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从农民工的文章看体制内马教学者的无知

【按】最近欧美发生金融危机,实际上道理也非常简单,欧美人钱太多,中国人钱太少,因此欧美必须限制金融泡沫,提高产业能力,而中国应该加强信贷,激活农村的需求,扶植农民进入市场经济循环,总体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


体制内的一些学者,根本不是尊重基本的学术逻辑,而是利用文革时代妖魔化西方资本主义的宣传口号,借机想搞活本来被人民所唾弃的陈旧马克思教条,好让自己的工作得到课题经费,他们并不是真心让中国新一代农民工得到利益,而是摇尾献媚,想让主子多给一点骨头,而主子看起来并不领情,农民工也不再受骗,我们来看看真正从农民工出身的章星球真知灼见是否来得比豢养的学者更高明?




欧美覆车之辙即为中国救命通道



——09中国经济改革建议





章星球




道者反之动,研究中国当下经济危机,我们需要一种逆向思维。本文以一棵树的模型,简要概括了几派危机理论的特点,最终得出结论: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美之所以跌倒的地方——福利与信贷,恰恰可能是我们得以“崛起”的基石。从欧美的覆车之辙,可以找到中国的救命通道。




一、从一棵树的结构看中国经济




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提出:中国哲学究竟有没有能力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做出自己的回应?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哲学就没有出路。本文便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一组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组合——“本干支末,建立一个经济解释模式,来实践这种可能性。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一模式针对目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提出一些看法,并为此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作出政策建议。




本干支末①,换成现代语言就是根、茎、枝、叶,一个的模型。在这棵里,我把人力资本比喻为,公共资本比喻为,私有物质资本比喻为,货币资本比喻为(如图)。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经济发展规律竟然与树木的生长规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经济的盛衰有周期,树木的生长也有周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侧重不同领域;树也是不同季节侧重不同部位的生长。经济发展的失衡,体现为四大组成部分即上述四大资本之间的失衡;树的生长失衡,则体现在根茎枝叶四部分之间的失衡——如枝叶过少导致光能吸收不足而营养不良,枝叶过于繁密则可能头重脚轻,或者有的树枝叶过繁不利于结果——如柑桔需要剪枝。树木的生长总会遭遇冬天,经济的发展也常难避寒冬;树木的叶子有时会缩水,货币里的财富有时也会缩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发现各种主义本干支末模型的对应性,如计划经济下的公有制是主张削弱甚至消灭枝叶——私有资本与金融货币资本,将营养集中到公共资本————一如马铃薯或仙人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即我们俗称的右派经济学者主张营养集中在“枝叶”——私人物质资本和金融货币资本一头,作为第三条道路的凯恩斯主义是两者的折衷,主张茎(公共资本)和枝(私有物质资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在经济危机期间启用公共资本以政府干预的形式纠正市场失灵。新福利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相比则是换了一个平衡点——舍弃凯恩斯从枝(私有物质资本)与茎(公共资本)之间取平衡的方式,转而寻求根(人力资本)与茎(公共资本)之间的平衡,所以新福利主义或新第三条道路
②突出的是人力资本。我活用中国哲学中的本干支末符号组合,提出文化本位社会”③论,则是以一棵整体的来综合以上几派观点,在几派的斗争中,文化本位社会理论承继中国文化字真经,充当的是一个劝和佬角色,通过的系统建构,可以对各派主张进行扬弃择其合理部分,再融汇为一个整体,如我本人在公共福利上与右派反福利观点相对立,但在自由市场上又与之立场一致;在公共福利上偏,但在土地、国企垄断、住房等领域又偏;尽管我主张政府增加对劳工的文化教育福利,但在职业福利如新劳动法或最低工资等问题上又偏右。我在左右两派眼中的这种矛盾,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矛盾,而是的模型让我拥有了更为整全的视野。




自然界的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似性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树木之于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模型或比喻,我们甚至可以反过来从树木的过冬方式获得启发,得到渡过此轮经济冬天的诀窍。




叶在树木系统内,既因光合作用而产生驱动整个树系统运行的动能,又可能通过蒸腾作用而导致水分与营养流失,所以树木过冬的方式就是逢秋冬则将叶子内的水分营养向根茎转移,然后叶子掉落或缩水。货币在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也与叶子相似,既有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能,也可能使财富从中缩水。我们不难注意到即使是乔木,也有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之别,为了过冬,有的树不得已让叶子全掉落;但另外一些树却进化出某种机制,可以四季常青。常绿乔木成功的奥秘主要在于其叶子结构,一是减少了蒸发面积,二是叶的表皮增厚,有的还产生一种油性物质、形成保护膜,使水分更不易流失。由于在前面的序列中,树的这一结构对应的是经济的金融货币体系,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解决经济危机,改革货币体系可能是重要手段。于是,我们至少可以从树木过冬的智慧中找到经济过冬的两种手段,一是如多数乔木一样,发挥茎(政府及所控制的公共资本)的导向功能,让营养和水分向根茎(公共福利和人力资本)转移;二是如常绿乔木一样,充分发挥”——金融货币体系的功能,如信贷消费,使过多积存的货币资本向私有物质资本转移。我认为信贷消费是西方国家在福利政策出现滞胀问题后解决经济危机的主要手段,本次美国引发的危机,不过是这一手段用得太泛滥,过极失当而已。一些学者可能夸大了美国的危机,美国这棵“树因”为“根茎”扎实,虽然货币体系即出了问题,但个人判断不太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从欧美经济的“覆车之辙”到中国经济的“救命通道”




有些学者面对此次经济危机,动辄强调西方某“主义”抬头。显然,说马克思主义抬头的,其意是说私有企业不好,要抑制民营企业,加强国企的垄断地位;说凯恩斯主义抬头的是企图增加政府干预,通过政府大规模生产性投资拉动经济,显然这些都很容易迎合权贵阶层支持。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需要警惕的,都不是解决本次危机的对症良药。恰恰相反,我们要以一种逆向思维来看待,沿着欧美的覆车之辙,却极有可能走入中国的救命通道,欧洲与美国的覆车之辙我认为分别就是福利与信贷消费,欧洲是福利太高,美国是信贷消费太泛滥,但如果我们稍作深思,就会发现这恰恰是中国的救命稻草




实际上,本次经济危机大致可以视为中西两极的失衡所致,一方是信贷消费过度,一方是信贷消费严重不足;一方是福利水平太高和福利结构不当(太复杂需专题讨论),一方是根本未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解决危机的关键就在于,双方都从两个极端向中间拔正。福利太高的削减福利以激励劳动积极性,信贷过度的控制信贷风险;反之,没有福利的中国一要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二要大举进行金融改革、打破金融垄断、,大规模发展中小型借贷企业、促进信贷消费。所以说西方倒下去的地方就是中国站起来的基石,在福利与信贷两个领域,中国应该采取与美国大致相反的度冬模式。中国应该及时采取果断行动,接受我于04年提出的政策建议,着手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大规模推动民间借贷发展,让深圳、温州等地的地下钱庄合法化,应该鼓励私营银行发展,不要被美国的所谓前车之鉴吓倒,恰恰相反,有了美国覆车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风险,安全系数提高了。




张维迎主张向全民分发外汇储备,这不现实,拿来搞信贷是最实际的,可以让穷人或中小企业增加投资或消费,对社会的激励机制保护最好,还有热闹一时的所谓印钞发钱也是昏招,货币的本质是一种权力,鼓励政府滥发货币就是放纵公权力,破坏政府信用、扰乱市场信号。




但要以信贷消费驱动内需让穷人都来消费,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土地的金融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以自由流转、私有化或永佃制为目标的土地改革将是本次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过冬的最大关键,因为它将决定以信贷扩大内需策略能否最大程度地奏效。现在出口紧缩、以后还会更加困难,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共识里的共识。但是贫富分化是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也是共识的共识,通过信贷消费盘活外汇,并让富余者把钱借给不足者投资或消费则是最好的办法。但穷人尤其广大的农村居民凭什么作为担保去贷款或向富有的亲戚朋友借款呢?土地改革对于本轮经济危机的意义就在这里,它可成为农民最大的金融抵押品。显然,无论是支持或反对土地私有化者都没有足够重视土地作为金融抵押品对于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担心土地私有化导致失地农民引发社会危机。其实多数农民是不会轻易出售土地的,但作为金融抵押品使用则会非常普遍,这将极其有利于增加民间投资和消费。即使一些农民卖了地成为失地农民,他也可能还有很多其它选择,最后沦落为困难户的归根结底是少数,仍可通过社保予以救济。




再回到第一条,福利问题。凯恩斯主义者要加强政府投资,蒙代尔建议中国大发消费券,抑或新福利主义著重以医疗教育促人力资本积累,还有右派经济学者则主张政府什么也不要做的。每一派都有大师背景,各类建议令人眼花缭乱。模型或者文化本位社会能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帮助我们在各派主张中作出正确选择?
看图:








树的启示是,无论常绿乔木还是落叶乔木,当冬天来时,其营养水分的整体流动趋势一定是按照叶根的方向流动、最终大量积蓄在根部的。这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危机的启示就是,政府和市场应该进行如下分工,市场负责将财富从货币(叶)向私有物质资本(枝)流动,政府负责通过公共福利政策,使政府掌握的财富从茎(公共资本)向根(人力资本)下流。这种分工是新福利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结合,模型不支持凯恩斯主义大规模发展政府生产性投资的原因是该类投资将导致资本向上流动角逐货币或物质资本。树木过冬的启示不倾向这样的选择,尽管树体之内无论哪个季节营养水分都是上下双向流动的,但总体趋势是春夏朝上荣其枝叶、秋冬下行以壮其根。多数人认为新福利主义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改进、因而有新旧第三条道路之称,如果从树模型来观察,两者是完全逆向的,前者主张公共资本向下流入人力资本(根),后者主张生产性投资流入物质资本(枝)。在生产性投资领域,民营企业可以比政府做得更好,所以政府应集中更多精力在人力资本方面。要扶持生产性投资,更有效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向民营企业开放金融、土地、住房、医疗、教育、公交、能源等市场。绝不能因此次经济危机就误以为凯恩斯要复活了,只有信任市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在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下,通过福利和市场的双重作用,资本沿着树模型充分下流到底,再通过人力资本的转化作用,很快就会反过来积蓄起向上的动能,只要政府作出正确选择,春天并不远。




至于蒙代尔主张发消费券,也必须区分其指向哪一类消费,因为政府以公共财政刺激消费,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外部性,只有那些拥有更多正的外部性的消费行为,才是政府较适宜的扶持对象。树的模型提供的启示则是,如果以度冬为目的而发消费券,应须尽量遵守前面提到的下行原则,即应使资本总体偏向人力资本即向部流动,显然发消费券针对教育或文化消费较好,发消费券应以教育或培训券为主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相关理论可参阅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理论④)。否则,如果消费券导致资本总体上流,则可能向市场释放错误信号,对企业产生误导,某些产品本来应该减产的反过来增产,就有可能加深危机。中国政府应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广大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人均数千元的教育券或培训券,大规模推进农民工培训,鼓励工厂让工人轮流参加培训,此举将极大缓解失业压力,也将为冬天过后的产业复苏作好人力资源蓄备。这些地区作为市场经济的前沿,在如何培训农民工、培训哪些内容方面,显然拥有市场优势。




三:打破地方保护,充分放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




本轮四万亿投资很大一部分是放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面,但即便是这一块,也必须辅之以公交系统、出租车系统、能源改革,才能放大其效应,这些配套改革将决定你建的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是活的还是死的。同时为了解决就业,应该大举开放出租车市场,政府应大幅降低出租车业的门槛,加上能源改革令油价与国际接轨、降低出租车用油成本。试以以珠三角为例,上述改革可望令珠三角出租车平均起步价降到五元以下,这将令珠三角的出租车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数倍,解决大量就业人口。如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的士司机可以在全区内自由载客,很多人将放弃购车而选择打的,交通拥塞局面将大为改观,并为区内商务活动提供最大便利,有力促进全区商业繁荣。出租车行业开放后将大大缓解就业危机,本人曾于04年与国务院信心发展中心高辉清博士探讨过,只要政策得当,中国出租车行业短期可以增加几百万个就业机会,长期提供就业岗位以千万计。




住房与户口改革——以珠三角为例,其它城市地区可以参考。泰山不让寸土故能成其大,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冬天来时,却只能凄然反乡。然而,在这凄凉的返乡路上,不知多少内需也已随之流逝。在深圳关外,到处有五六万元二房一厅带装修的售房广告,如果能辅之以信贷支持,相信多数农民工都买得起。遗憾的是,这种房子却叫农民房。深圳70%以上人口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因为是暂住,所以买的家具也是最简陋的,电器炊具多数是买的假冒伪劣产品。然而,如果我们换一种发展模式,户口不构成农民工的阻碍,五六万元买的房子也有房产证。整个珠三角,会激发多少内需呢?你不会再买二百元的电视,而会买几千元的液晶,人皆有爱美之心,会装修,会舍得买档次高一点的家具,单房子里头、户均消费就增加几万块,试想,珠三角那么多的农民工,几千上万亿规模的内需也就自然产生了。允许农民房自由交易,建房者建的房不是用来出租而是销售,农民房也自会越建漂亮,整个城市也会变得更美。仍然以珠三角为例:一旦珠三角的住房开发把农民工也考虑进去后,以农民建的小产权房为主的低端住房市场优先启动,价格将不断走高,等到这些房子卖得差不多了,商品房市场也自会被带动起来。整个房地产业就自然会迅速触底反弹,再次成为珠三角经济的支柱。所以户口与小产权房问题给了珠三角一个很好的机会,就看各市政府能不能抓得住。为了促成这一改革,一个办法是改变GDP政绩考核方式,放弃人均GDP概念,把总量作为唯一标准。以深圳为例,如果人均GDP是考核官员的首要标准的话,结果一定会导致更严的户口管制,反之如果以总量为首要政绩标准,则将千万农民工纳入城市就合乎官员利益,十年以后再谈人均GDP不迟。




四:以文化产业与教育产业提振内需




最后再谈教育与文化产业改革。本次经济危机,举国哀叹内需振不起来,很少人意识到文化教育和内需有着莫大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内需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文化本位社会理论中,除了树模型会倾向于支持新第三条道路强调人力资本积累以外,另一个模型香槟消费塔也会强有力地支持政府大规模扩大公共福利尤其是教育文化福利促进人力资本增长。如图:






五年前,社科院唐钧先生在读了《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初探》⑤一文后,对文章很多观点表示赞赏,但唯独不解为什么福利国家要文化本位。实际上这是一个激励机制问题,结合上面的图我们很容易理解。假设我们对一个人提供了第一层杯子的福利,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但这个人非常节欲,他完全没有下面三层杯子的需要,中国的很多农民就是这样,那么很显然,给了他一定的福利他就满足了,他可能不再有动力去工作或投资,此时大锅饭现象就发生了。反之,如果一个人四层杯子的需要都被激发了,那么给他一份福利的作用就是提供了起始条件,使他健康成长并拥有去追求下面三层杯子幸福的能力或所谓人力资本。所以我总结出一个命题:福利国家是否有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结构。国民精神文化需求越旺盛,福利制度带来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并认为中国不适宜提供过高的物质性福利,而应该尽量多提供文化教育福利,以激发人们更多的精神文化欲求,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有更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经济之所以苦于内需不足,很大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教育政策失败,未能充分激发全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穷人很容易满足老婆孩子热炕头,多数富人也仅满足于第三层杯子即享受性物质生活消费。




造成中国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完全沦落为功利主义的教育。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是训练某种技能,以便将来谋生。




在教育方面,我们必须超越功利主义的局限性,教育的最高目的不应该是培养人才,而应该是包含人才目标又高于人才定位的人性目标。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发展了人的工具理性,而没有激发人的价值理性,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压抑了需求,如果中国能进行系统的教育制度改革,致力于培养公民价值理性,令全民普遍拥有较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话,那么我们从上面的香槟塔可以直观地看到,中国的内需将有多大,经济增长空间有多大。中国大陆六十年来未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只重工具理性不重价值理性是根本原因,如果求知只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话,是不可能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




因此,我建议中国政府及时推行以培养公民精神文化需求、即以拓展内需、养成健康人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制度,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每个孩子将被告知,你不是为了将来成为什么人才而接受教育,而是因为你的精神的需要吸收食物,你作为的人性之需要满足。儒家创立的古典文化本位社会其教育理念是以修身养性为本的,也是以人性为目的,但其所主要以伦理为中心。现代的文化本位社会,应该重返以修身养性和人性为目的的教育,但所修所养,则包含远较儒家伦理丰富得多的科学、艺术、哲学等等。文化本位的教育改革,主张让孩子们在至少年满十六岁以后才开始考虑以职业为目标的人才教育。这样的教育改革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基础教育以培养人性为目标,职业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




如果国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普遍激发,则自然会导致文化产业占GDP比例大幅上升,目前仅4%左右,我个人认为,文化本位社会初步成型,应该是文化产业占GDP30%以上,成熟的文化本位社会,文化产业占GDP比例应在40%以上,彼时,整个社会就会象这个香槟塔,上轻下重,既拥有最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又拥有高度稳定的社会结构。当前的世界,无论欧美,多数公民的需要是在第三层——享受性物质生活需要这一层。所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文化产业达到GDP的30%,中国能否后发而先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本位社会呢?不过,如果文化产业严重的政府垄断不去除,各种许可证制度不以缔、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教育、学术、言论、出版、发行、新闻缺少足够自由度的话,中国文化产业占GDP15%的目标也遥遥无期。




本文为中国经济过冬提供如下完整的策略链条,以土地改革催生金融抵押品盘活巨额外汇储备发展信贷消费,以信贷消费催动住房、教育培训产业之繁荣、以出租车改革启动投资性汽车消费(金融危机下纯消费目的买汽车将减少,以投资目的买车的需求只要政府放开竞争就会激发)并解决就业,以大规模的教育投资与农民工培训缓解就业压力。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以教育改革与文化福利催生国民精神文化需要提振内需。以垄断的解除促文化产业振兴。以上改革如能实施,中国经济全面振兴无疑。




从古典文化本位社会到现代文化本位社会,从伦理导向的修身养性到精神需求导向的修身养性,中国文化复兴的机会已经到来。中国政府与知识分子阶层、应以超前眼光,率先开启一条通向文化本位社会之路!






①章星球.重物不重人的增长是最虚荣的增长.经济与社会观察.2004.10.27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②凯恩斯主义是在共产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之间寻求超越而产生的第三条道路。新第三条道路又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政治学领域,是指相对于老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而言的第三条道路。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等都是“第三条道路”的信奉者。构成“第三条道路”经济学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是经过拓展的新凯恩斯主义,它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又兼收并蓄各派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吸纳了自然失业假设,因而在理论上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凯恩斯主义传统的政府干预。“产权树”模型更让人清晰看出,资本上行与下行,以及平衡点的上下不一,表明新老凯恩斯主义虽然都主张动用公共财政解决危机,但具体策略已经相差很远。




③章星球、文化本位社会初探.“转型时期政府建设”国际研讨会征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3.11




④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率,但是他并不因此而得到收益。在人力资本外部溢出作用下,物质生产部门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经济实现增长。




⑤章星球.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初探.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2005年度论文集.2005.volume 1










作者简介:章星球,深商研究会会员。19955—1998年提出文化本位社会理论。2000年,《文化本位社会初探》一文受到深圳大学吴俊忠教授和中山大学任剑涛博士关注,文章质疑经济本位发展观,认为中国应承继儒家古典文化本位社会理念,探索现代文化本位社会重建之路。2003年开始上网并发表文化本位社会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系列文章,其中福利国家的系统论述被社科院社会政策中心唐钧认为是对充满陈词滥调的社会保障理论界的一次冲击,并发布在中心网站,著名学者仲大军评价:为我国社会福利改革提出了新思路。2004年以财富树为认知模型,判断中国经济过度追求外汇储备而轻视人力资本犹如叶子发达根茎不足的爬藤经济,因世界经济气候的变化而造成大面积的企业倒闭与失业大潮,并探索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同年该观点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李敏关注,李敏结合发展经济学系统论证文化本位的就业理论,完成博士论文《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获得张培刚、夏振坤等经济学名家称赞。章星球是极少数对本次中国经济与就业危机有预见性认识者,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论证的解决就业策略(如以教育和培训作就业缓冲)已经部分被中国政府启用。



[ 本帖最后由 菜农 于 2009-3-9 10:29 编辑 ]
参加交流

为了迷惑国人,还拉一个外国人来装样子:

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走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文章来源:http://www.yantan.org/bbs/viewthread.php?tid=89810
——范强威、余斌对话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瓦迪·哈拉比


               
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范:表面上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十几年来不断积攒的货币泡沫在房屋次贷危机中破灭而引发的。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的股市泡沫、21世纪初期的网络泡沫以及最近五年来的房地产泡沫,美联储都是通过大量增发货币补救。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流动性严重过剩,银行为了刺激房贷消费以发放货币贷款,于是放松信贷资质,给买不起房的消费者大肆贷款,虽然刺激了经济的短期繁荣,但是到2007年2月美国的房价开始下跌后,由于次贷消费者无力还款导致的次贷危机引爆了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余: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的轰然倒塌,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上升为金融危机,并从广度和深度上迅速扩展。首先是美国投资银行的整体覆灭,接着又蔓延到欧洲、澳洲等西方主要国家,冰岛成为第一个被金融危机击倒的国家。尽管美国、欧洲投入上万亿美元救市,但是没能阻挡资本主义经济全面衰退的趋势。
哈:所以说,此次危机绝不仅仅是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剩余及其产生剩余的生产环节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现如今生产过剩有双重表现:一是由于大量产品剩余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因为相当数量的剩余是生产资料而不仅仅是消费品;二是由于资本在生产领域不能获利转而进入投机领域,你前面提到的三大泡沫就是资本用于投机的体现。这不仅仅是“印美元”这样简单的事情,因为转入投机领域的资本也都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
范:这就是说生产过剩与资本过剩并存。
哈:是的。美国近些年资本闲置率的数据清楚地说明资本过剩的程度,2000年工业资本的闲置率是29%,2001年就上升到36%,2002年后期已达37%,事实上2000年以后美国的资产闲置率很少低于30%,2008年9月的数据为34%。如此高的资产闲置率的反面是资本主义有“太多的钱”却无法投资生产领域,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势必致使资本主义由于充斥过多没有信用的“纸币”而窒息。从道理上讲,美国以及全球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早该发生,此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无法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收入与消费之间平衡的结果。
余:有人说,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逆差,说明美国是生产不足,而不是生产过剩,您如何看这种说法?
哈:资本闲置的事实表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则是需求严重不足,这就是生产相对过剩。据美国人口统计部门最近《关于房产行业整体状况》报告所示,美国全年有1400万房屋空置,而1985年的数字是740万。这些房屋足够安置4000万以上的人居住,包括上百万因贫困、身陷债务而不得不与父母或其他人同住,以及那些流离失所露宿街头的人。与此同时,谁在支付空置房屋的租金和抵押款呢?如此高的房屋空置率必然带来巨大的金融损失以及房产行业的崩溃。
余:我同意您的观点。继日本之后,中国也成为了世界工厂。应当说,当今世界的生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问题就在于,如此强大的生产力所生产的商品如何分配。生产过剩其实是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过剩,劳动者没有足够的消费资料。
范:换个角度,是不是可以说正是由于需求不足,才催生了美国的借贷消费,维持着美国经济繁荣的表象。而大量的贸易逆差,则是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德国等国以等量的实物进口支撑美国的借贷消费,平衡其“太多的钱”蕴含的风险。
哈:在美国,借贷不仅仅发生于个人和家庭,企业、地方与中央政府都大规模举债,这正是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之间矛盾的体现。
   
          金融资本、美元霸权与危机走向  
   
余:我也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美国金融资本滥印美钞套购全世界的商品,并不代表美国生产不足。中国今年有一本书非常热销,叫《货币战争》,这本书说明控制当今世界的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为主体的资本主义世界有重大变化。
范:由金融资本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的确具有新的特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金融资本与美国国家政权联合形成了美元霸权,通过美国国家信用和印发货币的权力滥发美元,借以掠夺世界人民和其他国家。英国著名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20世纪80年代就准确地揭示了世界这一重大变化及其本质。今年在中国出版了迈克尔·赫德森的《金融帝国》、廖子光的《金融战争》等著作,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美元霸权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哈:从美国的情况看,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是有机结合的,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就已经说明过这个问题。当时,以产业资本起家的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通过联姻开始涉足银行业。现今洛克菲勒家族一家独大,通过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甚至控制着美国政府。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政府任命的所有政府官员,都能找到与洛克菲勒家族的关联。金融资本妄图控制全世界。
余:所以,我怀疑现在这场危机存在金融资本的主观因素,其目的是通过危机对货币的需求,大量增发货币掠夺工业资本与普通民众。美国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是美国养老基金,其购买的大量证券贬值后,养老基金的持有者——美国的普通劳动者和世界其他国家损失了大量的财富。金融资本则以救市的名义投放大量货币,反过来又控制了大量资本。
范:毫无疑问,金融资本统治下爆发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具有人为的特点。1997年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资本刻意对拉美和亚洲国家实施“剪羊毛”的疯狂掠夺,非常具有代表性,但我以为此次危机与之有所不同。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金融资本和美元霸权的核心地带意外爆发,是金融资本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导致的根本性危机,这种意外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必然性。
哈:我还是强调,此次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过剩,剩余只产生于生产领域,金融行业虽然产生大量利润,但并不生产剩余。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摧毁多余的生产能力来完成。如果必要,资本家会破坏自己的生产能力。当然,如果有可能,首先要摧毁其它国家的生产能力,这通常会导致战争。
余:美国政府现在救助三大汽车企业也是为了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吗?
哈: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发动长久战争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候,把汽车产业的生产迅速转化为生产坦克以及其它军工产品的生产。这是资本主义消化过剩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经济危机通常引发战争的根源。
范: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从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扩散。全球化的背景决定经济危机必然是全球性的,这是否可以视为美国政府借助全球化扩散危机,从而拖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为经济危机买单?
哈:此次经济危机必然给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以深刻的打击。危机非常可能导致欧盟的分化,相互竞争的不同经济体会使欧元区崩溃,因为欧盟内部不同的意见太多,又没有自己的军队整合分散的力量。危机也会给社会主义造成巨大冲击,历史上的情况大都如此。1907年危机导致第二共产国际解体,1929年危机致使1941年苏联在战争中陷入绝境以及第三国际的解体,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导致1990年苏东解体,现在的危机必然严重威胁到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与安全。
   
社会主义是维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  
   
范: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绝症。您是否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哈:是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计划调节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经济运行,此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重新分配剩余,可以有效地维持经济平衡,从而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日起,就嘲笑和攻击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用于治理国家的经济规律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而实际上控制不了经济发展的是资本主义自身。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购买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大量产品,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得以顺利运行,避免了资本主义重大经济危机的发生。
余:但是“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冷战”对抗,结果却是苏东解体,美国不仅没有经济崩溃,反而迎来了新经济的繁荣。
哈:美国经济没有崩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贡献,但是苏联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却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很困惑——他们没有注意到这段时期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进口大大增加了,正是这些进口消化了西方国家的生产过剩,并且把资本主义经济动荡的特征带入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苏东解体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十次经济危机,也从反面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对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
范:资本主义在苏东解体后宣告“历史终结”,此后,资本借助全球化横扫全球,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似乎完全控制了世界经济的运行,美国经济从新世纪开始实现了连续99个月即8年多的持续增长。
哈: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2000年后新经济的繁荣说明,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从根本上解决,并总结出政府干预、中央银行利率调整、科技进步以及银行保证金制度等原因。我很早就批驳了这些观点,非常明显的反例是日本,日本具备经济学家们总结出来的所有条件,却引来“失去的十年”。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根本无法控制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大的不平衡。
余: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其施政方案中提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拯救美国经济,这意味着美国可能重新回到凯恩斯主义的道路上去。您认为凯恩斯主义能够拯救美国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吗?
哈: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短暂有效的作用,其实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比如墨西哥与韩国。当今资本主义体系呈现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处于塔尖的是美帝国主义,接下一层是欧洲、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有美国的驻军,再下一层是韩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塔底则是非洲、拉丁美洲、巴基斯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上层国家在这样的资本主义体系中掠夺和剥削下层的国家。美国处于塔尖的位置,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和剥削其它国家维持本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即便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能幸免。凯恩斯主义拯救不了美国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为它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余:的确,消除生产过剩就意味着消灭利润,而消灭利润就意味着消灭资本主义。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成功”是一个错觉,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学术逻辑上就是错的。
   
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中国  
   
范:既然社会主义是维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那么您怎么看待中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哈:中国是抵御全球经济衰退最强大的力量。中国经济40多年持续增长,最近3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8%,近10年工人工资增长超过10%,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向趋向稳定。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地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30%,甚至更多。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从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大量进口商品,不仅帮助这些国家经济免于崩溃,而且使这些国家可以持续地购买美国商品并支付其巨额贷款的利息。
范:但是就像您之前提到的,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都给社会主义以摧毁性打击,而这次经济危机的首要打击对象应该就是中国。
哈:由于中国处于同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从中获取投资、资源以及贸易,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2007年底的20%以及今年夏天的14%,下降到目前的8%。美元进一步贬值以及货币的不稳定会削弱中国国内持续投资的能力,美国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压迫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手段,从经济上摧毁中国。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必定会在中国从事反革命的行动。
余:的确如此。现在网络上流传一个所谓的《零八宪章》,可以看作是您所说的反革命行动的一种表现。从内容上看,它是要颠覆当前的政治体制,而其出台的时机也正值当前金融危机之时。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范:还应该看到资本主义加紧在战略层面打击中国。美国新一届奥巴马政府决定撤出驻伊拉克的军队,转向阿富汗,其目标很明显是针对中国。资料显示,美国在中国周边设置的十个军事基地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之势。
哈:中国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力量,避免在此次危机中解体,并且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危机振兴社会主义事业,取得1917年那样的胜利。无论如何,中国始终是克服金融危机范围扩大的最强大力量,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工人阶级组织,中国最新的《劳动法》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也采取了与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完全不同的做法,当布什政府投入7千万美元拯救美国银行业的时候,中国政府却投资6千万美元用于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当前,中国应该领导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着手建立社会主义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对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余:中国不仅要领导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要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正是由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才得以重返联合国,并且无须做出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那样的让步。同样地,重建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也必须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
   
         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哈:由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必然还带来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资本家想尽一切办法削弱工人阶级,降低他们的工资,减少他们的收入。所以,包括中国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世界工人阶级都不愿意金融危机的范围扩大。
范:经济危机将进一步加重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工人阶级无疑会愈发贫困。但是依照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各国工人阶级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往往局限于本国国内的艰难处境,更多地呈现出分裂甚至对立的状况,而不是联合的态势。近些年,由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一方面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方面也导致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普遍反对中国工人。
哈:不同制度国家工人阶级的对立状态,完全受资产阶级宣传机器的影响与控制。美国政府一直向美国工人强调,中国是美国工人的敌人。最近几年不用“敌人”的说法了,但是他们依然给美国工人灌输是中国工人夺走了他们的饭碗。因此,前些年美国钢铁行业工会还发表了一个反对中国的声明。美国共产党则反复向美国工人解释,中国政府和工人并不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同属被资产阶级剥削的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
范:马克思恩格斯在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由于世界市场的存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而共产主义事业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工人阶级只有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联合,才能赢得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
余:马克思之所以强调工人阶级的联合,实际上就是因为实现这种联合非常难。我认为,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应该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工人阶级的生存和斗争状况。请问,美国工人阶级将如何应对眼前这场经济危机呢?
哈:几天前,芝加哥一家工厂的工人占领了工厂。目前,工人阶级在西方国家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差,经济危机必然使大量的工人失业,所以,我们要在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壮大工人阶级的队伍和力量,反对本国的资产阶级。
范:一般讲,像芝加哥工人占领工厂这种情况会有怎样的结果?
哈:工人可能会得到拖欠的工资,但是紧跟着就是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当然,如果形势严峻,警察也会毫不犹豫地枪杀他们。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飓风“卡特里娜”袭击时,警察就向穷人开枪,阻止穷人逃向地势较高的富人区。
余: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救助方案最初没有通过,据说原因就是工人不肯降低工资。马克思曾经提到巴黎公社的一个措施是把一切已经关闭的作坊或工厂——无论是资本家逃跑还是自动停工——都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给企业主保留获得补偿的权利。如果资本家得到补偿,企业能够继续生产,工人能够继续工作吗?
哈:沃尔玛曾经在加拿大开过一家非常盈利的商店,但是仅仅由于那里的工人要组建工会,沃尔玛就关掉了那家商店。所以,一定要从国际层面、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沃尔玛的中国企业则组建了工会,这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一旦中国挺过这场危机,就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著贡献。我这次来中国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
范:感谢您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感谢美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3日
参加交流
现在世界真搞笑,那些吃马列主义课题饭的人要拉一个外国人壮胆。

而真正揭穿马克思逻辑错误的却是农民+工人的农民工。
参加交流
菜农老师发的这2楼是做啥,看到标题似乎明白点,您这是拉陪绑的来了,不厚道啊,门外正有个傻孩子把这当个正经的呢,可不是耽误人么
到底是外国人,可能帮倒忙了:
危机也会给社会主义造成巨大冲击,历史上的情况大都如此。1907年危机导致第二共产国际解体,1929年危机致使1941年苏联在战争中陷入绝境以及第三国际的解体,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导致1990年苏东解体,现在的危机必然严重威胁到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与安全。

逻辑上搞笑吧,人家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社会主义却受影响而生存不了。

那老毛说的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如何解释?
参加交流
可惜漏了两张重要的图,我觉得如果这里存在有一定悟性的经济学者,看懂了这两张图并能从中获得启发,中国离经济学诺贝尔奖就不远了。这个不是说笑啊,因为看懂了这张图就意味着你知道如何去融通贯汇各派经济学说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短长了。即使拿不到诺奖,至少也要成就国内最顶级的学术权威, !不过,菜农确实不该针对月月小妹转的文章发帖。我倾向于认为她是一个真诚的人,即使有认知误区,也是在真诚的求索者。这个是要和他转的那些体制拳养的学术小哈巴狗区分开来的。
太长了。

中国经济的那点破事,俺啥理论没有,随口说说也比那帮鸟专家说的好。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咱们党校的人才多了去了,才女也不见得少,不劳您老人家发这愁儿的说~~~~
把Maslow(也是一个“马”)的需要理论改头换面一下就是“创新”了?只有那些愚昧无知者才会这么想吧。按照楼主的高论,发生“福利国家危机”的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文化需求”肯定是特别低落,教育还不如国内了吧。


另,第二国际分明是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完蛋的。1929-1941年这十二年的事情(比如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双双失败、法国的“人民阵线”……)能够如此轻松地一笔带过?

[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09-3-8 21:56 编辑 ]
John Bellamy Foster,Andrew Kliman,Stephen Resnick,Richard Wolff……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对此次危机有非常精辟的评论。
如果你认为我抄袭了马斯洛,你可以揭露我啊呵呵,希望你能分析一下我是如何抄袭他的.
你干脆说我写的字你每个都认识,证明全是抄袭的古代中国文字发明者的成果算了吧.哈哈
你无非是把马斯洛的五层次合并成了物质—精神两个层次而已。

另,能够买得起“五六万元的房子”和“几千元的液晶”的“农民工”在哪里啊?火星上?

“珠三角的出租车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数倍”——这对交通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交通拥塞局面将大为改观”——真是拍脑袋的。



欧美的文化产业比例远高于现在的中国——“福利国家的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09-3-8 22:05 编辑 ]
你这个脑袋也真够可以的了,且不说我在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一文中本来就有对马斯洛需要塔的介绍.我就是用需要塔来说明不同需要对人的激励机制不同,再加上人力资本溢出\知识溢出,文化溢出等等,思辩采取什么样的福利制度能更好地保护社会激励机制,这些展开来的论述,是马斯洛的理论中有的吗?

再说了,既然我这个新的模型里是分成两层,那你为什么不说我是抄了你的偶像马克思的呢?在他这才是两层的分啊.然后如果马克思之前就有精神物质需要之分,你也可以揭露我和马克思都剽窃了那个什么祖师爷的观点啊.
你说“福利国家是否有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结构。国民精神文化需求越旺盛,福利制度带来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欧洲国家和中国比,哪个“国民精神文化需求更旺盛”?德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都是不收取学费的,按照你的逻辑:福利国家的危机,或者说,由“福利太高”引发的危机如何发生?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9-3-8 22:12 发表
你这个脑袋也真够可以的了,且不说我在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一文中本来就有对马斯洛需要塔的介绍.我就是用需要塔来说明不同需要对人的激励机制不同,再加上人力资本溢出\知识溢出,文化溢出等等,思辩采取什么样的福利制度能更好地保护社会激励机制,这些展开来的论述,是马斯洛的理论中有的吗?

再说了,既然我这个新的模型里是分成两层,那你为什么不说我是抄了你的偶像马克思的呢?在他这才是两层的分啊.然后如果马克思之前就有精神物质需要之分,你也可以揭露我和马克思都剽窃了那个什么祖师爷的观点啊.
马克思是这个意思吗?用一句老话说:你读书读到牛背上去了。
再说啦,我虽然引用了马斯洛的塔,但同时也对他有批评的一面,我并不认为人的需求是底层满足了以后才去追求上一层,我认为这一观点误导人心,导致物质主义泛滥.

我认为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是要等物质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而是内生于人的先天结构,所以文化本位社会否认任何先满足了物质需要再谈精神的借口.

这个可是和你马师爷对着干的
能够买得起“五六万元的房子”和“几千元的液晶”的“农民工”在哪里啊?火星上?

“珠三角的出租车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数倍”——这对交通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交通拥塞局面将大为改观”——真是拍脑袋的。

你说“福利国家是否有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结构。国民精神文化需求越旺盛,福利制度带来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欧洲国家和中国比,哪个“国民精神文化需求更旺盛”?德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都是不收取学费的,按照你的逻辑:福利国家的危机,或者说,由“福利太高”引发的危机如何发生?



请正面回答这三个问题,谢谢。
原帖由 三苗 于 2009-3-8 22:20 发表



马克思是这个意思吗?用一句老话说:你读书读到牛背上去了。
原来你也是马的不肖之徒啊,马斯洛学说刚传到中国,八十年代,你教很多信徒就说是抄得你们教主的。

他们说,这不就是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翻版吗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9-3-8 22:21 发表
再说啦,我虽然引用了马斯洛的塔,但同时也对他有批评的一面,我并不认为人的需求是底层满足了以后才去追求上一层,我认为这一观点误导人心,导致物质主义泛滥.

我认为人的精神需要并不是要等物质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而是内生于人的先天结构,所以文化本位社会否认任何先满足了物质需要再谈精神的借口.

这个可是和你马师爷对着干的
你也太夸大MASLOW的本领了呵呵。英国功利主义听说过?hedonism知道?还有Social Darwinisn,Rational Choice什么的?Hirschman《利益和激情》?


再次说一句:你读书读到牛背上去了。

[ 本帖最后由 三苗 于 2009-3-8 23:06 编辑 ]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9-3-8 22:23 发表


原来你也是马的不肖之徒啊,马斯洛学说刚传到中国,八十年代,你教很多信徒就说是抄得你们教主的。

他们说,这不就是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翻版吗
法国唯物主义你知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你要不要给你推荐G.A.Cohen的著作?
原帖由 三苗 于 2009-3-8 22:23 发表
能够买得起“五六万元的房子”和“几千元的液晶”的“农民工”在哪里啊?火星上?

“珠三角的出租车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数倍”——这对交通状况会产生什么影响?“交通拥塞局面将大为改观”——真是拍脑袋的。

你说“福利国家是否有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结构。国民精神文化需求越旺盛,福利制度带来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欧洲国家和中国比,哪个“国民精神文化需求更旺盛”?德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都是不收取学费的,按照你的逻辑:福利国家的危机,或者说,由“福利太高”引发的危机如何发生?

请正面回答这三个问题,谢谢。
呵呵,第一个问题,一、二、三四千元一月工资的农民工多去了,夫妇俩,辅以信贷支持,五六万元的房子月揭也就几百元,买得起吗?

二:以深圳为例,出租车一万多辆,私车上百万辆,试问出租车翻几倍很恐怖吗?到底是私车造成交通拥塞还是出租车?

三:欧洲人精神文化需求比中国人旺盛,所以欧洲人选择了高福利也这么多年都承受了高福利,他们没有生活在地狱中,你还没有资格同情他们。中国以现在的状况还不能承受欧洲那样的高福利,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不足,如果给了,大锅饭现象就泛滥成灾。但不等于不能搞福利,反者道这动,我们偏不能按马斯洛的理论,先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再指望精神需要产生,而要予其所不欲,不予其所欲,让人们自己去努力追求其所欲的。这个和二马都是对着干,你不能说我抄袭了吧?呵呵。

所以人需要动脑子,不动脑子任凭导师往你锅盖里倒垃圾是做不了学问滴。
原帖由 三苗 于 2009-3-8 22:26 发表



法国唯物主义你知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你要不要给你推荐G.A.Cohen的著作?
我的建议:少看,精看,深思。
“多去了”——请给具体的数量和比例。

“福利太高的削减福利以激励‘劳动积极性’”——这是你说的话吧,你不觉得你已经开始自相矛盾了吗?另,欧洲开始搞福利国家的时候”文化产业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当前的世界,无论欧美,多数公民的需要是在第三层——享受性物质生活需要这一层。”——这又是你自己说的话哦,哈哈。
敢说本座文章剽窃的话,吾国没有一篇学术论文不是剽窃得!!!
那你就自娱自乐吧,恕不奉陪了。
原帖由 三苗 于 2009-3-8 22:42 发表
“多去了”——请给具体的数量和比例。

“福利太高的削减福利以激励‘劳动积极性’”——这是你说的话吧,你不觉得你已经开始自相矛盾了吗?另,欧洲开始搞福利国家的时候”文化产业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当前的世界,无论欧美,多数公民的需要是在第三层——享受性物质生活需要这一层。”——这又是你自己说的话哦,哈哈。
你知道什么叫相对吗?欧洲可以承受高福利,但太高过度就会损及效率,所以我提出“福利树”这个概念,就枝叶,太繁茂了影响结果;欧洲开始的福利国家不是我主张的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所以不存在文化产业占多少比例这个前提条件;当前世界无论欧美中国,人们的需要多数是在第三层,判断也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比中国就强多了,因为中国的国民大多数还在第一层,少数到了第三层。有问题吗?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9-3-8 22:48 发表


你知道什么叫相对吗?欧洲可以承受高福利,但太高过度就会损及效率,所以我提出“福利树”这个概念,就枝叶,太繁茂了影响结果;欧洲开始的福利国家不是我主张的文化本位的福利国家,所以不存在文化产业占多少比例这个前提条件;当前世界无论欧美中国,人们的需要多数是在第三层,判断也不错。但是总的来说比中国就强多了,因为中国的国民大多数还在第一层,少数到了第三层。有问题吗?
“福利国家是否有效率,主要取决于人的需求结构。国民精神文化需求越旺盛,福利制度带来的效率越高,反之越低。”——这是你的原话吧,还加了黑体,请你对照你的第一句话认真思考。


还“枝叶太繁茂影响结果”呢——你的“树”可以非常轻易地换成其它的什么东西,你玩的这种类比不过是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罢了,呵呵。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9-3-8 22:40 发表

我的建议:少看,精看,深思。
我的建议:读书不要读到牛背上去,更不要无知者无畏。
呵呵,只要设定约束条件,这一命题绝对可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