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0
- 帖子
- 10035
- 精华
- 29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4-18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1: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桔红色的焦虑
『闲闲书话』 [书余文字]桔红色的焦虑感
作者:吱嘎的一声
这好像是个急于把所有现存的事物和情感都浑搅成一堆fuss的年代(fuss在英文里有焦虑紧张之意),把所有尖锐的、凌厉的、嚣张的、侵略性、迷人高贵的、有特殊气质和气味的人事物都向内揉搓成无所作为的、空洞无间隙的庸俗中庸一团,不给人留下半点的个人清洁感和距离感。
又不太像是无为而治,大概就称之谓和谐,其实毫无审美意义可言,原先好的也脏了,坏的只有向着不纯粹的无精神标杆的广漠方向发展成更无所取的糟粕,比如许霆ATM提款事件的旧闻,好货本是天性,换了众人,也未必有更佳的说辞,可是一度尘埃落定的道德判断,后来又翻案成什么‘为国家保存财产’一说,简直荒谬和滑稽,好像长在红旗下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式的高尚情操,丝毫不足以为信,哭笑不得。
桔红是有距离而又朦胧的色调,不类似大红大绿般明快直接,具有微妙的暗示和心理隐喻色彩。最近家乡的桔子丰收了,家中隔几日又买十来斤,桔红的色彩,很是鲜艳明丽。小学学冰心奶奶的《小桔灯》一文,老师让学生都仿制一个,做了许多次的实验,始终没法处理好蜡烛与桔皮的熔接问题,往往提着桔灯紧走几步,总以蜡烛倾斜或坠地而告终,至今还记得那溶溶月般的桔色光亮。想起一度流行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与卞之琳算是代表人物吧,大概还有许多不怎么太入流的,梁遇春大概也是,词汇少而集中,无非是星星、月亮、河流、倒影、你侬我侬式的矫情,词语搁在里面有很孤单的意象,近于西方现代诗的直译而缺少原文的精练和内涵,如果用颜色来形容,感觉不是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绿意,而是比较近于让人略有奇异的不安与局促的桔红色。也许用桔色来形容情感的焦虑是有妥贴之处的,有时码几个不大顺畅的文章,初看上去文章背景里就似乎有一种隐隐淡淡的桔红色,对自已不太确定和自信,又有点没来头的窍喜,桔色看久了,是让人燥狂的颜色。
最近在网上四处寻找有趣的文章解闷,好像英语词汇学在码字的人中间流行起来了,有人探讨带有某种色彩和特殊意味的词汇词根(root)生成法,比如ecrection与正直的关系,Orchid(兰花)在希腊语里古老的原义,比较近于鲁迅先生文中写道:国人善于联想,看到裸露的手臂就会联想到身体,进而联想到饮食男女。由手臂到肉体的联想维度和迁延性,放在这里好象无辜的词根也带有某种原罪或是原欲色彩。
塞尚的油画里也偶尔呈现出那种略令人不安的色彩,张爱玲在文章《谈画》里谈塞尚一张类似自画像的画作“...人体的比例整个的错误了,腿太短,臂膊太短,而两只悠悠下垂的手却又是很长,那白削的骨节与背后的花布椅套相衬,产生一种微妙的,文明的恐怖。”文明的恐怖---挪威上世纪画家爱德华.蒙克名画《呐喊》的氛围,压抑、逃离、疏离异变、可怖的,一切都属于modern时代以来为物质和现代性所困,找不到精神和宣泄出口的现代人---很多我们都找不到来时的路!
现代人的很多疾病都是文明病,苏珊.桑塔格写出《疾病的隐喻》一文,文明病中除癌症和性传播疾病之外,尤以精神类病为最吧,关于“to be or not to be”问题想得太多钻得太深的企业或政界高层,因情感压力匿患抑郁症的明星,困在迷惘压迫的灵魂里走不出来的诗人,也许拉到田野里干上两年农活,晒晒太阳,粗茶淡饭,早就活得屁颠屁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常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场改造臭老九之类”是有几分道理可徇的,人想得太多是不行的。
凡高发病前的画作,扭曲不安,用色菲薄,几乎没有立体感,尤其是静物,夸张异变的形态,积蓄着病理的能量。后期的《向日葵》、《丝柏》等,焦虑转化为蔓延卷曲的线条和笔触,桔黄的、蓊郁的,饱含着喷薄的激越和焦燥郁狂,燥狂一点点释放出来,还容易接受些,只是受众情感的焦虑转变成对疾病所折磨天才的怜惜与不忍,到底还是负面的,大概可以称为艺术对常态人生的摧残与破坏之美。成都地震后的一天,一度有一阵更大的毁灭在酝酿中的感觉,飞砂走石,天昏地暗,行人失措不安,树木颤抖,是末日来临前的气氛,现在想起来,仍觉得有些后怕,却是认为有点高老庄猪八戒来时妖风阵阵的邪门劲:“...起初时微微荡荡,向后来渺渺茫茫。微微荡荡乾坤大,渺渺茫茫无阻碍。凋花折柳胜揌麻,倒树摧林如拔菜。翻江搅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现北川、汶川等地已成伤逝之城,遇难的善良而无辜的人们一并安息吧!
在网上看过一幅希特勒的画,大概是一座教堂,也有类似这样不安、膨胀的气氛和一团隐藏在建筑内部蓄积未发的奇异能量,纳粹的军服据说也为他所设计,没有发掘出他独特艺术天分的教师们也许的确有负于世界的和平安定,也有愧于世界艺术史。
一度喜欢伊沙贝尔.阿佳妮的作品,《雨果的女儿》、《罗丹的情人》、《玛戈皇后》,面容一如即往的沉郁、安静、苍白而富于爆发力,这种类型的美美到一个程度就有一种艺术性的绝望和毁灭感,因此连带的有些不喜欢英俊迷人的刘易期,因为他负了她,负了这样一个天才而纤弱、需要忠诚和爱来温暖的女子。也曾一度喜欢西班牙大师布努艾尔的作品,《女仆日记》等等,大师叙事里有种后现代的结构张力和古典式的奇诡紧凑,最后是法国大革命来临前暴风雨似的气氛,街上涌动着示威的人群,包括流氓、恶棍和无产者。天才往往代表着微弱的精神病态倾向,比如郁达夫式的性的追逐性的矛盾与性的挫折,又比如《天使艾米莉》里天使艾米莉那种略带妄想症式的神经偏执症,相较之,更喜欢和追求《BJ单身日记》里神经粗大、乐呵呵的Bridget Jones式幸福。
天才是上天一种格外的恩赐,同时更是一种先天的缺失和掠夺,他们往往都很难获得世俗的幸福、自得其乐并终老,天才是上帝赐予人类的高贵、脆弱、稀有而绝美的花朵,是人间美和艺术的化身和礼物,我们凡俗的人们也许都应该来爱护天才一样的异类和女子,温暖和指引他们脆弱迷惘又无助的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