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


       很多年前,读过杜拉斯的《中国北方的情人》。那是第一次读杜拉斯的文字。之所以会去读,还是因为梁家辉演了那部电影《情人》,而梁家辉是我颇喜欢的一位演员。依然记得那本书,很薄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封面就是采用梁家辉和珍。玛琪在影片中的扮相。我一直以为,这本书大概就是电影《情人》的小说版。

        又过了一些年,在音像店偶然看到电影《情人》的VCD,于是租回去看,无非是想看看当年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梁家辉的大胆演出。当然,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当年的色戒而已。不过,说真的,由梁家辉来演情人再合适不过了。

       然后就是这个暑假,花了几天的时间看《情人》。在这之前,出于对杜拉斯文字的好奇,我读了她的另一作品《物质生活》。起初对杜拉斯这样天马行空的写作风格有些不适应,刚看了几篇就有些晕头转向了。这随笔真够随意的。我看到的是她对于生活的种种细枝末节的想法,无论好或坏,甚至是别人认为是最隐私的最不可说的,比如酗酒、性、同性恋等,都毫不掩饰地表露在她看似随意的文字里。王道乾在译后记里写道,《物质生活》归根结底,主要还是谈写作的问题,木知木觉的我恐怕是要读上很多遍才可以看出些端倪。不过,必须承认,杜拉斯的文字,有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好像深藏在海底的宝藏,明知道比较难理解,还是忍不住地想去靠近。

       有些扯远了,还是说说《情人》。首先终于明白了它和《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不同的两本书。后者更接近电影版。其次,原来小说是可以这样写这样读的。本来就是为家庭影集写的自传性质的文字,结果,无心插柳,成了小说。如果用惯常的小说阅读习惯去读,大概根本无法理解她想表达什么,只能跟着她跳跃式的文字跳跃式地阅读,她的思想有很强的流动性,好像电影镜头的切换,时空的转换,稍有分神就可能跟不上节奏。

       不知怎地,我读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会浮现出电影里的那些片段,本来已经模糊的会渐渐清晰起来。在《情人》里,法国女孩和其中国情人之间那段无望的爱情已经不是主线了,杜拉斯也不再像在《中国北方的情人》里那般直接集中地描写,相反,她会不厌其烦地、不惜笔墨地描述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细节,比如帽子,高跟鞋、不合适的衣衫,关于母亲、大哥的暴力、小哥哥的软弱。看似散漫无章的文字营造着一种和电影相似的氛围,即无奈和绝望的气息:破落的家庭,极度贫困、毫无安全感的童年,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仇恨,勉强维持的白种人骨子里天生的可笑的优越感等等,所有这些远远超过了对情欲的描写,比单纯的情欲更让人难以忘怀。而且,越是浓重的笔墨,越是让人觉得无奈的悲凉。

      我总是想象这么一幅画面,年老的杜拉斯坐在摇椅里,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一段往事,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重新回味那时的经历。那种心情,就好像是躺在时间河流之底,看着时间的流水冲刷着自己的身体,带来一些又带走一些,水草、五颜六色的玻璃、石头,曾经近在眼前的,“都被流水卷去了”,以为都没有了,“但一切仍浮在河流冲力的表面”。

       我比较喜欢的一段文字是小说的开篇那段:“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喜欢,是凭女人的直觉。今年夏天,那个叫丘索维金娜的女人总是让我想起这段文字,让我忍不住流泪--哎呀,又跑题了。

[ 本帖最后由 人约黄昏后 于 2008-9-14 20:40 编辑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王道乾的译本?
我也是先看的电影,后看的小说,因为王小波的介绍,才知道杜拉斯。
是王道乾的译本。但当时看的《中国北方的情人》是谁的译本不记得了。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写得真切。
大致上,黄昏MM已经把杜拉斯读成杜拉斯了。
我原来一直叫她杜拉的。我最初看到的译名,就叫杜拉,不知哪天起,流行说杜拉斯了,只能不习惯地跟着改口。很可能,按照法语读音,就叫杜拉,改叫杜拉斯,是按英语习惯来的。好比,按法语读音该叫齐丹,按英语习惯来读,就成齐达内了。
我也是从王小波书里知道的这本书,读的是王道乾的译本。

蛮喜欢黄昏MM这种写法呢~
向国内读者推荐杜拉斯和王道乾,也是王小波的一个迷你贡献,太多的人都是因为他,才知道了这两个人。
我倒不是。我有一本出版于1986年2月的《情人·当代法国中短篇小说集》,第一部就是王道乾先生翻译的《情人》。也许,王小波读的也是这个版本呢。
谢谢大家的鼓励。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对小说总有一种疏离感,天生不是读小说的料。可怜的我。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这段话应该不算杜拉斯的版权,至少是借用了叶芝写给一生爱慕的毛特岗的。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各种翻译版本,英文好的黄昏自己去感觉喜欢哪个版本吧

WHEN YOU ARE OLD(原文)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EELP
  AND NOO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K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N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I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年华已逝

  LOVER译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炉边慢慢打盹,请取下我的这本诗集,
  请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眼波,她们是曾经那么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爱过你容光焕发的楚楚魅力,
  爱你的倾城容颜,或是真心,或是做戏,
  但只有一个人!他爱的是你圣洁虔诚的心!
  当你洗尽铅华,伤逝红颜的老去,他也依然深爱着你!
  
  炉里的火焰温暖明亮,你轻轻低下头去,
  带着淡淡的凄然,为了枯萎熄灭的爱情,喃喃低语,
  此时他正在千山万壑之间独自游荡,
  在那满天凝视你的繁星后面隐起了脸庞。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1893

  当你老了
  
  裘小龙译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当你老了
  
  杨牧译
  
  当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炉边瞌睡,取下这本书,
  慢慢读,梦回你眼睛曾经,
  有过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恋爱你喜悦雍容的时刻,
  恋爱你的美以真以假的爱情,
  有一个人爱你朝山的灵魂内心,
  爱你变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错愕。
  
  并且俯身闪烁发光的铁栏杆边,
  嚅嗫,带些许忧伤,爱如何竟已
  逸去了并且在头顶的高山踱蹀,
  复将他的脸藏在一群星星中间。

  当你年老时
  
  傅浩译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当你老了
  
  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30年来的西方文化接受史是个很有趣的题目,里面有偶然、误会、故事等等。比如杜拉斯,同代法兰西小说家知多少,唯独她被一代中国文青传颂。八十年代《百年孤独》也影响了一代小说家,但马尔加斯事实上也是夹在欧洲与拉美之间的作家,其分量不似在中国那么大。又比如黄仁宇,多少人读了《万历15年》惊呼“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殊不知他本一史学界边缘人。汤因比的历史论也曾颇有影响,其实他对当代西方史学的影响并非如我们想象。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原帖由 兮兮 于 2008-9-15 00:42 发表
WHEN YOU ARE OLD(原文)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EELP
  AND NOO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K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N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I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年华已逝

  LOVER译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炉边慢慢打盹,请取下我的这本诗集,
  请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眼波,她们是曾经那么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爱过你容光焕发的楚楚魅力,
  爱你的倾城容颜,或是真心,或是做戏,
  但只有一个人!他爱的是你圣洁虔诚的心!
  当你洗尽铅华,伤逝红颜的老去,他也依然深爱着你!
  
  炉里的火焰温暖明亮,你轻轻低下头去,
  带着淡淡的凄然,为了枯萎熄灭的爱情,喃喃低语,
  此时他正在千山万壑之间独自游荡,
  在那满天凝视你的繁星后面隐起了脸庞。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1893

  当你老了
  
  裘小龙译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当你老了
  
  杨牧译
  
  当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炉边瞌睡,取下这本书,
  慢慢读,梦回你眼睛曾经,
  有过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恋爱你喜悦雍容的时刻,
  恋爱你的美以真以假的爱情,
  有一个人爱你朝山的灵魂内心,
  爱你变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错愕。
  
  并且俯身闪烁发光的铁栏杆边,
  嚅嗫,带些许忧伤,爱如何竟已
  逸去了并且在头顶的高山踱蹀,
  复将他的脸藏在一群星星中间。

  当你年老时
  
  傅浩译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当你老了
  
  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所有这些译本都够糟糕的,一个也不喜欢。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9-15 05:38 发表
30年来的西方文化接受史是个很有趣的题目,里面有偶然、误会、故事等等。比如杜拉斯,同代法兰西小说家知多少,唯独她被一代中国文青传颂。八十年代《百年孤独》也影响了一代小说家,但马尔加斯事实上也是夹在欧洲与拉美之间的作家,其分量不似在中国那么大。又比如黄仁宇,多少人读了《万历15年》惊呼“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殊不知他本一史学界边缘人。汤因比的历史论也曾颇有影响,其实他对当代西方史学的影响并非如我们想象。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可能也有许多偶然因素导致的变异效果
原帖由 绿骄阳 于 2008-9-15 10:45 发表


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可能也有许多偶然因素导致的变异效果
呵,那确实更多。
打从伏尔泰开始,西方人笔下的中国文学,就一直让中国读书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感兴趣的中国作品,甚至我们的博学之士都可能没有听说过。我们几乎很难看到西方人正经讨论中国的《红楼梦》或李杜,他们会把关注点莫名其妙地落实在一篇在中国毫无地位的白话小说里。这当然不等于西方的真假汉学家见识更高、中国书读得更多,只能说明,双方的着眼点不同。
是的,杜拉在中国也是一个奇迹,至少,比她在法国的地位,尊崇得多。且不说,杜拉后来的名声,还是得益于一部电影。内行的人知道,电影主要是导演的功劳,原作者并不能沾光太多的荣誉。所以,一位作者如果借助电影的传播而声名大振,他在享受这份名声实惠之余,也应暗道一声“惭愧”。——我个人更喜欢她的《广岛之恋》,虽然是电影剧本,但直接当成文学作品来读,味道好极了。
在黄昏MM的帖子下再走走题。
西方人读中国作品,主导取向是风俗性的,他们与其关注中国文学,不如关注中国人,而且,是从增广见闻的角度去关注的,好像人类学家关心俾格米人那样,这一点,在歌德那里就有所体现了。
相形之下,我们对待西方文学,倒还是比较有板有眼的,西方世界中真正的文学大师在中国都得到了传播,获颁的声名也能大致与他在自己祖国的声名匹配。
记得在邻帖,宏越兄提到“作为大学中文系教师读没读过昆德拉才涉及到周兄说的合格不合格问题”,我当时没有搭腔。其实,昆德拉也是一个在中国得到莫名高估的作家,我们高估他,主要还是因为某种体制身份上的认同。西方人一度认可他,大概也与冷战有关。冷战结束了,昆德拉也要收摊了。
当然,也不是说昆德拉不好(就像杜拉也确实很优秀),而是说,应该还原成他真实的地位。他目前在中国的地位,是包含若干文学外因素的。
好,走题结束。
王道乾翻译的《情人》最早发表在1985年第5期的《外国文艺》期刊头条。原著是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其实杜拉斯写于1950年的第一部小说《太平洋大堤》已经涉及《情人》中的大部分内容。童年和少年的印度支那是她永恒的伤痛,也是她一生创作的起点和峰巅。
哇,居然帮我赚回一个精华,真是要谢谢杜拉斯了
请各位大侠继续走题啊,走题的内容很丰富,我好好学习了。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回复兮兮~~

和叶芝的诗确有相似之处,不过读来感觉完全不一样,叶芝的诗读着感觉柔美,杜拉斯的文字读着感觉悲凉。
另外,你给的各种版本的翻译,如山民所言,很糟糕,至少我是不喜欢的。马上贴一个我手头的译本

[ 本帖最后由 人约黄昏后 于 2008-9-15 20:34 编辑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这个译本好像还凑合吧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两鬓斑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起,追忆那当年的眼神,
神色柔和,倒影深深

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
而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那日渐衰老的满面风霜

你弯下了腰,在炽热的炉边,
在浅浅忧伤中沉吟:爱情如何逝去,
向山峦之巅独行,
将他的面容隐没在繁星之间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主贴谈了《情人》,杜拉(斯)还有一篇小说(好像是我的朋友张小鲁译的),在《译文》上:《琴声如诉》。有没有人还记得?
原帖由 David 于 2008-9-17 13:47 发表
主贴谈了《情人》,杜拉(斯)还有一篇小说(好像是我的朋友张小鲁译的),在《译文》上:《琴声如诉》。有没有人还记得?
说的是译文社还是《译文》杂志?那本杂志是快要停办了。
原帖由 David 于 2008-9-17 13:47 发表
主贴谈了《情人》,杜拉(斯)还有一篇小说(好像是我的朋友张小鲁译的),在《译文》上:《琴声如诉》。有没有人还记得?
我看的《琴声如诉》也是王道乾的译本,和《长别离》放在一起出版的单行本。那书后来让台湾女作家施叔青拿走了,我至今耿耿于怀。
张小鲁译过杜拉斯的半部《痛苦》,也是发在《外国文艺》,我还以读者身份给她写过信,希望译全,她倒是回了信,但没说是否准备译全。后来有一天我去上海社科院看朋友,朋友在走廊上说刚走过去的那位女士叫张小鲁,有个法国男友。我说哦,她就是张小鲁,早点说嘛,我可以当面问她到底有没有译完《痛苦》。
喔,是我记错了。不算太离谱。张小鲁在Kent State 读了计算机硕士,后来去了加拿大,就此失去联系。在上海是很好的朋友。
子曰: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吗?那书的最后部分,比你引用的开头部分更深沉耐看,再流一次泪。
本帖最后由 驾一叶之扁舟 于 2009-6-18 19:46 编辑

“我比较喜欢的一段文字是小说的开篇那段:‘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喜欢,是凭女人的直觉。今年夏天,那个叫丘索维金娜的女人总是让我想起这段文字,让我忍不住流泪--哎呀,又跑题了。”
     ——非常喜欢人约黄昏后的这一段文字。
     也是凭着女人的直觉,以为男人对年轻女人的爱,很多时候是源于喜欢。
     喜欢,是浅浅的爱。
     男人对不再年轻的女人的爱,更多的时候是源于疼。
     疼,是深深的爱,深深的怜。
     面对喜欢,女人会笑靥如花;面对疼和怜,女人则会泪流满面。
杜拉斯分泌出来的毒液杀伤力极大,最好让男人离她近点~~~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11# 李大兴
汤因比还算很有份量的。至于搞中国科学史的李约瑟,就被很多人质疑外行玩票,而他对中国情有独钟,也自然被国内奉若上宾了。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也是凭着女人的直觉,以为男人对年轻女人的爱,很多时候是源于喜欢。
     喜欢,是浅浅的爱。
     男人对不再年轻的女人的爱,更多的时候是源于疼。
     疼,是深深的爱,深深的怜。
     面对喜欢,女人会笑靥如花;面对疼和怜,女人则会泪流满面。 ”

喜欢这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