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武术与文学

原来写的一点点感想,没有深入展开,贴出来贻笑大方。

       “文武双全”,是古人心目中理想人才的标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天下何忧?自古文武全才其实不少,可惜或国家未能重用或遭遇太多变故,终于未能尽展平生才学。典型者如岳飞,一曲《满江红》脍炙人口,带领岳家军保家卫国,结果却遭奸臣陷害致死。又如诸葛亮,一篇《出师表》流传千古,七出祁连山而不能一统天下,到头仍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再如陆游,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恨不能亲率大军收回大宋河山;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满怀豪情,随时准备驰奔沙场,为国壮烈捐躯。斯文人,以天下为己任,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何人敢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斯武将,以卫国为使命,南征北战,死而后已,何人敢笑“其乃一介武夫尔”?如岳飞者,如诸葛亮者,如陆游、辛弃疾者,天下何止其一?这是以文人与武将来论武术与文学。
       再以太极拳与道家哲学来论。太极拳是形体之术,重在健身;道家哲学讲内在精神,重在修心。但太极拳之创建,却是源于道家理念。从文学中萌生出一门武术出来,真是一大奇事。但是我这里谈的不是太极拳是如何根据道家哲学创建出来的,我了解有限无法详述。我想说的是,很显然的一点,太极拳与道家关系紧密,它们是一种思想的两种形式,两种体现。文与武,在古代并未截然分开,总是或多或少的保持着联系。在佛教中,文武之道在精神上也是统一的。
       再谈一点,武术走进文学。武术走进文学,即为武侠小说。古代的武侠小说在文学上现在称之为侠义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类别。这样的作品有很多,不具体列举。武术走进文学,有一个特点:被严重夸大。文学作品中的武术,已经脱离现实,夸张到威力无穷无所不能的地步。但文学传达了武术的救世扶危的侠义精神,塑造出高大的英雄形象,如金庸小说中的萧峰。武术走进文学,扩大了文学表现的范围,丰富了文学的题材,表现文学巨大的包容性。这一点,是从武术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来谈的。
       武术与文学,显然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把这个话题谈得很透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8 11:41:26编辑过]

楼主感想来得好,期待深入.

李小龙初去海外,就读了一个哲学系.

至于其他可考武术门派与哲学的关系,当然是渊源深厚.但似乎还没有系统的文章论及,此中可能的潜空间甚是宏阔.

个人以为,文学哲学之外必会涉及人类学,人机工程学等等.

坚强起来,才不会丧失温柔。

太极拳重在健身吗?我打了9年,怎么越来越觉得是身心双修啊?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以下是引用yaojiucai在2006-7-28 11:41:00的发言:

原来写的一点点感想,没有深入展开,贴出来贻笑大方。

       “文武双全”,是古人心目中理想人才的标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天下何忧?自古文武全才其实不少,可惜或国家未能重用或遭遇太多变故,终于未能尽展平生才学。典型者如岳飞,一曲《满江红》脍炙人口,带领岳家军保家卫国,结果却遭奸臣陷害致死。又如诸葛亮,一篇《出师表》流传千古,七出祁连山而不能一统天下,到头仍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再如陆游,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恨不能亲率大军收回大宋河山;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满怀豪情,随时准备驰奔沙场,为国壮烈捐躯。斯文人,以天下为己任,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何人敢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斯武将,以卫国为使命,南征北战,死而后已,何人敢笑“其乃一介武夫尔”?如岳飞者,如诸葛亮者,如陆游、辛弃疾者,天下何止其一?这是以文人与武将来论武术与文学。
       再以太极拳与道家哲学来论。太极拳是形体之术,重在健身;道家哲学讲内在精神,重在修心。但太极拳之创建,却是源于道家理念。从文学中萌生出一门武术出来,真是一大奇事。但是我这里谈的不是太极拳是如何根据道家哲学创建出来的,我了解有限无法详述。我想说的是,很显然的一点,太极拳与道家关系紧密,它们是一种思想的两种形式,两种体现。文与武,在古代并未截然分开,总是或多或少的保持着联系。在佛教中,文武之道在精神上也是统一的。
       再谈一点,武术走进文学。武术走进文学,即为武侠小说。古代的武侠小说在文学上现在称之为侠义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类别。这样的作品有很多,不具体列举。武术走进文学,有一个特点:被严重夸大。文学作品中的武术,已经脱离现实,夸张到威力无穷无所不能的地步。但文学传达了武术的救世扶危的侠义精神,塑造出高大的英雄形象,如金庸小说中的萧峰。武术走进文学,扩大了文学表现的范围,丰富了文学的题材,表现文学巨大的包容性。这一点,是从武术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来谈的。
       武术与文学,显然并非三言两语就可以把这个话题谈得很透彻。


 

“文武双全”或“文武全才”中的“武”是否仅指武术、武功,大可怀疑。作为一种个人技能而存在的武功,即使在冷兵器时代,作用也极为有限,所谓“匹夫之勇不足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震烁古今的名帅名将,似乎也无一是以个人勇冠三军而著称的。兵家之争,比的是战略战术,比的是军人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再往深处说,比的是综合国力。文学作品中可以关于武术或武术家的描写,但武术之于文学,本质上跟政治、经济、军事之于文学或物理、化学之于文学相类,没啥特殊性。

不过,如今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对武功的描写似乎形成了某种虚拟传统,许多武功被弄得出神入化、令人匪夷所思,这是我一直不大理解的。要么写幻想小说,要么就现实主义一点,难道不把中国武术描绘得形同妖术,就没法吸引读者和观众了么?

 

[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5 22:29:52编辑过]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武兼修,本是起自春秋时期的优秀国粹,国人对此一点不陌生。文武分家,大概是从宋朝开始的,唐代的李白还有仗剑辞国的风范呢。不过,那时的文武兼修,主要是从做人(做君子)的角度考虑的,初衷并非为了使文学与武术发生点关系。

有人说,中国文人重新恢复文武双修,是从保定军校开始的,传统中断了上千年,再接上时,已经不伦不类了。不知确否?

文,武,当然不单指文学,武术,这点大可不用“怀疑”了。应该很明显的。
但“武术之于文学,本质上跟政治、经济、军事之于文学或物理、化学之于文学相类,没啥特殊性。”则不敢苟同。
以下是引用yaojiucai在2006-8-12 22:23:00的发言:
、、、但“武术之于文学,本质上跟政治、经济、军事之于文学或物理、化学之于文学相类,没啥特殊性。”则不敢苟同。

兄台能否多说两句,怎么个不敢苟同了?

[em05]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以下是引用心中有刀在2006-8-12 22:2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aojiucai在2006-8-12 22:23:00的发言:
、、、但“武术之于文学,本质上跟政治、经济、军事之于文学或物理、化学之于文学相类,没啥特殊性。”则不敢苟同。

兄台能否多说两句,怎么个不敢苟同了?

[em05]

呵呵,兄台二字,窘杀我也。在下不过小小一书生。

多说两句,且先听楼主“本质相类,没啥特殊性”之论,以启发我思考之方向。

呵呵,先听足下高论更为合适。

惊奇中、、、

以下是引用yaojiucai在2006-8-12 22: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心中有刀在2006-8-12 22:2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aojiucai在2006-8-12 22:23:00的发言:
、、、但“武术之于文学,本质上跟政治、经济、军事之于文学或物理、化学之于文学相类,没啥特殊性。”则不敢苟同。

兄台能否多说两句,怎么个不敢苟同了?

[em05]

呵呵,兄台二字,窘杀我也。在下不过小小一书生。

多说两句,且先听楼主“本质相类,没啥特殊性”之论,以启发我思考之方向。

呵呵,先听足下高论更为合适。

兄台喝高了吧,楼主不正是您自个儿么?

当你读罢有刀的帖子并冒出“不敢苟同”的评语时,难道对俺说的是啥竟连思考的方向还没找到么?

[em05]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