
  何谓“帮办”?好友给我介绍了一个事例。他带领浙商投资考察团,在昆明三天考察期间,当地政府官员陪同、陪吃、陪谈、陪娱乐。其周到服务之程度,殷勤两字形容一点不过分。甚至让人连单独窜到昆明小巷,吃碗米线的机会都没有。当地官员说,投资老板就是我们的上帝,你们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他在参加昆明某区区委书记的欢迎晚宴中,不经意谈及了云南茶文化,不出五分钟,区文化局长就进来恭敬作陪,还特意赠送了一本砖头厚的茶文化精装版书籍。过一会谈及开发区用地政策,转眼功夫,区国土资源局长也奉命进来陪谈。区委书记自豪地说,仇书记来了,招商是第一要务。现在我们区有12个局长在这个饭店待命,需要谈哪方面的问题,都有相关局长进来释疑解惑。
  最后一天,考察团中有老板看中一个商业区块。但见此地民房错落拥挤,甚是杂乱。老板皱起眉头,深感拆迁难度很大,就问陪同的区经贸局长,如果投资这里做商业项目,需要多少时间做好拆迁?局长伸出一个指头,老板以为是一年,就说:“和浙江差不多么,也要一年时间。”局长摇摇头,老板有点狐疑,问:“一个月?”局长还是笑着摇摇头。最后老板壮着胆子瞎猜:“一个星期?”局长居然肯定点点头。这位老板在考察回程中跟领导说:“昆明官员净吹牛,拆迁上百户人家只要一个星期,真是天方夜谭。”
  没有想过了六七天,这位老板在昆明给家乡报喜:“上次看的那块地,原来早已办好拆迁手续,只待开发商。现在推为一片平地,一百多户人间蒸发。我不买下来投资,真不好意思了。”再过几天,老板已成为那块商业中心的地产开发商。他说,地价低得连自己都不好意思。
  好友对昆明投资环境的这番描述,让我深深感叹。国内其他地方的帮办精神,不也同样让人敬佩有加吗?请看江苏某县委书记的一段精彩讲话,可见一斑:
  “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第一责任、第一大事,带头招商、带领招商、带动招商,使本职工作业余化、招商引资主题化。要学习山东省提出的‘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的招商精神。招商引资的项目要‘铺天盖地’,总的原则是:资金不论多少,能投向我们这里就行;老板不排大小,能来我们这里就好;产业不分一二三,能到我们这里都要。当前招商引资尤其是招引大项目已是一种你争我夺、你败我成的残酷竞争,已成为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残酷厮杀,招商队伍的强弱往往成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态势,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把专业招商队伍打造成‘虎狼之师’、‘威武之师’,打造成尖刀班、敢死队,打造成‘孙悟空’、‘诸葛亮’,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壮士断腕的勇气、敢打必胜的信心,不怕吃闭门羹,不怕碰硬钉子,不怕坐冷板凳,不怕听冷言语,坚决打赢这场招引大商的攻坚战。现在和将来会更加明确:谁吓跑、气跑一个客商,谁就是我们人民的罪人;谁破坏我们发展软环境,就坚决砸掉谁的饭碗、摘掉谁的帽子。只要冠以‘我们这里’名头的单位,都要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为客商服务的大政方针上来,统一到为我们地方发展的大气候中来。各级干部要改变就学习论学习的观念,不恋官场恋市场,走出机关闯市场,在项目推进中搏击成长,在招商引资大潮中接受洗礼。”
  此番东风吹战鼓擂的招商讲话,听了让人热血沸腾,用词之热烈、激烈和壮烈,简直已经无以复加。
  相当长时期以来,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纷纷把招商引资,当做“第一号”任务。在江西,每个投资商拥有政府发的绿卡,享受各种政策优惠,甚至默许某些违规违法行为的免罚特权;在重庆,投资商只要交下不多的投资定金,政府就可以包办其他事宜;在湖南,政府可以出面为投资商担保贷款;在湖北,地方政府提出“为客商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客商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在辽宁,政府招商大军浩浩荡荡,各主要城市市长前呼后拥,三次抵沪,三次赴浙,两次去穗,两次到港,热情一路高涨
  招商引资作为各地政府谋求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热衷于各种招商大型活动,而轻视招商的实际效果,兴师动众,以政府出面、长官带队,出动大批人马组团到各地举办招商会。各项招待应酬费用庞大,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真正的效果。相反,只会助长了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也为弄虚作假和挥霍腐败大开方便之门,而浩浩荡荡“折腾来折腾去”,折腾掉的是励精图治的决心与忧患意识,浪费掉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和实事求是谋发展的良机。
  大批干部离岗招商之风越刮越烈,各项“以引资论英雄”、“以项目促发展”的“土政策”大行其道,政府官员对投资老板从代办到帮办直至全办,容易导致公众对这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和政资不分的官商一体招商引资行为,产生严重质疑,对政府应有角色、法治精神、公平原则和科学政绩观深感忧虑。当下引起广泛民愤的各地强拆事件背后,也可见政府这种为老板“帮办”和“全办”的忙碌影子。
  政府部门的真正使命,是战略规划,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而不仅仅是招商引资。就当前情况看,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的软硬环境。招商引资的主体,应该是那些能够对招商引资结果承担责任、而且深谙市场法则和客观经济规律的中介咨询机构和企业。以商招商,才是正道。落后地区的发展,不一定要矫枉过正,不一定只能靠牺牲法治来驱动,更不能靠牺牲环境和群众合法权益去换取。
  昆明市某区委书记说:“老板想到的事,我们要办得好;老板一时没有想到的事,我们要同样想得到,办得好。帮办,就要争分夺秒地去办,雷厉风行,马上就办。通过提供全方位、大力度、保姆式的帮办服务,真正做到想投资老板之所想,办老板之所需,解老板之所难,感到政府的无处不在。”
  这番话说得老板们心里暖洋洋。如果把书记口中的“老板”字眼改成“老百姓”,让政府官员的“帮办经济学”,不但及时助力投资老板,而且及时惠泽弱势群体,那就真正散发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理念了。让我们看看一词之改后的这段话:
  “老百姓想到的事,我们要办得好;老百姓一时没有想到的事,我们要同样想得到,办得好。帮办,就要争分夺秒地去办,雷厉风行,马上就办。通过提供全方位、大力度、保姆式的帮办服务,真正做到想老百姓之所想,办老百姓之所需,解老百姓之所难,感到政府的无处不在。”
  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