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0
- 帖子
- 10035
- 精华
- 29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4-18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8:3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闲闲书话』 [书余文字]沈昌文谈出版和编辑
作者:smallrain8288
??沈昌文谈出版和编辑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得《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因为书薄,只有短短的十二万字,所以一口气读完也不觉得累。照例说,读完一本书,可以说些读后感啥的,但一向对这隔膜。你也知道,读后感多数无非是帮作者做下广告,使劲往好里说往深情里说。这方面,看下现在的书评啊序啊跋啊就知道了。
这样说,好像把自己弄得很高尚似的,其实也是俗人一个。因此,厚着脸皮发帖子,作下吹捧之语。在我,只是觉得沈昌文的那些经验之谈中肯,比如出版“向后看”、学术著作要有索引等。尤其是在现在这样出版跟风严重乱糟糟的时代,那些话显得愈加得可贵。现在每进一次书店,就失望一次,不是说好书没有,而是坏书太多(当然都是自个人认为坏的)。比如出来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很畅销,紧接着就什么“鸟事儿”都来了。
很多人怀念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书,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也证明,那些书倒现在还受宠,这一点如有心者在书店或书摊多留个心眼,不难察觉。并不是说那时出版的书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是背后的一种对编辑对出版的态度,你敢说现在出版的书的质量有那时好吗?如果提到某种“高度”,对编辑和出版的态度,亦是对待文化的态度。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说些胡乱,个人觉得,现在的出版业的毛病是以短期经济利益至上,谁都想趁此狠捞。有时想想,我们自个人拿出的像样的东西很少,尽靠着前人吃饭,挖啊,捞啊,都榨干了,还在那搞来搞去,不免觉得莫名其妙。
满腹牢骚,就此止住吧。这篇文章,完全是移花接木,百度相关资料,加上自己积累的一点,拼凑起来的。但可以保证,没加进丝毫个人的观点,都是沈昌文的原话。文章看起来有点“非驴非马”,加上“我”来“我”去,也许不免给人“沈昌文这老头也太自恋了吧,倚老卖老啊,搞得自己的经验好像金科玉律一样”的嫌疑。如果真是这样,那责在我。还望各位阅者见谅。顺便再扯一句题外话,在发这帖子之前,看了一则关于沈昌文的采访,见一则留言说,“久仰沈昌文的大名,但长得让人失望”,于是另一则留言针锋相对,你是来看美男帅哥啊?不禁莞尔,照我看,沈昌文长得像河马,或者说河马长得像沈昌文。如有得罪沈昌文的忠实读者或粉丝,您可千万不要骂我长得像畜生,或者说畜生像我。
A 做出版的"三个第一"
我做出版,强调三个“第一”:文化第一、质量第一、人脉第一。把这三个东西贯彻进去,出版工作做起来就比较顺手,比较有兴趣。
文化第一。文化需要长期投资,你要想有一个品牌,一个文化的形象,短期内是不现实的,所以就需要长期投资.畅销书需要做,要有专人做,但是更需要做畅销书,品牌和文化形象是从常销书里边出来的.我非常喜欢一个出版社有钱搞长期投资.长期投资起什么作用呢?创造品牌.出版社重要的是要有品牌呀.有品牌,人家就相信你这个出版社出的书啊.
根据我的经验,在出版领域,文化跟经济不矛盾.文化上有成就的书,在经济上也可能有收获.收获有两种,一种是短期的,一种是长期的.我觉得,我们做出版的人应该两者并重.既要做短期有效益的书,又要做长期有效益的书。只做短期有效益的书,你的品牌容易被人家误解.为了做好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出版社办杂志.杂志比较能体现短期效益,我说的是大众杂志,不是学术杂志.书呢,比较能体现长期效益.这样两方面并重,长短就能结合起来.
所以,文化第一是我的一条很重要的体验.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的老前辈,曾彦修、陈原、范用等等,都经常说到这一点。人们常常会有误解,以为强调文化就是不要经济,不是这样的,而是文化里面就包含着经济。
质量第一。书出来以后,是需要长期保留的,一定要讲究质量。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出来的出版工作者有一个本领,应该说很难得,就是“抠”。这个“抠”啊,就是严格标准。我们特别喜欢“抠”统一,格式统一,标点统一,文字统一,规格动议,等等,虽然这样做有缺点,可要是能用得好,就不可缺少了。做出版,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轻飘飘的不行,要“抠”,要抓质量。要抓小的质量,还要抓大的质量,大的质量就是品牌了。
人脉第一。编辑工作是个奇怪的职业,自己不生产,这边是作者,那边是发行,那边是印刷长,你在中间。这就要求你做到人脉相通,当然首先是作者了,这样才能生产出好的读物来。你不是直接生产者,你只要组织生产的人,这中间,自然要和生产要素搞好关系嘛。
我越来越相信我们出版界老一辈领导人刘杲先生的高论:“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出书也者,归根结底在于那个“书”,无论什么形式的书。书也者,无非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更归根结底地说,搞出版,无非是传播文化。谁出版搞得好,也是把文化这玩意传播、积累得好。
B 做编辑的“20字方针”
做编辑的经验,就是我经常说的20字方针,“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吃喝玩乐”是说我要请作者吃饭,我要研究如何请才能讨作者的欢心。“谈情说爱”是说编辑要“有情有爱”地跟作者建立很好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从作者身上“贪污盗窃”到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挖掘到他们的无形资产。“出卖情报”是我老想着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利用起来,“出卖”给一些同行们。“坐以待币”就是我不能赔钱帮闲,我得让我帮过的单位给我报销“吃喝玩乐”的费用。
编辑这个行业,恐怕还不能把"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观念完全扔掉.编辑的主体意识,照我看,不能张扬得过分.假如要强调编辑的主体意识,编辑应该是在作者已有想法的基础上挖掘他的东西,你把作者的东西"盗窃"过来,你才知道这里面如何奥妙,你也才能协助作者更好地创造.我想这样来理解所谓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过,可是千万不要把主体意识变成编辑对作者的一种专制.无论是意识形态专制还是商业专制都容易走到斜路上去.
我最欣赏的一个观点是-编辑是一门杂学.编辑要有杂学,要有修养,要有各方面的知识,要心里有底气-这种底气跟任何一门学问的研究都不一样,有点儿像研究史学的人爱讲的"横通"的学问.编辑这个行当是很可贵的,当编辑的,也并不是因为比作者的才识低.我觉得,应该给现在的年轻编辑们一些帮助-这个帮助就是用比较快的时间,知道"门牌"-如果你是学历史的,没有念过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不妨花上一天或者半天的时间念上一遍-这当年很肤浅,可是以后,你再看到比如“东汉文学”,你就知道到哪儿去找,也知道在某个领域里什么书是最权威的。甚至知道,某件事情,打电话给谁,谁知道。这样的“学问”是要有一点训练的。除了这些杂学外,一个编辑就要靠他的灵性和悟性工作。
这么多年,我始终有这样一个主张:一个高明的编辑,是能够让作者写他最想写的东西,让译者翻他最想翻的东西-这样出来的东西才会是精品.我觉得,现在‘编辑强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要当好编辑,要有点‘家庭主妇’的艺术。编辑就是出版界的‘家庭主妇’,看上去像个老妈子到处都要照顾到,但实际上心里要有相当的主见、有导向;看似百依百顺的‘弱者’,其实拥有强大的力量来主导这份工作。
|
|