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25
- 帖子
- 5608
- 精华
- 4
- 性别
- 男
- 来自
- 上海
- 注册时间
- 2004-10-21
访问个人博客
|
板凳
发表于 2010-7-17 11:03
| 只看该作者
周帅:抄袭者汪晖的前世今生
文载《都市文化报》2010年6月24日
...李泽厚曾言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乃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此言概括虽然粗疏,却也八
九不离十。八十年代许多名噪一时的新理论新方法,如今看起来都是非常可笑,立论不稳。诸如社会上流行的“三论”,
金观涛夫妇提出的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性结构等等,虽然看似有理,却缺乏明确的学理支撑。整个八十年代真正扎实的学
术研究,极为稀少。这种情况到了经历过历史大变局的九十年代,才有所改观...
网事情缘 发表于 2010-7-17 05:05 我完全不认可这段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前,中国根本谈不上有谁创造出了新理论新方法,当时的学术活动主要是译介西方学术思想,是补课和启蒙。那时候学术图书百花齐放的盛况,是今日的学者难以想象的。许多现在乏人问津的学术名著,当时的印数动辄十几万,激动人心。金观涛、刘青峰夫妇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兴盛与危机》(它的缩写本《在历史的表象背后》被收入《走向未来丛书》),影响深广)、《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等著作,令人耳目一新。后来金、刘为避祸而去国,大部分著作只在境外发表、印行,才慢慢从国内广大读者视线中淡出。他们文理兼修、学贯中西,不因循守旧,学术眼界之广、研究方法之新,哪里是汪晖之流可以企及的!
有刀每次去香港,书店里只要看到金、刘夫妇的新作,则必买。几年下来,竟也累积了不少。其中,《创造与反思》、《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毛泽东思想和儒学》等,每一部都极为精彩。周帅没读过这些书,却自以为金、刘已经丧失活力,真是井底之蛙。
周帅还认为九十年代中国学术比以前有所改观,那更是颠倒了黑白。九十年代起,政府对思想研究的管控更强,也更直接了,那恰恰是中国本土学术开始堕落、倒退的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