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238
- 帖子
- 7432
- 精华
- 8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7-4-1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0: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伦敦将雾都之名让给北京
2013年01月02日
伦敦将雾都之名让给北京
克莱丽莎·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伦敦——在北京的家里,每天早上都是同样的一套:醒来、煮咖啡、上网查询空气质量指数,然后感到一丝沮丧。
美国大使馆每小时在Twitter上更新空气质量指数。评判等级从“好”、“危险”到质量超标,它决定了我一天的活动:是骑车还是乘坐公交车上班,是否到室外跑步;夏天,我是在舒适的庭院里吃晚餐,还是窝在室内,紧闭窗户,打开空气过滤器。
因此,回到伦敦度假让我感到大大地松了口气;在伦敦,闲谈的话题是下雨,而不是污染。我开玩笑说,在糟糕的天气里驾车进入北京,就像进入了魔多之门(Gates of Mordor,《魔戒》里进入魔王巢穴的大门——译注)。与之相比,英国的朝霏夕阴反倒显得无限美好了。
不过,这也只是除非你忘了,伦敦也曾因它的“黄色迷雾”或“杀人浓雾”而闻名于世。在数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英国的政客以经济发展为由,漠视民众对污染的担忧。最后,一场灾难来袭,导致数千人丧命,政府才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
伦敦的这场灾难是发生在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Great Smog)。60年前,也是在12月,一场大雾袭击了伦敦市。接近零度的气温导致居民们在家烧煤过度,煤烟再加上风速低,产生了一股浓重的黄色烟雾。能见度降到了仅仅几英尺。公共交通、影院、剧院和体育场所都关门停业。估计大约有4000人死亡,他们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老人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据说当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息,人人鼻孔里都吸满了黑色粉尘,听起来像极了今天的中国。在北京,所谓的蓝天天数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地平线上空总是云雾弥漫。在被定义为危险的日子里,街对面的楼宇都难以看清,即使在户外短暂停留一会儿,也会让我觉得浑身无精打采,头晕脑胀,眼鼻发痒。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推进工业化。虽然它已经设下了目标,要在2015年前增加非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但目前,它依然是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仅中国一国的煤炭消耗量,几乎就占到了全球总消耗量的一半。
就像《发明污染:1800年以来英国的煤炭、烟雾和文化》(Inventing Pollution: Coal, Smoke, and Culture in Britain since 1800)的作者彼得·托尔谢姆(Peter Thorsheim)说的那样,为了自己和邻国,中国最好从英国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托尔谢姆在本周告诉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也是“悲剧中的一个机会”。英国政府把反对党和民众的批评变为切实的改进措施,包括1956年《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
中国也到了浓雾危机的时刻了吗?到20世纪50年代,虽然英国遭受了战争破坏,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这点无疑有助于英国做出决定。尽管中国的总体经济力量庞大,中国在人均收入上还没到达那个水平,而且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关注的问题。
但中国政府也开始作出让步,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社会动荡。
在北京,有数万人参考美国大使馆提供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他们从中国政府那里得到的数据却截然不同:北京官方宣称在2010年和2011年,在80%的时间里空气质量良好,而美国大使馆称在超过80%的时间里,北京空气质量等级为不健康或者更糟。鉴于来自公众的压力,政府后来设置了覆盖北京的监测网络,测量PM2.5,也就是大气微小颗粒污染指数。
去年,有新闻称中国领导人使用高级空气过滤器而民众却蒙在鼓里,对真实风险一无所知,一些博客作者因此感到很愤怒。全国各地爆发了针对污染工厂的抗议活动,迫使一些地方官员在工业项目上作出让步。在某些实例中,甚至一些国家媒体也指责政府隐瞒污染的确切程度。
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它对中国居民的危害的确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一个问题是,污染看起来像是一个遥远的威胁。大多数经历过烟雾事件的伦敦人本来也以为那几天不过是雾大了一些,直到后来,殡葬业者把棺材都卖光了,花店葬礼用花也全部售罄。
本月,英国科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称在2010年,有32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在中国实现多党制、言论自由及发达的公民社会前,可能会有更多人死亡,并且不会引起关注。
©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