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121
- 帖子
- 2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6-20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9: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上海滩上吃早点
说到上海人的吃食,多数人以为在上海吃东西一定是“贵、洋、精”,价格吓人,不是一般工薪阶级可以随时问津的。其实,上海普通市民吃的东西,大抵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美味、廉价、本色”,再加上一个“土洋结合”。一般来说,价格比外地还要便宜一些,也就是所谓“薄利多销”。最大众化的食物,莫过于街边的早点摊了。早点摊虽说是小本生意,但是也融进了“海派”特色,品种多,兼具江浙风味,制作精细,融化了“洋早餐”的内容,供应方便灵活。可以说,现在的上海早点,西式的“牛奶面包”与中式的“稀饭油条生煎”,已经各占“半壁江山”了。
一、稀饭早点仍占“主流”
上海普通百姓如果在家里用早餐,一般还是按照传统方式,即泡饭,加霉豆腐、腌黄瓜等,里弄的大伯大妈们仍然依照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他们将昨天晚餐的冷饭,加入开水煮沸,然后,把隔夜的剩菜吃掉,这个沿续了百年的早餐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有地扎根于民间,也反映了上海人的勤俭之风。
家里如果有“上班、上学族”,一大清早,老人们就会到小菜场去,顺便买一些“生煎”、大饼、油条、面包、牛奶之类的早点,让孩子们带着出门,一天匆匆的行程就这样开始了。
二、“生煎”
上海人平常的早点,在外面吃得较多的食品,以“生煎馒头”为最。
上海人的生煎馒头,其实就是外地人的“生煎包子”。清晨一走进小菜场,最显眼的摊位,莫过于“生煎”摊了,店门还要排队。锅子就放在路口,一口大大的圆底平锅内,摆在店门上,锅里排放着只只生煎馒头,用油煎,再喷若干次水,包子底部呈金黄色,外面硬香带脆,内里则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香,以出锅热吃为味最。我有一个亲戚,下过乡,现在出了国。当她回上海探亲时,我与她谈起,在国外最想吃的是什么上海食品?她不假思索地说了一句:“当然是生煎”。
可见,“生煎”已经深入上海民心,便宜,一块钱四只,二元钱足可以打发一餐了。我在上海出差,四只生煎,一小包鲜奶,化费只一块五毛钱,就能吃饱了,何其乐也!
那年,我在上海出差几个月,住在外滩附近的九江路上,每天早上赶到“中央商场”旁的摊上,叫一客“生煎”,再加一碗“牛肉汤”,化费只有二元,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餐。上海摊头的“牛肉汤”不比一般的汤菜,我亲眼看着大师傅做的,一口大锅里煮着鲜汤,里面有大块的牛胴骨,旁边排列着一只一只的碗,里面放着“咖哩粉、味精、牛肉末、葱花、榨菜丁”等作料,大师傅将牛肉汤勺入碗中,一股咖哩牛肉汁的香味就直冲鼻中,令人不由垂涎欲滴,望着鲜香的黄色汤液,浮面撒着几滴碧绿的香葱,胃口也就来了。
听说,“时髦”的上海人对于这种传统“生煎”大抵看不上眼,大饭店里还供应一种“蟹粉牛肉生煎”,25元一客,选料精细,我去吃过几次,口味极好。如果想品尝一下,不少餐馆竟要预订,一般是吃不到的。如果“堂吃”,再配上一碗牛肉粉丝汤,味美而果腹,突显了海派早餐的风格。
三、“阳春面”
如果早餐不想吃“生煎”,上海最著名的早点就是“阳春面”了。江南人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市井中有以“十”隐语为“阳春”之意,此汤面民国时期每碗仅售价十文,故而得名“阳春面”。说白了,也就是“光面”,因为面上是没有任何“浇头”,所以也是最便宜的食品。
民工早上美美地吃一碗热呼呼的“阳春面”,额头就沁出滴滴汗珠,然后,赶早上班去。
外埠人以为上海的“阳春面”就是类同别处的“光面”或“拌面”,清汤光水,没有味道。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上海的“阳春面”又叫“海米葱油汤面”或“海米葱油拌面”,所谓“海米”,其实就是“虾米”,上海人叫“开洋”。他们将熬香的葱油、烧透了的海米,与煮熟了的面条一起拌食。面条是细麦粉做的,条条韧滑糯爽,加上葱油海米的鲜香,这个“海派阳春面”的味道,自然与众不同了,外地的所谓“光面”,可是要望洋兴叹了。 四、“蟹壳黄”
上海人吃的另一款“名点”,就是“蟹壳黄”。我虽然没有考证过,但是它与著名的“金华酥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是不是从金华酥饼传过来的,并加以改良而成。但是,上海的“蟹壳黄”比金华酥饼更合符现代人的口味与习俗,就是“蟹壳黄”内馅没有金华酥饼的“猪肉膘油”,但是却又有金华酥饼的特色,即,松、脆、香、酥。因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而得名。旧时,店门前放一只立式大烘缸,一边做,一边烘,一边叫卖,热吃味道最好。前几年,“蟹壳黄”在路边小摊头都能买得到。后来,街区市容市貌整治后,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只是偶尔在小菜场的角落里还能寻到。饭店、宾馆多数没有这种上海人爱吃的点心供应,不知是否这种“蟹壳黄”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而渐渐“边缘化”了呢?
五、“大排年糕”
我吃“大排年糕”是经人介绍才去的。他们说,沪上的大排年糕最好,很出名的一家,叫曙光饭店,老早有“排骨大王”之称,你不去品尝一下就可惜了。它是用猪大排,佐以切得很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此大排年糕,现在只有老巷里弄的小店里还有供应,食客大多是一些老街坊。听说,年青人的早点习惯已经“西化”,对于这种传统食物大多不屑一顾。关于此排骨年糕,还有一些来历,《吴门新竹枝》这样记载:“大排年糕之制,发明于沪上三十年代之陈言,其制法不得其详。沪苑有异味轩者,亦以排骨名,自谓得陈之秘制云”。民国时期的《吴侬趣谈》也说:“近年来沪上风行一种油煎排骨年糕,骨多肉少,每碗售价铜圆五六枚。以玄妙观摊档之排骨年糕味最好,烧时香味四溢,现氽现卖,摊主用草纸包好,洒些五香粉,十分好吃”。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大排年糕在上海风行已经有些年头了。
不过,我在江浙一些城镇也吃过大排年糕,只是没有上海本地吃味道那么好,不晓得是不是先人所说的,做这种大排年糕,上海人还有“独家秘方”,外地人“制法不得其详”的缘故。
六、“血糯粢饭”
血糯粢饭是上海人的传统早点,现在吃的人不多,多数饭店也不供应,我是在一家里弄菜场附近的小摊上吃的。感觉味特好,很有特色,就在这里“推荐”一下。
所谓“血糯”是一种紫色的糯米,吃在嘴里特软,但是外观一颗一颗的清晰可辨。上海人大致上将血糯放在一种木制桶形的饭笼里蒸熟了;然后,在血糯中夹上油条,放一些绵白糖、芝麻等作料,再用毛巾将油条等裹在血糯里。出售时,就将木桶当街放着,一边包一边卖,很有地方特色。我在杭嘉湖一带乡镇旅行时,常见早晨人们拿着这种粢饭,一边吃,一边赶着上班,不由触动了好奇心,也就买了一只尝尝味道,果然不错,一只血糯粢饭二元钱,食后,肚里就很饱了,极具江南风味,糯、软、甜、饱,而且经济实惠。
七、“汤包”
上海吃的“汤包”,其实也就是外地人吃的“小笼包子”,是一种肉包子的别称。
早在上海开埠前就已经流行,据说是从苏州太仓一带流传过来的。特色是个小、皮薄如纱,小巧玲珑,汁多味鲜而得名,现在老街区的小吃店多有供应。我去吃过几家,味道都不错。这种汤包宜热吃,冷了发硬,其味大不如前。上海人吃时,还配以一碗蛋皮紫菜汤佐食。
做这种沪式“汤包”,上海人有一句顺口溜:“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内,以为包子,蒸熟时汤融不泄”。我第一次吃,此汤包又烫又滑口,一口咬下去,卤汁就流了出来,还未吃进口,就滴在桌子上。旁人见了哈哈大笑,说道:“吃此‘汤包’有窍门,虽小而不可一口吞下,太烫。吃时,必要先咬开一个小口,将里面的卤汁吸出来,再将包子吃掉”。食客如不赶时间,早餐一般是一客汤包,外加一碗馄饨,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餐了。
八、炒米粉干
有一次,我在上海的老城隍庙办事,遇到一位蹬三轮车的工人,与他聊了起来,顺便问道“你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这位安徽来的工人指了指弄堂里的一家小吃店,说:“我的三餐都在那里‘解决’的”。我过去探头向里张望了一下,店面虽小,而且还是在一个很窄的深巷里,堂内却挤了不少食客,看样子都是附近打工的伙计。他说,自己经常在这里吃炒米粉干、炒面或者炒年糕之类的食品。主要是实惠,能“吃饱肚子”,味道也可以。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比我们家乡的那些饭店要好多了”!
我不由进去要了一碗,好大一盘米粉干,装在一个浅浅的盘子里,堆成小山似的,粉干里夹着豆芽菜、卷心菜叶、胡萝卜丝,看起来花花绿绿,色泽挺诱人,外加一小碗汤,清色的汤里有几条榨菜丝,浮面几滴香葱,化费只要二元五毛钱,足够果腹一餐了。
一品尝,果然不错,味美又实惠,很适合附近的民工用餐。
上海滩的早餐名目众多,不胜枚举,这里介绍的只是一般市民“解决肚子”的早点,至于高档饭馆的早餐大都已经“西化”。我住过几家宾馆,住宿费里已包括了一张早餐卷,多数是“自助餐”。早上出门前走到餐厅,只见一溜餐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食品,如牛奶、豆浆、馒头、面包、稀饭、酱菜、蛋糕、茶叶蛋、粽子之类的食品,各自拿着盘子自取,中西合璧,则构成了另一道宾馆早餐风景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