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1913年生于安徽。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长征中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中曾任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四野四十三军军长。 在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的序列里,洪学智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惟一一位曾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人。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这样一位传奇名将的人生。 危难时刻大显身手 软硬兼施智筹军粮 1935年7月,红四军政治部在黑水、芦花接到红四方面军指示,中央纵队要经过,要红四军准备粮草,做迎接工作,并负责接收中央红军的伤病员。 接到通知后,洪学智立即组织民运部、保卫部等部门及军政治机关、直属队,连夜出发,翻山越涧,打开了几个反动头人的寨子,搞到了几万斤粮食和几百只牛羊。 将军回忆说,这个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头人都有武装,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统治很严。加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矛盾很深,做群众工作很困难。部队缺盐少粮,找粮食非常困难。 中央纵队到达后,将军先后送去了四批粮食和牛羊。在中央纵队离开黑水、芦花时,洪学智见到了负责中央纵队粮食供应的刘少奇。“少奇身材修长,态度和蔼可亲。他见到我很高兴,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们送来的粮食、牛羊和慰问品,可解决了大问题。’” 1936年6月,在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快到瞻化时,洪学智接到萧克通报,说还有两天就到达,可连粮食的影子都还没见着。 洪学智也着急了,他找到了当地和红军友好的一位头人,对他说:“我们有红军要来,急需要28万斤粮食,还有牛羊等,请你抓紧筹备。”结果,这位头人用一天一夜时间,就把所有的粮食、牛羊都送来了。 6月16日,六军团到达时,洪学智还组织了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在道路两旁欢迎。他们给六军团准备了10天的粮食,还有鞋子、帐篷等物。 临危受命陷入险境 大难不死再建奇功 像所有的红军将领一样,洪学智卓越的指挥才能,来自于千百次实战经验。 1929年春,洪学智参加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从此,从游击队小队长到重机枪连副连长、连长,洪学智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的战斗。在苏家埠战役中,第一仗,重机枪连连长冲锋时牺牲;第二仗,第二任连长冲锋时又牺牲;第三仗,洪学智当了连长。战役结束前一天,他在冲锋中左胸被敌人击中,打在了肺叶上,血汩汩地直冒,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恰好,俘虏的敌军军医主任口袋里有几片药,幸运地把他救活了。 大难不死的洪学智继续征战,从鄂豫皖千里迂回,越秦岭翻巴山,一路血战,一直打到陕南川北一带。1945年9月,洪学智同黄克诚率部队进军东北,指挥6纵打四平、打吉林、打辽阳、打鞍山,连战皆捷。 平津解放后,洪学智任43军军长,率部作为4野先遣队直逼长江以北,他参与指挥部队解放了广东、广西、海南岛。 细心机智屡排险境两助彭老总“逃生” 1950年8月,身为15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的洪学智冒着酷暑奉叶剑英之命前往北京汇报工作。没想到,一到北京站,他就被邓华“劫”走了———这一“劫”,把他“劫”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洪老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的1个军的火力已经超过了第一次战役中所有志愿军部队的火力。“当时麦克阿瑟很看不起我们,实际上,我们还很看不起他呢!”谈到他昔日的对手麦克阿瑟,洪学智的脸上绽出了微笑。 作为长期在志愿军司令部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更深切地了解每一次战役的运筹和展开过程。“月夜是志愿军进行夜战的最好时机,以至于美国人把月亮称为‘中国人的月亮’,因为我们的战斗和战役绝大多数是在月夜发起。” 不动声色的诱敌深入,勇猛的穿插、迂回,巧妙的伪装,近战、夜战……洪老回忆说,不论是志愿军高级将领在战争中所展示的高超灵活的战术素养,还是那些普通士兵身上所体现的战斗技术和勇猛精神,都令骄傲的美军大为震撼。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洪学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曾以他的机智两次救了彭德怀的命。 “那时,由于空中是人家的,敌人的飞机随时来轰炸。中央几次发电报,要注意防空,特别要保证彭德怀的安全。”洪老回忆说,为此,彭德怀跟他吵过几次。 洪学智让工兵连搞一个防空洞,施工的炮声惊动了彭德怀。他很不高兴,把部队撵走了。洪学智命令工兵们继续施工。这下,彭老总生气了,叫来洪学智说:“我的防空不要你管。”洪学智坚持原则:“彭总,这话就不对了,我是执行中央命令,中央要管的。” 不久,就发生了被炸事件。 1950年11月23日,4架敌机在大榆洞上空转了一圈,炸坏了山坡上的变电所。天快黑时,又来侦察,这使洪学智警觉了起来———平时总是先侦察,后轰炸的,明天会不会挨炸哟? 洪学智找彭德怀说,要开个研究防空方面的会,彭老总脖子一梗:我不怕美国飞机,用不着躲。 洪学智想了一招——把彭德怀屋里的地图给摘下,挂进了防空洞——他深知,彭德怀是不能一日无地图的。彭德怀发脾气了,“我说洪学智,就是爱多管闲事。”最后在连推带拉之下,他总算把彭老总拉进了洞。 次日,作战会议没开多久,敌人的飞机就来了。朝彭德怀住的房子一阵狂轰滥炸,一枚汽油弹正好落在了他住室的顶上,房子很快烧掉了。已经撤出后,又进去取东西的毛岸英和一位参谋牺牲了…… 那天,彭德怀一天没有说话,坐在防空洞里像是一尊雕塑。晚上,洪学智去叫他吃饭,他才抬起头来说:“洪大个子,我看你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啊。”“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停了好半天,他又说,“唉,为什么偏偏把岸英给炸死了呢?”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发动前夕,志愿军空寺洞指挥所又遭美空军飞机扫射。机警的洪学智拉着还在熟睡的邓华跳到了附近一条山沟里,眼看着彭老总的房子被美军击中……事后发现,彭老总防空洞口上的沙袋子竟被打出了70多个子弹眼,邓华躺的床也被美机的机关炮打穿。 要不是头天晚上洪学智检查后叫工兵连在洞口用沙袋堆了个三角形的隐蔽墙,加深了防空洞,后果不堪设想!洪学智再次以自己的细心和机警挽救了彭总生命。 洪老告诉记者,在朝鲜战场上,从一线作战的普通战士到彭老总,都随时会面临死亡危险。“美国飞机能准确地对着洞口投弹,还能在很远的地方对着小亮点射击,打死过我们好几个机关同志,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多次的生命危险。” 发明新型运输战术 外国专家为之叹服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遇到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 洪老说,在战争中,美军平均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兵。志愿军则是一个后勤人员大体要供应6~10个兵。美军一个团的火力都强于我们一个军的火力。加上美军拥有几乎是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志愿军在大多数时候不得不只能在夜间活动和作战,后勤供给极为困难。 但当志愿军决定组建后方勤务机构时,几位主要指挥员还发生了一场小争议。 洪老回忆说,当时,由于大家都习惯于带兵打仗,没有人愿意留在后方工作。“我坚持要到前线打仗,急得彭老总冲我拍桌子:‘你不干,我干!你去指挥部队去吧!’从此,我就和后勤结下不解之缘。” 1951年7月,敌人趁朝鲜北方发大水,对我后方发动了一场绞杀战———“空中封锁战役”,想把我们的后方运输线彻底切断。那阵儿,敌机经常一折腾就是一天,见到人就猛冲下来扫射……晚上是夜航机,战士们叫“黑寡妇”,也不盘旋,炸弹便纷纷落下,到处是大火…… 在美军每天出动900多架次飞机疯狂轰炸的情况下,志愿军发明了“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建立起了一条比较正规化、统一的网状战斗化后勤。战争结束后,前苏联组织专家来华专门了解和学习志愿军铁道兵经验,对于“顶牛过江”等发明倍加赞赏,认为这些成果如果出现在前苏联,一定会获得重大科学发明奖。 1952年5月31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在汉城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级的一级国旗勋章后说:“如果真的要论功行赏的话,得勋章的,应该是洪学智。” 1955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的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1959年,将军因“彭德怀问题”受牵连,被免去总后勤部部长职务,下放到地方。期间,洪学智先后任吉林农业机械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主持制造了国产的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生产力。 “文革”中,洪学智又被下放到农场劳动。1971年“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问周恩来:“洪学智现在搞到哪里去了?”这一问,把洪学智问回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局。 1977年8月,一架突然而至的专机把洪学智载回北京。新的工作开始了。戎马一生的将军重新穿上军装,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1980年,第二次走上总后勤部部长岗位。 1988年,他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人民解放军中,这是独一无二的。 1990年,洪老从军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先后当选为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壮志/文,摘自《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