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父”王云五 他是一位传奇式的文化英雄,小时侯却因家庭经济拮据,断断续续读了不到五年的书。这位奇人,他的学历栏上添的是“识字”二字。就是这位识字的老人,却主持中国文化的重镇——商务图书馆长达四十年,期间并主持了中国文化的另一重镇——东方图书馆。在此期间,他主持出版了适应时代的大量教科书、工具书,翻译出版世界学术名著,整理出版了有价值的古籍,并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丛书集成》等大型文库。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经他之手指导的博士、硕士不下百人,有“博士之父”之称。一代文化巨人胡适、朱经农都是他在中国公学的学生。不仅如此,这位“识字”的老人,还给渴望识字的同胞主编了《王云五大字典》;鉴于自学的艰辛,他还研究、倡导了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为自学的人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一扇门;有感于中文查字典的费时,他耗费了两三年的时光,发明了四角号码检字法;他流给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东西很多,包括一百多本著作,仅政治思想史和教育思想的论著就超过二百万字……,这些文字至今还显耀思想、智慧的光芒。他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宝藏,就是一本可以大书特书的书。他,就是20世纪上半叶每个中国读书人都家喻户晓文化大师——王云五。 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尤其是离开学校的读书人,在没有师长指导的情况下,都渴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以便自己学有进步,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许多人苦于自学不得法,学习了多年成效不大,于是灰心丧气,再也不想学、不愿学了。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够从学问上、方法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有久旱逢甘雨的感觉,信心倍增,一定会对指导之人心存感激。目前图书市场上,谈自学的书也不能算少。但这类书籍一部分是大而化之,缺乏具体的方法步骤,指导意义不大;还有一类撰书之人,其本身分量不够,说出来的话别人难以置信。所以这些年来,真正能够正确指导读书、求学的好书是不多的。现在云五老人的哲嗣王学哲先生所编的《我怎样读书——王云五对青年谈求学与生活》一书终于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对读书人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在这本书里云五老人没有讲多少深奥的大道理,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像一个慈祥的老祖父对自己的孙子那样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求学、治学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奉献给青年读者。一开始阅读就让人有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云五老人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成就,从他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出。他说自己很像一头牛,因为牛是不求美食、不择安身之地,他也正是如此。在工作方面,牛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云五老人一天至少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经常这样来打比喻:假如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那么以自己七十岁而论,则相当于别人九十岁。云五老人去世时是九十二岁,这样说来,他一生至少想当于一般人的一百二十岁了。实际上,云五老人每天工作时间何止比一般人多三分之一?这样算来,云五老人的一生恐怕相当于闲人的一百四十岁了。他经常提到一个人要有“野蛮人的身体”和“文明人的头脑”。“野蛮人的身体”意谓可以更好、更有精力、更长时间的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文明人的头脑”意指不仅要能够继承文化,还要能够创造新的文化。在求学方面,云五老人在《漫谈读书》《我怎样自修》《读书十四法》《怎样鼓起读书的兴趣》《读书与求学》《科学方法与学习》等文章中介绍了许多具有实用和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法,读来使人如有醍醐贯顶之感!具体说来,以下几个方法须特别注意。 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一个人自学和求学最关键的一点。他说:“以人类好奇之性出自天然,本应是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只是由于开始读书之不得其法,由自动而变为强迫,于是原有的兴趣大减,甚且因兴趣日减而生厌”。他认为小学是求知的最初阶段,如果小学能养成读书的兴趣,则将来可以继续下去。他一直希望能做一个小学老师。但如果云五老人活到现在,不知他是否作此想! 要集中某个专题来读书。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做,这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当然专题有深有浅,小学生有小学生研究的专题,大学生有大学生研究的专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和我在其它报刊、书籍上看到的美国高年级的小学生动不动就写一二十页的论文真有异曲同工。 经常要利用字典和词典。云五老人在自修的时候,对于某些字词稍有怀疑,必不肯放过,一定要把音、意、词义搞清楚才算完事。这样一开始好像有点慢,但实际上是稳进。越到后来越快。我也是这两年才找到这个方法,感觉收获极大。 多做卡片。云五老人一生至少制作、整理了不少于十万张的卡片,这是一个巨大的“百科全书”。如果研究、写作需要这些资料,十分钟之内,就可以集中在案头。可惜的是,在社会巨变时刻,这些卡片连同数万册藏书都不知沦落到那里去了! 云五老人的治学方法当然远不止这几个,在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五老人在这本书里也谈到了做人做事。我感觉到,云五老人的伟大并不仅仅在治学上,他做人做事也是我们的楷模。 新疆独山子二中 833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