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840
- 帖子
- 715
- 精华
- 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6-6-28
访问个人博客
|
38楼
发表于 2008-9-23 12: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旧苗 于 2008-9-22 16:29 发表
其实,大学时代,我买书远较借书为多,读大学时我的零花钱几乎全用在买书上了,那时除了父母每月给我定额以外,外祖父母也不时私下塞给我钱,所以我的手头一直比较宽裕,买书也很大方,每个月买书至少超过20本。和木匠兄恰恰相反,我很早就读李泽厚的书,而且印象比较深刻,走我自己的路是在高一上半学期读的,美的历程是在高一寒假里读的,高二读了他的近代思想史论和华夏美学,另外两本思想史论则是在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读完的。我大一时候的借书目录,可以很容易看出李泽厚对我的影响。 李泽厚的书也是我最早买的时人的书,大概已经是在高三了,买了一套十年集,原因倒是因为那是出于我的启蒙老师的推荐,记得当时我就想当然地和他说这是时人写的不值得读,我这老师说不会啊,李泽厚还是真正用心在写的,比较扎实,值得一读,所以我就买了。想想读书这么多年,那大概是惟一一次有老师正儿八经给我推荐书,叹。那书也是我有限的从高中时代携来至今的书,读来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当时是不错的印象,记得读得比较细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我是当成思考的向导读了,估计旁批比正文还要密,可惜五年前那书被人一借不归了。
我少年时买书和旧苗兄类似也比较疯,上初中时估计就买了百来本了,上大学前堆了一橱子,实际上家人没给我零花钱的习惯,不过那几年家里经济情况不错我妈给钱也比较大方,基本我开口就给不问用途数目。买得最多的还是大学时,我没诸位好命,没图书馆可以利用,每周跑一趟南图还办了双证,但几乎借不着多少书,因为不能入库也没有电子检索,一天下来排完队往往发现没书了,最主要是没人推荐我只能看书名借书,很多书借到手里才发现很烂,那每周的借子几乎都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只能买了,我后来八年买的书应该赶不上那四年的三成。事实上买这么多书是值得反省的,因为现在回想起来方向感比较差,基本是感觉是好书就按捺不住要据为己有,而且大量时间耗在书店里东张西望也很不划算,而一本书看了前言目录拿了生活费买了,即使没好好读,心思也会分去一些,买得杂了自然用功的方向也杂了。但是借书读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大的失策,我不知道木匠师叔更习惯借书读的缘由,或许那和消化得好有关,也可能与学科不同有关。我读的书偏重理论,最好每本都能重读一两遍为妥,而且我做笔记虽然算是蛮系统有些思路的,但当年读了那几大本书,每每摘录到手发软,现在发现一是读时大量精力耗在抄写上,往往自己的思想展开反而受局限,二是现在也无法去重读这些摘抄,三是时间进度因此大受影响,四是重读书时往往发现另有重点关注不可能局限于当时的所抄所思,五是这样极为不便记忆的检索,因为往往我回想起什么内容要返查,我只能记得是在哪本书中有所涉及,但因为书是借阅的,即使我手头已经有复本,也因为缺乏阅读标记很难再快速找到,多数时间只能作罢。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读吉登斯的书,我差不多在图书馆做了一个月笔记,结果几乎抄了一整本,当时读时非常欣赏那本书,但现在回想起来印象全无,和阅读时主要精力投诸摘抄明显有关。所以读研起我给自己调整的方案就是书非买不读,买不着就一定复印了再读,同时书非读不买,如果一本书我判断不是自己肯定会读,或者随时等待翻查检索,我就不会买。一般的“好书”,我如果感觉只是泛泛读一遍的可能,我会选择去借,同时所有同时代的研究型著作我几乎都不买,第一选择就是图书馆借,因为我几乎很少遇着不是一目十行快速了事的,既无精读的必要也无备为检索的价值。记得前些年我不喜欢呆在书房里看书,因为买了很多书,自己认真读过的在其中比例却不大,心里很有压力,有时反而觉得丧气,所以更喜欢携一本书住。读研时我的书基本都留在家里不带在身边就是这原因。这几年渐渐感觉自己架上的书有多数已经读过的趋势,心态才好起来,也才愿意和自己的书呆在一起。买书和读书之间原本需要合理的平衡,启蒙阶段会比较喜欢买书,有占有欲,进入专业阶段后就会体会到书是拿来用的,时间比金钱还有限,如何节省时间,如何利用书来节省时间,而不是反过来因为书糟蹋了时间,这才是最重要的。读书时该在书上留痕迹的就不含糊,反之该自己另抄整理的,就决不能偷懒。
[ 本帖最后由 裂石 于 2008-9-23 13: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