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26
- 帖子
- 6753
- 精华
- 10
- 性别
- 男
- 来自
- 上海
- 注册时间
- 2008-4-12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11-6-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REFERENCES
Allen, Robert, Jean-Pascal Bassino, Debin Ma, Christine Moll-Murata and Jan Luiten van
Zanden. 2011. “Wages, Prices,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1738-1925: in
Comparison with Europe, Japan, and India,”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34 S1:8-38.
Becker, Gary S. 199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enlarged ed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 1992. “The Economic Way of Looking at Life,” Nobel Prize Lecture.www.nobelprize.org
Boserup, Ester. 1981.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Study of Long-term Trend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tier, Michel. 1995. “Nuclear versus Quasi-Stem Families: The New Chinese Family Model,”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 20, 3: 307-327.
Chayanov, A. V. 1986 [1925] The Theory of Peasant Economy.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The Civil Cod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30-31. Shanghai: Kelly & Walsh.
Coase, R. H. 1988 [1990].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________. 1991. “(Nobel) Prize Lecture,” www.nobelprize.org
De Vries, Jan. 1984. European Urbanization, 1500-180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_. 1981.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in Pre-Industrial Europe, 1500-1800,” in H. Schmal ed. Patterns of European Urbanization, Since 1500, pp. 77-109. London:Croom Helm.
Engels, Friedrich. 1972 [1884].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Introd. By Everlyn Reed. New York: Pathfinder Press.
Fei Hsiao-tung [Xiaotong]. 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 New York: Dutton.
The German Civil Code.1907 [1900].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with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and appendices, by Chung Hui Wang. London: Stevens and Sons.
Huang, Philip C. C. 2011a. “China’s New Age Small Farms and Their Vertical Integration: Co-ops or Dragon-Head Enterprises,” Modern China, v. 37, no. 2: 107- 134.
________. 2011b.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formal Economy Practices,” Modern China, v. 37, no. 1: 3-43.
________. 2010. Chinese Civil Justice, Past and Present. Rowman and Littlefield.
_______. 2009. “China’s Neglected Informal Economy: Reality and Theory,” Modern China, v. 35, no. 4: 405-438.
________ . 2002. “Development or Involution? 18th Century Britain and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 61, no. 2 (May): 501-38.
________. 2001. Code, Custom, and Legal Practice in China: the Qing and the Republic Compare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 1996. Civil Justice in China: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____. 1990. 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nin, V. I. 1956 [1907].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Russia.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Levine, David. 1977. Family Formation in an Age of Nascent Capitali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ewis, W. Arthur.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v. 22, no. 1 (May): 139-191.
Maddison, Angus. 2007.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Updated: 960-2030 A.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________. 2001. 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ia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eopment (OECD).
Medick, Hans. 1976. “The Proto-industrial Family Economy: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of
Household and Famil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orm Peasant Society to Industrial
Capitalism,” Social History, 3 (Oct.): 291-315.
Mendels, Franklin F. 1972. “Proto-industrializatio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Industrial
Proces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 32, no. 1 (March): 241-61.
Skinner, G. William. 1986. “Sichuan’s Popul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essons
from Disaggregated Data,” Late Imperial China, 7, 2: 1-79.
Skinner, G. William, ed. 1977.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
versity Press.
Sommer, Matthew. 2010. “Abor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outine Birth Control or
Crisis Intervention,” Late Imperial China, v. 31, no. 2 (Dec.): 97-165.
Smith Adam. 1976 [17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2 vo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rigley, E. A. and R. S. Schofield. 1989 [1981].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England,
1541-1871: a Reconstruction. 2nd ed.
Wrigley, E. A. 1985. “Urban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Change: England and the Continent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xv, 4 (spring):
683-728.
曹洋(2010):《北京外来农民个体户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载《劳动保障世界》,第6期,41~43页。
费孝通(1984):“小城镇大问题”,载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编,《小城镇大问题: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论文集》, 1~4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
________ (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6~15页。
顾炎武(1662[1966]):《天下郡国利病书》,34卷。纳入《四部丛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黄奇帆新闻发布会(2010.11.4):《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政策措施以及三个月的实践情况》。http://mcrp.macrochina.com.cn/u/60/
黄宗智 (2010a):《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载《开放时代》,第10期,134~158页。 www.lishiyushehui.cn
________(2010b):《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
________ (2010c) 《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中外法学》,第5期,721-736页。www.lishiyushehui.cn
________ (2010d) 《中国的新时代小农场及其纵向一体化:龙头企业还是合作组织?〉,载《中国乡村研究》,第8辑。福建教育出版社。亦见黄宗智2010b。www.lishiyushehui.cn
________ (2009a):《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载《开放时代》,第2期,51~73页。亦见黄宗智2010b,第8章。www.lishiyushehui.cn
________ (2009b):《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
________ (2008):《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载
《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1~14页。亦见黄宗智2010b,第9章。www.lishiyushehui.c
________ (2002):《 发展还是内卷?18世纪英国与中国》,载《历史研究》, 第4期,149-176页。
________ (1992):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2006年再版)。
“家庭副业”,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9283.htm
强世功(2011):《司法能动下的中国家庭——从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谈起〉,载《文化纵横》,2011年2月刊。www.aisixiang.com
《沈氏农书》(1936 [1640]):《丛书集成》收,第1468册。商务印书馆。
苏成捷(2011):《堕胎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日常避孕抑或应急措施》,载《中国乡村研究》,第9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王跃生 (2011): 《从分爨、分产、分家看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以冀东农村为分析基础〉,载《中国乡村研究》,第9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________ (2010):《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及类型识别问题——以冀东村庄为分析基础》,载《人口与社会》,第34卷第2期,76~87页。
________ (2008): 《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载《社会科学〉,第7期,90~103页。
________(2006)《当代中国城乡家庭变动比较》,载《社会》第26卷第3期,118~136页.
________ (2005):《法定婚龄、政策婚龄下的民众初婚行为——立足于“五普”长表数据的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79~89页。
吴承明编(1985):《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
吴承明编(199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
《锡金识小录》, 1752。
徐新吾(1992):《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载《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1~11,22页。
曾毅、王政联(2004):《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载《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2~8页。
詹娜(2008):《沈阳市个体户的发展历程及结构特征〉,载《党政干部学刊》第3期,56-58页。
赵晓力(2011):《中国家庭资本主义化的号角〉,载《文化纵横》,2011年2月刊。www.snzg.cn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年10月12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 ... ontent_16635093.htm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952-1958), 6卷。东京:岩波书店。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2006。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5780
《中国统计年鉴》(2009)。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民国民法》(1929-1930),载《六法全书》。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载湖北财经学院编(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资料选编》。无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1979-1984》。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修正),www.Law-lib.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1985),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资料汇编1985》,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http://www.gov.cn/jrzg/2007-06/29/content_667720.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www.china.org.cn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1955-1960)。东京:大修馆书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2010.11.16)。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1011/15/435922.shtml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3.12.26)。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1.php?file_id=9048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12,25)。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php?file_id=38903
­
[1] 同时,韦伯指出,(古希腊的)王侯般的奴隶主大家庭(Oikos)也不是资本主义型的组织,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满足主人的欲望而不是资本主义性的获得。
[2] 这里要说明,内卷型的商品化可以支撑高度繁华的城市,哪怕农村人口仍然处于糊口的生活水平。这是因为,在前现代的运输条件下,假定农村所产剩余相当于其总 产的10%,一个容纳一千万人口的地区便可以支撑一个一百万人的城市(中世纪的长安?),而同一大小的地区,如果其生产剩余是总产的30%,但所容纳的人 口只有一百万,只能支撑一个30万人的城市(中世纪伦敦?)(理论讨论见Boserup 1981: 第6章;亦见黄宗智2006[1992]:332)
[3] 使用“副业”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指标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其前“副业”所指只是一般主要生产之外的其它生产事业。(诸桥辙次, 卷2: 297; 亦见“家庭副业,” 百度百科)
[4] 这些亲子关系中较为细致的变化不容易从宏观的数据来掌握;王跃生所做的微观历史人口工作是比较能够接近这些细节的研究。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曾毅和王政联的似 乎不好解释的经验发现,即1990年到2000年间65岁以上的父母亲和子女同住比例的显著下降。王跃生的研究所提示的是一个简单合理的解释:1990年 时65岁以上的人口在1950年已经达到25岁成年年龄,而2000年时65岁以上的人口当时才15岁。两组人正好处于解放前后的社会期望分界的两边。
[5] 应注意,曾毅、王政联(2004:4,表1)给出的数字稍有不同。
[6] 对于这个变化,曾毅、李伟、梁志武在1992年的论文章中已经预期到(1992:12);王跃生2006年的文章中也提到(2006:135),但曾毅、王政联2004年的论文的分析倒反而不那么清晰。
[7] 一个问题是怎样看待轮养家庭,把它们算入三代家庭,还是像王跃生争论的那样,把它们看作“虚拟”的三代家庭而排除在其外(王跃生2010)。
[8] 实际上,生育行为并没有受“自然”因素主宰,而更多地取决于国家的政策,诸如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集体化、70年代的晚结婚运动以及70年代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王跃生2005)
[9] 当然,独生子女政策所促成的新人口结构,长时段中到底将会如何影响家庭结构,还是个尚待观察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本世纪10年代后进 入中年之后,将会成为老人的赡养者。在城市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4:2:1倒金字塔型家庭,即由4个老人,两个中年子女,一个孙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在 农村,由于人们一般坚持并且须要生个儿子,有一两姊妹的独子并不罕见,因此情况不一样。)那样的情况肯定会在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间造成更多的矛盾(由哪一 对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居住?),也会对双亲和子女的关系造成更多的压力,并加大对西方式的养老院的需求。但是,同时也可能更加强化一些老年人对三代家庭户的 期盼。
[10] 以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权作为抵押物的实验才刚刚在重庆市起步(黄宗智2010a: 151)。
[11] 但只适用于“户婚田土”“细事”;涉及“刑法”的重案则要求国家正规制度的介入。
[12] 此外,还应该提到,恰亚诺夫基于家庭周期(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人口分化”概念:当生产人员与消费人员达到1对1的比例时(孩子长大后参与劳动),一个 家庭将会处于其顶峰经济时期,而在1对2(或更多)的比例时(孩子小的时候或双亲年老不劳动的时候),则相反(Chayanov 1986[1925]:第1章)。这种现象可以见于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当时劳动成为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村庄中经济条件最好的家庭一般是劳动对消费人员 比例最优越的家庭。
[13] 正因为棉花和蚕桑是长江三角洲当时的商品化的主要推动力,我把整个过程称作“内卷型商品化”(黄宗智2006[1992])
[14] 这样的农场上每头猪只需要原来的劳动力的1/3,但它们养殖的数量是原来的10倍。(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08: 255 [表 10-4])
[15] 恰亚诺夫和国内的用词,不是科斯本人的用词。
[16] 美国房价的上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由上世纪50、60年代之后核心户广泛由单职转为双职而支撑的。后来,凭借不实际的次级按揭以及对市场增值的盲目信念 (以至贷款者普遍用增值部分作为收入来支撑分期付款),形成了房地产“泡沫”。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则部分是无穷的需求以及地方政府有意识地提高地价(因为 “土地财政”是他们预算外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导致的结果。(黄宗智2010a)
[17] 不同地区对新娘子“价值”有不同的标准;譬如,根据一位来自陕西的北京农民工,当前陕西农村对恰当的聘礼的概念是10万元。
[18] Gary S. Becker 使用新古典经济学来分析家庭行为,所作出的努力有它一定的优点,例如使用了更宽阔的“效用最大化”概念来替代简单的“利润最大化”,把经济学延伸到诸如配 偶选择、子女教育等非经济议题,并讨论到诸如历史环境、态度、感情、内疚等非经济因素;但是,归根到底他的目的是要证实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理性抉择”理 论完全适用于解释家庭行为。他的分析最终是成本/收益的分析,例如把成本/收益看作对子女教育(他称作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抉择的决定性因素 (Becker 1991, 1992)。因此,他的分析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家庭经济单位是如何与个人不同,以及如何影响和约束个人的抉择。他的一套分析尤其忽视了中国家庭组织中的三代 家庭和强烈的亲子关系, 以及与其结伴的伦理观念。譬如,他的方法绝对不能解释为什么在今天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家庭中,子女仍然相当普遍与已故去的父母亲保持某种形式的象征性通讯 ——无论是用食品、纸钱、酒、烧香甚或是直接诉告的方式,无论是在墓前还是在家里的某种形式的“灵位”前。
进入 黄宗智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思想与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152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三农中国,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