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于德清:鲁迅作品与民族脊梁无关

转自:中国青年报
  
  据报道,人教版语文教材要大幅缩减鲁迅作品,理由若干。虽然仍保留了几篇,但舆论已是沸反盈天,仿佛这民族的脊梁就此折断。
  
      据说,鲁迅已经成为当今中学生的“三怕”之一。如果我们糟糕的语文教育不可能改观,那么,鲁迅的作品再继续在教材中存在下去,对于鲁迅先生倒不啻于一种戕害。语文教材对鲁迅选择性的阅读与强暴式的主题阐释,显然无助于下一代对鲁迅的准确认识。对于真正了解与认识鲁迅的价值,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堂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平台。

  另外一个支持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的理由是,鲁迅是当代愤青的重要思想来源,少学点鲁迅,即可少制造一批愤青。过去的教材中大量选用鲁迅的作品,倒是应验了“愤青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在鲁迅大量的战斗式的杂文中,固然有民族担当,有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刻反省与批判,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点是,鲁迅是文学家而非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远远高过他的思想成就。他从早年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到转向后来的左翼,最终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是崇高的理念下所保持的战斗姿态。这无疑也是当代网络愤青的一个标准剪影。

  新中国成立后,鲁迅被摆上了现当代文学的神坛,强化了他的权威性,文坛斗士、民族脊梁的光环反而遮蔽了其思想的局限与言论的偏颇。这其实已经是对鲁迅的异化与道具化。基于我们对中国语文教育的了解,绝大多数中学的课堂除了主题先行、肢解鲁迅并把他变成一个战斗性符号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本事。

  应该让鲁迅先生歇歇,让他彻底走下神坛了。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大幅削减其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多年前,著名学者王富仁先生曾经从学术的层面,把鲁迅先生还原为人。然而,这些年来,鲁迅在学术圈里化身为人,其在社会语境中仍然是神,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依旧坚挺。知识精英的共识没能转化为社会共识,除了精英与大众的隔阂,更重要的还在于,鲁迅之作为道具的剩余价值仍然没有被榨取干净。而当下语文教材之视鲁迅为鸡肋,更根本的原因或许在于,这个社会革命激情的消退与宽容精神的增长。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亦成为社会转型的副产品。

  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无论对鲁迅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有利于避免对鲁迅先生的误读。此事与民族、国家等宏大而抽象的概念无关,只要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理性的个体,让年轻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他们自会于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做出明确的判断。
读书时最怕鲁迅文章,晦涩难懂,当时无法理解的写作背景,一大堆不知所云的涵义,如同梦魇。
闻道朴园富简篇,辄思耋学效前贤。何时许我嫏懁至,寝馈巾箱住十年。
周毛头咋也来凑周家大少爷的热闹?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标题确是一句实话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转贴,只是转贴,见到了,顺手一转,不过Ctrl A继以Ctrl C而已,别无深意。
是否有深意,取决于网友的跟帖,俺这个转贴者不预设任何东西。
“周毛头”敬回老范。
所谓“民族脊梁”云云,是在没有脊梁的时代编造的谎言而已。至于是否有过脊梁,吾取存疑待考之态度。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与民族脊梁有关的文学作品?如果从来就没有,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就没有过什么作品是与那个所谓的民族脊梁有关的,那当然,鲁迅的作品不能例外,他们也与民族脊梁无关;但是如果承认存在那样一些作品,是与所谓的民族脊梁有关的,那么鲁迅的作品应该也包括在其中。所以这里又衍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民族脊梁”这个东西?如果有,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定义不同,有关无关也就不一样了。

主帖作者说:“崇高的理念下所保持的战斗姿态。这无疑也是当代网络愤青的一个标准剪影。”本人颇不能同意此论。当代网络愤青怀有“崇高的理念”吗?他们的崇高理念又是什么?其实“网络愤青”包括“左中右”(套用一下),我的意思是,“愤青”们所共同的是永远激愤的态度,而非共同的理念,更谈不上什么崇高,往往,他们的理念其实是很卑微很龌龊的,两个或两群理念截然相反的愤青互相谩骂群殴,那是我们屡见不鲜的风景,所以,“标准的剪影”只有“战斗姿态”,其背后的理念嘛,与“崇高”(尽管他们自认“崇高”)并无关系。
窃以为,“民族脊梁”之类的语汇,只适宜用来表彰烈士或成就非凡的政治领袖,搁文人身上(即便指向孔孟),难免让人感觉古怪。按这样私人的标准来套,与民族脊梁有关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应该承认具有激发爱国情操的力量。不过,鲁迅的作品很难入选。

这是俺对老童观点的小小异议。但老童对愤青的分析很精辟,有刀非常赞同。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仅从功用的角度讲两句,古人,也包括鲁迅本人,他虽也自言厌读古文,从“笑人齿缺与狗窦大开乎”(大意)那节可知,可他十三经的童子功,正是从童子时打下的。陈寅恪,王国维等,皆如此。
孩提时念不懂的文,是有点残忍。但是,今天的孩子读鲁迅文章,其间的隔膜,想来不比十三经之于大先生吧?
有些苦,一定要吃的。看五四时那些学人的学识,再回看头今天的。不免有此感想。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仅从功用的角度讲两句,古人,也包括鲁迅本人,他虽也自言厌读古文,从“笑人齿缺与狗窦大开乎”(大意)那节可知,可他十三经的童子功,正是从童子时打下的。陈寅恪,王国维等,皆如此。
孩提时念不懂的文,是有点 ...
想到就说 发表于 2009-8-14 18:51
年龄越大,越感觉童子功的重要。童年时背下的东西,会一生受益。很多年长的学者作家都有这种体会。
可见中国古人的私塾教育方式,也有可取之处。
窍以为,要在语文教材中加硬民族脊梁有最佳方案,不是全部保留鲁大先生原有的文章,而是百分之百选用毛选文章。
不知各位愤青愤老以为如何。
赞同者请鼓掌!
作家与民族脊梁的关系,我以为很是勉强。
奉行所谓诗学正义的人,会强调大作家与伟大人格的共生关系,王国维即持此论。他推崇屈原、陶渊明、杜甫和东坡,认为这四个人即使缺乏文学天才,其人格也足以辉耀千古。
但是我们也知道,有些大作家,并不以人格伟大著称,另一些大作家,其性格、人格如何,人们不得而知。我们同时还知道,有些三流作家,非常喜欢在文字里夸耀自己的人格,弄得一些有奴性的作者,对他们感动不已。
我以为,作家的人格是否伟大,只有放在创造的环境里进行衡量,才能成立。大作家不必有非凡的世俗道德,但他们一定有非凡的创造人格。
要之,民族脊梁绝非衡量作家伟大性的标准,它更像是一个外在标准。我可以随手举出几十个大作家(公平地说,文学上的伟大程度均在鲁迅之上),但他们看上去无一够得上所在民族脊梁的标准。
民族脊梁这个词,在鲁迅的时代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到哪找?

现在在中国青年报上谈民族的脊梁太奢侈,现在人讨论鲁迅也一样。
rrdw:

民族有脊梁,有没有脚板、臀部之类打基础的部位捏?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民族臀部是有的,屁股决定脑袋的就是,高耸尊臀洪宣宝屁是也。
鲁迅文章的篇目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应该调整,记得我曾听一个小学生说他读不懂《狂人日记》,殊怪!不过我觉得高中阶段不应该减少的。
一句“把鲁迅还原为一个人”就把一切问题打发了。
鲁迅本来就是一个人,不用还原。
为什么要删掉《为了忘却的纪念》?
是因为怕人们产生联想。
呵呵,这问题讨论的很多。其实,现在大多是主张提倡呆气,并不主张提倡论斗,似乎和平很久了。中国的中小学教材,是读者最多的“杂志”,影响很是巨大:其办刊思维越来越倾向平庸。这不关鲁迅先生什么事:鲁迅先生生前大致没有预料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