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文学老祖母,一辈子在颠覆

文学老祖母,一辈子在颠覆

本刊特约记者 苏向晖

     《环球人物》 ( 2007-11-01 第41期 )

   即使是对瑞典文学院的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有再多腹诽的人,听到今年获奖者的姓名后都只能心悦诚服。因为她在当代西方文学史上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涉及英国文学、女性主义以及自传体的话题都无法绕开她,她就是被誉为“女性小说鼻祖”的多丽丝·莱辛。
   在10月11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许多人对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几乎一无所知。这并非由于莱辛的知名度不高,而是因为她成名太早。早在58年前,她就发表了处女作《青草在唱歌》,一举成名,而她的巅峰之作《金色笔记》也发表于45年前。
   在非洲游荡
   莱辛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生在伊朗,长在非洲,13岁辍学;等她回到英国时,祖国更像一个异邦。在不同国度飘零,在文学的不同领域游离,将近88岁的莱辛生命曲线让人眼花缭乱。
   多丽丝·莱辛原名多丽丝·梅·泰勒,生于1919年的波斯(今伊朗)。她的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阿尔弗莱德·泰勒是波斯帝国银行的职员,母亲艾米丽曾经做过护士,还有一个弟弟哈利。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条腿,一家人在波斯的生活并不宽裕。
   为了改善生活,泰勒夫妇听信当时英国政府号召,去英帝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垦荒创业。他们用毕生的积蓄在南部非洲的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买了上千英亩的耕地。5岁那年,多丽丝和她那仅有两岁半的弟弟便随着父母漂洋过海,奔向遥远的财富梦想。
   但是现实冰冷残酷。泰勒夫妇对于种植一窍不通,面对广阔无垠、蔓草横生的农场手足无措,无论是起初种植玉蜀黍还是后来种植烟草都以失败告终。一家人陷入了困顿的窘境。多丽丝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度过的。蛮荒的农场将他们与外界隔绝开来,最近的相邻农场也要在几十里之外,而且没有公路相连。小多丽丝唯一的乐趣便是和弟弟哈利在无边的旷野中游荡。也许正是非洲大地壮阔的自然景观滋养了莱辛的心灵,使她在之后的写作生涯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襟,在文学创作上进入一个更高远的境界。
   但是这一点点的快乐也很快被剥夺。母亲艾米丽·泰勒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英国式的淑女,而不是一个在草丛里疯跑的野丫头。她强制多丽丝在家里遵行一套古板严苛的礼仪,并把多丽丝送到了保守的教会学校。多丽丝·莱辛在许多作品中都反复表现了童年生活的苦闷和压抑。面对被禁锢的童年,她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沉浸在幻想的国度里。
   13岁那年,多丽丝被送到南罗德西亚首都索尔兹伯里的一所女子高中。头一次远离父母的多丽丝陷入严重的思乡情中。虽然母亲的管教令人窒息,可是她对那片荒芜的农场有着深沉的爱。没多久她就从女子高中辍学回家。然而与母亲的矛盾因此也变得更激烈,终于在15岁时离家出走。
   逃离婚姻
   15岁的多丽丝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人做保姆,照顾婴儿。那家的主人给她看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这也许就是多丽丝在此后一生中丰富激烈的政治生活的开端。与此同时萌芽的还有她的写作天赋。15岁正是梦想着爱情和浪漫的豆蔻年华,多丽丝身边不乏怀着各种心思的追求者,但她只顾埋头编织玫瑰色梦幻,并将它们写下来,其中的两篇还在南非的一家杂志上发表了。
   多丽丝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19岁那年。当时在索尔兹伯里做电话接线员的多丽丝嫁给了弗兰克·威斯丹,很快生育了两个孩子。然而她却难以融入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很多年后她曾经写道:“整整一代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她们的生命就好像停止了一样……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担心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与此同时,随着视野的扩大,多丽丝对当时非洲种族隔离制度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反感。她极端的政治态度也令丈夫感到恐惧,两个人很快分手。
   离婚后的多丽丝与当时的左翼团体走得越来越近,她加入了一个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左派读书俱乐部,德国共产主义者高特弗莱德·莱辛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不久,多丽丝就与莱辛结婚,她的名字也正式改为多丽丝·莱辛。莱辛夫妇育有一个儿子。
   那时二战刚刚结束。其后的日子里,多丽丝·莱辛对身边那些所谓的共产主义者逐渐感到失望,婚姻也因越来越缺少共同语言而变得不再美好。
   1949年,第二次离婚后的多丽丝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身边只有她的幼子和背囊中刚刚完成的手稿《青草在唱歌》。
   在文学中化茧为蝶
   这一段漂洋过海的苦旅是多丽丝人生的分水岭。
   30岁的她挥别了自己的前半生,以一种悲壮决绝的姿态开始了令人目不暇接、创作旺盛的后半生。就像是化茧为蝶的蜕变,从她的双脚第一次踏上英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一个叫做多丽丝·莱辛的女作家就此诞生了。
   《青草在唱歌》出版于1950年。书中故事就发生在莱辛从小生长的南罗德西亚,描写了一位陷入经营困境的白人女农场主,被一个高大强壮的黑人男仆吸引,与之偷情;他们的来往被发现后,白人女农场主为了掩饰自己,当着众人的面,也违心地斥责和侮辱了男仆。男仆不堪侮辱,当夜将女农场主刺杀。
   这是第一次有人从纯女性的视角出发,描写种族之间的藩篱与仇恨所带来的人性悲剧。莱辛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巨大轰动。
   此后,莱辛相继出版了《暴力的孩子》五部曲。小说描述了一个在非洲长大的白人女性玛莎一生求索的故事,书中到处都能看出莱辛生命的痕迹,许多人认为这部鸿篇巨著其实是她的半自传体作品。在创作《暴力的孩子》系列作品的十年间,莱辛沉迷于荣格的心理学说以及苏菲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以至于最后一部《四门之城》如《圣经》中的《启示录》一样,描述了现代人类社会最终的毁灭。
   莱辛的巅峰之作《金色笔记》出版于1962年,它是用一种全新的、实验性手法创作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安娜·伍尔芙的“黑,红,黄,蓝,金”五本记录不同内容的笔记本,描写20世纪中期整个世界的风貌,其中既涉及意识形态、种族歧视、殖民主义等世界范围的大事,也记录了个人的情感生活、精神危机和人生总结等内在的心灵挣扎和求索。从来没有一本小说具有《金色笔记》那样奇特的结构,全书没有章节之分,只有笔记本所记录的内容以及其间主人公的杂议。情节之间的大幅跳跃和不同内容的相互穿插织成了一个巨大精致的网,将莱辛惊世骇俗的思想和无比广阔的视野表现得淋漓尽致。
   嘲笑女性主义
   《金色笔记》中毫无顾忌的大胆语言令许多道学家闻之变色,同时也让追求女性解放的女性主义者们深受鼓舞。女主角安娜·伍尔芙追求心灵自由的历程更是被当作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楷模。多丽丝·莱辛由此奠定了女性主义先锋和旗手的地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女性主义者对她的追捧,莱辛本人却表现出十分无奈。“我从来都不是女性主义者。”她甚至认为女性主义风潮本身就是可笑的,“我不喜欢60年代,我不喜欢那时女性的所作所为,比如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莱辛认为,妇女解放应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在她看来,避孕药片和洗碗器所产生的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然而即使莱辛本人并不认同女性主义,她仍然被世人看作离经叛道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她就屡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然而瑞典文学院的一些人却视她如仇敌,甚至放话说莱辛一生都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对此,莱辛处之泰然:“我不认为有什么会是亘古不变的。回看我的一生,一开始不是说大英帝国永不落日吗?后来的希特勒好像也能千秋万代,还有墨索里尼好像会活一万年,可是不都结束了么?”
   诺奖只是锦上添花
   数十年来,莱辛笔耕不辍,著作等身,题材多变。“从当初的反种族歧视、反男权压迫的现实小说,转入到后期光怪陆离的科幻题材创作,看似糟蹋文学声誉的越界行为其实是莱辛刻意为之。她希望书写的是一种超越性的思想小说,而不是饮食男女的罗曼史。”
   莱辛在1956年出版的《分崩离析》中,大力抨击当时南非所实行的种族隔离政策,由此被南非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入境。这条禁令直到38年后随着白人政府的倒台才失效。1996年莱辛终于回到阔别40多年的南非,探望了女儿和外孙。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莱辛的兴趣又转向了幻想世界,先后创作心理幻想小说、科幻小说,甚至把作品的视线转向了外太空,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对自己的不断颠覆和否定,让她摆脱了任何文学标签。
   “写作带给我快乐和自由,只要我活着,就会写下去。”莱辛的最新作品是2007年发表的科幻小说《裂缝》,此时她已近88岁高龄。
   莱辛在文学上的成就早已得到世人的公认。30年间,她得到了除诺贝尔奖外欧洲所有的文学奖项。1995年她还获得哈佛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这对于连高中学业都没有完成的莱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1999年,傲慢的诺贝尔奖终于向莱辛示好,这一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然而直到2007年,这项殊荣才真正属于了她。面对蜂拥而来的媒体,莱辛对自己的获奖表现得坦然而幽默,她说:“我能得这个奖大概完全是因为活得够长。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好事,在我获得的所有奖项里,这算是一张好牌。”
   诺贝尔奖颁给多丽丝·莱辛,在世人看来是实至名归,在她自己看来则无非是锦上添花。
   (编辑:陶淘)
   相关链接
   折桂诺贝尔文学奖的11位女性
   2007年
   多丽斯·莱辛(英国)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她获得的奖金额约合154万美元
   2004年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奥地利)
   这位伦理问题作家的色情批判长篇《情欲》是一部备受争议的畅销书。
   1996年
   韦斯拉娃·申博尔斯卡(波兰)
   这位女诗人的文学生涯开始于1945年,共出版了16部诗集。
   1993年
   托妮·莫里森(美国)
   出身于一个黑人工人家庭,后成为大学教师。其作品中心是探讨种族问题。
   1991年
   纳蒂讷·戈迪默(南非)
   出生于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她反对种族隔离,作品受黑人与白人平等共存的思想影响。
   1966年
   奈莉·萨克斯(德国/瑞典)
   这位犹太女诗人在她《在死亡的寓所》和《醒陈晦暗》等诗集中描述了大屠杀的恐怖。
   1945年
   戈布瑞拉·米斯特拉尔(智利)
   因爱情诗《当你看我的时候,我更美丽》而成名。
   1938年
   赛珍珠(美国)
   这位在中国出生的传教士女儿的著作是《大地》(1931年)。
   1928年
   西格里德·温塞特(挪威)
   她的长篇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是挪威文学的代表作。
   1926年
   格拉齐亚·黛莱达(意大利)
   “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故土的生活。”其作品的中心是故乡撒丁岛上的人们。
   1909年
   瑟尔姆拉·拉耶勒夫(瑞典)
   “作品中有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平易而优美的风格。”在《贝林的故事》和《骑鹅历险记》中,拉耶勒夫的描写总是敏感、富有家乡情结。 
花花不花
呵呵,说的好,活的够长

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