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31
- 帖子
- 15639
- 精华
- 2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0-10
访问个人博客
|
66楼
发表于 2008-10-7 1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0-7 12:20 发表
这个不叫诡异吧?极度饥饿时,麦当劳的食品绝对又好吃又有营养。但这不改变大家同意麦当劳食品是垃圾食品的共识。书作为精神食粮,其效益方式大致同理。老童对文革书籍的感情,和他在极度饥饿时吃到的麦当劳的感情是一样的。 阿吕,你不喜欢“诡异”,大可换个词,汉语里有那么多同义词,就是供人随意替换的,比如灵异、神异,蹊跷,等等,都行,我没意见。
但如果你是否定诡异这种现象,并以为举出麦当劳来就能说明问题,我只能说,你太不尊重书籍的作用方式了,也太不在乎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了。针对《红楼梦》,鲁迅有段著名的评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去除其中的挖苦成分,我们总还承认,这种现象是成立的。依法施为一下,我们可以这么说吗?“一只汉堡包,阿吕吃出了大闸蟹的味道,兮兮品出了五粮液的甘洌,邹峰嫌其太酸,而我周某人又啃出了炸牛排的风味”。
当然,也许阿吕的阅读成长方式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型的,看了雷锋的故事就想到街上去搀扶盲人,读《欧阳海之歌》就只产生两分好感,读到《艳阳天》就改成三分,读到《西游记》《三国演义》就增加到七分,非要读到《红楼梦》才全身心地澎湃,那是你的能耐!——不过,就算你是这样,你也得允许别人不这么来。有些大哲学家,就喜欢在三流侦探小说里吸取别人所吸取不到的营养,而另一些资质平常的人,整天捧着本康德,看起问题来照样只会“一分为二”。这岂止是诡异,简直是闹鬼了。
[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08-10-7 13: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