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的走马(连载中)

在中学毕业以前,我没有出过上海。尽管中学里野营拉练的时候走到了上海郊区、到了上海边缘,可是只有炊事班的同学过了上海-江苏界,他们踩着黄鱼车到江苏的太仓为我们买回了猪肉。

1973年夏天,我们中学毕业了,几个最要好的同学商量好一起到苏州去玩几天。我们是4个人一起去的。4个人里两个人已经分配到了“工矿”,两个人分配到了“技校”继续读书。



印象里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我们坐火车到苏州,火车车厢犹如火炉,没有几个人坐这班正午发车的火车。这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

到了苏州,我们到一个同学的亲戚家里借住。那时苏州城很空。先是1968年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城市居民下乡运动,接着是1969年底的战备疏散运动,江苏一把手许世友都是特别积极的推行,尤其是对苏南的几个城市。苏州城里的很多居民都被赶到了苏北农村。我们借住的那个同学亲戚家,就是这样。好在人去了苏北,房子还保留了下来。我们就去住那个空房子,里面也没有什么家具,我们就是打地铺。

我们去住的那个地方,地名叫做“石路”,都是旧街巷,一条巷子里没有几户人家还有人。当晚上一开灯,饿急了的蚊子“蜂拥而至”,咬得我们“遍体鳞伤”。晚上我们在吃晚饭的时候还买了一小瓶(2两半)的土烧酒喝下去,我才喝了一点点,当夜皮肤过敏发作,加上蚊子叮咬,简直奇痒难捱。一个同学爬起来建议抽烟防蚊,于是4个人就坐在地上抽烟、打牌,一个晚上没有睡。后来几个晚上买了很粗大的蚊香点着,才没有被蚊子骚扰。

我们带了一本《苏州》,有各个名胜古迹的介绍和图片。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按图索景。每个景点都没有什么游人,只有我们冒着打太阳,兴致勃勃的比照着那本书取景拍照留念。可是现在翻来翻去,我只有一张4个人的合影,其他的照片都找不到了。

那时候还不懂得欣赏园林。除了觉得园林里挺幽静以外,对于景致没有觉得很好玩。印象深刻的倒是在网师园遭遇到雷阵雨,正好躲进厅堂里避雨。记得到登上北寺塔,看下去还是雾蒙蒙一片。

青葱时代精力充沛。觉得最开心的是去灵岩、天平。我们借了3辆自行车,我还不会骑车,他们轮流带我,一直骑到灵岩。太阳很毒,路上很多地段柏油路都化了。可我们说说笑笑,一点都不觉得难受。到了灵岩,一鼓作气爬到顶,在那里吃了一顿素斋,喝着茶,远眺太湖,和附近的山山水水,觉得非常开心。我们每个人都带个军用水壶,到回来的路上已经全部见了底。正好看见公路边上有桃园,好像才花了几毛钱,每人就有两个大桃子吃。

就这样玩了3天。以后到苏州无数次,没有一次再有这样深刻的印象。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照片的故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应该收入精华了。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木匠兄的图片配上文字,立马就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照片中再陌生的人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顶木匠兄好贴!
青葱时代的小木匠很严肃啊,那三位帅哥如今怎样?
我和老木匠同时代,中学毕业前有着差不多的经历,看到主贴就特别亲切。把此帖改头换面一下就成为自己的一次走马,省得自己还要组织文字,不知道算不算侵犯了老木匠的版权。
再RRDW一次,青葱岁月如何划分?二十几岁还算青葱吗?俺最怀念的就是大学里的一次走马,只是不太好意思再道青葱了。
谢谢傻瓜大姐的提醒!

4个人都在上海。当时我还不是木匠。后来我们这4个人里倒有3个木匠1个电工。

一个去日本巴拉巴拉几年,回来还是干本行的中介;一个原单位倒闭后凭技术在中学里当电工;一个现在做了好多国有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个集团(小国有集团哦)的领导。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傻瓜也快乐 于 2009-8-29 15:11 编辑

青葱岁月的走马(无连载)
在中学毕业以前,我除了孩提时代回河北老家和天津看奶奶大伯,几乎没有出过上海。尽管中学里野营拉练的时候走到了上海郊区、到了上海边缘枫泾,可是只有炊事班的同学过了上海-浙江界,他们踩着黄鱼车到对面为我们买回了菜,但是不能采购粮食,因为我们只有上海粮票,过了那个界就要用浙江粮票了,除非你有全国粮票。

1974年夏天,我在技校读书,几个男同学商量着利用暑假去杭州玩,我在一旁听到了来了兴趣。结果他们说带上我一起去玩。我们是4个人一起去的。4个人里三个是帅哥,加上我这么一个傻丫头——要搁在今天,谁会傻乎乎的跟三个男生出去走马呢

印象里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我们坐火车到杭州,上午出发要下午才到。中午时分火车车厢犹如火炉,车厢里人不多。这应该是我第三次次坐火车。前两次都是孩提时代跟着大人,这是第一次脱离大人自己外出游玩。

到了杭州,我们到一个同学的亲戚家里借住。那时杭州城应该很空。先是1968年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城市居民下乡运动,接着是1969年底的战备疏散运动,杭州城里的很多居民都被赶到了浙北农村。(以上为参照主贴自己的想象)我们借住的那个同学亲戚家,男主人出差去了,孩子被赶到了乡下,只有女主人,一个和善优雅的阿姨在家。三间房子显得空空荡荡。我和阿姨住朝南的大房子,三位哥们住在那间北屋,还有一间宽大的客厅,摆放着一套藤制家具,清爽而雅致。我们房间有床,所以不用打地铺。
我们去住的那个地方,忘了路名,是一条石板路,是个幽静的街巷,一条巷子里住着几户人家。当晚上一开灯,饿急了的蚊子“蜂拥而至”,好在我们点了蚊香,不用抽烟驱赶蚊子,而且我也不会抽烟。我们也没有买酒喝,都是好好学生,烟酒不沾。

我们带了一本杭州地图,有各个名胜古迹的路线。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就出发按图索景。每个景点都没有什么游人,只有我们冒着大太阳,兴致勃勃的拍照游玩。我们没有合影,我都是单独照的。可是现在我懒得去翻出来,何况还要扫描,何况我现在马上要出门,没有时间了,就不发照片了。

那时候还不懂得欣赏景色。除了觉得山水蛮好看外,对于景致没有觉得很好玩。印象深刻的是在西湖泛舟喝藕粉,喝完了嫌那碗累赘,就扔到了湖里,现在想想真是罪过。在灵隐突遇雷阵雨,也没地方避雨,个个成了落汤鸡。竟然忘了登上飞来峰,看下面雾蒙蒙一片。

青葱时代精力充沛。觉得最开心的是去九溪十八涧。那地方不通公交,我们又没借到自行车,只好徒步过去。一直走到九溪,太阳很毒,路上很多地段柏油路都化了。可我们说说笑笑,一点都不觉得难受。到了九溪,树荫遮天,溪水淙淙,一鼓作气走完了十八涧,在那里吃了一顿自己带的面包,茶水。看看山,望望水,觉得非常开心。我们只带了两个水壶,到回来的路上已经全部见了底。公路边也没有桃园,吃不到桃子,只好一个劲的买冷饮吃。回来告诉同学,我去杭州光冷饮就吃了近十元,他们都很吃惊,怎么那么奢侈。可见那时候冷饮多么便宜。一个棒冰四分,雪糕八分,一块中砖四毛。汽水一毛多。也可见我们的确吃了太多的冷饮。

就这样玩了一周。以后到杭州无数次,没有一次再有这样深刻的印象。

再补充一点,那三个男同学先后都去了美国,事业有成,不知道还记否当初跟着他们游玩的小傻瓜。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09-8-29 15:18 编辑

盗版!抄袭!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楼上,人家主人都没说,你喊什么喊。
我就盗版了,我就抄袭了,你怎么着啊,嘿嘿
大姐这个翻版正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抹杀个性,所有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有一个绝大的不同点:我们是4个男生。

记忆中的那个时候,男女生很少交流的,关系一般是不会结伴出游的。那时的出游是很大的事情的。

遥想杭州之时,青葱大姐是否“君子好逑”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感谢斑竹加精!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楼上,人家主人都没说,你喊什么喊。
我就盗版了,我就抄袭了,你怎么着啊,嘿嘿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09-8-29 15:28
他能敢怎么着涅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8-29 22:05 编辑

接着快乐大姐的贴,记一下我的第二次青葱走马。

1975年10月,经过长期的策划,我和单位的两个好朋友一起到杭州去玩。

我们先要加几天班来搞到调休,还分头寻找有关杭州的书籍。当时下放车间当油漆工的老爸也积极参与筹划,介绍了在他的青葱时代结识的一位杭州老朋友,我们可以到他家借住。还兴致勃勃的拿出他去杭州时买的地图,以财务科长做帐的精确,仔细告诫我:火车站出来坐几路车、乘足了5分钱可以到哪里;然后往前走再转一班车,也是乘足5分钱就可以到达哪个景点;第一天玩那些景点,正好绕一圈,一共是多少车钱,第二天再玩哪里,车钱正好是多少……,反正都是最优化的路线。

我们买了半夜里发车(好像是23点55分)的一班慢车,好像是541次慢车。我不敢睡觉,平生第一次戴上手表——向姐姐借的一块半钢钻石牌手表,躲在厨房里,等这个伙伴,可他老是不出现。到了半夜11点15分,没有时间了,我只好自己走了。18路电车也没有了,通宵车要12点才开,我只好在空无一人的宝山路上狂奔,一直奔到了火车上,总算碰到了另一位伙伴。

忐忑中一夜没有合眼,这车开开停停,几乎每一个小站都会停几分钟。到了杭州,天还是蒙蒙亮,那是一个大阴天。我们沿着火车站出来的大路往西湖方向走,怕到老爸朋友家太早、太打扰,一路上还绕了路,上了吴山(城隍山),看了一下杭州的全景。

老爸的朋友家就在西湖边上的人民路,一个大杂院的二层。老爸的老友赵老伯年纪很大了,慈颜善目,清秀斯文,没有一点的俗气,很客气的招待我们。赵老伯的女儿和女婿也忙着给我们张罗早饭。总共两间房,我们睡赵老伯床边的地铺。很开心的安顿下,我们就出去游玩了。

我们的那位伙伴是睡过了头,第二天换了一班车赶到杭州,找到我们落脚的地方,我们已经请赵老伯转告到六合塔碰头。下午在一片蒙蒙细雨里,他如约在六合塔下大声的叫喊,我们在塔上也兴奋的回应。青春的嗓音在空旷的六合塔上下交汇。那时的六合塔公园很小,也没有游人,买一张门票就可以上塔。从六合塔回来,是登玉皇顶

印象里整个这次杭州之行都遭遇雨天。和快乐大姐的印象一样,我们感觉最好的也是九溪十八涧。我们是从烟霞洞、水乐洞那边走到龙井,再从龙井沿九溪十八涧走到钱塘江边的徐村。一路上一直是蒙蒙细雨,从龙井到江边,居然没有遇见一个人影!到处水声潺潺,好几处涧水从这条砂石路上淌过,我们踩着放置的跳石走过去,非常开心。真正是应了“重重叠叠山,高高低低树,弯弯曲曲水,叮叮咚咚声”!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地方最适合于谈恋爱,并击掌约定:将来一定要带自己的心上人来走一次九溪十八涧。


在灵隐寺飞来峰弥勒佛的肩膀上,现在是不可能这样破坏文物了。

当时对杭州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一是到处都有藕粉吃,热乎乎吃下去,可以填饥,还不要粮票!二是和上海显著不同,很多女性都烫了头发,背后看过去个个美女。三是票证极其复杂,商店里到处都写着买烟是几号几号票,买糖是几号几号票,于是作为上海人不由得生出一分自豪感,毕竟上海没有那般复杂。四就是弥漫全城的桂花香气,浓郁发腻,特别是从玉皇顶上下来,整条路两边全是桂花树,盛开着金黄的花朵。

我们坐216次沪杭快车回上海,4个小时,6点开10点到,第二天好上班。

赵老伯很多年前就去世了,到死都没有完成心愿:重新回到他当年极其秘密加入的那个组织。在遍地的白色恐怖中,他成为那个组织的秘密成员,为组织搜罗情报,广泛联系社会贤达,还动员组织我父亲那样的热血青年参加抗战。可是遗憾的是,当组织获得政权后,他的单线联系人却突然去世,没有人来证明他的组织身份。热情为我们做饭、洗衣的大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和姐夫离了婚,几年前也因罹患癌症去世。

同去的伙伴后来还一同走马黄山,那是另一个故事。只是多年以后再聚首,回想当时的约定,却是一个人也没有兑现过:都没有带自己的心上人走过那段心仪的山路,那是我们的永久的青葱回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哈哈,难怪老木匠师傅笑容那么灿烂,原来年轻的时候沾了弥勒佛的灵光。
老木匠的记性真好啊,那么多年过去了细节还记得这么清楚。自这一次去了杭州,后来肯定有第二次第三次,把每次的照片都贴出来作个比较,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表情,不一样的年龄和心情,会让人感慨万千的。
谢谢金秋!

马上就要进入第三次青葱走马,也是过了杭州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杭州我是大学时去的,记得的就是虎跑泉的那口龙井茶,那时的虎跑泉门前的凉亭,游人寥寥无几,泡一壶茶,好像是几毛钱就行了,喝得很甜,同行的两个同学都是和我一样,不喝到去上厕所两遍,是舍不得放弃的。喝够了,就和虎跑,也和旁边的三急办公室告别。
九溪十八涧是印象也很深的,时不时涌来的片片竹林,穿插着葱葱郁郁的茶林,还有花红花绿的采茶女,那是忘不了的。不过一切全部被当天晚上的一场打架搅乱,弄得我此次杭州-黄山行差点变成近视眼探风景——一片朦胧。(卖关子地待续)
今天,我就是高瑜
早期的梦游杭州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印象中最好喝的水是济南黑虎泉,那茶吃了一道又一道,永远那么好喝,二十几年了,回味起来还齿颊含香。细推物理,科学全面地分析原因,可能是喝茶前吃的烧鸽,偏咸了。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那个时代抹杀个性,的确如此,我看到老木匠照片第一印象就是,这四个哥们装束一样啊。
我们的走马程式也很相像,同学结伴,借住亲戚家,精打细算,不拒辛苦,青春快乐。
那个时代中学同学男女是有隔阂的,一起出游几乎不可能。但是到了技校就不一样了,男女同学相处很融洽,而且技校发生活费,就有了几个钱可以自由支配了。那时候我们女生常常和男同学一起打乒乓,打篮球,看展览,看电影。这次出游,因为是沾人家的光,我不好意思再拉其它女生,人家也没邀请其它人,我就傻乎乎跟人家走了。好像谁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妥。那个时代的我们没心没肺的快乐,简单率性的相处。老木匠的主贴,勾起我太多青葱岁月的回忆,又岂止在走马。
佩服老木匠好记性,我能记起以前的大概情景以及当时的心情,但细节都记不清了。那张笑面弥勒像,我有一张很相像的,当时几乎人人都爬上去一坐。
期待老木匠更多的青葱回忆。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8-30 19:42 编辑

青葱岁月第三次走马,是1976年10月到黄山去。

我和单位小伙伴一直在计划去黄山,很早就开始收罗有关黄山的资料,还加班加点,积攒了十几天的调休。只是没有想到9月9日开始进入国丧,在国丧后不久就出去游玩,是不是会被人告发、遭到上纲上线的批判呢?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我们都很紧张,对计划严格保密。我们买了不少益民厂生产的军用压缩饼干(处理品),为了防身,特意打制了一把三角刮刀。我们4个人,1个泥水匠,1个白铁匠,两个木匠,倒可以组成一个小工程队了。


——这应该是在黄山玉屏楼前,我们这次出游的唯一一次合影

在国庆前两天,我们分头提出调休。然后在约定的那天夜里,偷偷分头到火车站集合,还是那班去杭州的541次慢车。每个人都穿着工作服,手臂上还戴着那个黑纱。

我们在杭州玩了两天,还是住在赵老伯家,这次是4个人挤在地铺上。有一个伙伴去年没有参加,这次我们陪他又重新走遍了杭州主要景点。就地重游,感触没有上一次深。唯一一件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在紫云洞口拾到了一个军用挎包,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离开那个地方。到了西湖边上打开,包里有一大袋饼干,还有几张照片,照的是一位手臂上缠黑纱的女军人仪态庄严的在毛主席像前宣誓。这件事情使得大家心里都发虚,没有心思多游玩,就坐在西湖边上发呆。

我们买了去歙县的长途汽车票,早晨6点发车。赵姐夫4点起来为我们做了猪肉炒年糕,让我们吃得饱饱的上路。出了杭州不久,就是砂石路,长途车颠颠簸簸,开到浙皖交界的昱岭关,正好是中午吃午饭时间。乘客下车到旁边的小饭店分头吃饭。青葱岁月,容易肚子饿,我们4个人在车上已经吃了不少饼干,这时叫了4菜一汤,大吃了一顿。只记得饭菜价钱非常便宜,也很好吃,炒肚条满满一大盆,才1块多钱。

到达歙县是下午的3、4点,我们很幸运,歙县到黄山温泉的公路断了好几天了,就在我们出发的那天才开通。我们买了车票后,在歙县县城里逛了一圈,石拱桥,宝塔,青瓦白墙石条大门框的老宅子,非常幽静的一个老城。作为房地产职工,我们一致认为,上海的石库门住宅式样应该就是从安徽传过去的。

晚上6点多到了黄山的温泉。这里已经有了山镇的模样,有三条通往山外的长途汽车路线:歙县、芜湖、屯溪(就是现在的黄山市城区),有邮局,有招待所,有温泉浴室,还有一个温泉游泳池。我们在一个招待所住下后,终于彻底放下心:我们没有单位的介绍信,只带了工作证,一直担心不能入住。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登山。平时习惯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山路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天都峰的天梯我们很顺利挨个爬上去,到了鲫鱼背,跑过去再跑回来几次,来显示我们的勇气。那天天气很好,大太阳照着被秋霜染成各种彩色的山林,美得不可语言形容。



我们准备工作的唯一的遗憾是,4个人只带了一个水壶。在莲花峰下,遇到两个黄山茶林场过来的女生,眼睛盯住我们的水壶看,好像没有什么犹豫,我们就给了她们半壶水。结果是,等到从莲花峰下来,4个人都渴得嗓子冒烟。走到光明顶下,发现了一小块萝卜地,挖出几个小萝卜头,大家分了吃,吃下去后渴得更厉害了!好不容易上到光明顶,顶上是一个气象站。气象站的工人师傅很和气,他们正在吃饭,见我们那副狼狈样子,就打开了水缸盖子,我们拿了他们的大茶缸,不停的勺水,喝到肚子实在装不下为止。这个教训很深刻,原来骑士风格是要有代价的。

当时的黄山上很少有游客。我们从西海排云亭过去,到北海宾馆投宿,想好了是要住5角钱一晚上的通铺的,可是旅馆说客人太少,不设通铺,一定要我们住2元一晚、4人有一间的房间。我们就登记了两个人,4个人挤两张床睡了一晚上。

第二天凌晨起来看日出,整个宾馆出来的也就是十几号人,一对香港夫妇算是最特殊的了,其余的都是上海人,有的是绩溪三线工厂的工人,有的是黄山茶林场的知青,也有的和我们一样从上海过来的。

当时黄山的大石头上到处刻着、涂写着革命标语,最多的就是“毛主席万岁”,我们有几张照片照着我们不小心就坐在了这条标语的上方,而穿着的工作服的左袖上有的还有一个显眼的黑纱。现在想来真是有点讽刺。还有一个地方,石径上方有一大块拳头状的大石头压着,标语就是:“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万岁!”


坐在始信峰的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

按照旅游路线,从始信峰那边的后山绕回去,到了云谷寺,就可以走盘山公路回到温泉。我们回到温泉,洗了个痛快的温泉浴,正准备下山,一个同学发现少自己的工作证不见了。急着打电话到北海宾馆,果然是拉在那里了。我们很害怕,惟恐北海宾馆把我们的工作证寄回单位去,暴露出我们在国丧期间游山玩水的“罪行”。于是只好决定第二天再爬一次。

第二次上山,也是一大早,满山的迷雾。我们爬到玉屏楼附近,就听见山上传来银铃般的女生朗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实话,我当时都还不能背诵这首诗,猛然听见,切时切景,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4个人连奔带跑赶上前去,恰好云开雾散,见到了一队背着画板的人,原来是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工农兵大学生,到黄山来写生的。有着银铃般声音的那位,面容却与她的声音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兴趣顿时消失,只顾超越他们赶路了。

中午就到了北海,取回工作证,吃着压缩饼干当午饭,一致决定还是走原路、走前山回去。回到温泉,还到温泉游泳池游了个泳,非常爽。

我们买的是温泉到芜湖的车票,是下午开车。上午我们又在温泉附近玩了一圈,特意去看桃花溪,因为我们看的资料上说,李四光认定这是第四季冰川遗址,可我们比照资料照片,看了半天也看不出这个山沟是U形沟,崖壁上的擦痕也看不出来。

到芜湖已经是夜里。立刻上了一班到南京的夜车。凌晨到南京。住在一个伙伴亲戚家的地震棚里。在南京玩了两三天,第一次到中山陵,很是震撼。感觉南京的生活很好,猪肉价钱便宜,熟肉敞开供应,有一次我们买了6块足有1英寸厚的猪排,大吃了一顿。饭店里的菜肴美味价不贵。最后离开的时候,是从南京西站坐半夜的车次,先在附近一个小饭店吃晚饭,有一个油爆虾太好吃了!


玄武湖边

凌晨到无锡,开始又一次游玩。起先人没有睡醒,精神很差,但很快出了太阳,青葱再次挺拔,把太湖边主要的景点玩完,坐夜车回到了上海。



这次出去转了10天,一共花了50元钱左右,一个半月的工资。

同伴中的白铁匠后来移民巴西,很早就失去了联系。据说他在那里养了很多孩子,生活得很好。还有一位在当年的技术考核时,因为尺寸没有符合标准,屈居于我之下为全队第二,但实际上他的技术比我好很多,现在还在吃技术饭,只是换岗成为电梯修理工。泥水匠也很早脱离了原单位,成为一名中介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好了,1976年,我满了20周岁,满师,成为真正的工人阶级一员。青葱结束了,现在自认为应该是青松了,就是当时一直唱的“泰山顶上一青松”。

感谢看到本贴的所有网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木匠老师样子没怎么变哈。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好棒的记忆,即使几年前的走马我都不能这么仔细的一一道来。
响应老木匠号召,也去回忆往昔岁月的走马,只是你们20过了是棵松,俺们是棵什么呢?
这次出去转了10天,一共花了50元钱左右,一个半月的工资。
--------------------------------
估计大头是交通费,相比较工资而言,那时的火车票很贵,景点门票很便宜。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交通费占的比例应该是最大的,绝对值来说也还可以,到杭州的慢车是2.80元,回来的快车是4元。长途车的价钱忘了,但不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目。杭州所有要门票的公园包括灵隐寺都是0.10元,黄山是不要门票的,山上旅馆里吃饭是标准化的,午晚饭都是0.35,早饭是0.10元。还有一些饭是压缩饼干代替的。后来到了南京无锡觉得钱够用了,我们的出纳(我们是统一收支)才放松控制。

我一直觉得4个人出行的组合比较好,节省时间,也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意见,闲谈时的话题可以多样化。所以几次都尽量4个人。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俺这头老葱刚从苏州回来,看到木匠师傅的帖子,好看啊。

“感觉南京的生活很好,猪肉价钱便宜,熟肉敞开供应,有一次我们买了6块足有1英寸厚的猪排,大吃了一顿。饭店里的菜肴美味价不贵。最后离开的时候,是从南京西站坐半夜的车次,先在附近一个小饭店吃晚饭,有一个油爆虾太好吃了!”

当年西站附近还真有几家不错的馆子,只记得稍远点的“一枝香”,当时很有名的,西站对面也有一家门面大点的馆子,现在除了西站的样子没大变化,周边环境全变了。

傻瓜大姐抄得好啊,太好玩了。只是木匠师傅的帖子短了些,有点遗憾,要不把“青葱”拉长点?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俺这头老葱刚从苏州回来,看到木匠师傅的帖子,好看啊。

“感觉南京的生活很好,猪肉价钱便宜,熟肉敞开供应,有一次我们买了6块足有1英寸厚的猪排,大吃了一顿。饭店里的菜肴美味价不贵。最后离开的时候,是从南 ...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09-8-30 21:48
哎呀,对了,那个店就叫“一品香”!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木匠师兄记性真好,那么多年前的门票车票价钱都记得。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青葱岁月的走马(无连载)
在中学毕业以前,我除了孩提时代回河北老家和天津看奶奶大伯,几乎没有出过上海。尽管中学里野营拉练的时候走到了上海郊区、到了上海边缘枫泾,可是只有炊事班的同学过了上海-浙江界,他们 ...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09-8-29 15:08
傻瓜MM当年的行为和现时的85后,90后绝对有一拼!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